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4      字数:4881
  杨三妹和杨大傻不愣登地问:“是啊,钱从哪里来?”钱大都被他俩傻笑了:“靠挣啊,他们想打家劫舍哪儿那么简单?闯的进来吗?就是打劫商队,守城墙的兵爷们可不是吃素的,那都是上过战场的,是这个。”钱大比了个大拇指。“那些倭寇,兵爷们还不看在眼里呢!再厉害,有元兵厉害?”杨三妹还是哭丧着脸:“那他们一直在城门外,商队不从那儿进来,我们还不是没钱赚?”“傻了吧?”钱大翻了个白眼,“说你们傻还不承认,等着瞧,你们把摊位看好,保管你们以后挣得比谁都多。”“走了,今晚来我家吃饭。”钱大朝杨三妹笑,“有肉吃。”杨三妹咽了口唾沫,厉声道:“谁要吃你的肉!我家又不是买不起!”钱大:“哎哟,有钱了,了不得。我看你们为了建院子省吃俭用,没想到还会去买肉啊。”杨三妹左右看看,从门边拿起把扫帚就跑过去,边跑边说:“你有种就站住!”钱大提着肉跑得飞快,转头笑:“我就不站住!我还没成亲呢!没种!”追了一条街,杨三妹停下脚步,不追了。钱大还在说:“晚上来我家吃饭!”杨三妹气笑了:“你等着,我吃不垮你!”钱大:“好!”倭寇在城外建村,城内的百姓刚开始都人心惶惶,但是时间久了,就发现倭寇也没那么可怕,有守城士兵盯着呢,城墙上还架着炮,要是他们真敢干什么,一炮就让他们回老家。倭寇也知道危险,但那有什么法子。他们拿着刀也冲不进城,可总是要填饱肚子的。小松原就是这个村子的村长,他原本是武士,但上面的大人们明争暗斗,他差点就死了,只能带着兄弟们逃出来,来到了大明,因为大明富裕,他们听说大明人每个都能吃饱,生了孩子也不用溺死,老人也不必上山喂野兽。来了以后,他们唯一想到的能活命的法子就是抢。跟在本国一样,只要抢到了,就是他们的。但想的很好,实施起来却很难,这些城墙那么高,高到让他们绝望,也打劫过要进城的商队,可商队带着许多好手,他们就没占过几次便宜,反而死的人越来越多。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他们才不会同意建村。小松原还记得当时那个女人对他们说,只要他们三年不惹事,就能进城。他不信,但又不得不信,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你当村长。”女人这么说的时候,小松原再不信也信了。村长!那就跟领主差不多了!小松原没想到,自己在本国没当成城主,到了大明却能成为领主。所以手下劝他的时候,他还反过来劝手下。“我们没有武器。”小松原说,“也没有多少人,如果真跟他们打起来,我们有胜算吗?”手下不忿:“我们是武士!武士不能靠摇尾乞怜活命!”小松原冷笑:“那我们逃出来干什么?”众人忽然沉默了。小松原又说:“我们建了村,以后还可以招揽和我们一样过来的武士,等我们越来越强,这个城就是我们的囊中物!你们不要鼠目寸光!”手下看着小松原,又问:“可那些大明的兵就在城墙上,我们要是有什么动作……”小松原:“那我们就熬过三年,等我们能进城了,连城墙这一关都不用过。”无论怎么想,小松原说的都有道理,倭寇们同意了,都觉得这也算一个办法,那些大明人都是傻子,他们就等着三年后大明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倭寇的村子建的很快,毕竟只是搭草棚,还有商人问他们需不需要一些家具,都便宜。倭寇们很奇怪,竟然还有商人敢跟他们做生意,就不怕他们把他给抢光?商人就笑:“你们抢吧,那些东西不值几个钱,你们要是抢了,以后就没有商人来了。”商人身边还带了个倭奴国来的女人,既会说大明话,也会说倭奴话。如今日本女人们只要是大明官话好的,都能找到翻译的工作。毕竟商人们还要源源不断的从日本买人来。还是小松原说:“我们没钱。”他说的理直气壮。商人:“我知道你们没钱,所以来找你们做生意,这些家具都能给你们,还有棉被和衣服,但我也不能白给。”家具不算什么,但棉被和衣服确实是他们需要的东西,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粮食和保暖的衣物都还没有保障。