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5:55      字数:5201
  孙资脑子愚钝,在学问上没什么发展的余地,他唯一还算拿得出手的就是骑射,这也是孙资在第一轮输给顾世子的时候他会那么激愤,一时言行无状的原因。他很清楚顾世子是不能得罪的,说完不后悔,但在看到顾世子也听到了的时候,心里还是咯噔了一声。但是偏偏那个看上去一团和气的顾世子,这次却这么不讲道理,为了几句口角之争,一副不咬死他就不会放过他的样子,这么不死不休,有必要吗?实在是太过分了!孙资敢怒不敢言,只能迂回地去找六皇子说:“我比顾世子大几岁,这样太欺负小孩了。”孙资还在不说实话,给自己脸上贴金。六皇子虽然视弱,但也一直坚持参加着骑射武课,甚至因为眼睛不中用,在其他的感官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优势,身手很是不错。不过,比他的身手更好的是他看破人心的能力:“说实话。”虽然别人都因为六皇子的残疾,不自觉地忽视了这位皇子,但孙资作为亲近之人,还是很了解六皇子的手段的,他甚至是隐隐有些惧怕这位皇子的。六皇子总给他一种比谁都看得明白的锐利之感,就像是丛林里潜伏着的野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一下冲出来咬破猎物的喉咙。孙资再不敢瞎编,简单交代了一下他和顾世子短暂的恩怨。孙资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还是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些不服气,他真的没觉得他做错了什么,小声嘟囔总结:“他怎么能这么不依不饶呢?这不是仗势欺人吗?”六皇子还是那么冷静,反问得一针见血:“你道歉了吗?”你背后说人,还被对方发现,之后的你是什么反应呢?忏悔了吗?道歉了吗?补偿了吗?如果都没有,何谈让对方放过你,对方又不是你爹。孙资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六皇子就知道是这么一个结果,以前他还觉得孙资这个奶兄有点用处,现如今孙资越来越能给他惹事,已经弊大于利,也是时候换一个伴读了。闻道成也已经闲庭信步般地走到了比武的白圈之内,看向了孙资,好像在说,想好怎么死了吗?孙资拖着就像是被灌了水泥的两条腿,走了上去,他这回真的后悔了,但一切都已经晚了。结果毫无悬念,闻道成当场报仇,在他的辞海里就没有“报仇报得有些过分”这句话,只有一爽到底。不过,在打完人之后,闻道成却做了一件出乎顾乔意料的事。闻道成主动找上了六皇子,解释了前因后果,并道了歉。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他不会因为狗的主人是六皇子就不动手,但至少他会在爽完了之后,去和狗主人协商赔偿问题。毕竟他现在用的是顾乔的身体,他并不想给顾乔得罪太多的人。一个有意道歉,一个有意接受道歉,一时间,闻道成竟和六皇子相谈甚欢了起来。其他人都觉得这是常规操作,是顾乔这样八面玲珑的聪明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只有顾乔自己知道,这样的太子殿下有多难得。他的太子殿下就是这么棒!不接受反驳!第四十一章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日子里, 顾乔就过上了这样上午替太子上课, 下午看太子装逼,晚上给太子尽孝的生活,规律又健康。唯一让顾乔有点发愁的是, 幕后之人也不知道是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他的存在,还是天生谨慎, 一击不中,绝不缠斗, 立刻收手,不管顾乔和太子如何挑衅,对方都不再回应, 就好像他已经死了, 亦或者是他根本不曾存在。闻道成比顾乔看得开:“如果那人那么好对付,十皇子就不会死了,三公主那个女人也不会被吓得现在还窝在山上不出来, 我也不会被下毒。”对方做的事不多, 但每做一件,必然都是造成了惊天动地的效果。刀刀致命,戳在武帝的心头。“我现在越来越怀疑,他是和我爹有仇,而不是和我们这一代有仇了。”虽然还是无法排除皇子公主们的嫌疑, 但也不能排除是外部寻仇的可能。武帝作为一代杀神, 灭的不只是前朝一个政权,还有周边的十国。虽然它们过去都属于中原地区, 但天下早已四分五裂,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在追求着大一统,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可每个政权的受益权贵可并不会这么想。此之蜜糖,彼之砒霜。