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是攻啊》TXT全集下载_16
作者:安西沉      更新:2023-06-22 01:21      字数:9697
  洛尘拿到烤饼,顿时狼吞虎咽起来,他居然发现这个烤饼上居然还淋了糖粉,特别好吃,吃着呢,又有人端来一碗开水吹了吹,才放在了洛尘的手边,笑道:“渴的话,就喝点水,刚烧开的,有点烫。”洛尘感动的想哭,眼睛一下就湿润了,他以为他到了没有受灾的地方,终于得救了,可是举目看去,除了他所在的山峰,仍然是一片黄浊的水面,那这些人岂不是应该和自己一样是灾民?为何他们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落魄,甚至还愿意将粮食分给他这个陌生人?真是太奇怪了。然后他就看到众人簇拥着一个十分俊俏的少年过来,那少年身上赫然穿着鲜红的官服,他面容温和带笑,看到他时,微微俯身,温言说道:“洛秀才是吗?我是淮州同知李承欢,这些都是我淮州的百姓,因为水患淹没了淮州城,只好一起上了这景云山避难,你不用担心,既然你已经来了这里,我们自然不会让你受饿,只需等待水潮退下,我们便可以下山,重建家园了。”“谢,谢谢大人。”洛尘不好意思的放下烤饼,感谢道。“没关系,天灾当前,更需互相扶持才是。”李承欢笑了一下,又命人去煮些粥给他吃,“你们也是,洛秀才这么多天粒米未进,怎好让他吃干巴巴的烤饼?”众人便挠挠头,憨憨的笑:“大人,不怪我们,他说饿了,我们现下手里只有烤饼呐。”李承欢便无奈的笑了笑。洛尘赶忙道:“没关系,有的吃就很好了,大人千万别责怪他们,他们都是好人。”“大人才不会责怪我们呢!大人最好了!”那个献饼的小男孩立马不服气的说道。接下来的时间里,洛尘慢慢知道了在此次突如其来的天灾下,淮州城的百姓是怎样的奇迹。他们竟然能够如此有序的将所有物资运来了山上,全城百姓无一人遭难。在如此可怕的天灾下,还可以如此从容的在山上生活,耐心等待水潮退去。这已经不是奇迹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今天,他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震撼的一天,甚至超过洪水倒灌城市的那一刻。后来,他将此事记载在了他的传记里,流传了很多很多年。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捞了许多人和动物的尸体上来烧了,也救了几个活人,情况大多和洛秀才差不多,不过他们当时的情况要比洛秀才严重很多,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救回来。而黄色的潮水,终于在第八天的时候,渐渐下沉了。众人看到了希望,皆是欢欣鼓舞。那几名被救回来的异乡百姓比淮州城的百姓更能体会绝处逢生的喜悦,他们才是真正从鬼门关上走了一圈又回来了。因此对淮州百姓格外感激,当即就决定以后就定居在淮州城,成为淮州人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淮州一般十几万人同心协力的盛况,这种感觉真的特别好。第十日的时候,众人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比较高的建筑的屋顶了,他们知道潮水很快就会退下去,一个个都激动不已。夜晚的时候,突然看到远处出现了黑压压一片的黑影往云景山的方向移动过来,众人震惊的看着那黑影,然后渐渐看出了许多船坞的轮廓,这才放下心来。待船近了,才有人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是来救人的嘛?”那头似乎也听见了喊声,安静了一会儿,朝这边喊道:“我等是朝廷下派救灾的钦差仪仗!你们是淮州幸存的百姓吗?可曾见到李承欢李大人?”众人面面相觑,还真是来救援的人。“李大人就在山上,你们不要靠的太近,会撞到山体的!”那边又安静了一会儿,船坞渐渐停下,只有一叶竹筏驶了出来,竹筏上站了两道修长的身影,一道正在撑着竹竿划船,另一个只是负手而立,遥遥看着这边。很快,那两人便到了近前,纵身一跃便到了山上,众人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这么厉害?“李承欢在何处?”黑暗中,一道温淳的声音带着些许急切响起。“是殿下吗?”李承欢的声音随即响起。“是我。”萧胤的声音微微颤动,随即又极力克制了下来,他往声音源头快步走去,然后就被一个人撞进了怀里。“殿下。”李承欢一把抱住萧胤的腰,在黑暗中寻找他的脸,然后便看到他含着水光的眼睛,在夜色下微微闪动着光泽。萧胤抬手按住李承欢的后颈,将他紧紧按在怀里,许久才低声道:“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声音轻飘飘的仿佛不能承载更多的重量。