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8:04      字数:6212
  “就是就是,两个孙子都能考上夏国大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人附和道。老叶氏被奉承得合不拢嘴,虽说自从穆子期开始读书展露天赋后,这类的话时常有人说起,可每次她听到,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听说府衙的人都来了。”有那么大的面子吗?提出这话的妇人若有所思。“不是府衙的人来,是府衙的人正好是我家大郎的同窗。”老叶氏赶紧辟谣,随着穆家的境况越来越好,锦上添花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了,老太太的小孙子可定亲了?没有的话,我这里有个好人选……”有人看中穆家整体呈上升趋势,想到自家亲戚有适龄的姑娘,就试探性地开口。老叶氏一听,和季老太太对视一眼,两人就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热闹的寿宴过后,时间就到了十二月初,很快就到了穆子期要离开的日子。这次他的假期少,所以就算天寒地冻,他依旧要赶回梅山镇。“奶奶,要不你们等开春再去吧?这天气还是太冷了,我怕冻着你了,那可不行!”穆子期劝说道,当他回家时就是这个想法了,毕竟冬天赶路并不舒服,尽管车上和船上都有取暖措施,大家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保暖性很强的棉袄或羽绒服,可他还是会担心老叶氏的身体状况。如果因为要赶去照顾唐昕而生病,那他和唐昕如何能心安?穆圆圆为了老叶氏的身体状况考虑,也是同样的想法。“就是,等天气一暖和,我们立即出发,奶奶,我知道该如何去坐车坐船去相省,再不济咱们还可以请镖局的人送我们过去。”她说道,对兴冲冲的老叶氏耐心劝说。老叶氏在犹豫,她是非常想去相省的,毕竟那意味着不仅可以照顾怀孕的唐昕,更意味着可以时常见到穆子期。要知道自打他穆子期上了高中后,他们住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许多,这让她忍了许久,如今好不容易露出曙光,孩子们各有安排,她真是片刻都不想等了。只是考虑到万一自己生病会给孩子们造成的麻烦,最终,在众人轮流的劝说下,她最终还是屈服了。“唉,那今年不能在一起过年了。”老叶氏最不舍的就是这一点,过年意味着团圆。想到今年估摸着穆子期和穆子清都不在家,家里变得冷冷清清的,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她年纪大了,最是喜欢热闹。“没关系,过不久就能见面了,以后住在一起的日子还长着呢。”穆子期安抚她。定好启程的时间后,穆子期再和严日初商量,发现他不肯跟着走。“我再等等,反正我当初请的假比你多,还有十几天时间,我想留在家里陪陪爹娘。”严日初婉拒小伙伴一起回程的想法,面上笑眯眯的。穆子期皱了皱眉,心里虽然觉得遗憾,或者严日初的心思不纯,但想到他希望多陪着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就点头道:“好吧,那只能我一个人去了。”“嗯,路远,你坐车的时候留个心眼。”严日初叮嘱道,心里颇为内疚,毕竟本来说好了要一起来回的,“子期,要是合适的话,你干脆在身边养个跑腿的人就好了。哎,我记得以前的读书人身边都是有书童的,偏你没有。”有个随从的话,去哪里都有人照应。大夏的教育注重动手能力,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废除了本国人被卖为奴隶的死契,想要有帮佣,只能前去雇佣,或者去买从海外来的贵的下人,如此一来,想培养一个心腹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所以这么长时间了,穆子期都没想过找个书童,毕竟他们家的经济情况刚刚好转,能做的事他都自己做了,加上有前世的记忆,就觉得很正常。不过像严日初和季无病,两人家中都有随从,虽说平时不带去学校,可还是能帮忙跑腿的。