铁蹄过处,有多少人爱戴武帝,就有多少人憎恨着他。武帝对于子嗣的心魔,就来自于边陲荒漠上一个自称巫的小国,小国有大巫,城破之日,所有皇室成员集体自杀,死不瞑目地诅咒着武帝将会断子绝孙。武帝早年间不断地死儿子,也好像是在逐步验证着这个诅咒。但在这个故事里最无法言说的部分是,对武帝下了断子绝孙诅咒的国家,不只巫国一个。巫国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好几个国家和民族在灭国之日都是这么字字带血的诅咒武帝的。在深受传承、宗族等文化影响的氛围中,大家在无可奈何地咒人时,可以选择的狠毒咒语真不算多。闻道成的总结就是:“结怨太多,真有诅咒,都不知道该先从谁解起好。”武帝就是这么一个特别会拉仇恨的男人。幕后黑手在暗,他们在明,敌不动,他们再动也没办法。顾乔有点恼恨于自己的弱小,竟没有办法帮太子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隐患,像太子拯救了他一样。胸中控制不住的怒火,就全朝着大皇子去了。大皇子就是个脑子不算太清楚的小二逼,已经被夺了一定的权力,每天还要屈辱地被自己的弟弟叫去孤立吃饭,还在那儿想办法舞呢。顾乔都有些同情大皇子妃了,她宫斗的意识还行,就是嫁人的眼光不行。大皇子先是对武帝说他没对太子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子一门心思地就是要找他的麻烦。顾乔懒得浪费口舌,把那天妄图引他去勤为径的宫人和证据往武帝眼前一怼,铁证如山。大皇子面对这样的证据,还敢睁眼给自己洗白,说这是别人冤枉他,他和太子以及太子伴读都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为什么要这么搞?挑拨太子和太子伴读的关系,能带给他什么好处?顾乔直接搬出来了过往很多与大皇子有似是而非联系的谣言传播,这仇早就结大了。大皇子后来就开始装可怜了,表示他年幼无知,一时被人蛊惑,希望武帝能够原谅,总之就是打死不肯向太子低头,特别倔强。顾乔一听就更乐了,这不就是瞌睡了主动送枕头吗?武帝本来的打算只是暂时卸权,等皇子们反省过了,还是会让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的。但是大皇子这么一说……顾乔在陪着武帝进饭时,就三言两句把大皇子给埋了:“儿子虽恼恨大哥这些年的处处针对,却也不想让父皇为难,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这话就说得很有技巧了,给一次机会,但并不是原谅,一旦日后大皇子再作死,就别怪他往死里抽他的脸。“大哥的话也不无道理,身边小人作祟,防不胜防,唯有彻底没了这些人,过去的大哥才有可能回来”彻底。这就是顾乔希望种在武帝脑子里的词。这话可以说是正中武帝下怀,他的儿子是没有问题的,他对儿子的教育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问题只能出自外人身上。这种自欺欺人,是很多封建式大家长都会有的惯性思维,很难改变,但是可以利用。武帝一道圣旨下去,大皇子直接就被从户部彻底卸任,连外家都不允许多接触了。大皇子妃接到圣旨时,差点哭死在房中,武帝虽没有明着斥责她和她的家族,但武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武帝认为教坏大皇子的就是大皇子妃的家族。大皇子妃的父亲为求自保,已经连夜颤颤巍巍地上了乞骸骨的折子。“乞骸骨”也就是传说中的“年老致仕”。大皇子妃的父亲正值壮年,是最年轻的尚书之一,这么一个乞骸骨的折子奏上去,在朝中注定了他就会变成一场笑话。但笑话的结局是,武帝准了。直接就准了。一般来说,哪怕真的老了,干不动了,致仕折子也要三请两不准,就是臣子上一次折子,武帝不准,对方再上再不准,对方第三次上,武帝才勉强同意。这样的来来回回,才能表达出武帝对这个臣子的不舍,以及对对方多年来功劳的肯定。这么一上折武帝就准了,那代表的就是武帝早就心生不满,巴不得这个臣子早点滚蛋,退位让贤。当然,讲道理,以武帝的性格,他此举应该没那么多深意。武帝就是单纯懒得和这些文臣演戏,推推搡搡的有什么意思?他做什么都喜欢一遍搞定,讨厌浪费时间,最烦的就是虚伪客套。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武帝这么做,还是让不少人觉得是户部尚书把武帝得罪狠了,连最后的体面都不愿意给了。大皇子彻底傻眼,他的母族不是什么大族,对他根本起不到帮助,成年后好不容易才求来了家里位高权重的大皇子妃,没想到一夜之间妻族就什么都不是了。大皇子想再继续舞,都没了资本。他也是真的怕了太子了。但现在两人的针锋相对就像是一架失控的战车,谁也没有办法轻易喊停。