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 06 | 我们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作者:唐小奕ST      更新:2022-05-05 10:30      字数:10249
  但凡说起这座城市,它时时刻刻都代表着中国的“最领先”,虽然这样的形容简单粗暴,却很赤裸裸。衡量生活质量和人生成功的定义,在这里一是看逼格,二是看银行里的数字,缺一不可,光有数字的会被统一的称作为暴发户或者土豪,这个“土”就是贬义词的“土”,虽然,更多的人拥有的都只是前者,但却过活的比仅有后者的更璀璨。

  子琛喜欢周星驰,在周星星年产量骤减的如今,他常常会翻一些老到能背出每一句台词的片回看,还常常能由衷的笑出来,或者是因为周星驰连搞笑都很认真,那些他诠释的小人物从古代到现代,在各种大时代和大人物面前,孜孜不倦的发着光和热,甚至,是颠覆感。

  而这眼前的成绩,即便是看着星爷的经典们,子琛也完全笑不出来。

  周末是一场和升班马的比赛,对手是去年次级联赛的冠军哈尔滨飞跃,联赛战罢7轮,一场未胜,而沈老的申江永新以1胜3平3负积6分排名第10,准确的说,是倒数第五,尽管三连败后接连的一胜三平让球队略微喘了口气,这一轮不知怎么的就成了单论次的焦点之战,让舆论重心又重回到了无限吐槽的惯性节奏里。

  一些资深评论员也频频向永鑫开枪,在作客节目和大V微博上称这场比赛是提前打响的保级战,并且矛盾直指沈老,由三连败质疑从前他自己口中“小诸葛“前几场的排兵布阵及临场的换人。主教练成为了矛盾的主体,赛前的气氛,被炒作的异常诡异,就连平时嬉闹成惯的非非这几天在食堂吃饭时候也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著名媒体记者公开预测永鑫必败的5大理由,比如,直指主教练任人唯亲,比如,质疑博士的体能训练不合理,比如,球队更衣室争执……通篇一副永鑫必然失利,从而丢掉关键三分而引发降级的论调。

  子琛信手打开微博,满眼都是转发媒体大V的长文《提前打响的保级战,沈老任人唯亲,布阵失当》,虽然心有苦楚,但队里明文规定,不能对外界做任何回复,不能为心里最敬重的沈老去发声,这,让他觉得特别的沮丧。

  “你怎么突然来了?”正在忙着做《王牌》导播的阿Q接过筱晓递来的星巴克,“今天不是你的班啊?”

  “我下午要去基地,这会儿不还早么?正好在附近,就过来给你送个血袋。”筱晓倚着一旁的大型服务器,隔着玻璃,看了看正在直播的阳阳和万小琪。

  “今天《王牌》做什么选题?”筱晓拿过阿Q手边的话题排序。

  阿Q都来不及反应,监听器里的声音已经冒了出来。

  主持人阳阳:今天的最后一个话题,永鑫这周的比赛你怎么看?

  阿Q有些怯的看了筱晓一眼,她这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媒体人万晓琪:我觉得这比赛没可能赢。看看这球队,都是一群全运会下来的小孩子,毕竟是一起拿过冠军,主教练喜欢用自己人,说是有全国最好的体能教练,不还是出工不出力,70分钟就跑不动了么?听说更衣室里更是……我是有职业素养的,这个我不能多说,大家自己体会吧。就现在这种情况,沈老还搞封闭训练,也真的是不理解,像永鑫这样的球队还能有什么战术秘密可言。

  主持人阳阳:如果按晓琪这样说看来,这周末的比赛,我也觉得,永鑫也真的是很悬了。好的,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今天的节目,我们明天中午,不见不散。

  ……

  熟悉的片尾音乐响起。

  “这都说的是人话吗?”筱晓听的气不打一出来。

  阿Q连忙救场:“大小姐,你现在敏感时期,可收住你的脾气阿。”