大二实习那年,要不是朝廷规定不准他们这些大学生带着下人一起,说不定严日初也会带着随从帮忙跑腿和做杂事。等到后来他们转正,朝廷对此不严格要求了,严日初竟然也忘记这回事了。现在他重新提起,穆子期只能答道:“看情况吧,有机会我会找个人帮忙跑腿。”主要是如今的驿站传递太过于方便,想送什么东西给别人,直接邮寄就行,速度快,安全,价格还不算贵,他能接受。既然严日初不去,到了离开的日期,穆子期只好发挥自身的人脉,终于找到合适的同伴。陶靳家里正好有商队要去相省,穆子期有大半的路程和他们相同,可以有个照应。穆家人一看,这才放下心来。一路冒着寒风回到嵇城,路上因为轮船出了点问题,耽搁了一天时间,所以匆匆见过唐昕,见她被照顾良好,穆子期就赶紧赶到梅山镇上值。忙碌了半个多月,把积累的公务做完,开了几个会议,领到自己的年终养廉金,又给镇衙的下属下发年终福利,安排好春节放假期间的值班人员,穆子期这才回到嵇城,准备和唐昕共度春节。虽说只有两个人在一起过节,不过穆子期在这里的同学和朋友不少,所以这个年还是过得很热闹的。转眼间,春节的热闹逐渐远去,梅山镇开始春播,等到地头田间冒出嫩绿色的青苗时,老叶氏她们一行三人终于到了。老叶氏她们一到,冷清的四合院就多了几分人气。这时候唐昕的肚子已经五个多月快满六个月了,有家人在身边陪伴,穆子期在梅山镇终于能安下心来。穆圆圆来了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在当地的女学找到工作,再去做教师,月俸和明州府差不多。严日初见状,如同猫儿闻到鱼腥味,每次休息都会跟着穆子期上府城,让穆子期眼睁睁看着这对未婚夫妻越来越黏糊。四月初,新的任命下来,穆子期升为平福县教育部部长。对于这个消息,老叶氏等人大喜过望,纷纷责怪穆子期的口风过紧,让她们没有心理准备。第193章 弄瓦之喜“公文尚未正式下达, 我不好说出来, 免得空欢喜一场。”穆子期摊摊手,有些无奈。官员调离岗位, 有新的任命时, 吏部那里总会找人去谈话, 起码会询问一下本人的意见,免得万一他本人不乐意,出工不出力,那就就违背当初调任的初衷了。穆子期被叫去县城谈话时, 当然会选择同意。虽说他舍不得梅山镇这个奋斗了几年的地方, 他对这个镇子的方方面面都极为熟悉,他能叫出九成村民的名字,干公务时会觉得容易,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又不可能在这里待一辈子, 迟早就要离开的。对此, 穆子期自认为还是颇为理智的。“先前有个人的任命书都下发到半路了, 结果事情有变, 吏部那里又赶紧派人去叫回来,费了很大的人力。”他又解释道。“都是自家人,你说了, 我们肯定不会说出去, 起码有个底, 省得别人都上门恭喜了, 我们还不知道。”老叶氏可不管这些,敲了敲穆子期的手臂。穆子期只能自认理亏,忙道:“下次一定跟你们提前通气,再也不敢了。”唐昕和穆圆圆见他求饶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穆子期看到旁边站着的唐昕那挺着大肚子的模样,还是有些心惊胆战,忙走过来扶着她道:“不能笑太大声,我看了害怕。奶奶,昕儿的肚子那么大,会不会是双胎啊?”他记得穆圆圆和穆子清就是龙凤胎,说不定穆家有双胞胎的基因呢。老叶氏摇摇头,她慈爱地看了一眼唐昕,道:“我们老穆家祖上似乎没有生过双胎,之前的双胎是圆圆娘那边带过来的。”她又瞪了一眼穆子期,嗔道,“你以为双胎就是大好事啊?生两个可不比一个容易。”老叶氏当然希望唐昕能一举生得两个,就因为双胎稀少,能活下来的更少,所以世人才认为生双胎是大吉大利。可对于她来说,孙媳妇生一个也挺好,起码安全,对身体的损害更小一些。“可我觉得肚子好大。”穆子期蹲下来摸了摸唐昕隆起来的肚子,又回忆起原先不经意时见过的孕妇,还是觉得唐昕的肚子更大。有老叶氏和穆圆圆在场,唐昕有些不好意思,就推了推他的脑袋,严肃地说道:“我是大夫,身体如何自然是知晓的,我这个肚子的大小很正常。”说完就撑着后腰,准备去散步。越是接近生产,她就越发热衷于走路散步。作为一名专业的妇产科大夫,她的专业知识还是很丰富的。其他的不说,每天走路一段时间,对以后的生产大有好处,她就一直在坚持着。穆子期知道她的习惯,一见她的动作,就立即跟在身边。