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0      字数:4701
  百姓们如今过得是好日子,若有人出现,叫他们交出既得的利益,重新过回以前的日子,他们大约会咬死对方。哪怕林渊到时候迫于无奈逃离,只要重整旗鼓,登高一呼,自然有无数百姓愿意追随他。罗本叹道:“东家的心性,非常人所能比。”宋石昭给罗本倒了杯酒:“罗大人不必为难自己,您是疆场上运筹帷幄之人,这些事用不着您操心。”罗本喝了口酒,问宋石昭:“宋主管是何时投到东家麾下的?听说早先东家只有一座庄子,那时您便在了。”宋石昭说道:“那时的我,不过是个食不果腹的流民罢了,现在想来,竟叫我有恍若隔世之感。”“罗大人,我那时便知东家是明主,立身持正,不曾因身处上位轻贱百姓,又杀伐果断,不曾有妇人之仁。”宋石昭说,“这天下的人可分为几种,愚昧之人,残暴之人,柔弱之人,心性刚强之人,良善之人,律己之人。”“可这天下人,却不是每个都能成为心怀天下之人。”“上位者,要心怀仁善,仁善对着百姓。”“也要残暴凶狠,残暴对着贪官污吏。”“要心性刚强,不为外物所动。”“也要严于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要是这世间最心慈手软之人,也要是这是世间最凶狠刻薄之人。”宋石昭说:“我原担心东家过于仁慈,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罗本想起那张总是面带笑容的脸,也叹息道:“本原也担忧,怕东家对蒋家心存不忍。”蒋家没有投降,选择了硬撑,林渊必须要心狠手辣,不仅仅是稳定民心,更重要的,是做给天下人看,投降就有活路,不投,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别的选择。如今泰州三地的豪强全都被林渊掠夺了家产,却没有叫他们去死。这难道不是恩德吗?只要活着,就总有希望,总比死了好。更何况,只要有手有脚,就不用担心饿死。要是手里有本事,能做工,会读书,上升之路并不困难。宋石昭喝下最后一口酒,他看向窗外,浑浊的双眼却冒出精光:“我宋石昭等的就是此时,等着风起云涌,改天换日!”罗本也被宋石昭感染,站起身来,负手而立。对他们而言,什么也比不上搅弄天下风云来得更具吸引力。为此,什么功名利禄都可以抛开。只要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哪怕是一个名字,都够他们为此奋斗一生了。就在朝廷要打来的前夕,林渊砍了一批脑袋。总有为了利益不要命的商人,他们大肆购买高邮一地的粮食,粮价涨得之快,叫人瞠目结舌。还有贪官污吏----林渊给他们的俸禄并不少,他们是以前养下的习惯,至今没有改。这一次,不少人都觉得地都被染红了,鲜血渗进泥土里,鼻尖全是血腥味。那些被抓住的人痛哭流涕,以头抢地,跪求士兵们。可是没人听他们的。一个个被拉出来,一个个被砍头。每一个被砍头之前,都有人在旁边唱读他的罪过。一旦唱完,人头就落地了。这次之后,有不少人出逃,林渊没有叫人去管。他们怕他,也该怕他。林渊坐在高处,脸色无人能够看清,连宋石昭都不敢说话。他也劝过林渊,让林渊徐徐图之。可林渊却说:“我缺匠人,缺更多的读书人,缺会种地的人,唯独不缺想发财和想做官的人,我不在此时确立秩序,难道还要等他们不怕我的时候去确立吗?”宋石昭听完就明白了。林渊不怕别人怕他,他更怕别人不怕他。君王的仁慈,应该像雨露一般洒向百姓。君王的愤怒,应该像雷霆一般让人畏惧。林渊早就用仁爱收拢了百姓,他现在要做的,是用愤怒震慑阴暗处的人。但出乎宋石昭意料的是,出逃的人似乎并没有打破泰州三地的秩序,百姓们没有逃,正相反,他们似乎更安心了。“那些人就该杀!”“南菩萨这么做,自然有南菩萨的道理,难道你觉得自己比南菩萨更厉害吗?”“南菩萨做什么,难道还要给尔等解释不成?你算什么东西?”……宋石昭在街头听见这些话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他到底是哪里没有想对。他一直以为,林渊在百姓的眼中只是一个领袖。现在看来,他已经被百姓神话了。在百姓眼里,他早就已经是皇帝了。只有皇帝,做什么都是对的。皇帝要杀人,必然是那人做错了,皇帝是不会错的。百姓们会自行解释,自圆其说。