  阿Q正忙着把直播室麦的推子拉到最低,一转眼,筱晓已经不见。

  阿Q立刻起身赶到直播室的门口,而此时,战局已开。

  阳阳和万小琪说笑着要走出直播间,正脸撞上怒不可竭的筱晓。

  筱晓还没来得及出声,先开腔的倒是万小琪。

  “哟!这不是筱晓么?听说,这是你们台现在最有资源的跟队记者。”万小琪说话的口气阿Q听着都觉得别扭。

  筱晓转过身瞪了眼,又迅速收住脾气,转成笑脸:“不敢不敢,万大记者好,哦,不对,是万老师好。”

  阳阳在一边不明就里的做着介绍:“阿!对!这就是筱晓,新来的实习生,我们电台这不是没人么?就让实习生跟着跑跑,永鑫反正也是小球队。”

  万小琪惊讶的看着阳阳:“实习生?阳阳,你还不知道啊?她可厉害了,沈老可疼她了,那个李子琛、陈灏、宋非,都是她发小。”

  足不出编辑部,已经十年没去过球场的阳阳恍然大悟的看着筱晓。

  筱晓转愤怒为客气的笑容:“万老师果然是名记者,就没有您不知道的。您说的没错,我和他们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也算的上被是沈老看着长大的。对于现在的永鑫,按你所说的,感觉似乎的确是只有我,才有最官方的发言权。”

  “所以我说嘛,你们台照理独家和内幕比我要多啊!”万小琪揶揄了一句,转头看了看阳阳,对着筱晓轻蔑的一笑:“不过也是,哪里有实习生做节目嘉宾的道理。”

  这话彻底把筱晓点燃了,她就见不得这种不冷不热的说话调调:“嘉宾还真的不是谁都能当的,我们李主任说了,不跑个十几二十年,根本没资格做评论。但我相信,永鑫之前成绩不好是因为开局遇的都是亚冠级别的球队,绝对还没有到保级那么惨烈的地步,联赛有30轮,这不才打了八轮么?这才哪儿到哪儿呢?现在说保级,也太早了点。”

  “不早了,这周末的哈尔滨,也是保级的水平,关键是,永新还没有赢下对手的可能,六分球,输给直接保级对手,就等着降级吧!”万小琪摆出一副老资格、过来人的架势。

  “就像万老师刚刚说的。对于永鑫,我有最独家的渠道,甚至是到他们每天吃了什么,做多少训练。我看到他们的努力,我相信也希望他们可以发挥出自己应该有的水平。不论输赢,他们肯定会拼命,我们都还小,就算是输,还能为不成熟买得起单。”筱晓的话里有一种得意叫作凡尔赛。

  “足球比赛之所以是全世界第一的运动,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不是比大小,不绝对只以纸面强弱分胜负。何况比赛都还没开始,现在说输赢,为时过早了吧?”还没等万小琪说话,筱晓义正言辞的补了一刀。

  万小琪瞬间语塞,尴尬的僵在了原地。

  筱晓看了看手表:“各位老师,不好意思,我和沈老约好了,要去基地探班了,我先走了,沈老不喜欢别人迟到。”

  阿Q见状,面色惊恐,赶忙拿起设备,跟着筱晓跑开。

  “这就是你的实习生?”万小琪反应过来的时候,筱晓已经带着阿Q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离开了。

  阳阳哭笑不得的说:“她可不是我的实习生,她是文总的实习生。”

  万晓琪又被惊到:“文总?文总的实习生?频道老总还有自己带实习生的道理?”

  “而且,她才大二,照例是只收大四的,所以,她是特例中的特例!”阳阳的话里有话。

  电梯里,阿Q看着气呼呼的筱晓,惊魂未定。

  “大小姐,你可知道万晓琪是谁?”阿Q看电梯门关上了,四下无二,才敢问。

  “我当然知道啊!大门户的名记嘛!”筱晓一边说一边翻了个白眼。

  阿Q变得义正言辞起来:“知道你还这样呛声?我看,你是不想好了。”

  “我说的是事实,我管她是谁。”筱晓本就没在怕什么卡司不卡司的,顺溜瞪了阿Q一眼。

  阿Q直得讨饶:“好好好,我闭嘴!”

