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作者:非言非默      更新:2023-06-19 23:02      字数:5103
  京都府府尹是京畿地区的最高长官,官职为正三品,掌着天子脚下的府事。他这样的品秩,若是在地方上为官,肯定颇为逍遥自在,但是在权贵满地走,豪门到处有,时不时就会碰到皇亲国戚的京城,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有句官场俗语是这么说的:“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这话说的倒不是周府尹,而是周府尹的下属,京城所在地区的知县,这位知县的衙门和京都府同在京城,直接被顶头上司盯着,做事非常难,才会有自己“恶贯满盈”的感叹。如今,周府尹也忍不住有了上述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必然是前生不修,或者祖上做过什么坏事,才会成为这任府尹,接到这种圣旨。“大人,属下琢磨着,这事该以预防为主,不如先派人把京城中容易出事的各个场所的掌柜们请来,把这条律令好好和他们宣讲一遍,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办。”有下属给周府尹出主意了。“大人,此话有理,不教而诛谓之虐,这条律令有许多百姓不知道,是该好好和他们说道说道。”有人附和。“就这么办吧。”周府尹当然不可能把所有议论皇帝的人全部抓起来斩了。他要敢做这种事,他日在青史上,一个酷吏的名号就跑不掉了。但是什么都不做,皇帝恐怕要收拾他,所以他决定先去吓唬一下人,免得有些人胆子太大,什么话都敢说。这些事,卫衍还不知道。他回到了府里,和齐远恒好说歹说了半天,齐远恒才答应他,先看看再说。“如果没什么事,我当然懒得做什么,要是有事,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观。放心,我知道你想息事宁人,保证不会火上浇油。”齐远恒向他保证道。齐远恒的信用,明显比皇帝高多了,卫衍当下了点了头,没有再多说什么。齐远恒这边的事好了,他又进了内院,去看了看敏文。“父亲!”见他进来,卫敏文站了起来,将他让到了上座,又让人送上了茶水。“敏文,你也坐下吧,为父有话要和你说。”卫衍让儿子在他下首坐了,和他说起了话。“请父亲吩咐。”“这段时日,为父公事比较繁忙,对府里的事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想把府中的管家理事之权交给你,你觉得如何?”“父亲,孩儿尚年幼,恐怕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虽然父亲的眼里全是殷殷期盼,但是卫敏文又不傻,管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为什么要沾手?身为一名纨绔,自然是只管吃喝玩乐,万事别人操心才是正宗的纨绔。一个会管家理事的纨绔,还有脸称自己是纨绔吗?他很认真地这么想着。“有大管家帮着你,你吩咐下去的事,自有人去做,有什么做不来的,好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卫衍既然做了决定,如皇帝预料得那般,他行动起来非常迅速。不一会儿的工夫,卫敏文就接收到了账册钥匙对牌等等东西,还有奉命来辅助他的大管家一人。“父亲是在开玩笑吧?”等他离去了,卫敏文和大管家面面相觑了片刻,才问道。“侯爷恐怕是认真的。”大管家郑重回答他,面露同情之色。“我不信。”卫敏文拒绝接受这个事实。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道不公他才十岁, 还是一个孩子,才这么点大,就让他来管家理事, 这种推卸责任为难小孩的事, 也就他的父亲才做得出来吧?这个时候, 卫敏文就承认自己只是个孩子, 不再以大人自居了。“世子,理事的地方, 您打算放在哪里?”大管家直接忽略了他这副不肯接受现实的模样, 开始商量起了具体的事。卫衍开府才短短一段时间, 府中的事基本上都是大管家在负责,重大的事才上报他定夺。不过, 才这么点时间, 满打满算,也就没几件大事, 所以卫衍觉得管家理事很简单,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卫敏文却不这么认为,若学他父亲那般,做个甩手掌柜, 管家当然很简单,但是他这人是忍不住要去操劳的心, 真的接了这个活, 他大概做不到像他父亲这般潇洒自如。为今之计, 不如装作没有这件事, 他就不信,他不肯接手,他的父亲这甩手掌柜还能做得下去。“什么放哪里?哪里都不放,这些事去找父亲,不要来找我。”卫敏文当下就推起了锅。“世子,您还是早早定了地方,理起事来吧,眼看着快到腊八节了,有许多事要做,还有年节的事,年后的事,有一大堆事等着您来定夺哪!”大管家无视世子不悦的表情,一桩桩一件件念叨了起来。