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8:02      字数:6195
  想到这里,穆子期的心情一下子阔朗起来, 接着把信从头到尾再细细读一遍, 半晌才不舍地放下。身在异乡, 能收到家信实在是太开心了, 可惜就算穆子清把信写得再长, 总会很快看完。不过令他高兴的是,家里人还给他寄来两瓶香菇肉酱, 这是老叶氏和穆圆圆亲手做的,绝对适合他口味。不错, 这是自己喜欢吃的, 用来送饭吃最好,估计要不是运费太贵, 肯定能寄多点。把信纸折叠放好, 穆子期看了看放在地上的包裹, 想了想,还是把唐昕的小包裹拆开。刚一拆开, 就看到一个手掌长的竹筒, 再拆开封口, 就从里面拿出一个瓷瓶,瓶身洁白无瑕,是唐昕惯常用来装药的。他把瓷瓶放在一旁,直接就拿起里面的信封,动作迅速地拆开来阅读。信不并长,寥寥几百字,只说了这瓷瓶里的药可以治瘴气疫疠温毒,适合在相省地区使用,是她师傅和其他大夫研制出来的,效果不错,她知道穆子期他们在这里,就特意寄给他们。穆子期盯着“你们”两字看了半晌,突然想到了李爱民,难道对方也收到唐昕寄来的信的吗?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穆子期决定下次去县城,就去找李爱民问一下。算一算,没有几天就过年,他就上了二十岁,托老叶氏的福,她刚才又在信中询问他有没有看上哪个姑娘的事,还念叨着她年纪大了,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他娶妻生子,让他不要光顾着忙公务,总要抽出时间去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免得年纪大了,好姑娘都被人挑走。要不是老叶氏突然提起这事,穆子期还真不会来琢磨唐昕的心思。作为一名每次外出基本上都会被姑娘们暗地里围观的年轻人来说,穆子期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所以,唐昕对自己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啊?还是他自作多情。再把信的内容反复看了三遍,他又觉得这只是一封正常往来的信,对方只是出于好心把药寄给他而已。本来想写信感谢的,可惜她没有留下的自己的地址,这样看来,她似乎并不想和自己联系……穆子期拍拍脑袋,觉得脑子一下子胀起来,思考这种问题,比他解开一道算学难题还要费心思。算了,先不理会了。穆子期突然看到地上最大的那份包裹,突然有些内疚。人家季无病对自己没话说,单看这份包裹的重量就知道他寄过来的腊肉和熏肉有多少啊,可自己竟然“见色忘友”,实在是不该。穆子期干咳一声,赶紧拆开包裹来看,果然,里面的肉各有五斤重,一看色泽就知道是上好的肉,再想到运费,哈,这是好友在享福没有忘记他们在吃苦的证据,心里很是高兴。当他在读信时,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抬眼一看,果然是和他同住的安景然。镇上原先的房屋是有数的,就算后来他们加急盖了一排茅草屋,也只能堪堪住下这五千多人。房源一紧,每间房住的人就多了,所以就算是安景然,他也得和穆子期同居一室。“师兄。”穆子期打招呼,尴尬一笑,“家里人来信,我就偷偷跑回来看了。”“没事,这是人之常情,你今天辛苦了,跑这么远拉这一车东西回来,连防治风寒的药材你都给弄来了。”安景然看了看他,想了想又问道,“有我的信么?”穆子期摇摇头:“我问过了,暂时没有。”他们难得去一趟县城,当然要帮着问问没有信的事,如果能代领的话就会帮忙拿回来。身在外地,大家都知道能收到信的喜悦。安景然一听,也不在意,他估计自己的信就是这几天的事,早一天玩一天没有区别。他解开棉袄,拿出毛巾擦了擦背部,解释道:“刚和四组的人一起疏通渠道,出了点汗。”穆子期点点头:“师兄辛苦了。”他们这个领导层平均年龄小,在安景然的带领下,大家都能亲自上场干活,所以安景然能忙出一身大汗是正常的事,不觉得奇怪。把信收好,他把县城的经历说一边,笑道,“主要是师兄的面子好使,县衙的人没有多话,没有推诿,很快就把签领的单子给我了,明天我们可以直接派人,拿着单子就能领回物资,有这么多面粉在,咱们的年夜饭就有了着落,可以包饺子。”