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1      字数:4918
  “在下姓鲍,原先是小白莲教的教主。”教众们哭喊着:“教主!教主!我们在这儿呢!”鲍江河看着教众们,心里也不是滋味,来这儿的都是普通教众,不知道里头的弯弯绕绕,那些没来的,估计正想着怎么能在他没说出真相之前弄死他。已经走到这个地步,再没有回头路了。“几年前,鲍某与诸位一样,不过是个平头百姓,父母兄弟早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靠与人做脚夫维生,日子过得艰难。”鲍江河的心绪终于慢慢沉稳下来,他想起以前的日子,为了生计忙碌奔波,以前觉得苦,现在想来,竟也算不上什么苦日子,受点脸色,却依旧可以填饱肚子。日子过得也简单,哪怕吃一顿肉,也觉得满足的不行。“后来听说北边白莲教势力庞大,过得是人上人的日子,心思就慢慢活动了。”“就假借白莲教的名义,弄了个小白莲教,当时不过是想着收些信徒,也好叫鲍某能过得好些,存点娶媳妇的钱。”“也不知怎的,信徒对越来越多,跟随鲍某的人也越变越多,逼上梁山,不得不往前走。”“身边的亲信也有了自己的思量,既然韩山童能自立为王,韩林儿能称帝,他们就觉得我也行,到时候各个都能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说到这儿的时候,下面的信徒已经半疯半癫了。“教主!必然是有人逼教主这么说的!”“教主啊!”“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鲍江河却不为所动:“教众献上童男童女,这些人我都没留在身边,亲信们把人要了去,收归房内,玩死了玩残了,变告诉信徒,那是神佛带着他们的孩子过好日子去了。”……“你们这些披着人皮的畜生!”女人四十多岁,面黄肌瘦,她穿着布衣一脸愁苦,原先只是麻木的听着,此时才疯了一般大吼起来,“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我看到我儿的尸骨了!你们就把他丢在野外!我去摘野菜的时候看到了!我儿只有十二岁!你们怎么下得去手,怎么下得去手!畜生!”旁边不是教徒的人问她:“那你怎么不跟旁人说?”“就是,儿子死了,当娘的竟不给他寻一个公道?”女人太瘦了,瘦脱了形,眼珠子都凸了出来,她嘴唇颤抖地说:“我说了,我跟我家的说了……”旁人又问站在她身旁的男子:“那可不仅是她的儿子,也是你的儿子,你这个当爹的,竟不把儿子的命看在眼里?”佝偻着腰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像个老人,他的两鬓斑白,若是不说年纪,看上去竟像年六十的人了,他嘴唇微微颤抖,不敢抬头见人:“哪个敢说呢?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小白莲教的教徒,他们都信教主,哪个会信我?村里一个读书人,说小白莲教只是装神弄鬼,当天半夜便没了,我家……我家连读书人都不是啊……”“我还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男子眼眶落下一滴泪来,“死了一个,总不能一家子都下去跟他作伴。”人们目光怜悯的看着这家人。信徒中也有人大喊:“我儿呢?”“我女儿在哪儿?我连嫁妆都给我女儿备好了!”鲍江河又说:“生得好的,大多都还在我那些亲信的院子里,生的不好的,要么死了,要么被卖到了窑子里。”那些年幼的童男童女,以为自己被送到了教主身边就能去过好日子。只是去了才知道,那是处于人间的地狱。鲍江河:“鲍某错了。”他看着那些泪流满面的教众,看着那些一无所知的百姓,慢慢屈膝,跪在了众人面前。他原先也只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从何时开始,也已经不把人命当做人命看了呢?又是从何时开始,觉得把教众献上的童年童女送给亲信是理所应当呢?鲍江河低下头颅。等他死后,会下十八层地狱?第93章 093“那小白莲教哪里是神教, 简直就是邪教!里头一堆腌臜事,简直闻所未闻。”读书人聚在一起闲谈, 茶馆里现在有不少人, 他们在这边高谈阔论, 旁边也有不少人竖着耳朵在听, 读书人是风向标, 一般来说, 读书人推崇什么,百姓就算不懂, 也会觉得他们推崇的东西是好的, 他们贬低什么, 百姓也会觉得那样东西不好。“大人们就该把他们全杀了!这样的人活在世间只叫人作呕。”“也有人不信呢,听说那些小白莲教的教众, 都以为他们教主是被威胁了。”“有些人啊, 哪怕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只要不愿意相信, 就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可怜可恨。”