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非言非默      更新:2023-06-19 23:02      字数:5140
  他话音刚落,卫衍一步不多,一步不少,正好走到了殿门口,就有内侍打起了暖帘,请他入内了。这些伺候的内侍,内外配合得这么默契,不是第一次,卫衍就算一开始觉得这是巧合,后来次数多了,他也慢慢反应过来,他们这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他献殷勤。他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迈步往里面走去。路过守门的内侍时,那人凑上来,在他耳边嘀咕了一句:“陛下刚才发过火。”卫衍微微点头,示意他知道了,继续目不斜视地向里面走去。他一进门,就有人跟上来,帮他解了身上的大氅,又送上温热的丝帕,帮他擦了擦脸上和手上的尘埃,就这么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帮他整理好了仪表。卫衍又经过了一道有内侍守着的门,终于来到了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陛下万安!”他恭敬地行了个礼,并没有因为太过熟悉,而对皇帝疏于礼仪。“起来吧,到朕这里来。”景骊说完,又对其他人挥了挥手,“都去外面候着吧。”“是。”其他内侍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唯有福吉,又上前往永宁侯手里递了一个手炉,帮他倒了盏暖茶,才退了出去。“陛下,臣听说……”卫衍坐到皇帝身边,话刚起头,就被皇帝打断了。“别说话,让朕抱抱。”景骊张开手臂,将卫衍搂进了怀里,左手搂住了他的腰,右手则按住了他的后脑勺,将他的头贴在了自己的耳侧。“陛下……”卫衍不知道他是怎么了,不过这样的拥抱,让他觉得很舒服,所以他没有拒绝,就这么任由皇帝抱着他。“放心,朕都知道了,这些事朕会处理好的,你不用担心。”景骊抱了他一会儿,确认了他就在自己的怀里,完完整整,乖乖顺顺,终于安心下来了,才有心思说话。“陛下打算怎么处理这事?”卫衍听他这么说,心中就感到一阵不妙。他宁愿皇帝装作不知情,什么都不去做,也不希望皇帝去处理这事。“替朕念会儿折子吧。”景骊不想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他的处理方法,卫衍肯定不喜欢,他很快打开了一本奏折,放在了卫衍的面前。“陛下!”卫衍无奈地喊他。皇帝不想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要王顾左右而言他,这点,他早就发现了。有些事,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皇帝糊弄过去就过去了,他懒得再去计较,但是这事,他不想让皇帝这么打岔过去。“算了,你不乐意帮朕就算了,朕自己来看。朕要处理政事,你不要和朕说话,让朕分心。”景骊将折子拿了回去,装模作样地认真看了起来。“陛下!”卫衍更加无奈了。景骊不想开口,继续看奏折,只当没听见。“陛下,快要过年了,有些事,臣恳请您宽恕则个。”卫衍劝道。“如今才十一月末,还有一个多月才能过年,你这快字,也未免太快了一点吧。”景骊装作没听到他后面那句话,反而挑起了他话里的错。“陛下,臣知道,这些事惹您不快,但是她们想留下来,也是情有可原。您当日和臣说的时候,说是为了她们好,如今,她们不乐意离宫,陛下就不要强求了。”卫衍不理他,自顾自说了下去。要是顺着皇帝的话头,和皇帝扯下去,这话题不知道要被皇帝扯到哪里去了。“朕自然是为了她们好,但是她们领情吗?不但不领情,还要闹事,朕不好好教训她们一顿,岂不是都要翻天了?”景骊愤然说道,仿佛事情真的像他说得那般。这事里,他一直在动手脚,但是这些事,卫衍不知道,他就只当自己没做过了,还很有脸在卫衍面前道委屈。“陛下,臣知道,是她们不知感恩,有负圣恩。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她们既然不愿意,就留在宫里吧。只要她们遂了愿,肯定不会再闹事了。”卫衍继续在他耳边唠唠叨叨,劝说道。“卫衍,她们这么辜负朕的好意,你竟然还要为她们说话,你到底是哪边的?”景骊依然不乐意,而且和齐远恒问了相同的问题。宫里没有不相干的人,他心里舒坦,卫衍的心里难道就不舒坦?他累死累活,花了这么多心思,这么做是为了谁?卫衍竟然还有脸说其他人不知感恩,明明他自己,才是这世上最不知感恩的家伙,胳膊肘老是要往外拐。“陛下,臣自然不是在为她们说话,臣也不是站在她们那边,而是站在道理这边。这事大家各退一步,才能太太平平,真的没有必要这么闹下去。”卫衍说得嘴巴都快干了,皇帝还是不为所动。