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2023-06-19 06:58      字数:6174
  年前,程犀的回信连着李绾给的年货一齐送到了,程素素不看东西,第一就是拆信。信是程犀写的,除了关心问候,对教匪的事情,第一句评价圆信便是“这个和尚不正干”。兄妹通信,程犀用词从来都是朴实无华的,“不正干”三个字,直接打穿了程素素的膝盖。他们复盘这么多,大哥就三个字概括了一切。一个不正干的和尚,走歪路,有什么好奇怪的?程犀很直白地指出,如果类比一下,就好比一个官员,只会做表面文章,实际并不能令百姓获益、令地方安宁、令朝廷稳固。只有小聪明、玩小把戏,是把自己当做戏子,演一场光鲜亮丽,博几句吹捧,永远成不了大器。最后,程犀也不客气地教育妹妹:你,老实一点,不要翘尾巴,以圆信为戒!做点实事累不死,事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慎独”。程素素默默地把信卷巴卷巴,锁进自己的妆匣里了。不想谢麟听说程犀有特产送到,顺口说了一句:“道灵可还好?桃符该开蒙了吧?他信里有没有说什么?怎么?事情不太好?有什么咱们能帮得上忙的吗?”程素素的脸色变得不太美妙了起来,六月债还得快,谢丞相骂孙子的信直接寄到她手上,让她围观了整个过程,现在……大哥教训她的信被谢麟给提了起来。谢麟柔声道:“你也说啦,我这状元不是偷来的,能有多难的事呢?”虽然有时候觉得程犀有点傻,他却真很喜欢程犀,必然不希望程犀遇到什么不好的事。程素素磨磨蹭蹭地开了妆匣,取了信给他。谢麟捧起来认真地从头看到尾,脸色数变,叹道:“道灵才是真君子啊。我这状元,真像是偷来的了。”程素素道:“我被训了十几年啦,可习惯了。”谢麟笑道:“那我也慢慢习惯好了。并不难的。”犹豫了一下,问道:“这封信,可以借给我吗?我给你另抄一份收着。”“啊?哦。”郑重将信折好,谢麟露出了极舒适的笑来,程素素忍不住挠了挠他的下巴,在谢麟惊愕的目光中,讪讪地道:“顺手。”说着,瞄了眼绣屏,刚才那个样子,真得像喵么……————————————————————————————————程犀的信到的时候已经入了腊月了,待偏将拖家带口抵达,已是逼近年关。寻常百姓家都在忙碌地置办年货了,对一个偏将来说,临时准备这个年,就显得时间很仓促了。一路上,夏偏将一路被老婆念得想上吊。他是行伍出身,能混到偏将凭的是三十年的拼杀,以及幸运地遇到了上回平弥勒教的叛乱。行伍气息的人家,妻子以两种类型的居多,要么是丈夫铁拳下的小媳妇,要么比丈夫还要凶残,得是“请夫人阅兵”那一款的。夏偏将遇到了后者,打是打得过的,但是老婆气势惊人,多年来夏偏将习惯了被吼。二人结缡三十载,儿女成群,夏大娘子持家过日子很不容易,养成了个风风火火的性子。一路上,夏偏将宁愿寒风里骑马,也不想跟老婆坐车。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晚上歇息的时候,夏大娘子就来了精神:“你也不早些说,到了地界儿还有几天就得过年了?啊?这年要怎么过啊?人生地不熟的,哪里买米哪里买面?怎么过年?!”夏偏将道:“能升就不错啦!总比窝在京里强!出来好歹我做主!”“呸!当我不知道,等你到了,先点点人吧,看三千人里还剩几个!”吃空饷,永远是一个大问题,连妇道人家都知道了。“有空饷吃,行啦。”夏大娘子继续骂:“你个驴脑袋!就知道吃空饷!这偏僻地方,你剩下的这些儿女怎么能说个好亲呐?!”“什么偏僻地方……谢状元都在那里做官儿呢。”“呸!你懂个屁!状元有丞相翁翁,你有吗?”“有丞相翁翁,也跟我在一个地界儿上了。嗷!”夏大娘子不解气了又掐了好几下:“我叫你顶嘴了吗?!”一顿乱打,终于安静了下来,夏大娘子叹气道:“好啦,别躲啦,不打你啦。