不要以为物资是好领的,之前运力紧张,物资有限,谁能得到面粉还是黄豆红薯,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所幸安景然的面子的确有用,他在县衙认识了不少人,知县还是夏国大学出身,所以他们梅山镇每次领到的东西总比别人好一些,紧俏的物资也会有份,比如这次的面粉。大夏国内和海外的领土大都是种植水稻,吃米的人多,吃面的人少,所以这次的面粉来之不易,可能还是缴获的战利品呢。“包饺子好,明后两天我就让人去山上走一趟,看能不能猎到野物。”安景然赞同,镇上的巡检队手中有□□,他们平时的肉食都是从山上获取的,收获不定。这次想包饺子,自然想到山上正在过冬的野物,希望能锦上添花,做一顿肉饺子过年。“嘿嘿,那大伙儿一定很高兴。”穆子期蹲下身来翻看熏肉,笑道,“好友给我寄了些肉,晚饭咱们加餐。”他们几个人自己开了小灶,主要是那个大锅饭实在是不好吃,虽说吃的东西一样,可味道不一样啊。在这个时代,想让官员和百姓同一个锅吃饭是不太符合实际的,按照安景然等人的想法,恰当保持距离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当然,他们偶尔也会和别人一起干活,尤其是赶工的时候。这个时代的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太多了,穆子期对此还是支持的,毕竟他们几个人一起开饭,总会干净一些。*鼓声响起时,王琮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听到这代表下学的信号,他不舍地叹了口气。还差一点时间,老师就能把这道题给讲完了。“大家稍等一下,讲完这道题我们再下学。”前方的年轻老师用教鞭指指木板上写的炭笔字,朗声道。王琮就看到同学们的屁股挪动一下,那一点点因为鼓声而引起的骚乱很快就平复下来。大家继续听讲,直到老师把这道题讲完。“下学了!大家可以回去了。”老师说了一句,把东西收拾好才走出教室。等他走出去后,王琮才慢吞吞地收拾好自己的书本,脑子里还想着刚才那道数学题。他的同桌一脸的兴奋,动作麻利,嘴里催促道:“臭蛋,快点,明天就是除夕了,听说巡检队的人打了两头野猪,快要扛回来呢。哈哈,待会可以看见大叔们杀猪,晚上有肉吃了。”王琮知道自己的小伙伴好动,每次有空闲时间总喜欢去打听消息,所以知道野猪的消息也不意外。而其他知道消息的同学在老师离开后,早就奔跑出去了。“不要叫我臭蛋,我有名字了。”王琮有些生气,他今年九岁,以前在老家,村里人都叫他臭蛋,可他现在有名字了,还是穆镇长取的,他就不想人家叫自己的小名。“好吧,我下次叫你大名。”同桌有些委屈,嘟囔道,“明明一直叫臭蛋嘛。”他们是同一个村一起逃过来的。“走吧,看别人杀猪去。”王琮见同桌答应了,心里颇为满意。两人手拉着手,先把课本拿回家里放好,这些课本非常珍贵,做不到人手一本,只能两人共用,王琮和同桌每人保管一半,三天交换一次。回到住的地方,王琮往自家分到的位置走去,他们这个房间不是很大,左边是长长的炕,这是大家睡觉的地方,他们父子和其他男人一起睡,右边是一层层的木架子,每人能分到一块地方放东西。王琮把书放进箱子里,整整齐齐的,见屋子里没有人,知道大家都出外面干活了,他又到另一条街的女营那里,结果他娘和妹妹也不在。“王琮,你快点,猪被扛回来了,大家在广场那边杀猪了。”同桌的声音又响起来。“来了,来了。”王琮应了一声。两人走出居住区,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还一脸的兴奋,纷纷吆喝着去看人杀猪。王琮和同桌也加快脚步,到了最后是飞跑起来,两人很快就越过其他大人,到达广场。果然,镇外的空地上此时热闹极了,一眼看去乌泱泱的都是人。明天就到年了,从今天上午开始,他们能放三天假,听说大人们也是,要准备吃的。他和同学们对此期待已久。第156章 发展规划“这里这里!”王琮和同桌刚出现在广场不久, 他们的小伙伴们就跳起来挥手示意。王琮和同桌见状, 连忙挤进拥挤的人群来到一个利于观看的位置, 一群人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通。两头野猪看起来皮粗肉厚, 嘴里露出来的獠牙看起来颇为吓人,可王琮他们并不害怕,反而指指点点,看起来十分兴奋。“这次巡检队不止打到野猪, 他们还打了许多野鸡和野兔。”消息灵通的孩子炫耀道, “这是我大哥说的。”“哇, 你哥真厉害, 竟然能进巡检队!”有孩子羡慕地惊呼。