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2023-06-19 07:01      字数:5601
  这话李丞相爱听的,要是谢麟把程素素就当个桥梁,李丞相又该不高兴了。都是聪明人,里面的弯弯绕绕就不须再掰扯半天浪费时间了,赵骞诚恳地道:“娘子说,能告慰亡人已经很满意了,只是总惦记着这家人,以为不坏国法,才提了一提。至于学士,他毕竟年轻,且不到那个份儿上,一口吃不了胖子,现在还是要修身养性的。”李丞相叹道:“你在故去的谢老相公身边也有些日子啦,他们祖孙的事情,外人不好多讲。谢老相公压他一压,也是有道理的,只是法子……罢了,不提啦,他如今是当家人了。”赵骞道:“我不过是在书院里养老罢了。拿了人的供奉,顺捎着跑跑腿而已。勾心斗角的事情前半辈子做太多了,后半辈子只想安稳些,与合纵连横比起来,倒是看阿绍小郎君学说话更有意思。”“哦?”李丞相来了兴趣,“阿绍会说话了?”“没有小娘子说得快。”“男孩子嘛,说话总是要慢一些的。”“是,已经能站起来走两步了,”赵骞脸上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来,“很像他父亲小时候走路的样子。”两人说了一回儿女经,彼此摸了摸对方的底,赵骞便客客气气地告辞了。赵骞比较满意,李丞相对程素素是当自家小辈看的,谢麟与程素素感情不错,就一直能得到李丞相的关照。李丞相也比较满意,程素素变得成熟稳重,谢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只要足够聪明,即使不是好人,也知道凡事有个底线。这就足够了。————————————————————————————————与李丞相通了气,再从邸报上看到夏忠良的任命出来,是发往一富庶之地做偏将,程素素就撂开这事不再管了。令人意外的是,夏大娘子却带着儿女登门致谢来了。程素素接了她,惊讶地道:“怎么还没有动身吗?”夏大娘子感激地道:“没想到学士和娘子还记着我们呐!我们都知道了,听上头的人说……”这也是李丞相无意间透出来的一句话:“上回听道灵的妹子说过,这个夏忠良的父亲就是个忠烈义勇的人,昔年殉国,如今就该叫忠烈的后代立在朝上。”人们乐于传播这样的“幸运”,夏忠良就知道了,回来问他母亲是不是与李丞相的亲戚有什么亲密的关系。夏大娘子一听,便说:“你们得跟我去给人道个谢。”咬牙准备了几色贵重礼物,先奔书院里来。程素素听夏大娘子絮絮地说了原委,嗔道:“给你们的帖子你们也没使,要不是有这件事儿,你们一家难道就这么窝着?”“嗐,我们也不会跑官儿……”虽有些程素素临别赠的仪程,夏大娘子也不能就将这些钱全砸到长子身上,她还有未成亲的几个子女要养。既然夏大娘子来了,程素素又赠了她些川资。夏大娘子这一回就不肯收了:“要再拿你的钱,我成什么人啦。帮急不帮穷,当年我们从邬州回京,您给的钱我都收下的,是家里没了当家的,真的怕一家子喝西北风儿。如今老大也有了官儿,咱不能再收了。”程素素想了一想,便收了其余,只拿一小盒子的小金银锭子给她:“那这个拿去赏人玩。”夏大娘子十分不好意思,两人推拒了许久,程素素也只酌收了她几样礼物,退了一半儿回去,夏大娘子也只拿了些金银锭子。自此,梅丞相登台的事情程素素就不很关心了,直到叶宁拜相。一个丞相的势力的崩塌,发生的连锁反应会持续数年。与谢丞相的善始善终不同,谢丞相对自己身后的政治遗产有着明确的安排,他不要求门生故吏一定要效忠自己的孙子,这种做法的后果从赵骞身上就看得出来了。许多人都在等着谢麟复出。