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7:58      字数:5988
  “那无病为何不去?”穆子期看向坐在严日初另一边的季无病,笑着问,“我相信季山长肯定是想你去的吧?”季无病是全县第二名, 全府城第五名,同样受到府城中学的入学邀请。季无病挑挑眉,俊脸露出一个自傲的笑容,下巴微扬,道:“我爹是想我去的,可是我自己不乐意,他也没办法。”“哎呀,你不懂,无病还是个没断奶的小娃娃,他可离不开季爷爷和季奶奶。”严日初偷偷对穆子期私语,“他自己不会洗衣服,连衣服都要小厮帮忙,去了府城就得住校,他怎么受得了?说不定晚上还会偷偷咬着被子哭鼻子呢。”季无病无所谓地瞪了他一眼,没有反驳,只是露出一个蔑视的笑容。穆子期微微一笑,自然知道严日初在开玩笑。事实上,季无病是不可能去府城的,上次听季奶奶说过他的身体尚未调养好,在县城可以随时回家,方便吃药膳,而且他本身的确缺乏自理能力。“如果府城的人邀请我,我爹娘和爷爷奶奶肯定是做梦都会笑醒。”严日初语带欣羡,他这次考试的成绩不错,竟然发挥超常,在全年级排名二十六,要知道以前都是在三十五至四十五之间。可是和季无病、穆子期一比,这个成绩就显得普通了。“你竟然还有补贴!”说起这个,严日初白胖的脸蛋一下子凑过来,仔细打量着穆子期的面容,“读书能挣钱,我第一次听说。我打听过了,整个学校只有你一个人有此殊荣,其他人虽然考得好,但只得一笔奖励而已。”忘记说了,参加考试的四年级考生全县有一千四百多人,最终被录取的中学生有八百人左右,除了少数几个到府城或其他地方就读,其他平安县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县城入学。初中的学费不算贵,一学期需要八百文钱,如果家里没钱的话,可以向大夏钱庄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再还即可。所以在这里,学习优秀的话,不愁没有出路。“读书能挣钱自古有之,在大金,考中廪生每个月都能领几斗米和一两银子。”穆子期小声解释。“哦,对对对,我忘记这个了。”严日初一家是广南省本地人,以前不住在明州府,是大夏占领广南省后,他爹退伍,被安排到隔壁的丰收村做村长,他们一家这才跟着过来居住。严家祖辈都是经商的,产业颇丰,族人四散,但都有联络。说严日初垂涎那一百二十文钱,穆子期不信,他知道对方看重的是那份荣誉。“现在刚刚开学,你努力学习,以后肯定能让长辈们为你骄傲。”穆子期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听季无病说过,严日初其实记性不错,悟性也绝佳,就是定不下心来学习,每天总想着怎么偷懒或取巧,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严日初一听,无奈地趴在木桌上,“我就是受不了这个枯燥。”“既然如此,你就不要羡慕我和无病了。”穆子期见教室的人越来越多,视线朝四周扫视一遍,终究还是选择在季无病的身后坐下。之后老师进门,走完一套流程。大家领到课本就第一时间翻看,今天暂时不用上课,不过他们还是要坐在这里看书,算是预习功课,等中午才能下学回家。明天才开始上课。穆子期迫不及待地翻阅着书籍,他肯留在县里读书就是仗着有前世的记忆,虽然课本的内容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但终究学过一次,就算现在的内容和以前学的内容不同,但思维方式总有相似之处。比起本时空的土著,他已经幸运太多,再不学好自己该有多愚笨啊。草草翻过一遍,他内心有底了。初一年级的学习和穆子期想的一样,并没有难倒他。