老叶氏见状,也不打扰他们,忙指挥阿梨把吃剩的饭菜收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她就怀念起送到季家养的旺财了,要是有它在,家里的剩饭剩菜都不用愁,中午剩下不要紧,晚上就不大好,自家大孙子不大喜欢吃剩菜,家里也没有养鸡……老叶氏环视院子一周,见此处窗明几净、花团锦簇,忍不住摇摇头,真在这里养鸡的话,算是大煞风景了,还不如去郊外那里和老乡说好,让他们帮忙养上十几只鸡,等唐昕坐月子的时候补身体。唐昕的预产期在七月份,至于是哪一天就说不大准了,随着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身体的不适也逐渐加重。穆子期每旬休息都会回嵇城,到了后来,他干脆就买上一辆自行车,以后就不用等马车,直接骑车上路,骑得快的话,也就两个多小时,不算太累。严日初见状,也跟着买了一辆,两人每月往回几次,身体有没有变强暂且不说,倒是晒黑了许多。穆子期到了县教育部,在工作上很快就能上手。不说前不久升为副知县的安景然在暗地里支持,就是他自身也是有能力的,不到一个月,就把部里上下的情况摸清楚。等到五月份,严日初终于成为税务部的二把手,成为副部长。“总算是等到我了。”面对穆子期的恭喜,严日初笑得很是开怀,“我一直不是很在意这个,没想到他们几个争得厉害,最后竟然落入我手里。”穆子期翻翻白眼:“那你这是不是傻人有傻福?”“当然不是!我资历足够,学历足够,人也能办事,虽说不大机灵,不喜欢跟在上官后面拍马,但我是老实人,上面的人火眼金睛,知道我是个好的。”严日初眼睛一瞪,很不服气,“你看着吧,其实我的人缘好着呢,要不是为了升个级别,我早就调去府城了。”他决定了,从现在开始,他就可以努力往嵇城那边调任了。想到将来能和穆圆圆在府城定居下来,两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的心里就甜滋滋的。“子期,九月份是个好日子,宜嫁娶,你说那天我和圆圆成亲如何?”他凑到穆子期身边,厚着脸皮问道,“真的是个好日子,咱们是好兄弟,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早就知道,不会担心我将来对圆圆不好。唉,我这是心里难受啊……”他捂着胸口,皱起眉头,做出一副“痛苦”状,“你和无病都娶妻生子了,就我孤零零的一个,身单影只,每天吃饭都不香。”穆子期斜睨了他一眼,把吃饭不香的问题都说出来了,看来事情真的很严重。“放心吧,来嵇城之前,我奶奶就把圆圆的嫁妆准备得差不多了。”穆子期本来想逗一下好友,但见他眼睛晶亮的模样,又不忍心了,只好老实说道,“等到我娘子生完孩子,出了月子,我们就会回明州府,这已经和你爹娘商量好了,原来你竟然不知道吗?”因为长幼有序的缘故,本来老叶氏还想再拖一拖,想等穆子清先解决婚事,可看穆子清的情况,他在近期是不可能解决人生大事的,再考虑到穆圆圆今年已经二十岁,严日初则是二十四岁,穆家和严家交好,她就只能妥协了。总不能让自家的孙女变成老闺女,如今的世道,二十岁出嫁正正好,再迟的话,年纪就算大了,对女子不好。最主要的是,如今严日初和穆圆圆算是在一处地方工作,等成亲后,夫妻俩能住在一起,他们家又在旁边看着,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什么?”严日初大吃一惊,“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都定下成亲的日子了,他这个新郎竟然不知道?穆子期忍俊不禁,道:“定是你娘忙得忘记了,或者是过几天才寄信给你。”“哼哼,肯定是我那傻弟弟又出幺蛾子,我娘给耽搁了几天。”说起比自己小四岁的弟弟,严日初头疼地揉揉太阳穴。自家的弟弟真是能折腾啊,小学时,明明和穆子清同岁,可读书晚了一年,从小喜欢舞木仓弄棒,读完初中还留级一年,等到他上高中时都已经十八岁了,好在上了高中后,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脑子开窍了,成绩一直不错,他今年刚二十岁,七月份就要高考。家里都想让他从文,偏他想考军校,还说考不上的话就直接去当兵……如此一来,爹娘能乐意吗?