梅丞相的势力则不同,都没个主心骨,贬的贬、散的散,又有李丞相、燕丞相等人要在争这空出来的地盘,博弈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最近一、两年的人事变动有很大一部分与此相关了。事情发生是在谢丞相周年之后,直到这一年的冬天,剧烈的人事变动才靠一段落。另一位事情却又提上了日程——丞相真的缺员太多了!一下少了俩,皇帝再有计划,也不能让国事等着。李丞相作为目今政事堂里存在感最强的一个丞相,当仁不让地请示皇帝,是不是得再补个丞相进来的?至少补一个来干活的!“独相”这样的事情,看似风光,实则有隐忧,古老太师就是前车之鉴。那会儿古老太师还不是“独相”呢,不过他老人家力压群雄,丞相们在他面前跟一群拔了毛的鹌鹑似的,他老人家打遍天下无敌手,可不就跟皇帝扛上了么?跟皇帝扛上了,有什么好?李丞相压抑住了大权独揽的欲望,将伸出去的手抽搐着收了回来,向皇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皇帝欣慰地问:“李卿看何人可堪为相?”“此事合该陛下做主。”“我问你,你不是丞相吗?我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难道你不该帮我想吗?”皇帝说得理直气壮的。李丞相坚决地抵制了这种诱惑——皇帝到了这个年纪,说出来的话是绝对不能相信的。皇帝再三逼问:“朕要江山稳固,你倒是出个主意呀!”李丞相才勉强说:“陛下何不与东宫商量商量呢?”当我看不出来吗?你要给你儿子铺路呢,有什么比丞相是你儿子提拔的,更能显示他的权威呢?若皇帝再有一个儿子,李丞相也不会做这个提议,太子很幸运,现在是独子。皇帝眉头一展,意味深长地:“李卿是个明白人啊。”mdzz!李丞相心里槽着,面上还要一片恭顺。次日就被太子请去抱怨:“阿爹叫我看哪个合适做丞相。”太子跟老师,也是很亲近的。打死李丞相也不会给太子一个人选,只劝太子自己思考。过不数日,太子便上表,请皇帝给政事堂再派几个苦力。父子俩演了一场戏,最终由太子举荐了叶宁补进政事堂,作为新手丞相补个缺先。————————————————————————————————叶宁做了丞相,谢府也弹冠相庆。他是谢麟的亲舅舅,别的不说,等谢麟丁忧结束,是一定能在第一时间里找到一个极好的缺给补上的。这样就不是很需要倚仗一个拐了弯的亲戚李丞相了。谢府开始准备贺礼,林老夫人也打起精神来,对程素素道:“你们小辈儿送礼,差一星半点儿的,你们舅舅心疼你们也不会挑剔。然而既已当家,就要做好,万不可存着侥幸之心,那就是怠慢长辈了。”程素素垂手道:“是。”在林老夫人的指点下,程素素开了府里的公中仓库,取了名人字画等等雅致的礼物,又添上些喜庆的绸缎一类——再不用花色就过时陈旧了,谢家现在又不能穿,正是十分合适的。程素素最后在单子上又给添上了上等的银霜炭一千斤。林老夫人问道:“你添这个做什么?”程素素垂下眼睛道:“今年冬天冷,我们备得多。”说来也怪,自打他们到了郊外,冬天就一年冷似一年。打去年开始,因为预计要开书院,消耗会更多,程素素特意往多里准备。京中炭价大涨,程素素屯得多,还从中赚了一笔。今年比去年还要冷,打入秋开始,程素素就开始屯这样消耗品了,如今才入冬,天就冷得伸不开手。这会儿送这个礼物,也不算文不对题。更重要的是,还有下文,程素素凑近了,小声劝道:“阿婆,外面天寒地冻的,城里总要暖和一些,我送您回府里住,好不好?”“好什么?我丈夫儿孙都在这里,我哪里也不去!”老夫人执拗了起来。她也看明白了,谢麟这守孝开书院是很划算的,嗣孙结庐守孝了,儿子就不能离开,儿孙都在城外,她一个人回城像什么呢?