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19      字数:4949
  管事的跟他们说:“你们也别羡慕,这些小大人们以前跟你们的孩子一样,大字不识一个,还是南菩萨来了以后,他们才学会了认字,如今已经脱离文盲,可以做事了,一个月挣得不比我少。”百姓们不敢相信。这样的小娃娃还能挣得跟管事的差不多?有胆子大的问:“大人!那我们的娃以后也能吗?”管事的朝他笑:“如今你们都是南菩萨的百姓了,你说能不能?难不成你们在常熟没听过南菩萨的名号?”百姓们听过,但是也只是听一听,明明高邮离得不远,可他们许多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高邮,更别说去别的地方了,甚至连想的时间也没有,要忙着生计,忙着养活家里人,哪里有空去想以后的事,想外头的事?似乎常熟在南菩萨手里,会比在朝廷手里更好?百姓们迷乱了。但是只要日子能过下去,他们就不会离开常熟。这片土地,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他们绝不会离开这里。----“小大人,吃点东西,你都忙了一天了。”夜里,屋子里点着油灯,仆从端着饭食过来,端给屋里坐着的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人儿,小人儿穿着一身青色衣裳,手里拿着刻刀,他的手指因为长期镌刻而有了茧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疼了。小大人姓郑,行二,都叫他郑小二,他道了声谢,结果对方手里的饭菜,这才放下木牌和刻刀,他吃得很慢,很细致,细嚼慢咽,由此可见,他曾经有个很好的家室。郑二曾经是高邮郑家的嫡孙,他们家是大户人家,有庄子,有田产,是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可南菩萨一来,一切都变了,家里的老仆成了百姓,他们也不能住自己的大宅子,没了仆人之后,他们家只能栖身在小院子里,一家三十多口人一起住。庄子和田也不是他们的了,家里人都要出去找活干,不然吃不饱肚子。也就是在那时候,南菩萨办的“学校”开了,他因为年纪在上学的范围内,所以也被带去念书,他原本就有底子,很快完成了课业,脱离了文盲队伍,又因为正好过了十岁,所以就开始做事了。他想起最开始的时候,父母叔伯总是愁眉苦脸,他年纪小,却也明白,他们家回不了当初辉煌的日子了,他们就跟普通百姓一样,想要什么,都得自己出去挣。姐妹们也开始学着制衣织布,好拿去换钱。但郑小二又觉得这样很好,以前住在大宅子里,讲一大堆规矩,每个人嘴里都夹枪带棒,连仆人们都分着派系,哪个院的,哪个屋的,他看在眼里,只是不说出来而已。上学以后,郑小二听先生说了很多道理。现在在外头来干活,郑小二一点都不觉得苦。他认为自己能做到,只要他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总有一天可以重振家里。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县官,或者一个区长。先生说了,人都得有目标,不然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那读什么书呢?当个傻子不也挺好的吗?郑小二深以为然。所以同伴们抱怨太累的时候,他总是不发一言,埋头干事。他有时候也会想,南菩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菩萨吗?自己有没有机会见见他?在外头休息的“小大人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屋子里,收拾自己的东西,回给他们安排好的屋子睡觉,郑小二也收拾了东西----他们的刻刀,还有今天已经刻好的木牌,如果弄丢了,到时候又要重新刻。郑小二离开屋子,外头有人在等他。“少爷!”比郑小二稍大些的男孩兴奋的跑过来,接过郑小二的小包袱,“您吃东西了吗?今天吃的是鸡肉,还放了香料呢!”郑小二板着一张笑脸,颇有些大人模样地说:“你不要再叫我少爷,先生说了,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南菩萨的百姓。”男孩吐吐舌头,他上课的时候把精力都放在认字上了,先生说的其他道理,他其实听不太懂,他不像少爷那么聪明,在男孩眼里,少爷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只比南菩萨差那么一点点。