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8:01      字数:6099
  语言大赛的成绩比他们晚出半个时辰,回到客栈后,他们总算知道崔世松的比赛成绩,对方排在第二,是银奖。傅和修和其他老师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一说起来就笑得合不拢嘴,面对其他学堂的酸话和好话,他们照收不误,精神奕奕。偏偏崔世松的神情淡淡的,据说是对自己排在第二有些不满意。好吧,他严格要求自己,其他人也不管,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姜裕的成绩算是一般,他自己是不大满意,不过想到之前的排名,不算失手,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可能是有过心理准备,倒是很快调整过来,和穆子期等人说话时,没看出有什么失落感。至于孟明苇,他最好的成绩是格物第五名,一直在和傅和修讨论能不能保送大学的问题。说曹操曹操到,刚吃过午饭,穆子期他们的房门就被敲响了。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夏国大学招生的老师亲自上门,姓何,傅和修在旁边陪同。“我想参加高考,到底学了两年,想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当分数出来后,穆子期早已想过这个问题。事实上,很早之前他就有过这样的猜测。他对自己还是有些信心的。“不觉得是多此一举吗?”何老师有些不解,“现在和我们签订协议,你高考都不用考了,加起来有五个月的假期,想做什么不行?”“我还是想考。”穆子期语气很是坚定,“其实我还没下定决心,以后要不要学格物。”他现在不想被绑定专业。一旁的季无病神情镇定,这个问题他们之前讨论过了。至于他,考不考无所谓,反正他未来想学的专业也是算学。事实上,一想到即将到来的五个月假期,他真的不想再到学堂了。有这个时间,做点自己的事多好哇。“老何,孩子们想试一试,你就让他们去试一试吧,反正还年轻。”傅和修对何老师说道,“万一高考失利的话,再去你们大学读,如此一来,子期肯定不敢挑三拣四,让他读什么就读什么。”语气非常熟稔。何老师的态度很是和善,见状就点头道:“好吧,我去和山长说一下,最好给他们一个保底协议,以穆子期和季无病两人平时的表现来看,可能性很大。”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得到这份保底协议的。等傅和修送何老师出门,穆子期不得不感叹,熟人好办事。“这是傅伯伯支持的缘故,他还想你考出好成绩,最好是成为高考状元,为咱们明州府争光扬名呢。”季无病一边铺着床铺,一边说道,“我再考虑几天,看是不是和你一样,一起参加高考。”“如果不参加,我怕你以后会觉得遗憾。”穆子期随口说了一句,也跟着铺好铺盖,准备午休。在等待夏国大学的回应时,他们还接待了其他大学的老师,算是礼貌,其实兴趣不大。两人是同样的想法,有机会的话,当然是选择最好的大学。最终,经过夏国大学的商讨,穆子期、季无病和孟明苇同时签订了一份保底协议,规定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三人照样可以入学。而孟明苇的成绩差一点,他没有这个优惠,奇怪的是,当他们回校那天,穆子期等人知道,他竟然也签了。暂且不去想,他们这一行人载誉归来,明州高中早已收到消息,等他们一回来,就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穆子期还和明州府的最高官员见面了。忙完后,穆子期喜滋滋地把奖学金汇给老叶氏,这是他最为满意的一笔钱,正好用来买店铺。夺得格物科金奖,教育部奖励四十两银子,广南省奖励三十两,明州府二十两,加上明州高中的十五两,穆子期足足获得一百零五两银子。令他心痛的是,算学科第二名的奖励少很多,只有七十两银子。不过转念一想,第一名是季无病,穆子期觉得这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心口也不那么疼了。一百七十五两的奖学金让明州新闻报翻来覆去讲了好几次,也让整个明州府的百姓津津乐道。