滚过来!没劲儿打你了!给我坐好了!不打骂你就不老实!坐好了听我说!咱没依没靠的,你别犯浑我告诉你!襄着点儿,弄点儿好人缘儿,别叫人说你坏话。你个实心眼儿的货,能走到今天是烧了高香了,咱不要再升官发财,只要甭叫拽下去就行。吃空饷就吃吧,好歹算一笔钱呢。过年事儿你甭操心啦,我来想法儿吧。”夏偏将老实了,蔫蔫儿地:“连累你了。”“睡觉!”夏大娘子虽骂着丈夫,还是盘算了一下家底儿,还有四个儿女在身边没成亲的,也确得要个外放的差遣弄点钱,在京里,夏偏将不大够格伸手捞钱,到外面就不一样了。卡在不会被砍头罢官的线上,在外面做几年也能让家里宽裕些了。今年过年有些紧,没关系,家里还有些钱,自己也还有些私房钱,可以拿出来使了……盘算了一路,及安顿了下来,夏偏将营里文书移文到邬州府,通报一下来了新官长,谢府居然就送了几车年礼,并些日用摆设一类。夏大娘子欣喜地道:“怪道人家年轻轻就做了大官儿,真是善心人。比那里下眼皮肿了的货强多啦!”夏偏将一生出大部分时间里官职卑微,他还是个文盲武官,在京城权贵遍地走的地方,被鄙视是再常见不过了。一放外任,就得到了比较客气的对待,夏偏将也有点小得意了:“嘿嘿,还给我写帖儿,我哪认得字儿!这些文人就是……哎,文书呢?来给我念念。”谢麟的分寸拿捏得炉火纯青,用词简明客气,却并不热络,程式化的问候后面,写了个原因——听说当年你也参加了怼教匪并且没有溃逃,我很高兴。其他的一概不提,连扩展一下昔年旧事都没有。这样的信,极易让人认为谢麟客气又疏离,夏偏将夫妇俩却觉得很好。夏偏将道:“哎,当年他也不是软蛋。”夏大娘子则认为:“都是咱用得着的,仔细人,缘份呐!”作者有话要说:请夫人阅兵,传说是戚继光怕老婆,被血虐,手底下官兵不干了,说:“你还有咱们呐!点起兵马,叫她来,咱们吓唬她,让她老实点。”戚继光一听,不错,好主意!列队完毕了,请了老婆来。万万没想到啊,老婆一板脸:“你要干嘛?”老戚麻溜跪了:“请夫人阅兵。”第137章 初见夏氏养移体、居易气。大约是才阔不久, 更兼双方的亲友要帮衬的多,而夏家交游之人并不如何富贵。夏大娘子身上几乎看不到一般人意识里的官家娘子的气质,一到了地方,与管事娘子一道吆喝着卸货安置。她是贫苦出身,自家干活麻利, 贫苦人家的抓家媳妇儿比大户人家的仆人要勤快得多, 一旦看不惯仆妇做得不好, 还要夺过来搭一把手,弄得仆人们面红耳赤的。这也是她与不少官家娘子不大合得来的原因之一:就不是一路人。仆人们也有些不太开心,夏家仆人少, 做活就多,偷奸耍滑也很为难。夏大娘子干活太地道了,她可能不知道四季衣饰怎么搭配首饰, 却不可能不知道任何一样家务活该怎么做、多长时间能够做完。夏大娘子撵得一阵鸡飞狗跳之后, 单论安家的速度,比从京城谢府出来的训练有素的家仆们还要快些。干活的时候, 还不忘了数落夏偏将:“你驴桩子一样挺在这里做什么?人家给咱送了东西, 咱不得回礼啊?我这儿收拾着,你那儿找个书办写帖儿啊!”夏偏将也被她支使得团团转。随行的还有未成家的两儿两女,夏大娘子对女儿们和颜悦色地说:“你们大小也算是做官儿人家的小娘子,别外头站着啦, 往屋里去。”接着是吼儿子,“你们爹是驴桩子,你们就是小驴桩子!长得横高竖大的, 屁用没用!去看好马房、库房!”风风火火地安顿了下来,又催问夏偏将,帖子写好了没有。夏偏将从来没有书房,正在文书于秀才房里蹲着烤火,于秀才面前写坏了八张帖子,正文还没有写出来。夏偏将做偏将没几年,官职不大、油水不丰,自家和岳家穷亲戚还多,长子次子娶妻、长女出嫁,又是一笔花销。亏得老婆不爱摆谱,日子才能维持一个还算体面。家是没存下几个钱,自己从不读书,也从来没考虑过自己要养个专门代写文出的人。以他的身份,也几乎用不到写奏折。遇到要写帖子写信了,就花几个钱,找个不第秀才代笔。日子久了,夏大娘子索性就聘了这个秀才给自家儿子当西席。