第34节
作者:丛小岸      更新:2023-06-18 16:22      字数:4748
  穆清被这猝不及防的牛叫声吓得脚底一个踉跄,抱住身边的阿珠,回过头去,却见宋修远不知何时站在了她与黑牛之间,而黑牛的背颈部则扎着一柄匕首。淅淅沥沥的血从伤口处漫出,顺着脊背流到地上。放了血,那黑牛似乎更加狂躁,直直冲着宋修远撞去。宋修远身形矫健,但到底离得太近,不慎被黑牛撞到了肩胛,冲击过大,脚底不稳,踉跄歪倒。黑牛趁着这个瞬间,顾自越过一身玄袍的宋修远,又直直向穆清冲去!就在乡民们以为黑牛要撞上穆清和阿珠时,宋修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住了身形,转身揪住牛尾巴,借力向前一跃,骑到牛背上。黑牛蓦然被扯了尾巴,背脊上又忽然坐上了个精壮的男人,一时不得不减了速度,只是仍不依不挠地往穆清和阿珠的方向跑去。宋修远恼了。牛背上又无缰绳,无法像控马一般勒住黑牛,而今之计,唯有继续让黑牛放血脱力及至死亡。只是周身除了绑于靴侧的匕首,再无旁的兵器了。长剑被留在了大长公主的庄子里,因他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就在这么一个僻静的小村子里,还能遇上需要短兵的惊险。正欲伸手拔出牛背上的匕首之际,宋修远忽而听见了一道声嘶力竭的声音:“阿远接着!”穆清瞠目看着宋修远落在了牛背上,发觉了他一瞬的无措,电光火石间想起自己脚上还束着他所赠的精致匕首,即刻放下阿珠,弯腰从靴侧抽出匕首,拼尽全力向宋修远抛去。感到有不知名的物事向自己飞来,宋修远仰头,本能地抬首接过,见是穆清的匕首,了悟穆清的心意,迅速地向牛背上狠狠扎去。黑牛先前已被放了不少血,宋修远的这一下刺得又稳又狠,破开了它内里的大血管子,大片大片殷红的鲜血顺着刀口子喷薄而出。它终于支撑不住,瘫软在地。“哞——哞——”黑牛嘴里还在不停地叫着,听着有些凄凄。有了先前申屠骁的白羽矢,此番再死里逃生,穆清竟不觉得脱力腿软了。原来所谓的胆识,唯有生死攸关之时,才历练得最快。见发狂的黑牛被制服,在场的乡民们无不松了口气儿。人群中跑出来个二十七八岁的农妇,一把抱起穆清身边的阿珠,嘤嘤道:“乖囡吓坏了吧?无事了,无事了。”“下次莫让孩子穿着茜色衣裳在黑牛前晃了。”宋修远行至穆清身前,对那农妇道。“是呀是呀,我从前听人道黑牛见了红色便亦泛狂。”宋修远的话低沉,掷地有声,四下里不少人听见了,交头耳语。那农妇想到竟是自己的女儿惹出了这一桩事情,再看宋修远与穆清二人的衣着与气度,怎么瞧怎么觉得这是两尊贵人,心中惶恐,不安道:“乡下人粗鄙,冲撞了贵人。多谢郎君与夫人对小女的救命之恩。”说着,另有一位婆婆行到二人面前,道:“这黑牛是老婆子我家的,惹了这么大的祸,老婆子也给两位贵人赔不是。若非两位,今日还不知该如何收场了哟......”说着便堪堪要跪下去,穆清哪敢让老人家对着自己行这么大的礼,忙倾身将人扶起,“婆婆折煞我了。方才事急从权,我......夫君下手重了些,恐您那黑牛亦活不长了,若真论起来,我们亦要赔不是。”于乡野村民而言,一头牛,恐已是全部的家当。方才太过惊险,此时宋修远竟有如释重负之感,站于穆清身侧,笑看着穆清与一众乡民周旋,默默不言。如斯模样,倒真有些像那些少年郎眼中护卫花仙的玄衣侍卫。***************意外过后,接下去的祭祀礼顺利得令人有些不可思议。那黑牛本是做个样子的活祭,礼成后还需还到顾嫂子家中,被宋修远这般搅和,倒真真正正成了供给花神的祭礼了。只是乡民们感念适才宋修远与穆清的见义勇为,非但没有为难二人,还热情招呼着他们留下。盛情难却,他们在沈梨家中用了午饭,至申时才回了庄子。随行的,还有为大长公主贺寿的沈梨夫妻二人。沈梨的夫婿是村子里唯一的读书人,平日里教习村中的少年郎识字句读,或主持重要节气的仪礼。今日的花神祭祀礼,便是李生操持着办起来的。