第113章 记在名下把钱寄出去后, 穆子期买了几斤杨梅送给穆圆圆, 自己也拎了几斤回来。没有回寝室, 穆子期直接去厨房,靠刷脸拿来了一些物品。回到寝室后, 他先用盐水把杨梅泡着, 然后把几瓣蒜米压碎,再倒入已经放有少许酱油和糖的瓷碗里,等杨梅清洗干净,就可以直接用竹签蘸着吃了。之后他在院子里叫了一声, 下午没有出去的人都过来凑热闹。这几天是杨梅大量成熟的时间, 街上出现很多卖杨梅的摊子, 大家没少买, 相互轮流吃。“你这是什么怪异的吃法?往常我们都是蘸糖吃,大多数时候是直接洗洗就吃。”等其他人走了, 季无病才从外边回来, 看到穆子期吃得津津有味, 他探头看了一下, 摇摇头,“蘸这些调料不好吃,原汁原味才符合我的口味。”语气很是嫌弃。穆子期不理会他的牢骚,继续拿起一颗杨梅放进嘴里。好吧, 他想念家里的杨梅了。几年前他在清溪村宅子的前院种下一棵杨梅, 去年开始结果, 和他现在吃的一样, 酸酸甜甜的,滋味不错。“啊呜……我心情烦躁了!”就在这时,一直躺在穆子期床上不动的严日初突然叫了起来。“你又怎么了?”穆子期朝他看了一眼,“吃过晚饭就闷闷不乐的。”之前问了他也没说。“我不想和你们说话,一想到你们未来有着落了,我心里高兴的同时,竟然很失落。”严日初说着还摸了一下胸口。“我现在也不想跟无病说话,一想到我的算学成绩只比他少一分,三十五两银子就不见了,我就心痛如绞,悔恨交加,恨不得当初在考场上更细心一点。”穆子期想到这里,故意瞪了季无病一眼。季无病挑挑眉,他走到严日初身边,在床沿坐下,干咳一声,很是严肃地说道:“我们每个人对过去总是有悔恨的,比如你,就后悔之前没有好好学习。可是时间无法倒流,你如今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从现在开始一直勤奋学习。不管怎么说,你的条件比一般人好,又有我和子期在,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方便询问。是吧?子期。”“对的。”穆子期虽然奇怪季无病会安慰人了,嘴里还是说道,“你最近读书认真又刻苦,效果显而易见,最明显的是,你看你都瘦了。”从他认识严日初到现在,对方就一直是微胖的身材,现在一看,起码瘦了十几斤,视觉效果明显,加上提高的成绩,他所付出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上个学期末,他的成绩排在全年级第十三名,有望考上大学。“我觉得成绩还不够好,没过多久就到四月了,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总觉得自己的成绩已经达到一个瓶颈,好像怎么学都提高不了。这不,最近几天心情就烦躁了。”严日初坐了起来,用手抓抓头发,神情流露出几分颓然。穆子期和季无病对视一眼,他走到严日初身边,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沉声道:“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有两个多月就结束了。想想名次还排在你身后的同学,难不成他们都不用活了?我觉得你现在的烦躁只是一时的,继续看书可破。”严日初沉默,托腮凝神思考,其实这些道理他都是懂的。“吃点杨梅吧,吃完后我去洗澡,晚上还得看一下农学的书,我已经有段时间没看了,再不看,那些知识点会变得生疏,以前下的功夫会废掉大半。”穆子期又说。事实上,前段时间他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比赛上,所以其他科目需要抓紧时间梳理一遍,否则高考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也要复习功课。”季无病立即说道,经过几天的思考,他已经决定和好友们共同奋斗,一起参加高考。不过穆子期和严日初怀疑他的动机不纯,令他们奇怪的是,每天下午下学后都不见他的踪影。两人猜测他应该去干别的事,心里藏着一个秘密。季无病不说,他们并没有追根究底的想法,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隐私是正常的事。“好吧,我觉得想通了。”严日初到底性格开朗,烦躁只是一时,有好友们的安慰,心情开始慢慢恢复过来,总算有心情吃杨梅了。