她们要闹事,皇帝要闹事,接下去朝臣也要闹事,齐兄那边恐怕也要闹事,卫衍可以想象,下面还有多少事。一旦这事越闹越大,皇帝固然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闭嘴,但是,他真的不希望皇帝用这种强硬的手段来处理这事。“朕又没错,为什么要退?”景骊就是不肯。“陛下,这当然不是您的错,您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不和她们计较。”皇帝有没有错,卫衍不清楚,但是这事闹成这样,肯定不是一方的错,不过还是那句话,有时候和皇帝顺着来比较好,不用和他争论对错。“卫衍,要是有人留了下来,你以后不会在朕耳边唠叨,劝谏朕去临幸这个,临幸那个吧?”卫衍以前从来不曾在意过他的后宫,景骊一方面觉得很省力,一方面又各种意难平。如今,他和卫衍两情相悦了,他就特别担心柔情蜜意之时,会被卫衍莫名其妙泼冷水,所以在遣散后宫这事上,他比卫衍更在意。毕竟卫衍这人,惯会扫他的兴,在他兴头上泼冷水这种事,卫衍干过不止一次两次了,次次都很成功,简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哪天卫衍干出更过分的事来,景骊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有一种果真如此的感觉。他有着这样的担心,才不乐意留下任何人。“陛下,臣怎么会做这种事?”卫衍这话说得,有一点点心虚,他当年其实求过高总管帮忙,想借皇帝的后宫摆脱皇帝的纠缠,后来高总管告诫过他,拒绝了他,他又不敢自个儿去捋皇帝的虎须,才歇了这个念头,什么话都没敢多说。而且他多年来一直自认为他是皇帝的臣子,哪有做臣子的去干涉皇帝后宫之事的道理。如今,他与皇帝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这事就变得公私相左了,所以他始终以逃避的心态在面对这个问题,不问到他头上,他就会装聋作哑。要不是这次他怕皇帝胡来,闹出更大的事来,这些话他也不会多说的。“卫衍,你做这种事的时候,还少吗?”景骊盯着他的眼睛看,表情中满满都是不敢相信。“陛下,臣真的没有。这事完了,臣保证以后对此事不置一词。”卫衍信誓旦旦地向皇帝保证。“真的?”景骊挑起了眉头,有些半信半疑。“真的。”卫衍使劲点头。“那朕就信你这一次。”景骊的语气终于松动了。“陛下,臣琢磨着,您的身体也好转了吧。”卫衍喝了口茶,心里一放松,莫名其妙说了这句话。所谓的疑心生暗鬼。景骊没有疑心,心中都是满满的暗鬼了,此时听到卫衍这么说,他的疑心顿起,马上就怀疑卫衍是在意有所指。难道卫衍已经发现他一开始纯粹是在胡说八道了,这么说是在提醒他,这事的前因后果卫衍都知道了,让他适可而止,遵守承诺,不要再偷偷摸摸做些其他的事?景骊偷偷瞧了瞧卫衍的脸色,仔细思量他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陛下,难道臣感觉错了?”卫衍见他不回答,又问了一遍。他这话倒没有其他的意思,而是他的确感觉到皇帝的身体有了好转。只不过,前些时日他事情太多,忘记了和皇帝说,现在他突然想起了这事,才这时候拿出来说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当家做主景骊原先说他身体不好, 不过是在糊弄卫衍,只是想让卫衍支持他遣散后宫的一个借口。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后宫中愿意离去的后妃, 大多走了, 剩下的, 就是宁愿闹事, 也不愿出宫的了。按道理来讲,他已经利用这个借口, 达到了一大半目的, 现在身体慢慢好起来, 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他有些事做多了,偶尔也要心虚一下, 有点怕被卫衍抓个正着。虽说他就算偶尔失手, 被卫衍当场揭穿了,卫衍其实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但是被人在耳边不停唠叨,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好了又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景骊思量片刻,决定不忙着回答这个问题, 先探探卫衍的口风再说。“好了,陛下也该继续保养身体, 不能逞强, 更不能胡闹。”卫衍一脸认真地说道。他这话, 针对的是前几日皇帝的生龙活虎, 以及昨夜的胡闹。“合着你觉得,朕不好也得保养,好了也得保养?”景骊估摸着,卫衍应该没发现这事有诈,心里又笃定起来了。“这是自然,臣这么说,也是为了陛下好。”“你少唠叨朕两句,就是真的对朕好了。”景骊轻轻哼了一声,深觉卫衍的这个好法,他实在消受不起。“臣什么时候唠叨陛下了?”