  筱晓的气还没消:“最烦三面两刀还喜欢瞎逼逼的。”

  “你说你这小爆脾气,我也纳闷了,文老师那么典型的领导派人物,怎么会那么喜欢你呢?”阿Q抛出了他也是整个编辑部里最大的问号。

  筱晓给的答案反倒很实在:“也许有些人其实就是不喜欢吃人参燕窝,就是喜欢吃炸鸡腿呢?马屁拍多了,马的屁股也会疼的。”

  阿Q大笑,电梯也到了底楼,筱晓大跨步的迈了出去。

  “所以,你就是文老师的鸡腿。”阿Q感叹着跟了上去。

  沈老把布鞋换成了钉鞋,走到训练场边,招呼上博士和助理教练阿斌哥,朝着陈灏和子琛挥了挥手:“很久没下场了,我们一起打一场半场。“

  陈灏尴尬的看着子琛和非非:“沈导,你说认真的?“

  “看不上我们这支老年队?“博士一边换鞋一边打趣。

  “哪敢啊!阿斌哥和沈导可是当年国家队的王牌组合。“非非感觉接棒小可的角色。

  筱晓站在替补席,歪着脖子,认真的听着这段对话,然后瞬间反应过来。

  “阿Q,我没听错吧,沈老要踢球了诶!”筱晓写了一脸脑残粉的样儿。

  阿Q认真的点了点头。

  筱晓乐得合不拢嘴,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对阿Q说:“关设备,今天不拍。”

  沈老走过来摸了摸筱晓的头:“独家新闻不要了?”

  “我今天要做你的超级球迷,不做记者了。”筱晓说的得意洋洋。

  “好!超级球迷,我可不能让你失望啊!”沈老乐呵呵的点头,转身走向球队。

  “真的不录?”阿Q和筱晓再次确认。

  筱晓认真的点了点头:“或者,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你们赢了明天上午体能练完,下午放假半天,我们赢了你们今天10点就要熄灯。”沈导葫芦里不知道卖的什么药。

  “动真格的来,上了球场就没有大小,没有教练和球员,只有对手,不论多强或者多弱,也都是对手。上下半场各15分钟,开始吧!”博士说。

  陈灏、子琛、非非把手叠在了一起,“加油!!!”的喊声穿透了云层又来了一个回响。

  比赛正式开始。

  一开场,陈灏接到子琛开出的身后球,直面门将射门,球贴着门柱打偏出界。沈导虽然年近半百,但是放手转身的速度依旧不逊色于这批小球员,那个标准的鸭子式的防守动作依旧发挥了神一般的预判作用,非非好几个贴身的转身运球都被沈导直愣愣的抢断。球被传到了前场,阿斌哥冷静抽射,1:0,教练组领先。

  非非抱着球跑向开球点,快速开球把球直接塞给了边路的子琛,子琛带球下底传中,陈灏跟上横拨,非非推射入网,比分改写成1:1——这是他们从10岁开始,提了10多年的经典配合,当年新民晚报五人制的时候,这是致胜法宝。打入进球的时候,三兄弟跳起在空中完成了“撞胸“的庆祝动作。

  上半场临结束前的一个定位球机会,沈导一脚直接把球打进了球门,球速快,角度叼。

  毕竟,岁月不饶人,即便曾经如何辉煌的老将,和当打之年的职业球员真的干比赛来,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博士笑着说,“如果你们还跑不过我们这些老家伙,那我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下半场伊始,陈灏头顶脚踢打入两球,逆转比分为3:2。

  沈导在开球点笑着频频点头。

  裁判吹响了终场哨,子琛最后一分钟进球,把比分定格为4:2,全队因为这场5人制的胜利获得了半天的假期。

  沈导走到陈灏面前,拍了拍他的脑袋:“小猴子不错啊!差点帽子戏法。”