为了这个家,她也得在城外住着。“可是……”“你们能叫我冻着吗?”“那不能。”“那就住着。”林老夫人一锤定音。程素素只得重金去京城请了大夫来书院长住,为的就是照顾林老夫人的身体。虽说再给谢麟几年时间养望才好,谁也不想老夫人因为住在城外生病而去世,到时候望没养出来,就要惹来非议了。要怎么劝老夫人回京呢?程素素摸起了下巴……第186章 二位蔡兄时至今日, 谢家确实需要有个人在京中坐镇的。梅丞相去职的风波已过了风浪最大的时候,一座府邸放在京城空着不住, 看着也不像话。程素素最担心的, 无过于林老夫人年迈, 万一受不住郊外的寒冷,又是一桩大大的麻烦事。事情却卡在了“谢麟必得守孝养望”这一关节上了,孙子都守孝了,儿子也不能落后一吧?于是谢涛谢涟都得在城外住着,儿孙都在城外了,林老夫人也不好在城内。需要找一个理由。对于早已参与执掌家务,近来上下都默认她是主妇的情况下,找理由对于程素素而言, 并不难。谢府门禁森严,也是指主人们在府里住的时候, 一旦没有了坐镇的人,松懈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程素素心知肚明, 她没有再泣血苦劝, 而是回到了自己房里,将张娘子唤来。张娘子不知何事,急匆匆赶过来请示。程素素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家里人都不在府里, 担心府里有人偷奸耍滑, 你悄悄地回去一趟, 叫你公爹小心查看……”此事必得是谢府的世仆去做, 以他们的消息网,才能不着痕迹地查出些事情来。主人家不在家,正是仆人们放鹰的时候,不用早起晚睡,不用小心伺候着,吃酒赌钱也没个人管,兴许还往小花园儿里游玩片刻,只当是在自己家后院儿。这还是好的,再差一些的,没了人管束着,偷窃的事情也不会没有发生。实则大户人家里,小打小闹的偷偷摸摸哪家都不会绝迹。不过平素上头有主人镇着,下头有管事管着——某些管事也会从中揩点油水哩。法度严的人家,是大面上绝不出错,手里漏些好处给某些人,而管住大多数人。一个仆人也不让他沾油水,那是不可能的。程素素也不会去挑战人心,只是要借这种弊病生事。张娘子听了这吩咐,还道她是要整顿家务立威。想来老相公周年都过了,这家明显要长房来当,长房的主妇就是全府的主妇,找个由头发作一批人,裁汰替换都是应有之理。张娘子道:“娘子放心,这事儿包在小妇人一家身上。”程素素看她要开大,嘱咐一句:“还在孝中,不要闹得太大。只查有没有偷窃的事情就好了,主人家不在家,他们轻松些也是应该的,总绷着也不好。”张娘子拍胸脯保证:“明白,都明白,府里以往那些事,也都是瞒的多。”这就是与世仆们讲话的好处了,你透个意思,她们就能给你办好了。张娘子的公公张管事依旧是在城里看旧宅,因长房得势,这些仆人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的,如今张管事俨然是府里一个大管家了。张娘子回来将程素素的话对张管事一讲,张管事登时老脸一红:“留下看门不能叫主人家放心,也是羞人,回去稟告娘子,我必将府里调理得好好的,等学士和娘子回来。”张娘子忙劝道:“娘子不要闹大,只要一两宗盗窃的案子,能拿到万年县去。”张管事沉吟道:“难道是要有个由头才好清理?娘子也太小心了些。不过,还是照娘子说的办吧。”张管事办事利落,张娘子回了趟京里,再出城的时候就假作慌张地禀报程素素:“家里拿着了两个贼!”程素素也故作惊讶:“什么贼?”张娘子道:“小妇人回城去探望父母公婆,恰遇到他们逮着几个赌钱吃酒的。