“嘿嘿, 我哥当然厉害,他长得又高又大, 你们可不能欺负我,要不然我就让我哥把你们抓起来, 嗯, 就像前几天那个偷人银子的小偷一样,被镇长抓住, 扒掉裤子光着屁股被打一顿, 脸都丢光了, 我哥还说那个小偷被送到县城去修路,要修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消息灵通的孩子得意极了, 享受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不知是什么原因, 他长得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 身材又比别的小孩胖一圈,在人群中十分显眼,有时候小伙伴们都不喜欢带他玩。“你哥又没转正,他只是临时的,根本没有权力随随便便抓人。”王琮却很不屑,前两天小胖子在教室奔跑,不小心在他的课本上印上一个脏脏的手印,就算小胖子道歉了,他还是不高兴。嗯,他决定,一定要讨厌他十天!绝不原谅!小胖子一听,大眼睛眨了一下,挠挠自己的鼻子,眼珠子一转,突然捂住自己的小嘴,没有再说话。他爹说过,不能在外面乱说话,尤其是和大哥有关的事,免得影响到大哥的工作,万一大家的工作丢了,他们家就没有钱去杂货店买东西了。他最近看中了新来的水果糖,可不能犯错误。嗯,还是管好自己的嘴吧。小胖子觉得自己机灵极了,千言万语不如一默,嘿嘿,他啥也不说。“就是,镇长和老师说过了,俺们梅山镇可不许有那些欺上瞒下、敲诈勒索、无中生有、仗势欺人的事,你要让你哥做个好人,不要犯错误。”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少年接口道。“我大哥没有,没有。”小胖子慌忙摇头。“别吵了,快看,野猪的肚子被切开了!”王琮的同桌没怎么注意小伙伴们小小的争执,他全副的注意力都放在杀猪身上,此时就突然叫道,“咦,你们快看,镇长他们也来了!”这话一出,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转到安景然等人身上。“镇长他们真好看啊。”旁边有小姑娘小声道,王琮听说这是班上的女同学说的,和自己差不多大,是一个有着大眼睛的小姑娘,说起话来小小声的。他记得当初学堂刚成立时,穆镇长说女娃儿也可以上学,他爹就在家里说过是伤风败俗,还老大不高兴,结果被他娘给骂了。人家镇长说了,女娃儿学点字出来,懂得算术,以后就不容易被人骗,万一运气好,还能进厂子干活呢,那可是有月钱的!现在的女娃能读书,以后他妹妹也能读,万一读出来进了厂子呢?听说大夏那边可是有不少纺织厂是要女工的,月俸很高,可以养活一家人了。至于什么是厂子?嘿,就和县里的砖厂和水泥厂一样,里面的人可厉害了,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挺胸的,每个月都有一笔月钱,不用下地干活就能养活自己,多少人羡慕啊。反正现在读书不要钱,不读白不读,凭什么别人能占便宜自家不能占?反正在娘亲说了这番话后,他爹就不敢吭声了,只叫他在学堂上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不对,现在没有功名了,是读完小学,要考上初中,将来好进衙门当官。王琮非常喜欢读书,虽然他现在才认识几个字,可他觉得自己懂得了许多道理,这让他开心极了。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穆镇长那样的人,又能当老师,又能做官。看看,镇长和穆镇长年纪比别人小,可那些年纪大反而要听他们的,看起来多威风!看完杀猪后,当天晚上他们的咸菜里就多了一点油腥味,他是小孩,还能多出两片猪肝,王琮他们满意极了。第二天不用上学,他把昨天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然后才出去帮大人们干活。穆镇长说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学习好,他知道穆镇长曾经在什么考试中考过第一名,所以他很听话,一直照着做,结果他发现,自己学得最好,连穆镇长都表扬过自己呢。他还是有活要干的,扫地、给干活的人递个东西跑个腿什么的,整个人忙得很。而且今天是除夕,大家知道要包饺子,心里面都快活得很。等吃完年夜饭,明年就是新年了,听爹说镇里就要分地了,他爹娘对分地可是等了很久,有空都跑到镇外的田地去瞧一瞧,想象着自家的田地该是哪一块。