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4      字数:4906
  在胡子的嘴里,这个汉人的边陲小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汉人和蒙古人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蒙古的小孩也可以跟汉人的孩子一起上学,一样不收钱,只出课本费,课本费很便宜。如果读的好,还能拿到奖学金,给家里挣钱。胡子还说,他以后要成亲,要生很多小孩。然后小孩再生小孩,就可以在这个小城里扎根了。刀疤他们也很快知道平安有个汉人情人。等平安找到活干,他们就会成亲,平安要入赘到女方家里去。听完之后刀疤他们非常羡慕。“入赘之后,我就是他们家的人了。”平安笑得很开心。刀疤:“你的情人对你好吗?”平安点头:“她有点凶。”胡子在旁边笑。平安瞪了弟弟一眼,又说:“但有时候又很温柔。”“她是我见过最好的姑娘。”刀疤他们只见过女奴隶,女奴隶跟他们一样,也要干很多活,衣不蔽体,骨瘦如柴。而且奴隶主不喜欢女奴,除非长得很美,可以献给贵族。否则当粮食紧缺的时候,女奴就会被扔掉。刀疤他们很快就见到了平安的情人。她是个很平凡的汉人姑娘,小眼睛塌鼻子,她没有穿汉人女子的裙子,而是裤子。现在很多女人都这么穿,因为方便干活。小城以前闭塞又贫穷,自从商人们来了以后,小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家各户的女人们纷纷找到了活干。男人们也同样,家里的男人女人一起干活,干活不方便的裙子就被收起来了。毕竟民风彪悍淳朴,也没有人非要跟他们讲礼仪。这个姑娘是来领平安走的。她这个时候才下班,这里离工厂近,下班后她会来找平安,平安会送她回家。等平安送情人离开。刀疤他们才说:“真好啊。”胡子得意洋洋:“幸好我被老爷挑出来了!”不然他还在草原上,像牛马一样活着,直到累死的那天。第176章 176果儿成亲了。成亲对象是杨氏给她挑的, 新科状元韩凌。他没有妻子,也没有通房丫鬟, 长到这么大还是个童子鸡。杨氏在询问过果儿的意愿之后就跟林渊提了。林渊也让宋石昭去问过韩凌的意思。韩凌诚惶诚恐, 并没有拒绝。想来他也不敢拒绝。果儿成亲的那一天, 林渊忽然有一种自己已经老了的感觉, 他甚至还问陈柏松:“我看上去很老吗?”陈柏松吻了吻他的脸, 笑着说:“两个老菜梆子。”林渊:“滚。”陈柏松没有滚, 他抱住林渊,在林渊的耳边低声说道:“年轻着呢。”岁月给了林渊优待, 他的脸上并没有皱纹, 有时候林渊都觉得这是穿越带给自己的好处, 毕竟在现代的时候,他二十出头, 眼角就已经有皱纹了。但陈柏松没有得到这样的优待。他脸上已经有了皱纹, 不多,甚至让他更添几分成熟男人的魅力。可林渊有时候也会无可避免的想, 如果陈柏松先他一步离开这个世界, 他要怎么办呢?或许也不需要想怎么办。因为他还是坐在这个皇位上,每日为了朝政忙碌,闲暇时候他独自坐在龙床上, 会想起有个人曾经在这个屋子里跟他抵死缠绵。但儿女情长永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成不了人生的全部。他会难过,但难过不了几天就要重新站起来。“你要陪着我久一点。”林渊难得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他当上位者的时间久了, 说话的时候总带着命令般的口吻,但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宛如示弱。陈柏松专注的看着林渊,轻声说:“好。”韩凌成了驸马,有了驸马府,但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公主府上。他的父母都在驸马府上,对儿子当了父母这件事,韩家人都不敢置信。在进京之前他只是普通的耕读家庭,毕生的梦想就是儿子能考上举人,补个官,他们就能改换门庭。可儿子不仅考了举人,还成了状元,现在更是娶了当朝唯一的公主。韩家人都快乐疯了,他们恨不得把果儿捧到天上去。朝堂上很多人也觉得韩家是一步登天。但倒没人觉得韩凌和果儿不相配,毕竟韩凌是大明第一个状元,只要他不自己找死,他这被子都会一帆风顺,即便没有什么大成就,也安稳的过一生。果儿成亲后还是会经常回宫,她一般不会去找林渊,而是去找杨氏和生母。