“这世上的人大多如此,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林渊坐在茶馆的屏风后,手边一壶热茶, 茶博士的手有些颤抖,他没料到这样的大人物会到他们的茶馆喝茶,而自己还能过来伺候,茶博士斟茶的时候手一抖, 茶水洒在了桌面上,他呼吸一窒,身体在脑子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跪下了。“嗯?”林渊莫名其妙。茶博士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他一说话牙齿就打架,颠三倒四地说:“南,南菩萨恕罪……草民、草民……”林渊却只是站起来,似乎没有看到桌上的茶水,对茶博士说:“下去,这里不用你伺候了。”茶博士手足并用,几乎是爬出去的。再差一瞬,他估计就憋不住了,等离远了,茶博士一模裆下,他的裤裆湿透了。“一股尿骚味!”“谁尿了?尿都兜不住还出来干什么?”茶博士连忙躲出去,他现在脸庞涨红,不知道是恐惧还是兴奋。林渊难得出来走动,身边跟的人都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这些人相当于保安,但跟保安不同的是,如果真遇到危险,这些人恐怕宁愿自己死也会保护他。但林渊其实觉得不用这么警惕----毕竟没几个人见过他,不会把他的脸和身份结合起来,他要是自己一个人出去,最多也就是被当做有钱公子哥,反而每次带着这么多人出门,一看就知道有身份。可关于他出门这件事。宋石昭宋濂以及罗本吴长青他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大意就是他现在身份尊贵,如果他除了意外,那所有这一切就都完了,所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最好一直待在府衙里,在重重保护之下,这样臣子们才能够安心。林渊这次出来都是一意孤行,他觉得自己再在府衙里闷下去,一定会闷出毛病,每天面对着一堆公务,眼睛总是又干又涩,这个时代又没有眼药水,他许多次眼睛酸涩的直流眼泪,有几次被宋石昭看见,还以为他是看到外地百姓的惨状难过的泪流。不知道为什么还传了出去。说他看着百姓的惨状不忍,天天哭,夜夜哭,哭的眼睛都快瞎了。林渊好几次都听到自己已经哭瞎了的流言。不少百姓都真心实意的相信他已经瞎了。林渊也不好为了这个事去解释,只能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百姓们似乎觉得他就算瞎了也能处理好政事,换个方向来说,百姓对他还挺有信心的。他现在坐在茶馆里,听着外面的读书人高谈阔论,读书人里也有聪明的,他们看得书多了,有些不是死读书的读书人想的也多,比别人更明智,更有远瞻。“我看那南菩萨是要整治下面的乱象了。”“说直白些,也就是怕那些教真的鼓动教众造反。”“就是不知道要弄多久。”“我觉得这是好事,百姓那般愚昧,若是上头的人再睁只眼闭只眼,这世道就更乱了。”“那狗朝廷不就是这样的吗?皇帝天天在宫中酒池肉林,他管什么民间疾苦,管什么邪教害人?我看啊,他只关心今天的美人美不美,明天的美酒醇不醇,要我说,皇帝做成那样,也就跟猪差不多了。”“还不如猪呢,猪好歹可以杀了吃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群读书人对大元皇帝的敬畏就消失了。但这样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部分读书人哪怕知道头上的皇帝的荒唐,也不敢说什么,君就是君,皇帝是不会有错的。有错也是臣子的错,臣子没有劝诫皇帝,在他们看来,哪怕臣子把头磕破了,把命磕没了,也因为劝阻皇帝才对。林渊在隔间里听着,手里还端着茶杯,他听得津津有味,在上面待得久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些话了,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人精,每个都有十八弯的肠子,说话滴水不漏----哪怕是刀哥,也很少再想以前一样和他闲谈了。君臣之别越来越明显。这虽然不是坏事,但林渊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寂寞。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林渊活了两辈子也是头一次感觉到。在这样一个位子上,他就没有朋友了,地位差距太大,他手里还掌握着生杀大权,没人会那么想不开去跟林渊做朋友。