娘子知道的,一旦上头没了人管事,他们不用做活计松快了,常凑个局。这回赌得大了,不像是他们能赌得起的,逮起来细审,他们窝里反互相攀咬,才晓得有偷了屋里东西换钱的。”程素素大惊:“怎会如此?送万年县了吗?”“小妇人就是来请示,是否拿帖子去……”“你随我去见官人。”两人假作严肃去见谢麟,谢麟看程素素紧绷绷的脸上分明写着“我用力在生气,快点配合”,将脸埋在袖子里用力地、无声地笑了好几下,拿出脸来的时候又是一脸平静了:“素素,怎么了?”程素素对张娘子道:“你说。”张娘子一长一短的说了,谢麟道:“拿个帖子也没什么,东西一定要追回来,万一有什么御赐又或者不雅观的,可不能流落在外。”程素素道:“御赐的当然不能流落在外,不雅观的……府里哪有不雅观的东西呢?”谢麟一笑:“不错。”两人将此事定下,张娘子拿了帖子走了,谢麟才笑问:“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呀?”程素素笑道:“你猜?”“嗯?你才劝阿婆回京——”谢麟拖长了调子。程素素嗔道:“你太聪明了,跟你说话一点也不好玩。叫我不高兴了,你得给我干活。”“但凭娘子吩咐~”谢麟的调子抑扬顿错,仿佛唱戏念词儿一般。夫妇二人一同去向林老夫人请罪:“不想府里出了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的过错。”林老夫人道:“这如何怪得你们?咱们都在这里居住,管得松,他们自然会懈怠。”谢麟便趁机请林老夫人回京主持府中事务:“家里没个人看着毕竟不行,虽有忠仆,但有一个‘仆’字,许多事便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再者,屋子不住人也不好的。还有一样,几个弟弟倒还罢了,我拘着读书、教导他们做人。妹妹们一年大似一年,在荒野里陪着我们,人都不机灵,恐说亲上头不大好。”林老夫人见他还记着这些堂弟堂妹,心里高兴,口上却说:“她们的婚事好不好,看的是父兄有没有出息!”太耿直了!程素素默默地想,也劝:“那也不能与那些手帕交分别得太久,久了,就生疏了。”林老夫人嗔道:“会生疏的,可见也是不值得结交的。”话虽如此,大家都知道,除了铁杆密友,也确实需要一些人脉的。两人又劝了一回,林老夫人才勉强点头:“那好吧,我回去给你们看屋子。”这话可不敢当了,谢麟与程素素忙说:“阿婆独自回去怎么行?连个陪着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又请来谢涛、谢涟二人,请他们二人奉林老夫人回城整顿家务。“都闹到万年县了,也太不像话了,”谢麟抱怨似的低语,“这才一年,说不得还有些外面有司衙门的事要跑,还请二位叔叔多担待,这书院里我走不开的。”谢涛谢涟两个在郊外住了一年,当初那片激动的孝心也平复了,回京自然是想的,只是碍于情势不好提罢了。从赵骞又跟在了谢麟身边,围着谢绍打转,二人就能肯定,这出城守孝板上钉钉是谢丞相的安排!如今已经不流这种守法了,我的亲爹!他们也是有些想回去的,在外住三年,回去都要成土包子了。有这个机会,二人也半推半就的,谢涛道:“我与四弟轮流回京。”谢涟想了一下,也同意了,他想的是,林老夫人也是要带几个孙辈回去的,照这些日子的势头,老夫人对二房还有些看顾,要带着二房几个小崽子回去,尤其是那两个小丫头片子,平时看着就不太正干,将老夫人交给她们去奉承,可别把这尊大神的心给带偏了。兄弟俩必得有一个带着家眷跟着回去看着!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