她的生母已经是夫人了,但依旧陪伴着杨氏。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伺候了太后半辈子,如果不让她伺候,她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活。长年累月积累的习惯就像刻在人身上的印记,外表或许可以改变,但这些印记却不会消失。林渊有时候觉得,封建王朝结束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封建余孽,大约就是不知道怎么活了吧?他们只接受一种教育,只懂得一种活法。所以清朝结束时,一边是高喊自由的知识分子,一边是刚刚解开辫子头的遗老遗少。一边在天堂,一边在地狱。朝议的时候,宋石昭把接到国书后要来朝贡的邻国都点了出来。朝鲜、日本、琉球、北狄,东北夷、女真部等等。林渊记得现在的日本还处于战国时期,他倒是很好奇前来朝贡的会是哪个诸侯。会有哪个诸侯想要最先得到大明朝的帮助。蒙古部落这次都会过来,他们得到了好处,当然想要更多好处。万国来朝,说起来很好听,史书上看来也叫人心潮澎湃,但实际上就是许多小国争相过来占便宜,为了大国气派,也只能让他们去占这些便宜。没有好处,谁会无故捧人呢?尤其是国与国之间,弱小的国家依附强大的国家,就像高丽和元朝。但这种所谓的友好关系也是虚假的,比如今时今日的朝鲜。高丽改名了,林渊知道,直到近代朝鲜分裂成朝鲜和韩国,它将一直延续这个名字。至于日本,还在自顾不暇,混乱至极,日本诸侯互相争斗,因战争消亡,他们手里的武士流离失所,在饥寒交迫之下,他们纷纷逃入大明境内,摇身一变就成了倭寇。好在现在边关驻守的都不是酒囊饭袋,这些倭寇一直没能骚扰百姓。但他们不愿离开。毕竟在本国活不下去了,如果再离开大明,他们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日本和朝鲜的关系可不好,他们又不会朝鲜话,一旦被发现是日本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也不知道。林渊也很头疼。朝议结束之后,他才开了内部会议,只让他的心腹参加。如今的郑清风已经有一席之地了。“这些人要如何处置?”林渊问。宋石昭:“杀了?”林渊摇头:“他们善于躲藏,我们的兵才出去,他们已经不见踪影了。”众人沉吟良久,郑清风忽然说:“既然如此,为何不叫他们自建村庄呢?”“就在边关建村。”宋濂:“此计甚妙!”林渊明白了,只要从倭寇里面找出一个领头的,给他一个村长的身份,他就会自动自发的管理这些人,人都会很快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他们不驯。”陈柏松在一旁说,“贪得无厌。”他们建了村庄,难道就放任他们坐大吗?到时候又怎么保证他们会老老实实的当村民?未必还期待这些倭寇自己种地?林渊:“倭奴国还在打。”“既然如此,就找他们买些女人吧。”此时的日本女人还生活在战乱的阴影之下,举国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打仗。男人们死的越来越多,家里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野地里到处都是人骨。商人们有利可图,又开始纷纷前往日本。女人们很快被带了回来。现在日本各个诸侯需要的都是粮食,他们要养自己的武士,至于女人?尤其是平民女人,那不重要。建议的屋子很快搭了起来,这些日本女人被安置在城墙根下,她们只需要走两步就能出城。她们还来不及惊慌失措,就被分到了工作。她们要先学新的东西,学语言,学干活,她们忙得没有时间去思考。早纪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她的父亲和哥哥都死于战乱,母亲被饿死,她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商人就从领主的手里买下了她。因为她太瘦太小,所以不值多少粮食。又是一个早晨,早纪起得很早,她总是天没亮的时候就起床,然后去打水洗脸,跟朋友们一起去吃饭。最开始的时候她们都很害怕。毕竟这是新的地方,周围的全是他国的人,说着她们听不懂的话。“外面有倭寇。”伙伴们跟她说。她们都不知道倭寇是什么,只是偶尔有大明的人提到这个词。