  “没有没有。”陈灏一边不好意思,一边还在回味沈导的那个惊艳的任意球。

  “不管对手是谁,记住刚才那种进球的感觉,对手是谁不那么重要,事实上,你们从小我就告诉你们,中国的球员的差距并没有他们的转会费差距那么大,甚至,很多时候,很多比赛都是自己吓自己影响了发挥。更何况,他们和你们没什么区别,一样是顶级联赛的新人,一样没有经验。”沈导坐在场边一边喝水一边说,“你们都知道当年那场1:9吧?那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比赛。开场20分钟被打三个,其实不是实力的差距,我们是输给了自己,4:0的时候几乎是完全自暴自弃了,想防守的退在后面,想进攻的都靠自己……场上,最怕的是不信任,队友之间的不信任,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对教练安排的不信任。”

  陈灏从水箱里找到了标有14号的瓶子。

  “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你们只要发挥你们自己就好。联赛不是靠一场输赢决定冠军和降级的,联赛是个漫长的周期,起起伏伏是再正常不过的。任何结果,都是正常的。”沈老说完这话,摇摇摆摆的走向了宿舍。

  博士把球场边的器械放上了装备车,和阿斌哥一起推去了后勤仓库。

  放假的这半天,子琛在屋里接连看了两部电影,小罗伯特的《钢铁侠2》和莱昂纳多的《盗梦空间》,非非在盗梦空间不知道第几层的时候,已经呼呼入睡,一直睡到了晚饭的点。

  陈灏打了三盘路人局的真三,两胜一败,这个游戏已经被DOTA取代,成为无人问津的古董。

  华灯初上,筱晓走在最繁华的街道,在街角的咖啡店,点了一杯焦糖榛果拿铁,安静的坐下。

  “就知道你会窝在这里!”阿Q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站在筱晓的面前。

  “楼上炸锅了吧?”筱晓很清楚他的来意,居然还有点得瑟的笑了。

  “你还笑得出来?全世界都知道沈老封闭训练只有你和我进去了。”阿Q显然刚刚被炮轰完。

  “全世界?”这是筱晓听到的关键词。

  阿Q一脸无奈:“让你那天怼万大记者怼的爽。”

  筱晓恍然大悟状,坏笑:“然后呢?”

  阿Q点了杯美式,坐下。

  “你还问然后?楼上的大神们都指着你做独家呢!别的媒体都看着我们台呢!我只能说设备忘记充电了,可是这一点都不可信啊……”阿Q的话还没说完,筱晓已经没在听了。

  筱晓摊开双手,耸耸肩膀。

  阿Q睁大眼睛。

  筱晓一脸无赖:“瞪那么大眼睛干嘛,我们是电台,就算有录也是送给电视?何况,你有录吗?反正我没有!”

  阿Q想了想,摇了摇头。

  筱晓得瑟的停不下里:“所以咯,妥了妥了,万大记者不是说了么,你和我都是实习生,又不可能找我俩做嘉宾。”

  筱晓狂笑。

  阿Q哭笑不得:“你是真的不做这个选题了?一会儿他们可要说,你赌气啊,你护短啊,反正不是故意的就是存心的。”

  筱晓喝了口咖啡,看了看车水马龙的街道:“就当我故意的怎么了,说去呗,爱怎么说怎么说。不管采访对象是谁,是不是自己的朋友,都应该被尊重。他们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不是我们拉指标的工具。大哥,我们只是实习生,我们又没有独家和新闻条数的指标。”

  “你明明知道,现在不是指标的问题。”这些即便不说,阿Q其实也都明白。

  筱晓喝了口咖啡,表情变认真:“万大记者有一点确实没说错,现在的永鑫的确没有多少秘密可言,就这些人,沈老管用的阵型也就是这样。沈老之所以拒绝一切媒体,三缄其口,我想,他是知道外面的舆论氛围会是什么样的,无非是想要一个安静的备战环境罢了。”

  这下换阿Q开始不解了:“既然万大记者没说错,你干嘛撕人家撕的那么狠?”