“你们都有保底,还那么努力,我不能灰心丧气,也要刻苦读书。”杨梅甜中带酸的味道让他不禁眯起眼睛,“反正我一定要去阳城读书,不能离你们太远。”穆子期两人暗暗松了口气,真不习惯严日初之前那副没有活力的样子。三月末,学堂照常放假,一号院有部分同学依然留下来学习,已经娶妻生子的同学则大都会趁此机会回家相聚。穆子期想到自己的功课拉下一些,奖学金又寄回去了,就决定这个月不回家,下个月再回。四天的假期足以让他静心把一部分科目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大哥,你真的不回去吗?”听到这个消息,穆圆圆强忍住失望,点头道,“时间紧张,不回去的话,奶奶他们能理解。我想了想,我还有功课尚未完成,那我也不回去了。”她知道自己单独回去的话,穆子期是不会同意的。“你一个半月没回,这次就跟你季大哥一起,有他在,我也放心。”穆子期自然不会把她的话当真,知道她想家,就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好说好歹,穆圆圆终于同意了。“吃饱了?吃饱了我送你回去。”穆子期见穆圆圆的饭已经吃完了,就笑道。天色刚黑下来,美食街已经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这家小炒好吃的饭馆,客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还是早些回去为好。穆圆圆点点头,结账后,两人一起往回走。路上行人多,她拉着穆子期的衣袖,眼睛亮晶晶的:“大哥,你最近变大方了。”“难不成我之前很吝啬?”穆子期拉着她避开对面走过来的醉汉,笑道,“那笔奖学金我没有全部寄回给奶奶,手头还有一点,要不然也不会请你出来吃饭。”他留下二十五两银子自用。两所学堂的饭堂大都是素菜,想吃荤菜的话,得另外加钱,穆子期猜测以穆圆圆节俭的做法,不会轻易加菜。以前就罢了,他现在手头宽裕一些,当然要带她出来吃些好吃的食物,补充一下营养。“反正我只知道大哥非常非常厉害。”穆圆圆语带憧憬,“不知道奶奶有没有买到合适的店铺?今年房租又涨了。”穆圆圆的期盼直到四月末才实现。这次假期,穆子期在家人的期望中,终于回去了。“本来想买隔壁的店铺,结果前几天张掌柜突然改口说要卖,我问过了,他们也想在府城买一间商铺,钱不凑手,只能把这间卖了,我看他还舍不得。”老叶氏坐在穆子期对面念叨道。“张家的饺子还没有我们家做的好吃,他们都能在府城生存下来,我觉得我们也能行。”一旁听着的穆子清立即插嘴。老叶氏其实是有点犹豫的,府城到底比平安县繁华,他们手头这点钱去那里租个店铺是可行的,可是想到自家建的房和田地,又有些不舍。那可是要从头开始啊,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回味饺子馆已经在县里深深地扎下根。大孙子在格物竞赛中获得金奖的消息一传来,瑞珠当机立断,趁此机会推出状元饺子,又新增了煎饺和炖汤等其他品种,现在生意是越来越好,挤得另一家饺子馆改卖馄饨了,每月穆家的利润达到八两,要知道刚开店时,最初才是一两。回味饺子馆在本地的口碑甚好,老叶氏一想到这些,就不太乐意去府城从头开始,除非以后大孙子在那里定居。“先一步步来,不着急。”穆子期和老叶氏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暂且放下,把账本推到穆子清面前,“三郎,这个账本你来核算一遍,看数目是不是对的。”“大哥,你做的账本,我还用得着再看吗?”穆子清动作慢吞吞地接过来。“叫你看你就看。”穆子期说了一句。穆子清赶紧乖乖接过来,翻开一看,语气顿时变得惊奇:“咦,咱们家还剩有这么多钱吗?二百五十两银子买下店铺,包括交税,账面上竟然还剩有八十二两。”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接触账本了,忙于学习。“这里面大部分的银子都是你大哥挣回来的。先前广南省竞赛,他拿回来九十两,这次是一百五十两,加上以前零零碎碎的,已经足够买下这间店铺了。三郎,好男不吃分家饭,奶奶想了想,就决定把回味饺子馆记在你大哥名下,你有没有意见?”穆子期一听,惊讶极了。从昨天他回来到现在,包括以前的通信,从来没听老叶氏说过这类的话。穆子清摇摇头:“奶奶,我和妹妹都没有意见。大哥为这个家付出很多,没有他,也许我和妹妹都不在这里了。