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5:56      字数:5115
  顾乔在扮演太子的时候,还会为了太子殿下的形象考虑,尽力克制着自己不去做这么幼稚的事情。但是当他回到自己的身体后,就不需要有什么顾虑了,想怎么听故事就怎么听故事。武帝极大地被愉悦了,越说越起劲儿。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会这样,特别喜欢回忆当年峥嵘岁月,控制不住地想和人聊自己的种种过往,一遍又一遍。这样的定律很少有人能逃得过,哪怕是武帝。当三皇子得知太子带着顾乔去听武帝讲故事之后,他整个人的表情都要裂了。没想到太子是这样的太子。还真是卑鄙啊,为了讨好父皇,无所不用其极。他才不会用这招呢!“你也用不了啊。”真不是长乐王想泼三皇子的冷水,实在是三皇子这个过于英武不凡的成熟外表,早就已经失去了听故事的权利。三皇子要是也去学顾乔那双眼期待、天真无害的样子,天哪,武帝第一个得给他请法师来驱邪。“本王是不屑。”武帝所有的皇子一出生就都被封了王,虽然内宫外朝的都更习惯用几皇子、几殿下来称呼他们,但他们自己可不会忘记自己的爵位。大一些已经不用读书的皇子们,就特别喜欢用“本王”来自称,觉得这样更有气势。他们坚决不会承认,他们是从太子的“孤”里得来的灵感。但事实就是,当某一天太子突发奇想用“孤”来自称后,“本王”就也如雨后的春笋,纷纷冒了出来。一群幼稚鬼,长乐王这样精准地评价。“哦?您已经不想听了?”长乐王故意用“您”来捧场逗乐,他拖着慢悠悠的长腔,“我还说,您要是不嫌弃,小的就献回丑,给您讲一个我的故事呢。”三皇子终于绷不住了:“讲。”“讲什么?”长乐王明知故问。三皇子抿唇,垂目,这样高深莫测的威严模样,经常能吓到不少人。可惜,长乐王并不在其中,他一点都不怕他,还会笑嘻嘻地抬头看回去,继续等待答案,不等到是不会罢休的。“讲故事。”三皇子……还是屈服了。武帝也在给太子和顾乔继续讲他的族弟,这位曾扬言要去山里找神仙的宗亲,在大启建国后,也是真的依照曾经的誓言来了六台山找神仙。“那、那找到了吗?”顾乔是个相信神仙的。因为如果没有神仙的话,那该怎么解释他脑海里《女将军》的话本呢?还有他和殿下的互换,这一定得是神仙在施法了,最次也是他爹他娘还有皇后娘娘的在天之灵保佑。不可能有其他解释!“如果神仙是那么好找到的话,神仙也就不是神仙了呀。”武帝很有和小孩子对话的经验,说得特别自然。这让太子忍不住看了过来,因为曾几何时他也会觉得这样和他说话的爹,特别特别好。可惜,他们已经回不去了。“讲道理,朕的族弟想看见神仙是正常的,但神仙为什么要现身看朕那么个又没有本事,性格也不算好的丑东西族弟呢?”武帝真的有很多让人无法反驳的邪门歪理。顾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门外一身金红色袈裟,特别郑重其事前来觐见皇帝的族弟,在太监王识文还没有通报之前,正好听到了自家皇兄对他的这般“诋毁”:“……”这样的皇兄,不要也罢,他回去了!当然,最终,这位特别不要脸地自己给自己定了个法号叫“慧根”的大师,还是来见了武帝,皇兄再讨厌,也是个皇帝,他得忍。“这就是朕的族弟了,六台山广善寺的主持,慧根大师。”武帝介绍道。嗯,这位在山中苦苦寻找了神仙三年而不得的族弟,最后突发奇想选择了自己留在山里当“神仙”,剃掉三千烦恼丝,成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师。“阿弥陀佛。”慧根大师已经是世外之人了,特意被武帝免去了行世俗之礼。顾乔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慧根大师,这位大师并没有武帝说的那么“不堪”,诚然,他确实不算特别好看,但也不至于难看到哪里去。大概是整日诵经念佛的缘故,身上的气质里有着平常人身上很难有的平静与慈悲。见顾乔在看他,慧根大师也不生气,反而慈眉善目地对顾乔笑了笑。大师不愧是大师啊!但武帝却嗤笑:“你可别被他这个鬼滑头骗了。”什么佛性,什么通透,统统都是骗人的。武帝倒是觉得他这个族弟和他一样,一身的铜臭味:“知道现在满大街的典当行,都是哪里来的吗?”武帝这话自然不会是随便一问,顾乔忍不住睁大了眼睛:“是、是大师的产业?”“他倒是想。”武帝在兄弟面前,好像变得更加孩子气了,“典当行最开始就发源于寺庙之中,不巧,你眼前站着的就是第一个提出这些想法的人。”前朝佛教、道教盛行,大肆兴建了各式各样的寺庙道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土地,为此在前朝后期还出现了灭佛灭道的运动。六台山上的和尚也从一下子激增,变成了被强制缩减,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了不足三千僧侣。到了本朝这种事情才有所遏制,不弘扬,但也不彻底消灭。大家喜欢信什么就信什么,只要不是会危害到人的邪教,武帝都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去干涉。