  筱晓皱着眉:“我就不明白了,她好歹也算是跟队记者,圈子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明明就是看笑话的心态,还要装的好像先抑后扬一样,在队里说一套,在台里说另一套,累不累啊?对方升班马,永新一年级生,你说差距能有多大,刨去顶级外援,联赛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的实力差距究竟有多大,中国本土球员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差别,她心里就没个数么?凭什么比赛没打就说一定会输?”

  看着筱晓义正言辞的认真样,阿Q认同的默默点头。

  筱晓收拾完电脑,站起身,准备回台里,转身对阿Q说:“尊重事实,只负责传递,不随便揣测,这是我的态度,我的文章标题永远不会有或许和可能这样的字眼,这是我的原则。”

  阿Q跟着站起身:“那你准备一会儿上去怎么和编辑,和文总交代?”

  “能和自己交代了,就能和所有人交代。”筱晓转身,得意的笑:“你不是说我是他的鸡腿么?他会理解他的鸡腿的。”

  阿Q无话可说的点了点头,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半小时,赛前发布会,你真的不去么?”

  “不去了。该问的,赛前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大家都会问,一会儿推新闻的时候,留一轨素材就好了。”筱晓心里还是对节目早有准备,是有交代的。

  “沈老情商那么高,除了你,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了!”阿Q已经能想象的出发布会的现场。

  筱晓边走边说:“答不答,怎么答,说白了,也都是沈老的自由,我相信他是职业教练,不会因为提问的人是谁,而选择回答或是拒绝,唯一可能让他这种老好人SAY NO的原因只有提问的动机。”

  “难怪李子琛说沈老是你男神。果然!”阿Q开始越来越喜欢他们这群人了。

  星期六的一早,筱晓给阿Q发了条短信,“第一期,我们就做永新vs飞跃的比赛吧!”

  “你想通了?”阿Q揉了几次没睡醒的眼,以为是自己做梦或者看错。

  “我说的是做赛后,主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筱晓显然早有准备。

  “四点半,球场见。”阿Q翻了个想要继续睡,却又坐起身来,看了看宿舍窗外的草地上腻歪成对学弟妹们,一对对腻歪的风景线,突然下意识的笑了,筱晓今年大二,这个时候的她本应该好好去谈一场恋爱,那样似乎才符合大众的逻辑。

  筱晓的笔记本在桌前打开着,界面定格在邮箱里的一封邮件,发件人是文晖,时间是两天前的下午,她呆滞的看了很久——

  节目改版后的进步的确不小,可听性在增加,李牧和阿Q的加盟,让这档节目增色不少,你的主持也进步不少。但是问题是:如果真的播出,你会有很多束缚?1、时效性 2、导向;在规避掉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台里的资源你可以尽可能的用上,我很喜欢你们节目的气质,说真话,不谄媚,不诋毁。

  加油,只要坚持,梦想总归会实现!

  关于其他的杂音,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审示自己,多理解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细节决定成败!你有坚持的韧劲,更期待你真正的成熟和成长了。

  就用你的角度去做第一期的节目,作为你们节目的听众,我很期待!

  晴天在筱晓身后站很久,凑着脑袋看到了几个字:“谁的邮件啊,你发那么半天的呆。”

  筱晓若有所思:“文辉老师的。”

  “你们频道的总监?”晴天轻轻揉着自己的脚踝。

  筱晓点头,打心里笑出来。

  “看起来,你们总监真的特别喜欢你。”晴天也从邮件里看出来了。

  “我的节目这周末就上线了。”筱晓说出了真正的压力。

  晴天喝了口水,险些没喷出来:“上线?真的假的?广播里直接的正式节目?直播?”

  筱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你这到底是是,还是不是!”这下着急的是晴天,她突然起身,脚踝痛的嘶了一声。

  “假直播,也就是事先做好的录播。其实,不论如何,我还觉得美好的有点不太真实。”筱晓这才发现晴天的脚踝肿了一大块:“你这脚是怎么了?”