自从有了草棚以后,小松原发现手下们似乎都放松了,不再和之前一样如野狗般惶惶不安。小松原:“你要我们做什么?”商人:“简单着呢!我行商的时候路上也有倭寇,你们护送我一路,我给你们粮食和家具还有衣物。”小松原眯着眼睛:“你就不怕在路上我们把你杀了?”商人笑着说:“你们把我杀了,还不是要跟别的倭寇打?打了不一定能赢,赢了也不一定能保住东西,但只要把我护送过去,你们的东西就能拿到。”小松原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脸上都兴致勃勃。“而且,你们真把我杀了,也回不来了。”商人还说,“住这草棚子也不容易,你们说是不是?但咱们要是能一直合作,我可以给你们建砖瓦房。”小松原:“我答应你。”商人站起来:“那明日一早,我带人带货来你们村,咱们一起出发。”小松原一脸严肃地点头。商人走后,手下们才说:“等走远了,我们就把他杀了!抢他的东西!”小松原瞪了他们一眼:“然后呢?”手下们:“啊?”小松原:“然后我们继续过之前的日子,等抢来的没了,这里也回不来了,继续过之前风餐露宿的日子?”手下们:“……”说的有道理。商人走后,跟在他身边的桃代才小心翼翼地问:“大人,他们恐怕会伤害您。”商人笑道:“富贵险中求嘛,桃代,你可别跟他们学,好好过日子,以后嫁个好男人,说不定等你家那边不打仗了还能回去看看。”桃代低着头,她不想回去。虽然也思念故乡,可是故乡早就不是她小时候的故乡了。在这里她能自己挣钱,可以自己选男人,不用挨打,不用干重活,也不担心被买卖。商人眼睛微眯。上头的大人让他雇用这些倭寇,还跟他承诺,只要他雇用了,以后城里商会就有他的一席之地。到时候他的商队后面还会跟着朝廷的兵,只要倭寇想动手,一个都逃不掉。更何况他自己雇佣的那些好手,可都是从军营退下来的,倭寇要是敢动,那就是自己找死。第178章 178蒙古部落从没有过过这样奢侈的日子。他们可以用汉人的金器银器, 以前不值钱的牲畜现在也能卖出高价, 不止是牲畜,还有奴隶。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不少奴隶, 商人来了以后, 奴隶们也能带给他们不少收入。不管是糖还是盐, 他们都买得起。达林太却觉得奴隶越来越贵,他都快买不到奴隶了。商人们把奴隶和牛羊的价格都抬得很高。越来越多的贵族们都选择把牛羊压着不卖, 但奴隶却可以卖出去。毕竟几个奴隶就可以赶一群牛羊。奴隶多了也没什么用。再说了现在又不打仗,而且就算是打仗, 这些奴隶也当不了士兵。奴隶主们本来也嫌弃奴隶太多, 太费食物,奴隶嘛,只要能赶牛放养, 干些重活就够了,太多也麻烦。于是大多数奴隶都被带走了,只剩下一小部分奴隶。但奴隶还在不断产出, 每天都有新的平民成为奴隶。甚至还有贵族用莫须有的罪名让平民沦为奴隶,再把奴隶卖给商人。暴利让人趋之若鹜,所有人都被触手可得的利益迷红了眼睛,贵族中有人还保存着理智,警告所有人那是明人的阴谋。巴雅尔就是一个没有被利益迷昏的蒙古贵族。他还召集了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同伴,东奔西走,想要劝诫贵族们。可每每都铩羽而归。他说:“没有奴隶,我们的牛羊, 我们的宫殿和房子,谁来修建?”但贵族们却说:“奴隶会生孩子,他们总是在生,还有犯错的平民,我们就是卖掉现在所有的奴隶,过不了多久奴隶也会越来越多。”巴雅尔又说:“明人用廉价的价格卖给我们糖和盐,还高价买走我们的牛羊,他们用心险恶!一旦他们不卖给我们糖和盐,不再买我们的牛羊,我们该怎么办?”贵族们又说:“难道他们没出现之前我们就饿死了吗?现在是他们花钱买我们的牛羊,是他们把好东西送过来,这样的便宜都不占,你是傻了吗?”无论巴雅尔怎么说,贵族们都有话反驳他。就连巴雅尔的父亲,都把自家的奴隶卖了。巴雅尔质问父亲:“您是知道我的!您怎么能把奴隶卖了!”他站在父亲面前,已经比父亲还要高大了,他怒不可遏,手握成了拳头。巴雅尔的父亲被儿子这模样吓了一跳,随后也怒吼道:“你还要怎么样!你成天东跑西跑,你知不知道现在一个奴隶值多少布匹和糖?”