“开府的时候,侯爷不曾宴客,等侯爷稍微闲了一点,必会提起这事。宴客的先头准备咱们也该做好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没个章程。”大管家又想起了一事,继续碎碎念。“我说了,这些事,去找父亲,不要找我!”卫敏文不听,就是不听。“世子啊,齐公子这次入京,仿佛有事要做。齐公子是侯爷的挚友,侯爷忙着公事,一时间不能分心,咱们这些闲人,就要帮侯爷把这些琐事都理好了。”大管家又想起了一事。“我也很忙的,我还要念书,等过了年,祖父叫我去家学念书呢。”卫敏文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这事,赶紧拿出来推脱了。“世子哪,念书的事不着急,府里的事才是迫在眉睫,您不理事,侯爷也不理事,光凭我,有些事真的没法定夺。”大管家再劝。“你出去吧,我要温习功课了。”卫敏文向外唤了一声,让小厮把他的书拿过来。“世子哪,要不就把理事的地方放在第四进东路吧,那里离侯爷的正院也近,有大事的时候,还能去请示一下侯爷。”大管家建议道。大管家跟着卫衍几十年,哪里不知道他的脾气。他家侯爷,年少时是真正的纨绔做派,稍大些也就在外头的正事上,他会打起了全部精神来应对,一旦回到了府里,他又是什么都不操心了,眼里无事万事无忧的本领,比起世子来,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世子就算要和他比耐心,也是熬不过他的。世子想逃避,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如早早就把这些东西都定夺下来,好好理事,只要府里的事,都有了成例,以后许多事就好办了。大管家思虑得很周全,但是他家世子就是不肯轻易认命。“我不管!”“既然世子不反对,这事就定下来了,我去吩咐人,把那里整理一下。”大管家只当他是同意了,行了一礼,就退出去办事去了。卫敏文抓过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努力想把这件事忘掉。当然,他可以忘掉这事,其他人可不会忘掉他。府里的管事,得了侯爷派人过来吩咐,知道了如今府里是世子在理事,个个削尖了脑袋,要往世子的跟前凑,想在世子的面前混一个脸熟。卫衍一开始的想法没错,敏文只要掌了管家之权,做起了主,就只有奉承的人,没人敢怠慢他了。对于这个境况,他乐见其成,还觉得自己这事做得颇为漂亮。却不知道,他的儿子被这些人奉承得更加怨念丛生了,将他埋怨了又埋怨。这事里,皇帝只隐隐露出一个影子,卫衍自觉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压根就没提起过皇帝,卫敏文根本不知道这又是皇帝做的好事。到了晚膳时,卫敏文陪父亲用膳时,再一次强调,他年纪太小不足以管家。“年纪小怕什么,古有甘罗十二为相,我家敏文十岁管家难道就不行了?”卫衍这话说得很是头头是道。卫敏文差点被他这话给噎住了。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是行不行的问题吗?难道不是应该不应该这么使唤年幼的他吗?卫敏文在心里,又将自己往小里说了几岁,直接和幼小联系了起来。可惜,就算他再年幼,他的父亲始终不为所动,坚持他那个荒谬的决定。用过了膳,回去的路上,卫敏文只觉得北风吹得他的心里有些发凉。想到从此以后将要有一堆琐事缠身,他就有些挪不动步子了。“世子,要不咱们明天去那边府里,躲几日?”他身边的一个小厮,也就刚刚留头的年纪,还有些孩子心性,见他这么不乐意,帮他出起了主意。卫敏文听了这话,有些心动起来。跑去忠勇侯府,在祖父祖母那边哭诉几句,祖父祖母再将父亲拎过去训一顿,父亲就要收回成命了吧。拒绝担负管家重任的他,忍不住畅想了一下这个美好的场面。“咳……”他身边跟着的另一个小厮,轻轻咳嗽了一声,瞪了那个出主意的小厮一眼,说道:“世子,管家有管家的麻烦,也有好处。只要世子掌了管家之权,以后想做什么都方便多了。”这位年纪稍大一点,大概十五六岁吧,稍微老成了一点,想得也比较深了一点。其他的府里,这管家之权,都要争来抢去的。也就永宁侯府里,只有侯爷和世子一大一小两名主人,才导致了不用争抢,这差事就直接落到了世子的头上。家中琐事,处理起来的确千头万绪,零碎麻烦,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世子现在做什么事,都要请示侯爷,虽说侯爷万事都应,但是万一有事不应呢?一旦世子管了家,许多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了。而且,世子管了家,他身边的人自然水涨船高,就算年轻都还小,没法担当大任,但是想要他们这些身边人说句好话的外人,可不在少数。不过瞬间,这位小厮的脑中就转了这么多念头,只能说被卫老侯爷和柳氏挑出来服侍卫衍和卫敏文的,都不是笨人。“话是这么说,但是……”卫敏文忧愁得几乎要掉头发了。道理他都懂,但是他就是不想管家啊。