  晴天这才告诉筱晓,她去报名了下一场比赛的足球宝贝,也就是在开场前跳啦啦操,虽然有芭蕾舞的底子,但是啦啦操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对于脚踝的损伤还是很严重的。

  筱晓去麦当劳给晴天买了冰块回来冷敷。

  筱晓一边折腾着帮晴天治疗脚踝,一边埋冤道:“我的大小姐,你可是国际舞团的范儿,你去跳啦啦队实在太不靠谱了吧!这伤了,要怎么和你爸妈交代哦!”

  “我才不管呢,我也想要给永鑫加油!”晴天说的时候,满眼小星星在闪烁。

  筱晓坏笑着重重的按了按晴天的脚踝:“你是想要给子琛哥哥加油吧!”

  “你这是要谋财害命啊!”晴天大喊,气呼呼的瞪着筱晓。

  每次比赛,筱晓都习惯性的比球队早到约莫半个小时的样子,这个时候走进内场,只有工作人员在仔细的检查草皮,空无一人的球场有种别样的气场,这种气场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大概,这就是主场的味道。

  阿Q站在场边小声问:“今天的感觉是不是特别不一样。”

  筱晓深吸一口气:“没什么啊,还不是一场普通的联赛么?”

  “你这回答,太官方,太不走心了。”阿Q的口气里,满满的嫌弃。

  经常会有记者喜欢在替补席上坐着小憩,筱晓从来不坐,如果遇到女记者,筱晓还会上前相劝,在很多类似的“规矩”上,她是出了名一步都不让的“老迷信”。

  筱晓走到边上的栏杆旁,坐在栏杆上。

  阿Q指了指空荡荡的教练席:“那不是有位置么?”

  “教练席可不能随便坐,何况我还是个女的。”筱晓说这话的口气绝对的老行尊。

  “比赛不是还没开始么?”这些讲究阿Q还是了解一点的。

  筱晓坚定不移:“没开始也不行。”

  “你怎么可以那么老迷信?”阿Q皱着眉。

  筱晓得意的笑,站起身,拍了拍阿Q的肩膀:“这就叫规矩!”

  筱晓喜欢站在场边,因为那里有一种熟悉的青草香,如果遇上下午的比赛,喷水器喷水的时候还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彩虹,特别漂亮。这会儿两注喷水交汇,正好形成了双彩虹,筱晓赶紧比了个三,按下快门,发朋友圈,配了一行字:有人说,看到双彩虹的人,许的愿都能实现,那我就要今天的这个三分!

  正式以记者的身份跟队以来,筱晓总是习惯性的躲到客队的球门后比个三的姿势自拍一张发朋友圈,记忆里,好像这半年多,但凡赛前发了的,永鑫都取得了胜利,大家都说这是她专属的小魔咒。

  这条朋友圈被正在大巴上的陈灏秒赞,评论道:“准了!”

  球队的大巴抵达球场,队伍陆陆续续的把器材和球袋背进了更衣室,球员挨个的从大巴上下车,坐在排头的沈老习惯性的最后一个下车,然后径直走进球场,先和博士一起去看下草皮情况,再回到更衣室里。

  沈老走进球场的时候,队务正在替补席前用训练球摆放那个大大的V字,这是几乎所有球队的习惯,沈老在球场上走了一圈以后,走向了站在场边的筱晓。

  “来的那么早啊?”沈老摸了摸筱晓的脑袋,笑容依旧那么亲切,眼神里是最熟悉不过的淡定。

  “今天有工作在身啊!“筱晓指了指身前的证件。

  沈老拿起证件认真的看:“这拍照的水平不行,把我们大记者,拍的像个小丫头。哈哈!”

