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5:55      字数:5188
  虽然大家都知道顾世子深得太子欢心,但也不会完全地把两者混为一谈。就拿六皇子来说,那一日闻道成与六皇子道过歉后, 两人就变成了在勤为径书斋遇到就会停下来短暂相聊几句的关系。说熟也不熟, 说陌生也不算陌生。在过去闻道成的认知里,老六就是个仗病行凶、心思深沉的家伙。讲道理,眼睛疼,让武帝去看他能有什么用?太医院里那么多医术高明的御医,其中不少还是专门找来给老六看眼疾的, 难不成是摆设吗?但在如今私下的接触里, 闻道成才真的发现六皇子并不是一个处处都爱用他的眼疾来博取同情的人,甚至相反, 在他们这些正常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让宫人伺候的某些事情上,六皇子却会刻意亲自去做,用以证明眼疾并不会影响他什么,他就和正常人一样。说实话,这样的坚持有点傻气,也让闻道成看到了不一样的六皇子。闻道成有次眼睁睁地看着六皇子绕着一处地方走了三圈,他不是那么没有同情心,不想去帮忙,而是他看到了六皇子身边的人,就在不远处跟着,谁也没有上前帮忙。很显然这是六皇子吩咐的,他要依靠自己不断地去适应这些随时会改变的周边环境。每次从皇宫到行宫,再从行宫到皇宫的环境转变,对于六皇子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他不是不想记住地形,但这真的很难。地形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路上也不会永远没有障碍。但任何一个微小的东西,对于天生眼疾的六皇子来说都是未知的,无法想象的。对外说的是六皇子天生视弱,但其实六皇子就是看不到,一点都看不到。他凭借的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才装出来他只是感光视弱。彻底看不见和视弱对于正常人来说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眼睛有问题。但对于六皇子来说差距就是巨大的。他已经做了他能够做到的最好。当六皇子再一次依靠自己走出那个原地绕的怪圈时,他脸上显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明明闻道成从始至终都没有开过口,但六皇子还是准确无误地知道了那里有人,并点头表示了感谢。谢谢对方并没有自作主张,强行帮他离开这个他自己一定可以摆脱只是时间问题的困境。“一起去吃饭吧。”这是闻道成第一次主动邀请他的兄弟一起去做什么。“原来是顾世子。”六皇子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两人并排像正常人一样走向统一吃饭的地方,“今天的太阳可真大。”“是啊。”闻道成也不自觉地回了个笑容。也许以前他真的误会了,不是六皇子一定要武帝去看他,而是武帝放心不下这个天生就比别人弱,却比所有人都爱逞强的儿子。退一万步说,哪怕真的是六皇子要求见武帝,又有什么错呢?他过去还是个小孩子,在面对挥之不去的黑暗时,本能地希望爹娘陪在自己的身边,好像也没什么问题。闻道成忍不住反思,过去他为什么就那么执着地认为他的兄弟姐妹都对他有敌意呢?温篆在私下里热心地为他的“妻弟”解答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对待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一面。你没感觉错,六皇子待你友善,是因为你是顾乔,那个会主动和他道歉的顾乔。”也就是说,是顾世子先释放了善意,六皇子才会回应。大家都很难去讨厌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所以,他待太子是真的不友善?”“很明显吧?”温篆耸肩,小声和妻弟道,“咱们殿下也就对你会感觉好点。对其他人……就那个狗脾气,不了解他的人,怎么喜欢他?他小时候比现在还讨厌,一点都不会顾及别人怎么想。”闻道成很想化身苏师傅,感慨一句,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温篆竟然也会说我的坏话!“所以呢,你也别因为六皇子和你说话温和,就觉得六皇子是个好人,咱们殿下就是个反派了。六皇子故意挑衅殿下的时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太子殿下莫名又气顺了。也在心里坚定了当初的想法,他的兄弟们也许在各自的领域里,也会是个很好的人,很好的殿下,但他们在面对他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个混蛋,不是个好兄弟。太子与皇子们的争斗,既不全是皇子们的错,也不全是太子的错。这事,无解。然后,闻道成就看到顾乔版的他,和六皇子有说有笑,一起分享夏日最解暑的饮料了。嗯,利用两人伴读之间发生的事,顾乔很自然地就和六皇子搭上了线。一如他所说,只要他想,太子得罪得再狠,他也有本事给掰回来。