这样前后的局面也就造成了,能存活下来的寺庙都是“僧少钱多”的神奇局面。慧根大师在广善寺剃度出家后,就被当时的主持代师收徒,成为了主持的师弟,掌管着广善寺的寺库。也就是说,他掌管了整个寺里的收入。广善寺这样的名寺,是真的很赚钱的,信徒遍布,还不用缴税,还可以自给自足,可想而知他们拥有着怎么样一笔财富。看到那么多钱无处可用,慧根大师身体里老闻家奇奇怪怪的生意天赋就觉醒了。慧根大师最先开始尝试的是最常见的借贷,把钱借给急需救急的人,然后等对方周转开了再还回来。一开始是不需要多少利息的,刨去本金,对方想给多少利息就给多少利息。只是本着我佛慈悲的一种想法去帮助人,但又不会让对方觉得钱是白来的,不懂得珍惜。这样的救济效果十分显著,甚至比白给还要好。寺庙里得到的利息,也反而往往是很高的。再后来就是通过一步步完善这种用“借”取代“给”的方式,而衍生出了更多奇奇怪怪的操作。好比拍卖,也好比典当。武帝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国库里其实是没有多少钱的,他当时还不知道他老爹都把钱都搞到了哪里去,只能看着所剩无几的内库焦头烂额。最后连登基大典上的龙袍,都是……改自他爹只穿过一次的旧衣。不是做不起新的,而是武帝想把钱省下来用到改善民生中更需要用钱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时候,慧根大师千里迢迢从六台山带着弟子赶到了雍畿京城,一边开坛讲佛,一边就像是变魔术一般,给他急需用钱的皇兄,送去了一笔不可思议的财富。“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多,”在那个年月还算年轻的慧根大师这样对武帝道,“只要皇兄能保证这钱都用在天下苍生之上,就都给你吧。”他爱赚钱,却从不贪钱。这大概也是一种境界。顾乔仰头看着眼前金灿灿的大师,十分地敬佩。多年后,他在根据自己的手记写回忆的时候,才意识到,他曾经只是想做官,想青史留名,想光宗耀祖,真正让他意识到他不只想做官,还想做一个好官的时间点,就是在这一刻。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甚至被武帝称为浑身充满铜臭味的大师,在某个只道当时是寻常的早上走了进来,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冲击。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典当、存钱保管等理念,确实是发源于寺庙。至于最初到底是哪位高僧起了这么一个神奇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文中的慧根大师是编造的,请勿当真,么么哒。第五十二章慧根大师来了之后, 顾乔就很有眼色地先告退了。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了武帝、太子以及慧根大师, 三人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一如谁也不知道在太子送慧根大师这位族叔去提前准备好的禅房休息时, 他又与慧根大师说了什么。顾乔没有问,不过他大概能猜到他们谈话的主题。有武帝时, 三人讨论的无外乎只可能是那个特别沉得住气的幕后黑手,武帝想要解决对方的迫切之心是如此明显, 没能在承仁行宫成事已经让武帝很恼火了,现下“途径”六台山,指不定武帝又有了什么鬼才主意。他需要人来配合他, 而在六台山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的慧根大师, 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至于太子会和慧根大师私下里说什么……只可能是顾乔与太子两人不断灵魂互换的事情了,能够回血互相救彼此一命的互换,是个好事没错, 但也没有谁会喜欢不断地成为别人。顾乔是这么理解的。太子闻道成考虑得要更多一些, 好比在未来某些特殊的时候,他要是突然和顾乔互换了,那很可能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至少不能让那样想一想都很可怕的事情发生!当然,闻道成不会傻到直接问族叔有没有可能灵魂互换, 慧根大师是个真有慧根的人, 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事情,对于相信神佛的他来说也会分分钟破案。所以闻道成东拉西扯, 最先铺垫的是太后的长睡不起。三皇子正也等在慧根大师的禅房外,见太子和慧根大师由远及近地走来,并听到太子这么询问后,三皇子说不上来自己那一刻的心里在想什么。大概是不爽与欣慰同调了吧,欣慰于太后那么喜欢的太子也惦记着太后,不爽于这事明明是他准备做的。但太子已经问了,三皇子也就不便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很了解太子那种别扭的性格,当下就转身从偏门离开了。给彼此都留了一个清静。