“别人都在卖,我凭什么不能卖!”巴雅尔的父亲给了儿子一巴掌。那一巴掌打在巴雅尔的脸上,更像打在巴雅尔的心上,他跌坐了地上,抬头看着父亲。这个衰老又刻薄的人,真的是他以为的那个坚不可摧的蒙古勇士吗?巴雅尔的父亲打完儿子也有点后悔,但老子不能给儿子道歉,他瞪着眼睛,干巴巴地说:“巴雅尔,你看看咱们家,看看外头,别人都在过好日子,难道让我吃糠咽菜?”这时候巴雅尔才终于意识到,拦不住了。他就是再怎么努力去阻拦,都没人愿意听他的话。无论他的话是多么的有道理,无论那些人是否知道这件事对部落无利,他们都不会停下脚步,肉已经到了嘴边,没有人会放弃。“哈哈哈哈哈哈哈!”巴雅尔大笑起来,一脸疯癫。比起巴雅尔,脱脱和哈刺章现在就成了部落的座上宾,毕竟是蒙古人,同族更显得亲近,脱脱毕竟是蒙古人,他的心里也不是不挣扎,但他也看到了蒙古人在中原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们的孩子也能跟汉人的孩子一起去读书,他们也能过汉人的日子。不用担心饿肚子。可是他无论如何都有一股负罪感。这股负罪感让他哪怕面带笑容,也痛不欲生。和脱脱相比,哈刺章就没有这么大的心里挣扎了。哈刺章从小就住在大都,也就是如今的京城,他虽然也接受着蒙古贵族的教育,但已经习惯了中原的生活。他曾经向往草原的生活,向往那种自由的,可以骑马奔驰的感觉。可是真的来了草原,他才知道他向往的并不是这种生活。草原上的蒙古人,只有贵族可以过他想象中的生活,而平民,哪怕是奴隶主,都过不了多好的日子,看天吃饭,要是牛羊染病死了,他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还有狼群,对普通蒙古人来说,日子似乎就是一天天的熬,今年熬过了,不知道明年怎么样。元朝以前,他们连盐都不一定能买到。现在贵族们穿着明人卖来的丝绸和棉衣,喝着明人卖来的美酒。除了买不到大明的美人以外和武器以外,他们什么都能买到。这样的日子,哪怕是元朝时期都没有。哈刺章眼睁睁看着那些蒙古贵族们日复一日的荒唐度日。他们不在乎平民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只在乎自己过得好不好。就连哈刺章都知道很多平民过不下去,让商人们把他们买下来,让他们跟奴隶一样干活。因为只要还完了钱,他们就能进城,成为大明的百姓。他们的孩子可以读书,他们也能自己挣钱买房,不用再在草原上靠天吃饭。商人们却不愿意买平民。于是出现了最荒唐的事,就是平民主动犯错,想要变成奴隶。贵族当然不会去深究其中的原因,他们正发愁奴隶变少了,正是再填一批的机会。平民变成了奴隶,奴隶被商人卖走,这些奴隶最终会变成大明的百姓。哈刺章跟脱脱说:“爹,我看他们还不如猪。”脱脱正脱了鞋子泡脚,嘴里发苦,他说:“形势逼人而已。”就是看透了又能怎么样?所有贵族都疯了,现在告诉他们必须要跟商人们划清界限,不能再奢侈享受,贵族们会同意吗?看得越透,就越是痛苦。哈刺章把擦脚巾递给脱脱:“爹,咱们把活干完就回去了,您又何苦替他们着急?”脱脱:“以前不是这样……”以前的蒙古民风淳朴,虽然部落之间总有争斗,但蒙古勇士的脊梁从来没有弯过。可是现在,贵族们通宵达旦的作乐,平民相当奴隶。一切都乱了,而且还将乱下去,乱到最后……脱脱叹气到:“我们是该回去了。”待得越久,他就越难受。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族一步步走向深渊,却连一句话都不能说。脱脱和哈刺章回京的那天,不少人都来送他们,贵族们在他们刚来的时候恨不得杀了他们,可现在送他们走,又是一脸殷切,他们相信是脱脱和哈刺章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有脱脱和哈刺章在,他们也能给自己找到借口。他们也知道明人不可能突然对他们这么好,但又不想放弃拿得到的好处,就找了个合理的借口。好处不是明人给他们的,而是脱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