虽然不了解意思,但她们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词。她们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早上去学汉话,下午干活,晚上可以休息。以前哪有休息的时候?干活都觉得很充实。越来越多的同乡女人被送了过来。已经学会汉话的早纪开始承担起了教她们语言,帮助她们生活的责任。早纪会安抚这些来到异国他乡的女人们。很快,女人们开始和当地的男人看对眼了。当地的女人本来就少,很多光棍,这些女人也正值青春年华。无需引导,男人和女人之间天生的吸引力就会出现。荷尔蒙占据了这个边关大城。第一对成亲的新人出现后不久,这个城里几乎每日都有婚事。没有什么奢华的婚礼,只是新人和邻里亲朋吃一顿饭,再去府衙登个记,这亲事就成了。早纪也有了爱人,和她一样,都是教新来的女人们语言的老师。是个非常温柔的男人,他有一双漂亮的眼睛,会给她念诗,她喜欢那些诗,又美又动听,即便她还无法完全理解那些诗的意思。至于城外的那些倭寇们,他们在发现这个城里有本国女人的时候几乎疯了。女人们能到城里去过好日子,他们这些武士在外面没有饭吃,这像话吗?倭寇们疯了。他们不敢打,只敢在城墙边骚扰。一旦看到有兵出来就逃。可是这一次,他们疯了一样跑过来,却没有拿起武器。反而说:“我要见你们长官!”“凭什么女人可以进城!难道她们比武士还要厉害,比武士还要值得尊敬吗?!”士兵们只能把营长叫来,营长听不懂倭寇的话,只能又叫来早纪。早纪是学得最好的,她甚至没有多少口音。她站在城墙上以后,下面的倭寇叫声更大了。“我们也要进城!”早纪把这话转述给了营长。她很害怕,她一看到这些人,就想起了家乡的那些武士,他们不把人命当命,杀人的时候从来不会眨眼,如果这些人进到城里,会不会像毁了她的家乡一样又毁了这个她好不容易得来的新家?营长说:“你跟他们说,要进城可以,现在城外建村,直到我们确定他们没有威胁之后才能放他们进来。”早纪一直在发抖,她低头看着那些面目狰狞的同胞,难以相信这些人真的是她的同胞。第177章 177“那些人又来了。”杨三妹翻了个白眼, 她和她哥在城门口做生意,卖吃食给走夫, 卖的便宜, 但也能挣不少钱, 交的税也少, 日子越来越好。但自从那些倭寇来了以后, 走夫们就渐渐少了, 不从城墙正门出入,其它几个出入口早被别的小贩占了, 他们过去没位子。摆摊是要交摊位费的, 他们过去强占, 对方是能让衙役来赶他们走的。如今管小贩的不叫衙役,叫城管, 就管小贩和道路交通, 管打架斗殴的才是衙役。杨三妹愤愤不平:“就是他们来了,咱们才做不了生意!”“就该把他们抓住, 全部投大狱, 这辈子也别出来!”她哥杨大也说:“对!全抓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也不怪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杨三妹看她大哥:“大哥,看来你成亲的日子要推一推了。”他们本来差不了多少钱就能把房子重新修一修, 再修两个院子,以后一个院子给扬大和他媳妇,另一个院子给杨三妹。要是招赘杨三妹也有地方住,不招赘嫁出去, 回娘家也能长住。杨大叹了口气。他们这地方本来就没多少年轻女人,他好不容易跟倭奴国来的姑娘定了婚期,又要往后推。杨大快三十了,这么大年纪也没能娶上妻,前些年是因为乱,这些年是因为穷。好不容易找到了来钱的法子。“杨大杨三,你俩在这儿傻站着干嘛?”隔壁住的钱大手里提着一刀肉,看他俩站在门口不动弹,奇怪地问了句,“你们这俩个掉钱眼的还有闲着的时候?”杨三妹瞪他一眼:“那也得有钱眼给我掉,那些倭寇来了以后,我们家生意就做不下去了。”钱大:“那你们还有得熬,听说大人们要叫倭寇在城外建村。”杨三妹吓了一跳:“钱大!你吓唬谁呢!”钱大嬉皮笑脸:“我吓你干啥?你自己去城墙边看看,他们都在砍树搭屋子了!”杨三妹和杨大互看一眼,脸都白了。“大人们……”杨三妹张嘴想说话,说大人们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又不敢说,只能憋回去,憋得脸都红了,气得能冒烟。钱大看他们吓成这样,也不逗他们了,只说:“你们傻啊,他们在城外建村,盐和粮食哪里来?当然从我们这儿来,他们也得拿钱买,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