对于皇帝的这种指责,卫衍坚决不认。一向是皇帝在唠叨他,一会儿这个不对了,一会儿那个不对了,什么时候轮得到他来唠叨皇帝了?“刚刚唠叨完朕,你就不认了?”景骊简直不敢相信,卫衍也能这么睁眼说瞎话了。“臣刚才是在劝谏陛下,这和唠叨是两回事。”劝谏是劝谏,唠叨是唠叨,怎么可以混为一谈?……他们两个人说了些车轱辘话,这话题就被景骊顺利扯到天边去了。“陛下!”正在这时候,福吉推开门,在门口唤了一声。“何事?”景骊抬起头,问他。“太后娘娘请陛下去慈宁宫一趟。”福吉躬身禀报道。“陛下快去吧,不要让太后娘娘久等,臣也要回府一趟,臣府里还有许多事,今夜大概没法入宫了。”卫衍不等皇帝说话,就催促了起来。“外面天冷,你坐马车回去,不要骑马。”景骊看了看他,没有反对。宫里到处乱糟糟的,卫衍不在,也是好事。“是,臣知道了。”宫女内侍们很快取来了外出的大衣裳,服侍着皇帝穿好了。卫衍也穿上了大氅,陪着皇帝一起往外走去。两人在昭仁殿外分开了,一个坐着辇车,走了宫内夹道,往慈宁宫而去,另一个则出了宫门,回府去了。慈宁宫离皇帝的寝宫不算太远,大概一盏茶工夫多一点点,皇帝的御驾就进了慈宁宫。“母后万安!”景骊见到了太后,微微弯了弯腰,行了一礼。见太后阴沉着脸,始终默不作声,显然是在生他的气,他也不在意,直起身来,安然地在一旁的交椅上落座。他端起宫女送上来的茶盏,掀起盖子把玩了一会儿,笑着说道:“母后这里的炭火,是不是太少了一点,难道宫里有人怠慢母后吗?”“哼,哀家心中烦闷不已,特地令人撤下去的,陛下要是怕冷,就让人再安置一个火盆好了。”“母后,朕倒不是怕冷,朕不过是怕母后会着了凉,王尚仪,再添置一个火盆吧。”景骊喝了一口茶,吩咐道。“是,陛下。”王尚仪转头瞧了瞧太后,见太后不说话,很快就领命出去了。火盆要添的,不过不用急在一时,因为皇帝话里的意思,其实是让她出去,他有话要和太后单独说。“陛下!”人都出去了,殿内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太后看着他,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无奈。皇帝是她一生的心血所在,她在他的身上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期待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帝王,但是她没有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偏离她的设想。如今,他大权在握,真正君临天下了,心中却有了软肋,那是一名真正的帝王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存在的弱点。更令她无话可说的是,这些道理皇帝他其实都很明白,但是他就是不愿改。“陛下,哀家当日苦心劝你,你当耳边风,如今这个结果,你可还满意?”太后这么说的时候,语气中满满都是嘲弄。皇帝费了这么多心思,想要顺心如意,但是结果就是这么不如人意。原先置身事外的永宁侯,因为皇帝的这番折腾,马上就要陷入这个旋涡了。不知道,皇帝现在是否后悔,当日她的一句劝都不肯听?“母后,现在这个结果,当然不算尽如人意,不过也不算太糟糕,至少有些事,母后心中有底了吧?”景骊自然不会承认,他有些失算了。他没想到有人狗急跳墙之下,把卫衍给扯了进来。但是他冷静下来,好好想了想,就发现这事也不全然是坏事,至少做了这种事的人,在太后的心中,已经是上不得台面了,就算留在了宫里,太后也不可能再多看她们一眼,肯定不会出现日后逼他立继后这种场面了。这世上,有些事,不做是错,做了就是错上加错。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还要去做,就是世事不如意之处了。“那么陛下打算怎么办,她们不肯走,陛下真的要将她们打入冷宫?”“母后,朕不过是这么一说,吓唬吓唬她们,出口心中的恶气,怎么可能真的这么做?”景骊在气头上的时候,真的打算这么做的,不过刚才卫衍磨了他一阵,他心平气和了一点,已经改了主意。“这样最好,没必要闹成这样。”见他这次终于通情达理了一些,太后也是松了一口气。皇家母子的谈话渐渐和缓的时候,京都府府尹接到了皇帝的那道圣旨,他的心中只想问问先帝,下这种旨意的皇帝,就没人来管管他吗?大不敬这个罪名,历朝历代都有,有些比较确凿的事例,比如破坏皇帝的车驾物品之类的,大多是流刑,但是有些可大可小的事,倒是或绞或斩。律法这么定,当然是出于皇帝自身需要的考虑,比如皇帝看谁不顺眼了,就可以拿出这条罪名来收拾人,但是除非皇帝是昏君或者暴君,否则肯定不能无差别的拿这条罪名来杀人。这任府尹姓周,他捧着圣旨,在中庭里站了一会儿,才将圣旨拿进去供上了,召集了属官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