“我答应过殿下,会与殿下同在,又怎会独自离开?”李承欢也紧紧抱住萧胤的腰,思念如海潮,一下子就席卷了他整个身心。“嗯。”萧胤轻轻应了一声。“大人,是相熟的人嘛?”黑暗中有人问道,然后有火把在黑暗中亮了起来。李承欢便放开萧胤,朝那边看去,笑道:“是相熟的人,这位是当朝睿亲王殿下,是陛下派来江南救受灾百姓的。”“哇!是王爷诶!”众人叽叽喳喳的炸开了锅,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要磕头行礼,被萧胤制止了,又开始叽叽喳喳的吵闹起来。李承欢便带着萧胤去了金坛寺内,找了个房间进去,将门关上,避开了拥挤的人群。李承欢拉起萧胤的手,走到床边坐下,问道:“殿下,怎么来的这么快?”“骑快马连夜奔袭而来。”萧胤道。李承欢在昏暗的烛光里看到了萧胤略显憔悴的脸,心疼的摸了摸,“殿下是因为担心我吗?”“是。”萧胤抓住李承欢的手,盯着他的眼睛,有些悲哀的说道:“如果你死了,我不知道我会做什么。”“我没事,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殿下也要照顾好自己啊,把自己弄的这样狼狈,我很心疼的啊。”李承欢的手指轻轻拂过萧胤的面颊,柔声道。“我怕我来晚了,就见不到你了。”萧胤忍不住将人搂进怀里,声音缥缈而虚幻,带着些疲惫的沙哑与困倦。“不会的,殿下累了,先休息吧,有什么事,等天亮了再说,殿下若是病倒了,江南路的百姓该如何是好?”李承欢拍了拍萧胤的背,柔声安慰,他能感觉到萧胤的急切与恐惧,知道若是不能确定自己的生死,他必定不能安心的闭眼休息。“你陪我睡,不然我睡不着。”萧胤拉着李承欢倒在床上,将人圈在怀里,闭上了眼睛。李承欢便乖乖的回抱住他,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背,让他知道,自己一直在他身边。很快,萧胤的呼吸便变得绵长起来,应该是睡着了。李承欢看着面前的俊脸,有些恍惚,他没有想到萧胤会如此在意他,他原本以为,萧胤只是喜欢他而已,毕竟李承欢觉得自己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但是他从未想过,萧胤会对他用情如此之深,让他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他可是睿亲王啊……第43章第一缕阳光透光纸窗照进屋里时,萧胤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枕边少年白皙俊俏的脸,他的心顿时安定下来,此时才觉得一切回归了真实。他没死,真是太好了。他伸手轻轻撩了一下李承欢鬓角的发丝,然后就见怀中的少年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在看清楚他后,眯眼笑了起来,灿若桃李。“殿下醒了。”“嗯。”萧胤将手贴上李承欢的脸,轻轻摩挲着,说道:“再躺一会儿,我有点累。”“好,听殿下的。”李承欢顺从的环住了萧胤的腰,将脸埋进了他的颈窝间,闷闷的说道:“我每天都写信给殿下,殿下好几天才给我回一封。”萧胤闷闷的笑了起来,“你每天都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写,可见你平日很闲,我却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常常睡不到觉,还要深夜给你回书信。”“殿下这么忙?”李承欢抬头对上萧胤的眼睛,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眸里含着光,十分勾人,李承欢抬手去摸了摸,萧胤的眼睛闭了闭,轻轻侧了侧头,嗔道:“做什么”“殿下的眼睛真好看,我从未见过比殿下更好看的人,我第一次见到殿下,便惊为天人,从那一刻就告诉自己,就是殿下了。”说到这里,李承欢突然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脸上泛起红晕,“我回府后,画了一夜的殿下,才画出最满意的那张,我藏在书匣里了。”“我知道,长风还从你的屋子里偷了一张给我,他很生气,说你是登徒子,觊觎我的美色,是吗?”萧胤捏了捏李承欢红红的耳朵,笑道。“啊!怪不得柳侍卫一直看我不顺眼,好似我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原来他看到了呀,那他若是看到殿下抱着我睡觉,岂不是要气疯了?”李承欢狡黠的笑道,仿佛可以预见柳长风那要吃人的表情。“是啊,那该怎么办,长风是我最得力的属下,你们以后总要一起相处的,他若是看你不惯,动手打你怎么办?”萧胤笑。李承欢得意的扬唇笑道,“天下能打得过我的人,还真没几个。”“长风的武艺是我教的。”“……可是殿下肯定舍不得我挨打,是不是?”