除了难度、深度更上一层的国文、农学、算学、格物、地理和历史外,现在还增加了一门思想课,学的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当然,大家对四书五经的学习并不会深入,不必咬文嚼字,只是让他们学习其中一些出名的章节,熟悉先贤的思想,让他们学会修身养性。这门课贯穿整个初中生涯,估计他们会把四书五经通读一遍。最重要的是,这门课还要学习大夏现在颁布的政策,知道大夏以后要往哪个方向使劲。穆子期翻阅了一遍这门课的书籍后,发现自己如果是真正的土著,等中学毕业接受完洗脑,估计会成为一个对大夏忠诚、对皇室忠诚、敬业、爱民、清正廉洁的基层工作人员,奋斗在开疆拓土的第一线,以身为汉民族为傲,愿意为大夏奋斗终身。他觉得有这门思想课是正常的事,事实上,从小学开始,大家就开始接触到大夏官府各方面的施政思想,只是他是跳级,接触的时间较短,没有像他弟弟那般被潜移默化而已。哪个当权者在发展教育事业时不为自己的政权掺杂私货?大夏起码比大金好上太多,它这里不用考八股文,还把发展自然科学当成最重要的生产力,鼓励臣民专研旧文人眼中的奇巧淫技,鼓励发明创造。过些日子就去找老师或通过其他途径要来初二和初三的课本,穆子期不想按部就班读完三年,他还想在初中跳一级,明年就去读初二或初三。虽然他今年才十三岁,和班上的同窗差不多一个岁数,但他还是想缩短一年时间。刚才老师的态度他感觉到了,对方对自己很看重。他暗下决心,等待机会。就这样,穆子期开始了自己的初中生涯。这天早上,他照常起床洗漱,为了方便赶路,他一般都会在学堂完成每日的功课,书箱之类的不会每天背来背去,最多是用个布包包着一两本书回来读,所以赶路时一般都是小跑或快步走。穆子期觉得以后的活动课他一定能拔得头筹。喝完一大碗温水后,他检查一遍自己的草鞋,再拿起布包背在肩膀,转头就对着老叶氏挥手道:“奶奶,我上学去了。”他一般不在家里吃早饭,因为有这笔补贴,老叶氏就让他到了县城再吃。穆子期想到自己要跑步,也就同意了,总不能吃饱了再跑。至于草鞋,这是跑步专用,到达学堂后他会换上布鞋。用草鞋跑步并不难受,毕竟他的脚板已经被磨出一层厚茧,路上也是结实的泥土路,不会让脚受伤。“嗯,一路小心啊。”老叶氏送他出门,看着天色已经发白,心下稍松,只是一想到冬日的早晨,就忍不住叹了口气。现在还好,天热白天又长,走去县城不怕,可是到了冬天怎么办?黑乎乎的,难不成要像别的孩子那般提着灯笼?穆子期自然不知道老叶氏内心的想法,对于冬季如何上学他早就考虑过了,大不了就提着灯笼呗,反正这条路很安全,没听说出过事。而且到了芙蓉镇后,一路到县城都会有行人走动,当地挑菜挑柴去县城卖的人不少,那些人都会去得很早。再说了,他还有旺财呢。想到这里,他朝跟着他身边的狗笑了笑,招呼一声:“走吧,旺财。”“汪汪!”旺财尾巴狂摇,自从它第一次跟着穆子期去县城后,老叶氏就放心多了,每天都会要这条大黄狗跟着,算是有专人接送。就这般,一人一狗朝着县城的方向慢慢跑着,时不时还会停下来歇歇。慢慢的,穆子期和他身边的旺财逐渐成为芙蓉镇到县城这条路上的风景线,偶遇的行人总会对他们投以善意的目光。没办法,整个平安县十个镇中,只有芙蓉镇才是最后建立的,这边的学堂现在才有二年级,穆子期想找个伴都没有。严日初虽然是隔壁丰收村的,可他在县城居住啊,他家在县城有房,还有仆人专门伺候,自然不用和穆子期这般每日赶路。一段时间后,穆子期慢慢适应了初中的生活。他的同窗有和他同龄的,有比他年纪大几岁的,不管年纪如何,绝大部分的人对于学习的态度都非常认真,特别是住在学校的同窗,更是早出晚归,刻苦的态度颇让他觉得有压力。按照大夏的规定,初中的结业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如果达不到分数线就拿不到毕业证,那就得留级,否则会影响自身的前途,想考什么公职或者进学都不行。所以大家进入中学后,并不意味着放松,相反,大部分人都是冲着高中去的。