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8:03      字数:6201
  蒋村长脸色复杂地点点头。在场还有其他人在等待,两人就不再多谈,继续登记造册。有丁大娘的例子在,旁人即便不满意,也不敢再乱嚷嚷。县官不如现管,村民们生怕自家给村长和镇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惹来麻烦,就算对分地不满意,觉得自家手气不好,也不敢再闹腾。于是,在经过这一次的“杀鸡儆猴”,众人安分下来后,接下来的工作进度就加快了。二月二日,龙抬头。此时正是阳气回升,土地解冻之时,为了祈福,也为了保佑梅山镇的所有人今年能有个好收成,穆子期就向安景然提议,想简单举办个祈福仪式,祭拜一下土地神。“好,这个主意好,等祭拜完,他们就该收拾行李,搬到自己家了。”安景然静静地沉思了会,同意了,眼睛则望着正在进进出出收拾东西的人们,再注意到他们脸上绽开的笑容,心里也一阵喜悦。“是啊,人多力量大,咱们赶紧赶慢终于在东、西两村建好足够的窝棚,等村民们忙完春耕,他们就该找准时机建房,不说砖瓦房,就是茅草屋都比窝棚要好。”穆子期以前经历过这一阶段,眼看着面前的村民们会沿着清溪村的模式走下去,心里颇感安慰。几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成功走到这一步,即使中间出过一些错误,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艘名为“梅山镇”的小船终究还是成功靠岸,没有走错方向,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哈哈,等这两千人搬走,咱们就该把镇上重新规划一遍,朝廷对规划最为重视,连道路的宽度都有规定,搁在以前我不会注意到这些,现在轮到自己操心了,这才明白朝廷的深谋远虑。”安景然说到这里就面露佩服之色。穆子期暗暗一笑,这段时间大家一起共事,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加上同居一室,平日里没有大的争执,所以有些话他可以随意说出来:“听说这是左丞相规定的,他老人家就喜欢看到房屋整整齐齐、车马有序的样子。还有,听说陛下喜洁,效果大家都看到了,根据这几年的统计,我朝每年发生疫病的次数远远低于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有时候仔细想想,在古代的日子真不好过啊,万一倒霉点,自己所处的城市发生流行疫病,又不小心被传染上,那岂不是祸从天降?安景然应了一声,突然想起什么,就道:“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了,刚才我收到一份公文,县衙让咱们把一些死水的水沟或水窝子清理干净,再不行就干脆填埋。如今是开春,得注意这些,免得发生什么传染疫病。”一说起正事,穆子期的表情就变得严肃,和安景然低声讨论起来。也许在外人看来,自己是安景然的心腹吧,毕竟对方很看重和信任自己。望着安景然拧眉思考的模样,穆子期突然想到这个,心中不以为意。第158章 县城之行和安景然说完公事, 穆子期就去忙活自己的事了。分田到户只是初步,接下来的种子购买、地契制定、镇衙门修缮……这些都需要大家一起忙。至于土地神祭祀, 这是朝廷所允许的,主要是土地神在这片土地名声甚广,称得上是深入人心,百姓认同力极高。在一个新的地方, 朝廷不去规范民间的信仰, 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淫祠趁虚而入,非法敛财, 扰乱秩序。祭祀的过程并不繁琐,大家急着搬家, 就只在镇外一棵超过两百年的罗汉松树下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 之后就是按照事先的计划, 分别去自家被分配到的地方。等到下午,一直热闹的街道变得安静许多,人数直接少了差不多一半,剩余的镇民欢欢喜喜地重新分配房间, 时不时就有人去自己分到的宅基地和田地左看右看,傻乎乎地笑着。“说是镇,其实就是个大点的村。”穆子期找江副镇长商量事情时, 就听到他说这句话。