两人一起朝宿舍走去,宿舍是一栋大宅子改造的,派了士兵日夜保护看守。郑小二和男孩以及另外两个孩子住同一间屋子,两人一张床,男女都是分开住的,女孩们住在另一边。谁也没有想到女孩们也可以读书认字,然后出来做事。不过没人有疑虑,因为南菩萨说了,在他眼里,世人都是一样的,不分男女,如果只让男孩做事,让女孩闲着,对男孩们太不公平了。百姓们虽然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公平的,男孩们找到事干就可以撑门立户了啊。可南菩萨都这么说了,而且似乎还很有道理,百姓们也就轻易的接受了。比起男孩们,女孩们在屋里还会做些小活,她们现在已经学会缝补了,虽然手艺跟大人们的不能比,但是缝出来也还可以用,大部分都是缝补一些小东西,比如袜子之类的东西,就是缝的丑些也没人能看见。“你存了多少钱了?”小姑娘问身边的同伴。同伴缝好一只袜子,冲她笑。她娘告诉她的,不管有多少钱,是多是少,都不能告诉别人。小姑娘问不出来,也就不继续问了,她小声说:“我娘把我的钱都拿走了。”说是帮她存着,她知道,都给小弟弟置办东西去了。以前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却觉得有些难受。同伴对她说:“那等你十四岁,你就自己去官衙把户头迁出来,你娘就拿不到你的钱了。”小姑娘又不敢,只能学着大人模样叹一口气。“我刚刚在外头看到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她脑袋好大,肚子也好大,胳膊和腿特别细,好奇怪。”屋子里的小姑娘们都停下手里的活,有个小姑娘小声说:“我听我娘说过,说这样的人是吃不饱肚子,天天喝水,很快就会死了。”“真的啊?”“这多常见啊,我家邻居就是这么饿死的。”女孩们打了个哆嗦,埋头继续干活。多挣一点钱,她们活下去的希望就更大些。因为女孩也能做工,娘现在生了妹妹,也不会把妹妹溺死,或者扔掉了。----常熟很快就恢复了秩序,百姓们对常熟改换门庭这件事没什么太大的触动,他们没什么信念,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加上现在的日子明显变得好过了,只要去录入了身份,有了自己的木牌,就能去招工的地方找活干了。要是家里没有存粮,还能佘一些粮食,足够撑过最开始的艰难日子。女眷们也干活去了,夫妻俩都能挣到口粮,一家子人,靠着夫妻俩挣得钱和粮食,不说吃上肉,但是能吃饱。林渊是在攻下常熟一个月后到的常熟,他也不会在常熟久待,而是会派人任职,管着常熟。关于这个人选,林渊一直没有定下来。他手底下的文臣太少了。姜桂在泰州,宋石昭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他身边,罗贯中只想当个军师。宋濂还在路上----林渊都不知道自己今年能不能看到他。其他的一些小吏,林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察。“大人。”朱元璋走在林渊身侧,汇报着这段时间的工作。林渊一边听一边思索,然后问道:“这次随行的官吏当中,有没有表现出众的?”朱元璋报了一个名字。林渊的眼睛微眯,竟然是他。吴长青就是这次跟着到常熟的人,他原本在高邮当一个县令,听说常熟需要人,他就立马报了名,还提拔了手底下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高邮再怎么做,能做到一个区长就算顶了天了,去常熟看起来危机重重,但却是他的机会。被冷落了这么久,吴长青早就琢磨明白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他每一项都考虑到了,却没考虑到南菩萨真是一个心软正直的人。这让吴长青一边感叹,一边又对林渊越发忠心。毕竟林渊现在对朱元璋他们心软,将来有一天,也会对他心软。跟着一个心软的主人,总比跟着一个残暴的主人来得强。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子,宁愿从常熟的小吏做起。林渊对朱元璋说:“再看看。”挑选的官员,必须能理解他的意思,能忠诚的执行他下达的每一个指令。他需要是个聪明人,却绝不能有超出界限的野心。朱元璋点头,他明白林渊的顾虑。“蒋家逃了两人,现在被抓回来了,都是身怀六甲的女人,蒋正的妾。”林渊想了想:“先关着,等孩子生了,就把孩子抱走。”未出生的孩子是没有罪的。“至于那两个女人,到时候把她们带到洗衣局里,如果表现的好,每个月就能去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朱元璋点点头。