顾乔最近的策略就是挨个攻略每一个皇子,不是讨好谄媚抱大腿的那种攻略,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才是丢尽了太子的脸,这是太子的骄傲所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的情况。顾乔只是以太子的身份,稍微放下了一点点防备,来换取一个与其他皇子公主们知己知彼的机会。不得不说,太子过去立的高高在上的形象实在是太成功了,顾乔但凡给谁一丝好脸色,对方都会生出一种诡异的心满意足。闻道成对顾乔的手段惊叹不已,也真的改变了不少想法。他互换的好歹还是个国公世子,遭遇已与太子有着天壤之别。若换成更加下面的人呢?小臣之子?乡绅之子?甚至干脆就是一个平头百姓的孩子,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在亲身经历之前,人们总是很难达到互相理解。虽然闻道成从没有和谁说过,但他确确实实发自内心地想要在将来继位后,成为一个好皇帝的,勤于政事,爱民如子。没什么为什么,他既然要做,就一定会做到最好。闻道成可以直说,他想要当皇帝,他觉得他能够当好这个皇帝,不一定会达到千古一帝、盛世明君的高度,但他肯定会全力以赴,至少他觉得他会比他的父皇更加适合这个位置。皇位之于闻道成,既不是枷锁,也不是束缚,而是他心甘情愿的责任。就像是猫吃鱼,狗吃肉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过去,闻道成觉得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如今从顾乔的角度再看,才发现当时的他有多么想当然,他真的很庆幸能够拥有这个转换视角去看世界的特殊经历。当然,换身体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是,闻道成想吃什么喝什么,都不会惹来旁人异样的眼光,喝得奶香奶香的也不会有谁觉得有问题,更不用套上一层酒的外衣。嗯,虽然被人在羊奶酒里下了毒,但闻道成初心不改,最爱的还是喝奶。现在就没有人不知道顾世子喜欢吃奶制品的,心大的周叔辩还嘲笑过小世子就是个没断奶的孩子。当然,周叔辩嘲笑完,就被苏师傅发现他偷抄作业的事情了。温篆一边给妻弟对着冰块扇扇子驱热,一边继续传授腹黑手段:“告诉师傅,远没有告诉太子殿下或者周家人更有效果。”闻道成不禁想起了自己总是吼周叔辩的过去,原来不是周叔辩真就蠢到做错事都不懂得遮掩,而是另外有人在报复啊。“你要是不好意思,可以叫我,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当当,体体面面。”温篆完全是债多了不愁,一点都不担心自己成为周叔辩心目中的大反派。但顾乔还是算了。闻道成虚心受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原来还可以这么搞。与闻道成的既来之则安之不同,顾乔却一门心思都在琢磨着该怎么才能换回自己的身体里。“我第一次见人这么把权力往外推的。”闻道成感慨。闻道成就很坦诚地面对自己,他就是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喜欢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大家都得听他号令的感觉。他从不否认对权力的迷恋,也不想追求什么归隐山林、田园牧歌,也许他老了以后会改变想法,但是在当下,此时此刻,他更渴望的还是更加实际的东西。有了权力,他不一定能够心想事成,但没有权力,他肯定会有太多无法做到的遗憾之事。闻道成以前每每听到有谁说自己不爱权力的,都会嗤之以鼻,觉得对方不过是沽名钓誉,他不信也没见过谁真的对此没什么想法的。但顾乔显然让闻道成大开了眼界。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对太子之位都说放弃就放弃。“我也喜欢权力啊。”顾乔不得不打断了太子殿下对他奇怪的猜想,他才十二,他渴望做出一番大事业,他在被亲人软禁的时候甚至幻想过有一天大启末日了,只有他才能够拯救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顾乔大概是最早领悟了权力才是一切的孩子,没有权,就没有钱,也没有话语权。他只能一辈子任人鱼肉,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我绝对是伴读里事业心最重的了。”就像是温篆,很明确地就是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去的。顾乔也想在勋贵之中闯出一些名堂,好不堕他父亲显国公之名。“谢涟才是真的对官位没有想法的人。”顾乔是真的挺佩服谢涟的,谢涟如今的奋斗,更多的是来自家里人的压力,若真的让他选,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手上的权力,去做一个风流名士,“他才是有魏晋遗风、复正始之音的那个。”放荡不羁,洒脱自然,对别人汲汲营营的东西不屑一顾。“但是,”顾乔知道闻道成要问什么,不需要闻道成开口,就直接解答了他的困惑,“我希望得到的权力是靠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不是有多么高尚的情操,只是觉得只有自己努力得到的,才能够真正属于他,让他安心。