高中毕业终究比初中毕业更有前途,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看到他们的学习态度,有时候穆子期会想,不努力的话,说不定真的保不住年级第一的位置。这天下午下学后,他照样和旺财一起往回慢跑,脑海里则回忆今天上课的内容。在一处没有行人的路段时,穆子期感到呼吸困难,就把速度放慢,慢慢调整自己。他看着平整的大路边上生长茂盛的野草,想起自家荔枝地里的野草也该拔了。对了,还有那六亩水田,不知道今天请来的短工帮他们耕好地没?九月中旬就要到了,这可是种大蒜的好时机。是的,他们已经和官府签订协议,准备种植大蒜。正在思考间,眼前一道影子一闪而过,穆子期一怔,左右一瞧,发现自家的旺财又不见了!“旺财,回来!”穆子期叫了两声。真是郁闷,大概是跟着他跑步,这大黄狗跑得是越来越快了,稍不留神就不知跑到哪里野去,生怕它被人抓住吃掉。幸好它认识回家的路,有时候不等不找,它也能自己找回家。半人高的草丛中在窸窸窣窣地动着,穆子期皱眉,往周围看了下,想找根棍子。“汪!”等他找到棍子时,发现旺财已经钻出来了,口中竟然还叼着一只血淋淋的野兔!穆子期大为惊喜,难不成自家的旺财已经进化为猎狗了?第52章 秋收山货“好旺财, 你这是从哪里捉来的?”穆子期蹲下身摸摸它的脑袋,顺便仔细观察这只野兔, 发现它是脖子被咬伤死去的。这才离开自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旺财竟然能捉到一只野兔?穆子期啧啧称奇。难不成这只大黄狗每天跟着他小跑上学真的锻炼出速度了?还自行觉醒了捕猎的天赋?旺财享受般眯起眼睛, 尾巴甩得飞快。过了一会儿它才把口中的猎物吐出, 伸出舌头喘着粗气,圆溜溜的大眼睛直直地盯着穆子期, 湿漉漉的,眼中似有期待。穆子期笑了出声, 第一次发现自家的大黄狗眼睛挺好看的。“真厉害!”他竖起大拇指,又摸摸它的脑袋。旺财用脑袋撞撞穆子期的膝盖,再伸出舌头舔舔他,然后把掉在地上的野兔又叼起来, 往他面前一放, 比刚才的距离更近。穆子期一愣,怎么好像旺财变聪明了?不过之后再一观察, 发现它就没有别的动作了,和之前那般围着他团团转而已。算了,不想了,如果旺财真修炼成精他也认了。反正他都能觉醒前世记忆, 那这个世界有妖精又有何出奇的?想通之后,他现在就只剩下满心的喜悦之情。随便在路边找了根藤草把野兔绑住拎起来,穆子期不再慢跑,改而快步走。这一路上, 他仔细观察旺财,发现它的爆发速度的确加快了。不过令他遗憾的是,旺财就算再跑入草丛,出来时也没能再次叼着猎物。看来刚才那是它第一次捕猎,或者是走运才猎到的。尽管如此,他已经非常高兴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还会远吗?一人一狗兴冲冲地往回走,穆子期见路上行人稀少,就大声把国文课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一个多小时后,他总算是回到家了。和老叶氏他们一说起旺财的功劳,穆子清和穆圆圆顿时高兴起来,一个劲地帮旺财顺毛,夸奖的话一个劲地脱口而出。“大哥,秋季山上的野物肥美,这只兔子怕是有两斤重呢,旺财真厉害,以后我上山砍柴就带着它,指不定还能捉到一两只兔子。”穆子清欣喜地看着旺财,又叫穆圆圆端来井水倒入它的狗盆里。“旺财,来,喝水。”他放柔声音,那小心翼翼服侍的劲儿让穆子期忍不住摇头。“奶奶,今晚咱们炖兔肉吃,一份放辣椒,一份不放。”穆子期笑道。辣椒在前朝就有商人从海外带回来了,在各地都有人种植,就算广南省的人饮食清淡,照样有辣椒,穆家就在前院的菜地上种了两棵。穆家的老家宁安县就种植有辣椒,当地人非常喜欢吃,只是老叶氏之前注重养生,饮食清淡,吃不得辣椒。“好,就是可惜这兔子皮被旺财咬破了,鞣制后会受点影响,卖不出价钱,只能留给自家用。”