林渊站在窗边,他觉得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硬。换做是以前,他根本说不出把蒋家斩草除根这样的话。外头吹着风,不冷,林渊却紧了紧衣领。第62章 062拿下常熟以后, 林渊手里的人就更多了,常熟毕竟是一个州, 虽然人口不算太多, 比不了上州, 但一个常数带给林渊的人口数, 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 永远是立身之本。就像曾经的“人多力量大”一样。人从出生到长大,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劳动力越多越好, 哪怕是孱弱的人, 只要有用处, 也是越多越好。“朝廷准备舍弃贾福清了。”陈柏松手里拿的是斥候们传来的消息,“他们准备从附近州县调兵, 任纳哈出为将。”林渊:“纳哈出?”陈柏松把书信递给林渊:“我没认错?”林渊摇头:“你没认错, 那三个字是念纳哈出。”纳哈出,元末著名蒙古猛将, 年纪轻轻就是太平路万户, 历史上,朱元璋生擒了他,因看他拼死守城, 不忍杀他,又见他不降,于是放起北归,纳哈出回到北元, 依旧被委以重任,打退了明兵的七次进攻,最后还是明朝国力强盛之后,腾出手来对付北元,纳哈出坚持到最后才投降。最后被朱元璋封侯,赐予铁卷丹书。“他们什么时候出兵?”林渊问。陈柏松回答道:“月末。”林渊思索良久:“叫朱元璋早做准备。”陈柏松欲言又止。他本身就是林家的家仆,明白什么是尊卑上下。林渊奇道:“你想说什么?”陈柏松这才说:“东家何不派我去?”林渊专注的看着陈柏松,他看着陈柏松坚毅的面庞,乌黑又锐利的眼睛,问道:“你想领兵?”陈柏松说道:“论带兵打仗,我不比他差。”他不知道林渊为何如此重视朱元璋。但身为臣子,不能质疑主子的决定,可这不代表他愿意屈居人下。陈柏松双膝跪地,主动请缨:“愿为我主分忧!”林渊伸手将陈柏松扶起来,轻声说:“你有几分把握?”陈柏松抬头,眼神如狼:“必杀他个片甲不留!”林渊叹了口气:“那就你去。”陈柏松提着的心放下来。直到陈柏松走后,林渊才坐下,给自己斟茶,他现在不需要人伺候。他觉得,还是自己想的简单了,陈柏松他们,现在估计也开始追逐权力了。即便他们每次打完仗,自己都要把兵符收回来,他们自己或许也很懵懂,但也已经依靠着直觉去追求这些东西。林渊不想有朝一日,他因为忌惮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对这些部下举起屠刀。他必须要想办法,既能让他们忠心,又不让他们拥有过分的权力。或许可以用爵位相赠。……总归有些麻烦。林渊觉得如果自己穿越前是个政治家,或许处理方法会更多一些。可惜他不是。朝廷终于失去了耐心,要用武力使他们屈服了,不过能忍这么久确实已经超出了林渊的预计,他这一次要把朝廷的军队打怕,至少要争取到让泰州三地休养生息的时间。天下越乱,就越容易建立新的规则,人们无所依靠,只能依靠他。如今的泰州三地,正按照他的想法在变化。人们有工作,女人们也能走上街头养活自己,他需要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如果女人们都被困在后院,那么他会失去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或许更多。他需要扫盲,只有会认字的人多了,才能提高效率。他也需要有人做研究,发掘更多的人才。林渊知道自己不可能建立一个理想国度。可他想在能做到的范围内,让新规则代替旧规则。----“东家的想法,我参不透。”罗本正在跟宋石昭对饮。他们喝的是黄酒,桌子上还摆着小菜,宋石昭喝了口酒,这才对罗本笑着说:“东家看到的东西,跟我们所看的不同。”罗本:“如何不同?”宋石昭笑道:“我们看的是眼下,看的是几年后,东家看得长远,看得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后,我们看的是改朝换代,东家看得是天下百姓。”“你可知,如今的泰州三地,百姓与之前有何不同?”宋石昭问道。罗本说道:“男女皆可做工,衙役往复巡逻,各司其职,各领其事,各尽其用。”宋石昭点头道:“东家,这是在改,把他觉得不对的地方,全部改过来。”罗本奇道:“自古以来,规矩从不曾更改,男主外,女主内,何以东家竟如此不同?”宋石昭忽然说:“正因东家的举动,如今识字小儿越发多了,百姓有了钱,商人也多了。”“百姓不蠢,他们得到了利益,此时若是朝廷打来,你猜百姓们会如何?不说朝廷,便是红巾军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