因为林渊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不再是人了。皇帝在百姓们眼里,也不是人。而是神。宋石昭发现,林渊变了,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怎么去把握人心。他之所以砍那么多脑袋,就是因为他明白,无论他怎么做,他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动摇。“看来还是我太蠢了。”宋石昭自言自语,自嘲一笑,“自以为聪明。”宋石昭叹了一声:“天下大势啊……”----周福站在地牢里,他手里端着茶,看着这些曾经跟他打过交道的商人们,这些人跟他一样,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利益,他们大约拿到了不少好处,把高邮的粮价抬得快跟黄金一样高了,百姓们看到这么多钱,自然会卖粮。等到百姓们拿不出粮了,南菩萨只能开仓派粮,粮仓的粮食再多,也受不了这样的恶意买卖。谢自常也在看这些人,准确的说,商会所有的商人都来了,他们来到大狱,看着这些曾经给他们送礼,纳拜山头的人,心情都很复杂。被关在牢里的商人们哭求:“周会长!我们是猪油蒙了心,被奸人利用!周会长救吾等啊!”“周会长!赵某愿将身家全赠与周会长,一文不留,周会长救我!”“我家还有待哺小儿,饶我一命啊!”……周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转头冲着商会成员们说:“都警醒一些,莫要叫他们成了我等日后的下场。”有成员小声问:“全都要砍头吗?”砍头二字一处,牢里的商人更疯魔了。周福看着他们,叹了口气:“行商最重,便是审时度势,命都没了,哪里有钱挣呢?”“你等错在分不清形势,这错,足以要你们的性命了。”周福又对成员们说:“从今日起,不能有一粒粮食流出去。”成员们:“是!”对林渊而言,金银珠宝的作用已经没那么大了。他甚至叫人去外头买粮,但他不能允许泰州三地的粮食流出去。这么多脑袋一掉。商人们再不敢自以为是,全都老实多了。从那天起,林渊治下的三地,无一粒粮食流出。百姓们卖不出粮食,却也不生气,每日都有人在街上敲锣,解释商人们高价买粮的原因。一连解释了六七天,便是无知小儿也能重复出来。“可见这些人的险恶用心!”读书人们聚在一样谈论。“到时候我们没粮了,南菩萨自然要开仓放粮,然后呢?”“不必外人动手,我们自己就完了。”“百姓愚昧啊!”“正因为百姓愚昧,南菩萨才更要为他们考虑。”“天下百姓,又不是都如我们一样读书识字,知晓道理。”也有读书人不说话,他们家之前也是卖过粮的。如今知晓了南菩萨的顾虑,他们深觉羞愧,他们竟然与愚昧贱民一般,都被暂时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差点就铸下大错!“也不怪百姓!怪那些商人背后之人太过阴险狡诈!”“百姓若都聪明,还要官干什么?”“正是!”为了让百姓们放心,林渊自己叫人去收粮,这些粮食都作为军粮,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变多了,自然想换成钱,林渊也知道他们的需求,他出的价也不少,为了维持本地的粮食市场,他自己高价收粮,又让商人们低价卖粮。有粮食的用粮卖了钱,没粮食的又买得起。但这样一来,林渊的手头就有些紧了。好在有兴化盐场,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盐不是粮食,人们没了粮食会死,没了盐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外头的盐价怎么样,林渊并不在意。林渊此时正看着跪在议事厅中间,穿着锦衣的中年男子,这人原本只是一个小吏,林渊当时手里无人可用,见这人还算清醒,便升了他做县令。这人在下头瑟瑟发抖,他当本不敢贪的。但是后来……他想着以前的县令,总是能锦衣玉食,仆从无数,他也想过那样的日子,最开始只是小小的贪一点,没人发现,他贪得就越来越多,等知道害怕时,就已经收不了手了。但他一直心存侥幸,那么多县令和官,肯定也有人跟他一样,上头的大人们查不到他。“我真不知道,你到底是蠢还是毒。”