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节
作者:多木木多      更新:2023-06-20 09:04      字数:3005
  王姻答:“都住在臣家里。”这也是大臣们的职责之一,像姜姬当时就住到了徐家。他们不但要负责递表,还需要把皇帝要见的人放在自己家里先养着,人要走的时候,他们还要负责送行。姜姬问:“可有能用的?”王姻道:“倒有一两个。”姜姬点头,让他看机会把人送进来。之后奏表不停的递过来,姜姬也就一开始看稀罕看了一眼后,剩下的都让王姻、毛昭、风迎燕去管了。风迎燕名声在外,他来做招待再好不过。姜姬到目前还没给他官职,实在是不知道这人到底可不可信,但人就这么用着也不错。风迎燕不以为苦,不管是姜姬要他讲故事,要他解读文章,还是打发他去接待那些小城士子,他都很有干劲。他每天都兴致勃勃的带着这些“客人”开文会,一间屋子,一些茶水就能把人给“关”起来。文会开到激烈的时候,吵得声音都能传到外面去,下人都会围观。宫中其他士子也被吸引来了,文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无形中倒是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白哥戏称为“闲人”,毛昭道:“闲人也不可小看啊。”白哥:“他们又能做什么呢?”毛昭问白哥知不知道这些人现在每天在讨论什么?白哥:“知道,好像在议《商律》。”鲁律虽然已经在凤凰台上实行过一段时间了,但在世家眼中仍然是个新鲜东西。很多人抱有疑虑,对它疑心重重。外来的士子更想不到凤凰台上下现在竟然在用《鲁律》!啊,这一定是做梦!风迎燕带着人开文会,当然要议时下最新鲜,最时兴,最难的题目了。鲁律一被提出来很快就成了众人眼中、口中的焦点。但如果要议,首先要学。所以他们与其说是在议鲁律,不如说是在学鲁律。越学,越叫这些人想不通,想不透。可鲁律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有鲁国做为依托,鲁国的事也不难打听。前有朝午王,后有摘星公主,都是他们听过的风云人物。鲁国的日渐强盛不是假的。这其中有没有鲁律的帮助呢?他们从批驳鲁律到学习鲁律,学过鲁律后,又继续批驳它,批完再继续……如此几日后,姜姬这里先接到了一些关于鲁律修改的建议。当士子们听说鲁律是鲁国士子(并非知名人物)草拟的之后,就一门心思想要把它给重新修改一遍。小国之人哪有他们的才学高?至于他们是不是一心要把鲁律中浅显的词句重新修改的高深到谁都看不懂——她就看不懂;还是要在每一章前面都附上大段大段关于礼仪的篇幅……都随他们去。姜姬让阿陀看过后给她写一个主要内容的提纲就行了。等这样的奏表攒到秋天,姜姬终于听说河谷那里又有新变化了。不是义军上门了,而是云青兰要取仕了。他广发召贤令,说虚位以待,若有贤人,请一定要去他手下干活。他这个也是定点发的,除了已知的大世家之外,义军中的李家、包家、伍家、乔家等都收到召贤令了。可以说是摒除门户之见了。毛昭看到招贤令后大发雷霆。黄松年也说竖子可恶。姜姬让风迎燕替她讲一讲,这召贤令有什么不对吗?风迎燕说比如鲁国或赵国不能给鲁、赵之外的城池发召贤令一样,更不能说给大梁的每个大城都发一道了。简直就是把“老子眼里没皇帝”“老子就是皇帝”顶在头顶上了。之前义军中的李家发召贤令,其实是拿天下人当了个幌子,借的是云青兰这个反贼的势。如果没有云青兰事先为祸天下,借李家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发召贤令。云青兰这道召贤令发出来,就等于把他要造反,他不怕天下人的事再次告诉了天下人。打的不止是义军的脸,还有皇帝的脸,以及凤凰台的脸。他说完就看公主笑了。但他没能继续留在殿中,不久之后就随黄公等人一起被遣出去了。可白哥倒是留下了。