李生的祭文,适才宋修远听了,确然很有几分才华,如此没落在一个穷乡僻壤之中,倒有些可惜了。不过在其位谋其职,且人各有活法,宋修远只是一个武将,又非军师,丢失了李生这样的可塑之才,还是让皇帝陛下自个儿头疼去吧。裕阳大长公主至申时三刻才从林子里回来,身后跟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的林俨。见着满屋子的人,大长公主笑眯眯道:“都来给我过寿啦?”未等一众小辈作答,又转头问穆清:“今日同阿远去哪儿玩了?可还开心?”穆清瞟了一眼身侧的沈梨,屈膝福了福,一本正经地应道:“回祖母,今日花朝,孙妇去了村中观礼。此处的仪礼与外头有诸多不同之处,乡民们亦淳朴良善,我学到了颇多,亦长了许多见识,过得很是欢喜。”裕阳大长公主站在穆清身前,静静地看着她,见她面色红润,一张脸俏生生的,眼角眉梢都带着生机,果真没有丝毫勉强之意,遂笑道:“开心便好,既然开心,便多留些时日,陪陪我这个孤寡老婆子。”站于一旁的宋修远闻言,尴尴尬尬地开口:“祖母,外头还有事,亟需孙儿回去处理......”大长公主嗔了他一眼,状似玩闹地喟叹道:“你这傻小子戳在我面前我还觉碍眼呢,不比这小丫头,貌美柔善,我瞧着欢喜得很。”她行至穆清面前,牵起穆清的手,走到桌前招呼道:“行了,也别一个个傻站着了,梨丫头做了满桌子的菜,可莫要辜负了。”穆清被大长公主牵着坐在了她身边,一时如坐针毡,整个人都拘谨了起来。待所有人落了座,大长公主对着依然站在桌旁的青衿与林俨道:“你们俩也莫戳着了,左右皆是自己人,亦入席吧。”林俨本就是大长公主挑给宋修远的人,从前跟着宋修远数次上归云山,对此情境早已见怪不怪,笑着落了座。青衿因今早的际遇,亦不扭捏,大大方方入了席。此情此景,落在大长公主眼中,又是一番感慨。她活了近七十年,对于年轻人的那些小心思小算计,一望便知。故而寥寥数语间,她便将穆清与她身边的小丫头从头到脚从外至内瞧了个透。青衿那丫头举止大方利落,足以见得主子穆清平日里的待人接事。穆清这个孙媳妇儿,虽不是她亲自替孙子挑的,但胜在为人聪慧,为人亦毫无公主的娇养之气。只心性这一点,便远胜周家的嫡女。她适才已从林俨那处听闻今日村子里黑牛发狂一事,此情此境,穆清非但毫无一丝慌张,更是能助益于宋修远,足显其临危不惧,心志弥坚。,回庄子后她又见宋修远右臂上的渗出的血迹,穆清面上亦是一片坦然,毫无忧色,显然将她昨日的话记到了心里。如此心性,方能撑得起偌大一座镇威侯府!想不到舒窈那娇生惯养的幼弟,竟能养出这么个磊落坦然的女儿。只是穆清太过貌美,她恐她那孙子日日对着这样一张风流媚骨的皮相,一个不慎,便着了美色的道。啧,瞧瞧,她那孙子又当着她的面偷觑美人了。唉,不省心的年轻人。看来还需她提点。“外头的事,我听林俨说了。你们今年迟来的原因,我也知晓了。”大长公主咽下口中的蛋羹,徐徐道,“我避世不过二十年,姜家竟生出了这么两个惹祸精来。阿远你平日离这两个祸害远些。今日祸害了胞妹,明日估摸着就要打你的注意了。”语罢,大长公主细细地望着宋修远。宋修远闻言微怔。果真如她所想,宋修远还未参透申屠骁求娶公主以及三场比试的始末。大长公主看了眼穆清,又对宋修远道:“回去后警醒些,遇事便多想想,二十五的男儿,莫总是跟个混头小子似的。”不及宋修远作答,大长公主又将目光投向李生:“我知晓你有些才学,归云山困住了你,不若此番跟着阿远下山?”李生却看了眼沈梨,笑着道:“多谢老夫人美意,不过家中安稳,妻儿在侧,晚辈对现下的日子很是满足,不敢再奢望旁的。”大长公主和善地颔首。堂堂大长公主的一顿寿宴,却像是寻常农家里的家宴,不论老少尊卑,悉数围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和和美美。席间大长公主一直悄声关注着穆清,见她吃相斯文,亲自给穆清布菜,道:“吃得这样少,日后生养时吃苦头的还是你自己。”穆清:“......”宋修远:“......”