穆子期闻言, 转身看了看周围, 的确, 当初来这里急着入住,大家只是急匆匆地把原先破败的房子修缮了下,又盖了一座座的茅草屋和窝棚,如今乍一看,就是一个很简陋的村子。“到底还是比村子大一些,如今能有两千多人的村子很少,说不定今年还会来人呢,毕竟一直在打仗。”穆子期微笑道,想到待会还得去学堂上课,就立即问他,“除了需要买桌椅和种子,还需要买什么吗?”他想速战速决,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江副镇长见此,就笑道:“你明天去县城要忙的事多着呢,我这里的事可以迟些再办。对了,差点忘记说了,衙门里的白纸和墨锭不够用了,有时间的话就帮带一些回来。”有办公经费在手,穆子期自然点头答应。告别后,又去巡检站站长那里说了一会的话,记下他的需求后,这才满意地回房,准备休息一会儿再去上课。别人搬家他也能搬家,镇上一下子少了两千人,他们这几个同居一室的人就分开了,每人可以单独占据一个房间,尽管房屋简陋,里面没有什么摆设,穆子期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是单独一间,总要方便许多,不用担心影响到别人。次日清晨,穆子期和许多才早早就出发,刚到县城,顾不得其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分管教育的副知县那里拜访。“大人,我们梅山镇要什么没什么,又是最后一批从县里出去的镇子,等到了镇上,天气又冷,想做什么都不方便,好不容易在窝棚里待了一个冬天,勉强活过来,如今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个个分身乏术,就算如此,对于教育我们是不敢落下,从不懈怠,从去年十一月到现在,一直坚持着,真正的孩子们已经学会简单的算术和见识上百字了。”穆子期说到这里,见副知县含笑的模样,定了定神。“所以这次老师的委派,我们梅山镇一定要有三个!”他比划了下数字,觉得自己的要求非常低了。“不行不行,这次上头只给咱们县二十名先生,全县就有八个镇,你一下子要去三个,那其他镇该如何是好?还有,县里也要建一所小学,这里也缺先生。”副知县站起来,双手负在身后,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本县地图,就毫不犹豫地拒绝。穆子期微微一愣,又立即说道:“那两位?大人,最少两位,要不然学堂根本运转不起来。”如今相省的一年级就只需学习国文、算学和农学,那些格物、地里和历史,等到三年级再学,要不然教师的缺口更大。“就一位,你们的学生人数最少,才五十几个,其他镇子比你们多。还有,像县城,单是孤儿就有差不多一百人,再加上其他人家的孩子,先生太少管不过来。”副知县见穆子期的脸上一下子暗下来,心里也不落忍,只是给了梅山镇两位先生,那其他镇知道后岂不是在他耳边吵死?这种特例可不能开。穆子期沉默了。他们镇是没有孤儿的,那些失去父母和亲人的孩子,都统一由县里的福利院收养。“先生的分配比例是按照人数来,这种事是有规定的,不是由我说了算。”副知县暗暗踮起脚拍拍穆子期的肩膀,劝说道,“像你们镇这么注意教育的凤毛麟角,其他镇子都在忙着填饱肚子,这样吧,我做主,给你们选派的先生学历最高,就初中毕业。”穆子期一听,看着眼前这位方头大耳、人到中年的副知县一副“你赚到了”的表情,嘴角抽搐了下,很是无语。初中毕业?那这批老师的素质……他突然有点担忧了。“不要强求太多,你要知道如今到处都缺人,能有小学毕业的人肯来这里就不错了,而且他们当初毕业的成绩不算很差,有个别是单科成绩特别好的,这次都一并招过来了,他们来这里之前,还培训了半个月时间,应该能胜任先生的工作。”副知县本来有点心虚,结果说到最后,自觉有理,胸膛也挺起来。“他们中有些人还很年轻,我之前在府里就特意抢些年轻的,以后多办几期培训,这水平就上来了。”说到这里,副知县还有些得意,当初自己的脑子转得真快。那您怎么没想到年轻代表着没有经验?穆子期眨眨眼。“好吧,只能这样了,初中就初中,大人,一定要记得给我们留个初中毕业的老师,这是您答应过的。”穆子期又哀求了一会,见对方不为所动,自己还差点被说服了,只能败下阵来。“放心,我说话算话。”副知县暗松一口气,嘿,又说服了一个。“不是我不讲情面,我想过了,你们小小的梅山镇就有两个夏国大学出来的,教书对你们岂不是小菜一碟?