老叶氏本来不想一顿吃完的,她还想着留出一部分做成腊肉,只是看到三个孩子兴致勃勃的样子,又想到这是旺财第一次猎回来的,总要给它吃,也就不再开口。“没事,后天是休息日,我带着旺财上山采山货,顺便打猎,到时猎到野兔就把兔皮给卖了。”穆子期安抚她,大夏的土地大都是用来种粮食,种植棉花较少,所以这里棉花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如此一来,野物的皮毛自然也很受欢迎。至于休息日,初中照样是七天休息一天。“你自己不要去,正好我刚才听村长说要组织村里的人一起上山,到时你跟着去就是了。”老叶氏却摇摇头,“还是和大家一起去安全。”“今年还来一次?”穆子期有些好奇,去年大部队上山采集山货,他留在学堂上课不能跟着去,不过听说收获还不错,妇孺孩子采摘了不少菌子、蘑菇、野果等,男人们则猎到不少野物,其中郝村长、陈香和刘延知等人发挥出色,收获最多。“嗯,大家尝到了甜头,不过还是很谨慎的,只在大山外围打转。”老叶氏一边看着穆子期用匕首处理野兔,一边笑眯眯道,“总要找一下有没有野猪的痕迹,幸好今年玉米成熟时没有野猪来糟蹋,听说比咱们村更深的村庄已经发现野猪了。”“不用怕,县里驻扎有官兵,真闹凶了会有人收拾它们。”穆子期想起在县里听过的传闻,倒是没有慌张。一边说着话,他一边动作利索地把皮剥下,露出里面鲜红的嫩肉。到了这一步,后面的活就教给老叶氏了。老叶氏接手,她眯起眼睛回想起穆子期刚才的动作,有些怀疑:“大郎,你用刀子又快又准,比以前利索。”穆子期一怔,随即答道:“那是当然,我对这把匕首熟得很,用来削铅笔轻而易举。奶奶,我打算有空学点副业,我觉得雕刻挺适合我的,以后你们的梳子和木簪之类的就交给我了。当然,我最想刻的是人像。”这把匕首他一向随身携带,从老家带到这里,是越用越顺手,只是不在人前显露而已。“随你,你要注意不要伤到手,真伤到了奶奶可不依。”只要不是去做坏事,老叶氏对穆子期的决定向来都是赞同的。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穆子期见太阳尚未落山,把新衣换成一套缝着补丁的旧衣裳后,紧接着就按照计划和穆子清一起上山给荔枝地除草,路过自家的水田时,发现请来的短工还在和陈香一起平整田地。听镇上的农官说种植大蒜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田,所以七八月份把早稻、黄豆和玉米收获后,他们家立即耕翻晒垡。之后他要上学,就干脆请来短工黄大叔帮忙,在播种前整地作畦。现在陈香和短工就是在忙这个,他看了看水田,发现明天就该忙完,可以种下蒜种了。“黄叔,辛苦你了。”穆子期和村里的黄大叔寒暄几句,一问,果然明天就能整完所有的水田。他们黄家劳动力充足,人又老实,老叶氏一般都会请他们家帮忙,付出的代价也只是免费借牛给他们家使用,只有在抢收作物时,因为工作量大才会给些现钱。“陈香,待会回去记得来我家一趟,我奶奶找你。”穆子期朝陈香示意,主要是瑞珠自从怀孕后就很少出门,尤其是傍晚,更是好好在家待着。她现在刚满三个月,听老叶氏说怀孕不能吃兔肉,所以今晚只有陈香有口福了。“知道了。”陈香回应一声,咧开嘴笑了起来,脸上的汗珠顺流而下,扬起的锄头有着优美的弧度,一看就知道很是熟练。穆子期朝他们挥挥手,继续带着穆子清上山除草。至于跟来的旺财,他们就放出去了,没让它跟着。傍晚回家,旺财空手而归。穆子清大失所望。“呵呵,你还以为旺财以后出去一下就能叼一只野兔回来?那大哥岂不是很没用?我得空上山打猎都没那么能耐。”穆子期取笑他。“我相信旺财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厉害的。”穆子清嘟起嘴,握紧拳头,又蹲下来摸摸旺财的狗头,对它念叨鼓励一番。穆子期由得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