他听见南菩萨的声音在上头响起。“小人……小人……”他想辩解,想为自己开脱,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你辜负了我。”他又听见南菩萨说话了。他的头埋得很低,他不敢抬头。“拖出去,斩了。”这一句,定了他的生死。“大人!大人!我知道还有哪些人贪!大人!饶我!”仆从们把他拖了出去。刀哥也在议事厅,他奇怪道:“此时说他还知哪些人……”林渊却打断了他:“散了。”最先离开议事厅的是林渊。刀哥不明所以。既然能抓到更多的贪官,为什么不抓?把这人杀了,那些贪官不就抓不住了?最后还是朱元璋给他解惑。“东家杀他,只是为了给那些贪官们看看而已,现在要忙得太多,把那些人全杀了,下头的人拉得起来吗?”“东家此举,就是告诉那些人,他不追究了,但凡是脑子没事的,自然就会收手。”朱元璋看着门口:“等事情忙完了,才有时间料理他们,刀已经悬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不过是让耕牛,再耕几亩地罢了。”刀哥:“……”兄弟你说啥,我听不懂!不过刀哥装模作样地点头,装模作样的露出高深的笑,装模作样的笑道:“不愧是东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也不再称呼林渊为四弟了。杀官的动静比杀商人和小吏的动静大。“说是辜负了南菩萨的信任。”“那可真该死!”百姓们拍手叫好,他们并不知道这人究竟犯了什么事,但辜负了林渊,那就该死。----陈柏松忙着练兵,纳哈出率领的元兵已经在路上了,根据探报,这一次朝廷可没有吝啬,无论是军需储备还是粮食,都比以往的多,可见朝廷对他们的重视,无论如何,都不能败。这一战败了,就是一败涂地。哪怕来日东山再起,也比不得今日。陈柏松手下有三名将领,有张士诚,李伯升以及冯信,这三人都是陈柏松的心腹。陈柏松虽然没读多少书,但莫名懂得御人之道,他并不偏信谁,也不过分重视谁,但他从不怀疑自己的下属,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他也知道自己的位子,他只需要听命于林渊,对林渊一人效忠就够了。别的,他都不管。他派出了一小队人马,沿路给纳哈出找麻烦,这样做并不能让纳哈出损失多少兵力,他只是要让纳哈出的士兵们疲惫劳累。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步兵,骑兵数量不多,靠双腿跋山涉水,本来就疲惫不堪,只需要再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等他们到高邮的时候,战力会缩减不少。而他们这边的人,却都精神抖擞。士兵们也知道朝廷派人来了。“朝廷派人来又如何?我们怕他个奶奶腿!”“就是!我看啊,朝廷全是一群软脚虾,屁用没有,上回打常熟,再上回打高邮,我也没见有什么难的。”“还是要小心些,毕竟是朝廷的人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就杀多少人。”“里头还有不少汉人。”“一群忘祖的。”士兵们坐在一起吃饭,他们吃的简单,但是量大,能够吃饱,以前都是狼吞虎咽,现在竟然也斯文了一些,许久没有饿过肚子,他们的体力和体格都增强了不少。“反正这个兵啊,只有在南菩萨这边当才有意思。”“我再杀十个,就能升排长了!”“你就这点志气,我杀二十个,还能得一套房子!”他们吃饱以后能休息半个时辰,躺在草地上看着天,摸着自己的肚皮,都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在这里当兵,他们的军饷养得活家里人,还能存下不少,就是伤了惨了,也能退去做工,哪怕做不了工,南菩萨都养着他们。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不就图那一口吃的吗?不就图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他们多杀一些敌人,就算是废了,也能过好日子。士兵们看着蓝天,想起以前的日子,都觉得那简直是上辈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