对了,子期啊,我建议你兼任山长的职务,你觉得一位先生忙不过来,那你可以亲自上阵啊。事先说好,你做了山长和先生,那可是多一份月俸的,相当于你领两份月俸。”副知县说出自己盘算已久的心里话。对于才一顿饭的功夫,领导就称呼自己的名字,穆子期表示并不觉得受宠若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事务繁忙,估摸着兼顾不过来。”穆子期面露难色,想拒绝,他现在在府城买了商铺,不怎么缺钱,平时在镇上吃住都是不要钱的,每月一两半的月俸纯剩下来。他说的是实话,他们已经制定了全镇的发展计划,就算忙完春耕,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做呢。“就最近忙些,等忙完春耕,接下来就该闲一些了,而且你不用给自己安排太多的教学任务,只教一科就行。对了,子期,你最近还写其他科目的辅导书吗?先前我儿子买了你的算学和格物辅导书,他说很有收获,我看了下,我儿子的短板是英语,他说这科最难,每次考试都堪堪及格,我都没眼看了。”眼看到这次谈话就要结束,副知县突然说起另一件事。穆子期愣了愣,就问他:“令郎是初中还是高中?”“高中,刚上高一,在老家风州中学就读,我就怕他高一跟不上,高二就难了。”副知县有些担忧。风州府隶属于广南省,离明州府稍远,是广南省最偏僻的府城之一。穆子期见状,总算明白为何他们才第一次私下相处,对方的态度就如此亲切了。原先他早就跟严日初打听过对方的为人,要不然他哪会这么直接就闯进对方的办公房来提要求?就是知道这位副知县没有什么架子,待人温和,他才大胆提要求的,没想到对方的态度这么好。果然传言非虚。“我没有再写辅导书的打算,不过对于英语文,我有一点个人的学习心得,大人不嫌弃的话,我下次来县城就把心得和参考的辅导书告诉您。”举手之劳的事,穆子期很乐意帮忙。再说得势利点,和上级领导打好关系对他没有坏处。“好好好,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副知县一副高兴的模样。谈完这个,穆子期就看到副知县的文书在门外晃了晃,知道对方有事,就识趣地告辞。反正该办的事办完了,就算不能如愿也没有办法,幸好先前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从副知县的办公房出来,穆子期就看到茶水间坐了七八个人,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熟人。“刘兄,你怎么在这里?”等刘江走出茶水间,两人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穆子期就询问道。“跟镇长出来办事。”刘江歪歪嘴,“刚才进去的那个就是我们镇的镇长。对了,你也找王副知县有事?”穆子期不想多说,摇头叹道:“是有事,可没能如愿。”他昨天中午接到公文,知道有一批教师要来,今天一大早就赶来县城,没想到其他镇的人动作也这么快。看来以后事事都要动作加快一点,免得落在后边,只能捡别人的汤水喝。“没事,这件事办不成,说不定下一件事就能办成了。”刘江安慰道,又把穆子期打量一番,直言不讳,“子期,你瘦了。”说完还咳了几下。“咱们彼此彼此。”穆子期苦笑,见刘江同样是瘦了一圈,就关切地问道,“我见你今天的脸色似乎不好,是发生什么事了?”脸色比以前蜡黄。“前不久受了点风寒,来县城开药吃了半个月,这几天好得差不多了,就是偶尔还要咳嗽一下。”刘江抹了一把脸,叹了口气。“那你为何不先休息好?不能在镇里休息吗?”穆子期不解,他觉得生病就不该强撑着,这时候生病太可怕了。“没办法,事情多公务忙,我们镇上下忙得团团转,我也不好多休息。再者,镇长习惯我在旁边做事,要忙的事多。”刘江不觉得有什么。“看来大家都不容易啊。”穆子期感叹。第159章 经验不足“还是要多注意休息, 免得病情复发,影响之后的工作。”穆子期笑道, “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你爹娘定是同样的想法。”风寒这种病,一个不注意,可是很容易复发的。说起远在阳城的父母, 刘江神情一怔, 很快就回过神来,点头道:“我明白,其实我是自恃年轻, 觉得身体好不碍事。你放心,我会多注意的。”