风迎燕实在是羡慕白哥,他与公主的情谊是从鲁国起就开始的,别人实在是比不了啊。殿内,姜姬让阿陀写一封情书。在让很多人写过情书之后,她发现阿陀写得最好。阿陀早就习惯了,依言铺纸磨墨提笔:“要写什么?”姜姬:“就问他为什么突然要发召贤令,是不是身边出了什么事?”阿陀:“这么直接好吗?”白哥说:“可以,云青兰看不出来。”河谷。云青兰温柔的对段小情说:“公自去,不必在意那些小人。”段小情一脸苦楚,看云青兰仍没改主意才走了,一步三回头,显然十分盼着云青兰能把他叫回去。云青兰只好扭过头不看他,后来干脆起身先躲回后殿去了。他身边是新收的养子,十五岁年纪,非常年轻,对他忠心得很。养子早就听说过云青兰身边各种争权夺势的事,也知道云青兰为人疑心重,见他这么信任这个“外人”,还很奇怪。不过回来以后见过云青兰珍惜不已的信,他就明白了。原来这个外人能被信任,还是托了这信的主人的福。云青兰回到屋里坐在榻上,养子立刻送来美酒和西瓜,这是商人送来的,据说是那个公主赐给百姓的珍物。这不就是野外里常见的马瓜吗?云青兰破开西瓜,抓着大嚼,西瓜汁沿着下巴滑下去。养子也觉得看起来是挺好吃的。云青兰吃完一个瓜,洗干净手脸,才端起酒喝,边喝边叹:“现在孤身边也只有他可信了。”说着还落了泪。云青兰也感觉到了自从长子死后,底下人看他的目光都变了。但他并不后悔除掉云重!如果云重还活着,只怕现在这个庆国就不是他的庆国了。他还不需要一个已经长成的继承人来替他坐这个王位。但他也必须用更强力的手段来握住底下人的忠心,不让他们起别的心思。这次带兵出征,他能感觉到本来已成散沙的军心又渐渐聚拢到了手中,这让他安心了不少。但回来之后的一团乱局还是令他心烦。他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以前的心腹,还是族中的亲眷,全都别有用心!结果唯有公主的人才能令他放心啊。“段公不恋权位,一片忠心待孤,叫孤实在不知如何报答才好。”云青兰感叹。养子机灵地顺着他的话说:“段公一再的辞去大王委下的祭酒一职,可见是真心的。”这段公本来就是大夫,大王又让他兼军中祭酒,于是段公就天天来辞职,可他越来,大王就越放心,越不愿意让他辞。养子都奇怪,本来大王还有些犹豫,段公一辞,大王反倒一点都不犹豫了。云青兰点头:“是啊,他是公主的人,自然是一心对孤的。”养子:“那公主对大王也是一片真心喽?”云青兰不由自由的露出一个笑来:“公主待孤……自然是真心真意。”他叹道,“我与公主,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相见啊……”第715章 爱我还是他段小情一直没功夫来见徐公, 最后只能辛苦徐丛走一趟,去拜访段小情这个“红人”,回来后说, 段小情又开始病了。这回不完全是装的, 至少病了三成, 他装了七成。因为云青兰似乎这次回来后, 跟云家人离心了。开始相信“外人”了。他不但给段小情高位, 还向外求贤,再联想起最近他回来后喊打喊杀, 罢了不少云家人的官,许多姓云的都被赶回了家。这让云家旧部都开始不安了。徐公笑着说:“他这不是离心了,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从云青兰除掉云重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他是只能共患难, 不能共富贵。当时他刚到河谷,又先杀了长子, 为了安定人心, 他才大肆封赏、提拔云家旧人。结果云家的人就放心了,就把云重的事给忘了,他们把云青兰当成了一个愿意与他们分享王权的大王, 争权夺利, 毫不客气。“他也真能忍。”这一点上, 徐公是有点佩服云青兰的。云青兰一直忍到了出征。河谷当时空无一物, 他一边把所谓的“高官厚爵”许下去, 一边也并不以为这样就可以坐稳王位。他还是有一份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