凭什么他的父亲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潇潇洒洒几十年,而他却要在这么年幼的时候,担当起这个重任?简直是天道不公,不公至此啊!永宁侯府中,卫敏文正在谴责老天爷,后宫之中,对老天爷的儿子,也是有颇多的怨恨。“周姐姐!”华德妃对着周贵妃福了福,行了一礼。“华妹妹来了!快请坐,上茶!”周贵妃伸手请她入座。两人沉默不语地喝了一会儿茶,华德妃才说道:“周姐姐,陛下不会真的把我们打入冷宫吧?”“华妹妹这是怕了?”周贵妃淡淡笑问。“妹妹我听说,永宁侯是陛下的心爱之人。”华德妃的确是有些担忧,不但担心皇帝,还担心卫家的反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卫家经营百多年,如今虽然败落了,但是有永宁侯在,再起来也不是难事。有人这么针对永宁侯,卫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陛下的心爱?”周贵妃笑了笑,却没有说下去。皇帝的心爱,能够保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无人去问,也无须去问。在这后宫之中,太过纠结于情爱的,往往死得快,将情爱丢一边,学会得失算计的,才能稳稳当当地站着。这是后宫的生存法则,她们这些立足期间的人,早就学会了这一点。“贵妃娘娘,德妃娘娘!”她们正说着话,突然有宫女匆匆入了殿,禀报道,“延禧宫的陈修容投缳自尽了!”周贵妃将茶盏按到了几上,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人救下来了吗?”要是人没救下来,皇帝恐怕就要退让了,毕竟皇帝这么逼迫妃嫔们,最后闹出了人命,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因发现及时,人救下来了,不过陈修容伤了喉咙,据太医诊断,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宫女继续禀报。“陛下知道了吗?怎么说?”华德妃问道。“陛下只谴了福吉总管过来,吩咐了一声,说陈修容想留下来就留下来吧,到了他日,不要后悔就行。”宫女又道。“其他人呢?”华德妃再问。“其他人也是。”华德妃和周贵妃对视了一眼,又很快移开了目光。她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终于得到了可以留下来的结果,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的感觉。“姐姐,那朝中的事,还有必要吗?”华德妃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妹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有些事,并非后宫之事,而是朝中之事。”周贵妃点了她一句。朝中诸臣,每日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的是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权势富贵?如今,眼见着沈大统领已是告老之龄,近卫营大统领之位即将空缺,暗中肖想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在少数,永宁侯早就挡了其他人的路,这事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美色惑主这事中, 周贵妃她们及其家族是发起人,旁边有许多出力颇多的帮手,另外还有不少心照不宣的队友。朝堂之争, 雪中送炭不常有, 落井下石这种事, 倒是常常有。有些人, 不会存心设计害人,但是一旦有了机会, 他们也不会吝于往水里随手丢一块小石头。至于水底下的那人, 会不会被这些小石头砸得头破血流, 那些丢小石头的人,并不会放在心上。况且朝臣之间, 这般不齐心, 时不时想要绊对方一脚,让对手吃个大亏, 一旦自己吃了亏,就要去哭求皇帝主持公道,这种情况,于皇帝而言, 并不是坏事。若是朝臣们全都友爱和睦,遇事齐心协力, 皇帝恐怕就要连觉都睡不好了。这些道理, 华德妃自然明白。再说, 近卫营大统领这个位置, 别看手里只掌着一万多兵丁,但是他执掌的可是皇帝亲军,是皇帝最信重的近臣,品秩位处武官之首,手中还握着一条官宦子弟的做官捷径,这么一个位置,荣耀权势富贵都有,想要争一争的人,当然不会少。永宁侯资历有了,皇帝的信重也有,明眼人都心知,他是这个位置最有力的竞争者,不过一旦他的名声坏了,皇帝就算为了避嫌,恐怕也不能将他放得太近了。以上种种,华德妃都明白,但是她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如果皇帝只当永宁侯是臣子,皇帝大概会这么做,但是在皇帝的心目中,永宁侯真的只是他的臣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