穆子期满意一笑, 见角落这里有人经过, 想到在门房那里等待的许多才, 就没有多待:“我还有其他事要做,下次有空再聚。”“好,有空再聚。”刘江回应道。告别刘江,穆子期又相继去了其他部门办事, 等交代许多才去买白纸和墨锭后,他就径直去找严日初叙旧。“如何?又开始打了?”说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后,穆子期就转入正题, “我在乡下消息不灵通, 只听说隔壁省那里又开始打起来了, 这才刚开春呢。”他刚才在县衙里转悠, 偶然听到别人的只言片语,心中好奇,这才询问好友。“一直在打,先前是零零星星的战斗,前几天突然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具体详情我们暂时不知,不知报纸会不会披露出来。”严日初也在关注战争的事,就算隔得较远,也与他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一般的报纸不会披露,不过军报应该刊登有,算了,能传出来的迟早会传出来,不必咱们去揣测。”穆子期呼出一口气,“唉,也不知这场战争会持续到什么时候?”陈香还有消息呢,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如何?希望没有性命之忧。穆子期不得不承认,他先前的想法太过简单了。原先他以为凭借着大夏的军事实力,想打下半壁江山不是难事,还以为这个速度会很快,军队会所向披靡,没想到以如今的情势来看,这场战争估摸着会持续两三年,甚至更久。说到底,大夏军队对后勤的依赖性太强,而大金的交通状况……想想就知道很不乐观,很多时间会浪费在交通上。再者,大夏实行的是占领一地消化一地的政策,这个速度还会放慢。“不知道,也许明天大金立即投降,也许会好几年。哼,大金的手段太过于恶心和残忍,每次都用那些无辜的百姓来消耗我们的弹药,这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严日初冷哼一声,“还坚清壁野,把沿途的百姓都迁走了,也不管他们死活。”穆子期默然,战争不是简单的实力对比,中途还涉及到许许多多的事,比如这次,大金国那边派出的将领就是一个心狠之人,他是大金的皇族,异族,心肠狠毒,为了胜利毫不手软。即便如此,穆子期他们也不能否认对方有一定的军事才华,要不然岂能和他对峙这么久?就是战场上的盘外招用得太多,让他们有些束手束脚。大夏打的旗号就是恢复汉统,加上人力资源的宝贵,自然不想把对面的百姓变成消耗品,如此一来,就被敌人利用到这块软肋。穆子期不是军事天才,这种观点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不知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他到底不是军中之人,想知道具体情况还是太难了。两人又讨论了一会战场上的事,说了一些从别处听来的消息,不久,午饭时间到了。“我请你。”严日初揽着他的肩膀,笑道,“今天县衙食堂有新鲜的鹿肉,听说是从军营那边买来的。”“他们又出去打猎了?”穆子期问了一句,心里已经习以为常,“话说回来,我们镇的两个村也要到山上走一趟,起码要把那些猛兽往深山里赶。”村民们还在住窝棚呢,这种建筑防不了大的猛兽。“这事要做,我爹先前在丰收村当村长时,每年都要请人去山里瞧一瞧,就怕村外围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头猛兽,伤到村里人。”严日初赞同。“你先去点菜,我找一下许多才,到时咱们一起吃。”穆子期在门口站了一会,没见到许多才的身影,就先朝严日初说道。“好,那你们快点。”严日初不以为意,率先去食堂了。没让他等多久,许多才就回来了,而中午的饭菜也很适合他们的口味,心里十分满意。吃完饭,穆子期也不要严日初送,只是临走之前还叮嘱道:“阿初,记得有空帮我去驿站那里看看,有我的信就帮我领回来,我跟驿站的人打过招呼了。对了,我上次写信给无病,请他帮我买《科研月报》,这个你也帮我留意一下。”“知道了,我记住了。”严日初翻翻白眼,“你不用啰嗦,我真是想不通,好端端的,你怎么还要看《科研月报》?你又不打算进研究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