林渊有时候想一想,觉得做皇帝也挺惨的,为了做明君,所以每天忙得天昏地暗,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有那么多臣子,但每个都有自己的花花肠子,有那么多妃子,躺在同一张床上,却连对方对自己是否真心都不知道。有那么多子女,可孩子们生长在充满权欲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最大的好处。这样的日子……好像也挺惨的。所以才有那么多昏君,昏庸一点,就能过得幸福一些。可以罢黜自己讨厌的臣子,提携自己喜欢的,宠爱自己喜欢的妃子,疏远自己厌恶的。现在听着这些读书人闲谈,林渊觉得挺有意思的,嘴角还带着笑,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穿着便服的守卫们看着林渊的表情,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这些读书人出言不逊,到时候惹怒了南菩萨,这些人倒霉不算什么,要是把南菩萨气坏了可怎么办?如果说林渊的脑残粉哪里最多,一定是他身边的人最多。有时候林渊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天天跟在他身边,知道他也要一日三餐,也要上厕所,怎么还会真心实意的觉得他是神仙呢?这也太玄幻了?读书人们已经从邪教的话题转移到了民生上。其中一个说:“你们说,那南菩萨把精力都花在低贱小民身上,他可知道治理国家靠的是士人?我原先就想说了,如今这平江是个什么风气?读书人把精力放在拉帮结派,讨好姓吴的上头,乱得不成样子,可曾见有一个真当上官的?”另几个读书人不说话,林渊也很有兴致的听。那人又说:“我看啊,那南菩萨就是由着他们斗,等他们斗累了,斗烦了,他再出来,那时候那些人就听话了。”“你说的怎么瘆得慌?”“就是,这看着不像选官,这像养蛊。”“不过我也觉得,那南菩萨看着礼贤下士,也只是嘴巴上说说,到底没做出实事来。”“这话怎么说的?难不成叫士人去要官?大家可还要脸呢!”最开始说话的人又说了:“最先倒是封了官,叫出去好听,两个礼官,挂个名头,甚事也不用干,就这,都被逼死了。”提起死的那两个,读书人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虽然有点兔死狐悲之感,可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他们都知道,南菩萨是一定会用读书人的,只是不想叫人看着他是被读书人的力量威胁。所以他们什么都不用做,静静等待就是了。有想出头的人自去出头,等那些人撞得头破血流了,他们不就得利了吗?林渊听着读书人们谈论,心底悠悠地叹了口气。这要是在现代,读书人那么多,公务员遍地走,可不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究其根本,还是这个时代能读书的太少了,少的每一个都很珍贵,他们习惯了被捧着的日子。“杨兄说的这么多,可有什么好计策?”有人忽然提问,语气并不怎么好。那位杨兄说了:“走那位吴大人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若想再进一步,我们还不如求找宋知事。”宋知事就是宋濂。有人嗤笑:“那宋知事都是刚来,自个儿都立身不稳,怎么管得了我们的事?”杨兄:“鄙人短见罢了,兄台信是不信都与我无干,诸位慢用,先行一步了。”林渊转头对身边的护卫说:“那个姓杨的,你们留意一下。”护卫连忙说:“是。”有护卫已经跟着那杨姓男子走了出去,估计要跟到别人的住所去。林渊也不明白,他放了宋濂这么大个招牌在那,宋濂又一直颇有声望,手底下如今还缺人,那些读书人干嘛不去?非凑在吴长青身边。难不成……是吴长青有什么特殊的个人魅力,只是自己没有发现?第94章 094“老爷, 您竟一点都不急。”老仆自幼跟着宋濂,早就是如同家人一般的角色了, 这会儿一边布饭一边小声说, “千里迢迢过来, 也没见那南菩萨如何重视……”他为宋濂鸣不平, 在他看来, 再没有比宋濂更能干聪明的人了。宋濂做下吃饭, 他冲老仆说:“急什么?”老仆又叹了口气。宋濂却没有跟老仆解释。他自己心里清楚,如今林渊手底下想冒头的人并不少, 若贸然对他委以重任, 他以后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如今的宋石昭,就是未来的宋濂, 人人都盯着那个位子, 想要取而代之。林渊叫他去管“开蒙”的事,只是给他镀一层金, 有了这一层金, 以后才好提携他。宋濂也知道自己是个招牌,但那样如何?他的起点比常人高得多,这是好事, 不必斤斤计较。小白莲教的一众余党都因为鲍江河的招供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