夏大娘子的算盘打得精:自家儿子这脑子呢,现读书也晚了,会认字,能代他爹写个信写个帖儿就行。以后自己做了官儿,也不用央别人了。且这秀才做儿子先生的同时,还能兼着给夏偏将写个信稿什么的,一举两得。并未想过什么参赞幕僚的事儿。夏偏将要赴任,也设法将这秀才夹进了名单里,做自己的文书。于秀才听说要自己写给谢麟的贴子,激动得手一直在颤:“状、状、状无谢、谢、谢公?”夏偏将道:“怎么?不能写么?”当然不是!是太能写了,于秀才将谢麟的帖子捧着看了又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喜欢,珍而重之的,读了又读,只觉得遣词造句妙到巅毫,竟不知道要怎么写回帖了。都知道夏偏将大字不识,那这帖子,不就是文书的水平吗?!要写得不好了,岂不是要在状元公面前丢脸了?于秀才搜肠刮肚,只恨自己平常写的奇葩家书太多,影响了自己的书写习惯,弄得用词都不文雅了!好容易字斟句酌,觉得满意了,又对自己的书法不太满意了。夏偏将围着他转了好一阵儿,越转他越写得不好,夏偏将只好离他远远的,蹲在门口。夏大娘子带着个伶俐丫头往于秀才这里来,见状也不由小心翼翼了起来:“这是……还忙着呐?”夏偏将蹲地抱着个头:“你甭吵吵他,叫他写。”夏大娘子咽了口唾沫,退了出去,决定晚上再好好教育教育丈夫。好容易于秀才战战兢又志得意满地写完了,抬头一看,到了该掌灯的时候了。今天这帖子是送不出去了,于秀才便和夏偏将商议:“既然要明天送帖子,我再琢磨琢磨?”夏偏将是真不知道于秀才哪儿来的这份仔细,全家也就他能写了,只好同意了。于秀才又熬了半宿,添添改改,五更鸡啼,终于成稿。夏大娘子干净利落地派人给府衙送了去。————————————————————————————————大门一开就看到外面立着个人等着开门送帖子的情况还是不太多的,番役抻着懒腰打着哈欠拖开了大门,就叫门外一个黑脸壮汉给吓了一跳:“做做做做,做甚?”夏家挑人的审美是这样的——高大、健壮,浓眉大眼,阔口直鼻。夏偏将自己个头偏矮,虽壮,身高终是件憾事,挑几个亲卒,都是这等长相,身高的要求就极高。照他的标准,一字摆开那是威风凛凛,拿去敲门,活似收阎王债的。夏大娘子偏偏也是这个爱好,觉得这样威武霸气。将最高健黝黑的一个派了去府衙。这亲卒一路吓跑了三个早起担水的路人,问到一个打完更回家的更夫,才找到了府衙。到了地方,又吓着了一个番役。亲卒官话讲得好,番役却是一口邬州方言,两个人都别别扭扭,比划了好一阵儿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番役心道,这群丘八,果然凶神恶煞的。怪道都说不要与丘八打交道!瞥了瞥这丘八钵大的拳头,还是客客气气请他到门房去坐着等,还给丘八上了壶热茶:“咱看门的只有这些粗茶,您凑合着焐焐手吧。”飞一般去报信了。府衙从上到下都起得略晚,离了京城,都有些放鹰。谢麟才穿好衣服,捏着下巴往后院里去蹭个早点吃,还没走到二门,就被拖了回来——夏偏将送帖子来了。谢麟打开了一看,嘴角一抽:“知道了,看雨,去打发些赏钱吧。你跟着他回去,见了偏将,就说,知道他新来必有一番忙乱,此时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等他们安顿下来,也好过年了,再一道吃酒。”看雨领命,与番役去门房打发来人,中途还拐了个弯儿,捞了一盘点子带给夏家来人。谢麟踱着方步,慢腾腾地独个儿往后走。他对驿站颇为重视,自驿丞至驿卒,都被他顺得乖巧服贴。夏偏将一家才进邬州,驿丞就将消息送到了府衙里。不像谢麟到任时上下官员连着士绅一同出迎,夏偏将的到来,并没有惊动到地方。谢麟也没有组织人去迎接一个偏将的意思。大约从幼崽期开始,谢麟就是个肚里明白的货。