大哥为家里挣了这么多钱,我们不能占他便宜。要是我们占便宜占惯了,以后大哥娶妻生子可能一时半会顾不到我们,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抱怨甚至怨恨大哥。这样不好,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面对穆子清有条有理的话语,穆子期和老叶氏觉得惊讶的同时,又深感欣慰。“好好好……三郎你也努力读书,以后你挣的钱奶奶帮你存起来,再给你买商铺。”一时之间,老叶氏只觉得眼睛都湿润了。八仙桌旁正在沏茶的穆圆圆笑道:“奶奶,你放心,我和哥哥们都努力读书,以后出来干活挣钱,你就什么都不用愁了。”第114章 高考结束“那奶奶就等着享福了。”听到穆圆圆的话, 老叶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十分高兴。顿了顿, 她又有些遗憾地说,“余下的八十几两, 如果能买田地的话, 可以买下几亩地。可惜官府不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大夏所有的土地都是官府的,咱们只能租用土地,这和大金不同。”“奶奶, 其实还是能买的, 不过是海外的土地。”本朝的土地制度和之前的朝代不同, 所有权属于国家, 农户是承包者,把承包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这种制度和他前世生活的祖国有些相似。不过这片土地上的人对土地的渴望是强烈的, 所以官方才会顺势推出海外土地可以私人买卖的政策。军队中一些立下大功的军官会被奖励一片土地, 这些土地就位于海外, 世代属于他们。“千里迢迢跑去海外种几亩地,这种事一般人干不出来。”老叶氏摇摇头,除非是活不下去,要不然还是故土难离。“奶奶, 不一定要买地, 咱们一家老小不能种地, 买地的利润少。我之前考虑过了, 觉得咱们家可以承包一座山。我打听过了,现在承包山林的价格很便宜,期限多达三十至七十年。有几十年的时间,想在上面种点什么不成?起码种水果树或优质木材,是一项很好的选择。最好是我们能找到一座本身就有树木的山,虽然贵了点,但过几年就可以直接卖树了,收益会很不错。”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许多行业都需要木材。老叶氏沉吟不语,穆子清却来了兴趣,兴致勃勃地说道:“大哥,既然这么说,那咱们来承包山林吧。你看山上的树不用管理都长得那么好,等咱们买下来细心管理,岂不是赚得更多?这不是水田,需要年年种。在山岭种上树木,可以管很多年的,正好适合咱们这种人手不足的人家。”“对了,大哥,那咱们是不是回清溪村买?我记得村里有几座山岭不错,不高不矮,有一座只有一些矮矮的灌木丛,容易整治,上山挖坑种树的难度不大。”他回想一下,又继续说道,“嗯,还有一座咱们经常去猎野兔的山,那座山长了好多高大的树木,把它买下来,再请人砍树出去卖,我看赚头是有的。”穆子清连连追问,“是不是真的要买吗?买的话要咱们就得快点,免得被别人抢先买走了。”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话。“不着急,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种买法,咱们清溪村应该暂时不会出现有能力买完几座山的人家。不过既然打定主意,为今之计就是去察看山林,找其他人询问价格,无论是山林,还是木材的价格,起码要知道利润有多大。”穆子期安抚他,“现在先不理,读书要紧,等休息日和假期,你和安安再去办此事。”他转向老叶氏,询问道:“奶奶,你觉得这样是否可行?”这么一点钱买房子买不到,承包山林还是较为合适的。老叶氏一直看着他们两兄弟说话,闻言毫无犹豫地点头:“我老了,可能有些想法过时了,你们年轻,又读过这么多年的书,我相信你们的眼光。最不济,就算你们赔本了,钱也不算多,不算伤筋动骨,咱们家还有一间饺子馆呢,不愁没有饭吃。”孩子们有想法有干劲,她当然要支持,就像报纸上说的,趁着年轻,可以多闯闯,不怕失败。“安安,你回来了?”穆子期正想说话,就看到穆子安从庭院走进来,身后还跟着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