在老家村里,他们家的地因为给爷爷治病都卖掉了,爹娘只能租着镇上大户的地,每天都吃不饱。他爹娘说了,等有了自己的地,以后就能个八分饱了,人家大夏,不对,是咱们大夏的皇帝可是厉害得紧,他们有一种肥料,一放进田地,稻谷的产量就能比以前多一倍!起码有四百斤!爹娘听说后都不敢相信,可如果不是真的话,那镇长他们哪来弄来这么多米和粗粮给他们吃?穆子期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转角处,就看到有个小孩兴冲冲地跑过来撞上自己,他倒是稳如泰山,对方反而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小心点,慢慢走。”穆子期弯腰把他扶住,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教的学生,就笑道,“王琮,这么急是想去哪?”“穆,穆老师,我,我……”穿着圆滚滚的王琮抬头一看,小脸顿时涨得通红,期期艾艾地答道,“林大娘找我娘有事,我去找我娘回来呢。”穆子期点点头,拍拍他的小肩膀,柔声道:“那走路记得看人,地上有一层薄雪,路滑不好走,小心一些。”镇里的老师不够,县里暂时没能力派老师,所以都是他们这几个人轮流来上课,经过一番实践,最后就定下他和东村的村长固定来教书。当然,他们还找了个识字的、会讲官话的本地人来翻译,这样的翻译估摸着要持续到孩子们能听懂官话为止。在这个时代,穆子期觉得最难做的就是沟通工作。话说回来,有些方言真是难懂啊,难怪前世的新中国要推广国语呢。梅山镇有四千五百多人,其中适龄的孩童只有五十三人,人数这么少,大家生活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穆子期就能很轻易地认出自己的学生,其中王琮最令他印象深刻。这小家伙据说已经九岁了,可看起来才六七岁大小,面黄肌瘦,头发枯黄,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就这样,小家伙的智商竟然不低,记性非常好,逻辑思维强,算学是一教就会,反应很快。尤其让穆子期惊讶的是,小家伙很听话,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不因为自己学习进度快就马虎了事,每次被他那双热切的眼睛望着,他总有一种“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所以就算公务再繁忙,工作再多,他都会认认真真去上课,就为了不要误人子弟。人家说野有遗贤,其实民间也有遗落的明珠。穆子期觉得王琮就是如此,如果按照原来的轨迹,家里是佃户的他估计没有机会接触到书籍,也就没有读书的机会,那他的聪明和灵性可能很快就泯灭于人群,天天为一口饱饭奔波。穆子期见过他的父母,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村民,想不通他们为何生出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大概是变异吧?想不通就不想了,他不如关注这个小家伙,以后有事可以帮一帮,让他继续读下去。说不定以后还是自己的校友呢?他暗想。告别王琮,穆子期又继续往前走,时不时就和遇到的人说说话。一路上,当他看到众人脸上露出的笑容时,心里也颇为安慰,不管如何,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这个领导班子没有搞出什么大乱子,把镇民们的衣食住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中间没有因为天冷而冻死一人,只有因病去世两人,没有发生什么疫病,这是值得自豪的。今年的年夜饭,当他们能吃到嘴里时已经是下午了。所谓的年夜饭就是一大碗骨头汤,一盘青菜饺子,两张木薯煎饼。所谓的青菜是从地里拔的白菜和葱蒜等,还未成长,肉是野猪肉,碗里泛起的油腥让大家喜笑颜开,很是珍惜。虽然人在异乡,身边的人大都是刚认识不久的,可看到大家眼里对来年的憧憬,穆子期总算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深藏在心底,把心思投入到新年的祝愿中去。过完年,放完鞭炮,梅山镇的人有三天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