  “在沈老面前我一直都是小丫头啊!“筱晓看到沈老就习惯性的开启撒娇模式,让一边看惯了她女汉子的阿Q全然懵圈。

  “好好好!希望我们的表现不会让我们的小丫头失望。”说完,沈老乐呵呵的走向了更衣室。

  都说沈老是圈子里最迷信的教练,没有之一,就连电视台跟队记者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很多的“规矩“,筱晓就是大小跟在沈老身边耳睹目染来的。沈老的规矩里,女人跟队是大忌,教练席、基地、训练用球、比赛用水……所有涉及球员或者比赛的一切,赛前都是女记者或者工作人员的禁区,筱晓除外。

  更衣室里先前抵达的队务早就将每个人的球衣按序号挂在各自的衣柜中,对应的两条浴巾搁在衣柜的上层,柜子的下方,每个人的战靴被摆放的整整齐齐,像极了NIKE的展架。中间的大桌上是被摞成两层的矿泉水,拼成了立体的V和3的字样。3是沈老的幸运数字,也是他年轻时候的号码,桌上还会有一大串香蕉和几片巧克力,那一大包黑色包装的粉剂是博士制定的恢复性冲剂。战术板上,阿斌哥把首发阵容摆出了沈老计划好的阵形。

  沈老走进休息室的时候,大家差不多都换好了热身的衣服,阿斌哥给大家分了一下分队背心。沈老是不会在在赛前再在更衣室里布置任何战术的,这是他的习惯,下午从酒店出发前的准备会上,该说的他早就都说完了。

  子琛带头伸出手,所有人一起伸出手,在更衣室围了个圈,集体大喊:加油!

  沈老在一旁满意的笑容里透着一种胸有成竹的淡定,一如他们全运会夺冠那天一样。

  隔着气窗,筱晓在球场跑道的位置都听到了响亮的加油声,同样的笑容复制在了筱晓的脸上。

  阿Q站在筱晓的身旁:“今天看起来挺轻松的阿!没外面说的那么紧张!”

  “比赛嘛~要踢了才知道。”话虽这样说,但第六感告诉她,这场比赛一定会赢。

  阿Q拿着首发名单:“今天他们仨都首发,还有好一波全运会的小球员。”

  筱晓点了点头。

  阿Q对首发阵容依旧持保留意见:“会不会太冒险了?”

  “这才是沈老眼里最安全的组合牌吧!毕竟全运会的这批人从集训成队开始,在一起踢了足足五年了,谁会比他们彼此更了解彼此,谁又会比沈老更了解他们呢?”筱晓一眼就看懂了沈老的用意。

  “但都没有顶级联赛经验啊!”阿Q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难道他们(对手)有么?”筱晓脸上的这种笑就是阿Q最熟悉的样子,有一点点的欠。

  阿Q恍然大悟的点头。

  看着鱼贯而出的球员开始热身,一切真的才刚刚要开始。

  一个小时之后,球员们陆续退场,路过通道口的时候,球员们都会和相熟的记者打个招呼,或点头示意,或寒暄几句,但今天,大家都只是低着头往回走。

  球场的喇叭里开始报幕,晴天穿着白绿配色的啦啦队队服排在一字列开的C位,伴着劲爆的音乐开始跳操,筱晓看着总觉得眼前这个活力四的晴天和那个接连斩获四个国际芭蕾舞新人赛冠军的晴天判若两人,甚至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她,更喜欢眼前的她,那么热情,那么快乐,那么,像她自己。

  跳完操,筱晓顺势递了一瓶水给晴天,晴天接过水,微笑着,一瘸一拐的走去休息室。筱晓定神看了眼晴天的脚踝,已经肿成了大猪蹄子,显然,她之前的伤并没有痊愈,刚才的跳操,反而让伤势愈演愈烈。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努力或者是付出一些,哪怕多一些些,甚至再多一些些。即便是伤抑或是痛,也都似乎在某些时刻显得不那么重要。那些在别人眼里不计后果的付诸一掷是那么的不可理喻,而只有沉迷其中的当事人满脸写满了不为人知的乐此不疲。

  在这个偌大的时代之下,任凭谁都只是蚂蚁撼树般的小人物,我们改变不了这个时代,我们改变不了谁,我们甚至改变不了身边那些奇怪的眼光,但至少,我们还可以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