少年时惨遭变故,更是冷了心肠,总要别人先对他好,他才会对别人也渐渐温和起来。虽觉得程犀那样的君子很好,也清楚自己这辈子大约是与君子无缘的,是以热心肠的事情,他极少去做。他对夏偏将,既没有什么印象,更不知其为人,非亲非故的却体贴关照夏偏将,乃是因为要用到夏偏将。他待夏偏将,留了的何止一个心眼?正在用着心机呢。到了后面,程素素那儿正在摆早饭,看了他来,笑道:“可巧了,灶上才送来的。”谢麟将帖子往几上一放,洗了手,坐在桌边才说:“夏家送来帖子了,写得……很有童趣。”“噗,”程素素被这冷笑话给逗乐了,“怎么说话呢?”“吃完饭你看了就知道了。”程素素道:“你对偏将刻薄了啊。”谢麟两条好看的眉毛此时才往中间拢了拢,道:“已做到偏将了,就没有个书办幕僚?别再是个不中用的。”谢丞相不至于办这等事吧?不过考虑到谢丞相还打算过扶植谢源,这种看走眼的可能也是存在的。程素素道:“中用不中用的,一时半会儿也换不了了,往好处想,偏将的履历,不像是个斯文人,不重文采不是太正常了吗?早晚要见到真人的,到时候再评定也还来得及。”“也对。”谢麟不再说话,慢慢喝着鹿茸粥。带来的厨娘是相府的旧人,整治珍贵食材很有一套,做得鹿茸粥十分鲜香可口。谢麟默默地喝完了,默默地又看了程素素一眼。“不好喝?”谢麟慢吞吞地道:“没有。”“长辈们又心疼你,给了你好些东西,你挑一挑,合用的留下来。”“哦。”谢麟坐着不动。程素素与他闲话了几句,他才慢吞吞地走了。程素素在他背后摇摇头:“怪怪的。”因夏大娘子来了,程素素也要为她引见一下本地的命妇们,大家虽不亲热,多少要打个照面的。据驿丞们的说法,这位娘子是个很有趣的人呢。程素素先约见了王经娘子、赵娘子等人,明是说着好容易下了场雪,赏雪吃酒。赏花的时候就与她们说了夏偏将一家已经来了,大家总要见个面,好说说话才行。王经娘子道:“京里来的?没听说过这个人,倒是没个谱了。”赵娘子心直口快的:“总不会比王偏将家还难办吧?好歹是个正房娘子。”王偏将是携妾赴任的,家里没个主事的娘子由这妾来主持家务,交际上头可让娘子们为难了,骂个小妖精都要担心别误伤了她。文官武官本来交道就不多,后来便越来越淡了。其实赵娘子心里,是有些想与这些武官相交的,不为别的,武官胆子大,路子野,做些什么经营买卖的也不改粗犷风格,很有利润。程素素道:“我与官人,会先去拜访一下的。大家伙儿,有什么要留意的,再与你们说。”王经娘子笑道:“那我就放心啦。要是个好相处的人,以后咱们可有牌搭子了。”赵娘子也跟着笑了起来:“是极是极,张教谕家的娘子就不爱玩牌,可惜了了。”眼下人不凑手,也打不起牌来,程素素就问起王麓如何,有信来没有。王经娘子笑道:“她呀不定在攒着写什么长信了,必有给您的。”程素素道:“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年节好走动,兴许亲事就定下来了呢。”王经娘子道:“但愿如此了,怪舍不得的。”一句话勾起了赵娘子的愁思来了,她很想高门嫁女,然则珍姐脾气犟,没与程素素玩到一起,王家搬来之后,又想女儿在王经娘子面前混个眼熟,可不知为何,珍姐依旧与王家也不甚投缘。赵娘子忍不住说:“令妹必有良配的,不像我家里那个冤家,还不知道将来落在哪里呢。”王经娘子宽慰道:“缘份的事,急不来的。兴许有好运气在后面等着呢。”程素素也说:“是呢,令郎还去京中读书吗?京中有好少年的。”赵娘子脸上愁容更盛:“他更不省心啦。”王经娘子与程素素只管拣好话说,却一字也不肯落在实处。赵娘子这一双儿女,都有些小毛病,赵娘子偏又盼着儿女成龙成凤的,她二人就不愿沾这个手了。譬如珍姐,有个做县令的父亲,一般乡绅家里多少得供着些,赵娘子想她高嫁,高门大户谁供个脾气不算好的县令的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