事实上,顾乔也没想到大皇子这么好对付,他到后期都有些无聊了。可是依照太子的性格,太子是不会懂得什么叫适可而止的。谁都可以喊停,唯独太子不可以。因为一旦太子主动收手,武帝肯定要第一个跳出来怀疑是不是他儿子吃错药了。武帝对大皇子这么狠,未必不是没有发现太子想要对付大皇子的意图。一般来说,武帝是会劝一劝太子的,毕竟他俩是亲兄弟。但是武帝一想到这些年大皇子给太子泼的脏水,就有些生气,没有办法忍下去。或者说,武帝想要给自己的偏听偏信找一个理由,就像是相信大皇子都是被人蛊惑的一样,他也不愿意去面对自己不是一个尽责的好父亲的评价,他更愿意相信是有人从中作梗,才误导了他。妻族给大皇子背锅,大皇子给武帝背锅,逻辑完美。其他在承仁行宫的皇子公主们更是瑟瑟发抖,抱作一团,觉得现在的太子真是越来越凶残了。过去他们还觉得老大有些棘手,毕竟他抢占了入朝的先机,妻族还那么给力,现在再看,杀人诛心,釜底抽薪。狠,还是太子狠啊。总之就是根本没有人敢跳出来给顾乔版的太子一个台阶,让他走下来,别继续针对大皇子了。太子本人除了高兴,没有其他想法。搞得顾乔好几夜都没睡好,心想着,要不干脆我想想办法,自己给大皇子找个台阶吧。他都快要被大皇子蠢出怜惜之情了。幸好,不等顾乔做什么,大皇子妃终于上线,自救成功了。她怀孕了。不得不说,大皇子妃真的是个宫斗水平还算不错的人,要不是那一日被幕后黑手利用拖累,她不至于这么没有一战之力。而唯今最好的破局之法,就是给重视后嗣的武帝一个孙子。大皇子妃也不敢搞事了,她不知道自己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只觉得太子神秘莫测不好对付。她这回出手,就害她爹没了尚书之位。天知道她要是还敢有下一次,会失去什么。作为一个母亲,她真的怕了。大皇子妃以希望能够安心养胎为名,向武帝请旨提前回京,并希望让她和大皇子都留在府里,短期内再不问世事。怀孕在这个时候还只是女人的事,非要拉上大皇子,那就是赤裸裸地对太子卖好了。----大皇子退出朝堂,不是谁逼的,也不是太子手足相残,而是大皇子心甘情愿地想去当个傻爹。这就是大皇子妃最大的投诚。无敌总有些寂寞。在顾乔开始奇怪于自己为什么还没和太子互换回去的时候,太子出阁讲书的事情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快要安排好了。钦天监选了几个良辰吉日,递到了武帝的案头。武帝只扫了一眼,就选了里面最近的日子,九月一日,在秋天即将开始的时候。这又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选择了。毕竟武帝一般要在承仁行宫待到秋天狩猎之后,再回雍畿。但太子讲书肯定得回皇宫,才能显出正式。武帝竟然宁可放弃他每年的享乐,也要在时间允许的最早范围内,送太子出阁。看来在一众龙子里,武帝最重视的还是太子啊。臣子们不少自觉看清了形式,也短时间内不敢再继续进行什么危险投资。以后会怎么样说不准,但至少最近几年是肯定会消停一些了。连闻道成都有点被感动到了。顾乔看出了太子心中所想,赶忙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和武帝说了起来,希望能引着武帝能亲口再说点好听的,哄还披着世子皮的太子开心。虽然太子一直强调他已经不需要父亲了,但还是那句话,太子可以不需要,可他不能没有!顾乔想给太子最好的一切。结果……武帝却微微一笑,大手一挥,淡定表示:“都是小事,朕只是把围猎提前了而已,夏末狩猎也别有一番滋味。”嗯,武帝就是这样一个多动症患者,宁可顶着大夏天毒辣的太阳去追逐猎物,也不愿意放弃打猎带给他的快乐。武帝则觉得自己好机智啊,既满足了自己,也满足了儿子,两全其美,他真是个好父亲。闻道成:“……”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小乔:_(:3」∠)_陛下,您不开这最后的口,说不定还真能保持个好父亲形象。武帝:朕可真是聪明啊!诶嘿!第四十二章换到彼此身体里的规律, 顾乔和闻道成差不多已经掌握了, 但是他们对于什么时候各归各位地换回来,还是一头雾水,始终找不到关键的头绪。目前来看, 他们换回自己身体里的契机好像真的就是很随意的,说换就换了, 没什么特别的规律。“换不回来就暂时换不回来呗。”闻道成一点也不着急。甚至可以说,闻道成还蛮喜欢如今这个情况的。在暂用顾乔的身体的时候, 闻道成感受到了很多他过去所没有办法感受到的东西。身边人对他前恭后倨的态度,大众私下里对太子真正的评价,乃至他的兄弟姐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不少过去闻道成觉得很烦的皇子公主, 在面对顾世子的时候, 并没有他们故意在太子面前表现的那么讨人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