等在偏门外的长乐王正在和路过的九公主说话,小姑娘今天梳了两个特别好看特别圆的包包头,脸也圆圆的,眼也圆圆的,别提多喜庆了。她打小就喜欢长得好看又对她和善的,所以,她以前最喜欢长乐王,现在最喜欢太子和顾乔。之所以太子要和顾乔并列,是因为小姑娘自己也奇怪,为什么有时候她会觉得太子特别特别好,有时候又突然觉得顾乔才是特别特别好。九公主现在手里就捧着一碗清香袭人的莲花,正准备去找顾乔,给他看她得到了什么礼物。慧根大师下山来时,大方地给每个皇子公主都带了可心的礼物,九公主是个嘚瑟怪,得了新鲜东西,是一刻也忍不住地想要与人分享。“这是智慧莲。”九公主对长乐王炫耀道,“摸一摸会长智慧哦。”长乐王忍俊不禁,逗小姑娘:“那景和哥哥可不可以摸一摸呀?景和哥哥也想长智慧。”九公主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把本来就圆的眼睛撑得更圆了:“景和哥哥已经很聪明了,还要变得有多聪明?”她可是听四哥、五姐他们说了,长乐王和三哥在围猎的时候是第二,给太子哥哥造成了好大的麻烦,差一点点就有可能输了呢。“想变得和顾世子一样聪明。”九公主摇头晃脑的,好像懂了,顾乔哥哥确实是比景和哥哥聪明那么一点点的:“那就给你摸一摸吧。”她大方地让出了自己的智慧莲。然后,这一大一小就蹲在门口,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摸了摸白色的莲花花瓣,好像他们在做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九公主别提多紧张了:“怎么样?有感觉到智慧吗?”“有一点点哦。”长乐王继续哄道。“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九公主就要捧着碗去找顾乔了,“让你变聪明了一点点,就也要让小乔哥哥变聪明一点点呀,这样才公平。”长乐王再也忍不住,快要笑抽过去了。三皇子到的时候,九公主正好抱着碗跑了,她有一点怕三皇子。准确地说,她怕所有谣言里特别凶的哥哥们。虽然如今接触来看,他们好像和谣言不太一样,但她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三皇子嗤笑,实在是不能明白他爹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蠢乎乎的东西。前面的八位公主都很聪明,哪怕是宫斗失败者三公主,她能老老实实忍下来藏在祈宁庵里,这本身就也是一种聪明。在这个宫里,蠢的早就死了,一如……他没有列入序齿的姐姐。三皇子的姐姐本才应该是大公主的,她是那么善良,愿意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美好的。所以她死了。他们的母妃十分受宠,为武帝育有很多子女,但是和周皇后一样,总是不断地死孩子。待大女儿七窍流血死去之后,他们的母妃就咬牙,连夜抱着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奄奄一息的三皇子,去哭求了太后,希望她能够帮她保下这个孩子。最终真的成了,三皇子和七皇子都健康地活到了现在。“我有一种预感,以后的皇子公主哪怕不聪明也没有关系,他们一定能够活下来的。”长乐王和三皇子一样,都很反感有人对小孩子下手。长大了之后他们有可能会成为对手,但至少在小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去看看自己在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成就。“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族叔有说什么吗?”三皇子摇摇头,嗤笑着把太子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就是太要脸了,又别扭,做什么事都不说,那谁能知道他的好呢?”三皇子曾经最愤怒太子的一点,就是在太后昏迷之后,太子表现得太过平淡了,三皇子觉得太子根本配不上太后对他的心心念念。如今三皇子才发现,太子不是不惦念太后,他只是并不会再表现在脸上,因为……表现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去做点实际有用的事情。事实上,太子确实是问过慧根大师有没有能帮太后的方法的,只不过不是这一回问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太子做了很多他永远不会对别人说的事情,因为他为救太后而做的那些努力都失败了,他羞于启齿自己的失败。他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四年前,变成了那个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母后撒手人寰而没有任何能力去做什么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