他们家在军中没什么人脉,而且爹娘觉得弟弟从小娇生惯养,也不想让弟弟从军,担心他吃不了那个苦,没想到弟弟不肯听劝,如今估摸着还在僵持。“是阿端想从军的事?”穆子期当然知道严家的情况,严日端虽是严日初的弟弟,可他从小在明州府的叔叔家长大,等穆子期他们去府城了,他又回到芙蓉镇的父母身边,而且对方自有一圈小伙伴,双方的接触并不多,最多是见面打招呼,聊聊天而已。尽管了解得不多,可从严日初的口中,他也能时常知道对方的境况,自然明白严父严母心中的顾虑。这年头,就算官府宣传得再厉害,把武人的地位提高到史无前例的地步,一些衣食无忧、疼爱儿子或不放心儿子涉险的父母还是不会把自家儿子送去当大头兵,除非是考上军校,以后出来就是军官,这才有几分可能。“我觉得阿端一直坚持的话,严伯父他们最终只能败下阵来。”穆子期预测道。“这就是为难之处了,我爹娘想让阿端考大学,他现在的成绩还不错,想考夏国大学可能性不大,但考上其他普通大学还是有可能的。家里的意思是让他以后和我一样入仕,兄弟俩相互扶持。”严日初叹了口气,“我倒是不在乎扶持不扶持的问题,弟弟难得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我想支持他,可战场上刀剑无眼,我怕有一天自己会后悔,后悔支持他从军。”“子期,你能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理吗?”他说到最后,面容上流露出的苦恼显而易见。穆子期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人各有志,我相信阿端该想清楚的都想清楚了,你是他哥哥,不是爹娘,就算是爹娘,也很难阻挡他的志向。”“就是这个理。”严日初甩甩头,“算了,我晚上再给家里写封信,总要劝上一劝,再说了,这快高考了,如今上什么学校是另外一回事,还是先把精力放在考试上再说。”这时候是先考试再填志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穆子期赶紧转移话题,说起成亲的事。果然,一说到成亲,严日初就高兴起来。时间进入七月初,气候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之一,在外面的大太阳下走上几步就能让人汗流浃背,唐昕挺着大肚子不能多用冰,西瓜消暑解渴,可惜性寒,她也不敢多吃,怀孕的后期过得非常辛苦。穆子期见状,和唐昕商量过后,就替她向医院请了四个月的产假。“人家说七月流火,进入七月就会一天天变得凉爽起来,可现在怎么还那么热?”这天下午,唐昕坐在宽大的椅子上,看着桌子上那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觉得全身更热了,是一点胃口都没有。穆子期站在她身后,拿着扇子给她扇风,闻言就笑道:“变凉快总要有个过程,今天才是初四呢,等过几天,温度就该降下来了。”唐昕摇摇头,打量了下穆子期,见他一身藏青色的薄衣衫,因为流汗,身上的衣衫紧贴着肌肉,如此一来,胸前紧实的肌肉显露无疑,这让她看了有些脸红,可是低头看到自己硕大的肚子,水肿的腿脚,还有脸上生出来的斑点,那点悸动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夫君,我觉得热,你再扇得大力一点,唉,今天下午怎么都没有风?”本来还想坐在游廊里吹吹风的。“天气这么闷热,估摸着是想下雨了,等下雨就好了,今晚能睡个好觉。”穆子期忙加大手中的力度,视线转移到桌子上的鸡汤,柔声哄道,“要不咱们先喝了这碗汤?你看,汤里的油都被撇出来了,喝起来不会腻。”这几天,天气太过于炎热,唐昕的胃口不佳,让他担心不已。“再等等吧,我真的没有胃口。”唐昕捂着胸口,她也舍不得浪费食物,只是实在不想吃,准备就等一会儿。“好吧,那你想吃什么?我去帮你买。”穆子期忙问道。“我想吃复兴街的酱板鸭。”唐昕的眼睛顿时一亮。“不行,那个鸭太辣了,不能吃。”穆子期马上拒绝。自从唐昕怀孕后,她的口味就变得千奇百怪,明明以前并不喜欢吃辣,结果孕期中时不时想吃。如果对身体没有坏处的话,他不会拒绝。而这次的酱板鸭,不在可食名单之中,自然不肯帮她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