对于顾乔来说,利用太子身份得到的一切,都像是空中楼阁,就像是当年他依托父亲才拥有的世子之位,没了对方,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这才是顾乔最害怕的。“我,说句狂妄之言,我想成为一个大人物,一个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顾乔渴望被人记住,不想只能默默无闻地死在显国公府里某个腐烂的角落。“会有那么一天的。”闻道成很欣喜于顾乔与他的志同道合,明人不说暗话,他也想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不要着急,我们一起努力。”顾乔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着急把身体还给您,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围猎和出阁眼见着就要到了。所有太子的高光时刻,都应该属于太子本人,应该由他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被所有人崇拜。顾乔愿意替太子做好很多事情,却不想占了本应该属于太子的荣光,哪怕一丝一毫。“我在自己身体里听到我的制科成绩时,才是最快乐的。”这是太子应得的。闻道成真的,很克制了,才没有做什么,只是用一种顾乔也许还不太懂的眼神看着他,殷勤地期盼着他能长大啊,他们能一起快点长大。但一直到围猎正式到来的前一天,顾乔和闻道成仍没有换回自己的身体里。倒是本应该留在京中的三皇子快马赶到了承仁行宫,他的事情已经忙完了,正好可以参加这一次夏末的围猎。三皇子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长乐王。长乐王是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东海王的孙子,也是东海王留在京中的人质。东海王是和太祖一个时代的人,是大启现今仅存的两个异姓王之一。也是当年和太祖一起反了前朝的叛军首领之一。当年,随着太祖的队伍不断壮大,有些叛军首领直接就投了太祖,也有一些被太祖和武帝消灭了,更有直接联姻的,好比周家。东海王都不是,他属于差点与太祖划长江而治,两分天下的枭雄。可惜最终东海王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还是决定拥戴太祖坐上皇位,只是得了东海为封地,关起门来过起了自己土皇帝的小日子。东海王他大概吸取了整个家族的聪明才智,子孙后代没一个成器的,还偏偏子嗣稀薄。只有长乐王这么一个嫡孙,从小在繁华的京中长大,一点都不想去陌生的东海。长乐王和三皇子的关系不错,因为他们是一同在太后身边长大的。虽然长乐王算是在京中为质,但待遇却十分高,没有谁敢怠慢他。太后更是出于一些无法言说的愧疚补偿心理,一直细心地照顾着长乐王,希望能够把他培养成才。反倒是长乐王自己不争气,在文华堂里读书的时候,就经常把苏师傅气得跳脚。他完全不是藏拙的那种学习不好,而是真的不爱学习。三皇子和长乐王这一次没有随武帝来避暑,就是为了去为太后取一味神药。药已经取回,并在第一时间让人小心翼翼地给太后送服了下去。可惜……来到行宫的只有面色不算愉快的三皇子和长乐王,也就说明想要治好太后的又一条路被堵死了。太后的心头宝就只有太子,其次才是三皇子,毕竟三皇子是她养大的。但也是因为有这么一层竞争关系在,三皇子和太子的关系一直不算好。三皇子对于太后是真的有很深的孺慕之情的,对太子也是真的很嫉妒。太子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天然拥有着武帝和太后的双重喜欢。三皇子可以不在乎武帝,但他不能不在乎太后。顾乔版的太子在他们回来的时候,亲自带人去迎接,与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风尘仆仆的三皇子打了个照面。三皇子一身骑装,翻身下马,对太子行礼行得很标准,但在心里是怎么骂太子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三皇子一点都不想和太子交流,也并不会感动于他这个兄弟亲自迎接,甚至觉得太子简直有病了,一直维持以前那样井水不犯河水的美好关系不好吗?顾乔却切入了一个三皇子没有办法拒绝的提问角度:“祖母怎么样了?”“还是没什么起色。”三皇子摇摇头,眉宇间尽是凝重,他全无打猎取乐的兴致,但和武帝一样,他们尽可能做到了太后昏迷前的嘱托----不因为担心她,而影响了他们本应该有的生活。太后最看不上的就是那种“谁谁谁都怎么样了,你还有心情吃饭”一类的论调。担心是担心,但也不能因为担心就失去自我。“但神色看上去比过去好些了。”长乐王是个比较积极乐观的,看到的,说出来的,也尽是比较好的情况。三皇子对太子天大的怨气,并没有因为太子一上来就询问太后而消散,却也觉得太后并没有白疼太子,放眼整个皇宫,真正想要太后好的,大概也就只有他们几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