“你这模样瞧着也不像会养媳妇儿的,”大长公主剜了宋修远一眼,又朝穆清道,“他外头既然有事,我也不留他。不过丫头你留下,此处山好水好,是个修身养性的好所在,我定要将你养得康康健健的再回去。”实则裕阳大长公主亦藏了私心,她希望她的呆孙能离开美人好好静静心,将心思放到时下的朝局中,好好想一想镇威侯府的处境与将来。若她料得不错,那还未及冠的姜怀瑾切开来就是个黑的,再长个几岁,估摸着连姜怀信也不是他的对手。京中就要变天了呐。☆、还休裕阳大长公主平日里的心性举止虽不像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比之同辈的老人家已算得上康健硬朗,但到底拖着个七十岁的身子,比不得在座的年轻小辈们。撤了席,大长公主在厅内一一受了小辈的恭贺,未多时便觉得乏了。沈梨正欲扶着大长公主回屋,裕阳大长公主却将目光落在穆清身上,道:“小丫头你随我回去吧。”穆清颔首应了,快步行至大长公主身侧。沈梨见此情状,神情欢喜,笑道:“那我去厨房收拾收拾下,青衿娘子若有闲,来搭把手可好?”青衿正犹豫着,转头撞见穆清肯定的眼神,当下便跟着沈梨去了厨房。临出门前,大长公主又交待宋修远道:“我这便不多陪了,阿远你替我招呼着些。”裕阳大长公主的这个庄子圈得并不大,出了堂屋步行不过小半盏茶的时辰,便到了大长公主的主院。二人俱未消食,便又绕着行得远了些。“阿远何时回去?”“回祖母,京中近来朝局多变,是以夫君明日便要赶着回去了。”时隔数月,再看夫君二字,穆清觉得似乎也并非那般难以启齿。只是,若对着宋修远......穆清遐思翩飞间,忽而又觉得,对着宋修远本尊,她大概一辈子都唤不出那两个字。“你赠的那些花种子,我很是喜欢,丫头有心了。”大长公主慢悠悠地走着,借着月色,幽幽地望着面前的一片花圃。穆清来时有心留意,得知裕阳大长公主好莳花弄草,便从随嫁的蜀国花农那处寻了不少珍惜花木的种子,此番皆带了过来。“祖母欢喜便好。今日花朝,正是种花的好时光。”穆清行在大长公主身侧,娓娓回道。“恩。你留在此处,也可同我说说这些蜀地花种的喜好。年纪大了,从前稀罕得不得了的奇花异草,现今竟有好些都叫不上名字了。”穆清琢磨着大长公主的话,听着却像是她从前就碰过这些蜀地花木的。大长公主似猜透穆清心中所想,拍了拍穆清的手,和缓道:“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乱跑,被奇花异草吸引着在蜀国待了不少日子,亦结识三两好友,你姑母舒窈长公主,便算其中一个。”言罢,大长公主侧头对着穆清微微一笑。十二的月色落在大长公主凌厉澄明的眸中,似点燃了她少女时期的生机与娇俏。宋修远的眉目极其肖似裕阳大长公主,穆清看着大长公主,一时有些呆滞。回过神来,穆清对着大长公主回应道:“祖母既欢喜,穆清明日便陪着祖母一齐将这些种子撒出去,听花农道,其中有些花苗的花期在五月,不过三两月,这片花圃子定会大不相同。”大长公主闻言却是笑了:“你这丫头沉得住气,就是太过拘谨。我知你对我同舒窈的关系好奇得很。”穆清一时语塞。她从未想过姑母舒窈长公主在夏国会有这般多的故人,心中的确好奇不已,但因这些都是长辈们的旧事,作为小辈,她不宜多加打听。但既然大长公主都这样说了......穆清静默不言,一副躬身洗耳恭听的模样。大长公主却在此时俏皮叹道:“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说出来也不过你们这些年轻人的闲时谈资,不说了不说了。”穆清:“......”步子一拐,二人回身向主院行去,不及穆清再有所言语,大长公主正色道:“丫头你且记着,过去的都是些无用的旧事,多听无益。与旧事相比,更紧要的是眼下及将来的日子。”“穆清谨记。”裕阳大长公主站在院内,打量着穆清的神色,但见其神情平静淡然,不悲不喜。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