“……”两人躺在床上有的没的说着闲话,直到外头的天彻底亮了,才恋恋不舍的起身,收拾好头发和衣装才开门出去。外头已经忙得热火朝天,萧胤乍一看这情形,还以为到了闹市,不由惊诧的看向李承欢,“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样多的人?”李承欢便将他从听到秦州水患之后发生的事情都跟萧胤简单说了一遍,萧胤的表情渐渐从惊讶变得震惊,他盯着面前这个漂亮的少年,有些无言,也有些赞叹:“你,很了不起。”李承欢不好意思的抿嘴谦虚道:“殿下过誉了。”这时,陆迁端来了两碗清粥和几块烤饼:“殿下,大人,将就吃些吧。”“嗯。”萧胤接过碗,说道:“既然淮州百姓无碍,陆迁,你去告诉船上的人去别处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人,若是有,能救便救吧。”“是,殿下。”陆迁领命去了。李承欢寻了个空地与萧胤一起吃早点,他将烤饼上沾了糖粉的那块撕下来递给萧胤,笑道:“殿下尝尝。”萧胤接过去咬了一小口,咀嚼了几下,点点头,“好吃。”众人在山上无所事事,开辟了许多空地,搭了简易帐篷和木屋,大部分人夜晚都可以呆在里头避风,相对刚开始的几天,要好很多。有了船,就好四处游弋寻找幸存的百姓。李承欢与萧胤陆迁几人也上了一艘船,开始四处查看被水患波及的州县。淮州这片因为人和大多牲畜家禽都被转移到了景云山附近的山峰上,水上大多只是浮木和一些不易沉的事物,看着到不怎么觉得惨淡。只是时日一久总有些其他州县的浮尸会顺流而下,飘来此处。到了淮州地界之外,便能看见数不尽的浮尸残骸,有黑鸦在空中盘旋,偶尔停在浮尸上啄食腐肉。这情景仿佛人间炼狱一般,李承欢看着看着脸就白了,胃里忍不住泛起酸水,直想呕吐。萧胤顺了顺他的背,说道:“都说让你不要来了,待在山上不是挺好。”李承欢摇了摇头:“不亲眼看看这惨况,如何能记得这天灾人祸的教训。这秦州水患报出的也不算晚,怎么这些州县还会死这样多的人?官府的人都在做什么?”“能逃便逃了,谁会像你这般傻,这样危险的时候,还要留在淮州组织百姓逃难?生死关头,谁还顾得上别人?很多地方的官府收到条子,为了不引起民众的恐慌造成民变,是极力将灾情压下,不让百姓知晓的。如此,他们才能有逃出去的希望。”萧胤道。“可见天灾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人祸啊。若是水患过去,这些逃走的大小官吏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承欢胸腔里埋了一把火,随时都要腾烧起来。他觉得既然他可以组织民众避难,为何他们就不肯呢?明明那么多人是不必死的,这是多少人命啊?“这或许就是你和旁人的不同,有些人做官是为了名利双收,有些人是为了百姓社稷,虽然平时各个仁义道德,可真到了危难时刻,本性便显露无疑了。”小船渐渐驶到了一处山峰旁,这是芦州的天脊山,山里头也是有寺庙的,不过香火不甚旺,里头只有师徒几个和尚打理寺庙。天灾一到,寺里的和尚便开始念经,祈求佛祖保佑苍生。可是佛祖没有保佑苍生,只保护了他们几个苦哈哈的穷和尚。这天,他们看到了那犹如黄泉之水的水面上,遥遥驶来一艘乌篷船,远处的霞光为船身镀上了一层金边,仿若天外来客。他们顿时跪伏下来,虔诚的念着经文。直到船上的人登上了山峰,来到他们面前,他们才发现他们只是普通人。“施主从何处来?”老和尚看着萧胤等人合十问道。“我们是朝廷下派江南治理水患的钦差,寺庙里可有伤亡?”萧胤问。老和尚松了口气,谦卑的应道:“佛祖保佑,不曾有伤亡,只是寺里的粮食已然耗尽,若是黄泉之水迟迟不肯退去,恐怕贫僧等人也只能……”“陆迁,分些粮食给寺庙。”“是。”陆迁于是又跳上船,背了好大一袋粮食又跃上了山峰,将粮食往老和尚面前一丢,“和尚,这些粮够你们吃到黄泉水退去了。求佛祖没用,佛祖哪会变来粮食给你们吃。”“陆迁,不得无礼。”萧胤看了一眼陆迁,陆迁顿时摸摸鼻子,躲到李承欢后面去了。“多谢施主,多谢施主……”老和尚连连称谢,一直目送着乌篷船远去,才抹了把昏黄老眼里的浊泪。乌篷船游荡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几个活人,天色渐暗时,萧胤等人才到了真正的钦差仪仗处。因为此次南下关乎着项上人头,周同也不敢马虎,水潮未退,已经命人将江南路所有受灾的州县都统计清楚,安排好人手,开始疏通河道,将江南的积水分流,以图早些让这大片的积水退去,只等水潮一退,便要开始各项救灾事宜。而受灾情影响逃往个州县的难民,也已经着手开始处理。奈何水患波及地域实在太大,他们人手不足,许多涌入大量灾民的州县已经开始出现混乱,有些州县生怕这些乱民生起事端,早早就将城门死死堵住,不让难民进城,如此,时日一长,城外便开始出现死人,乱象已起。“必须得尽早将遭灾的难民安顿好,否则这样下去,是要出事的。”周同看到萧胤,擦擦一脑门的冷汗,对他说道。然后他看到了萧胤身后的少年,他是认识的,李尚书家的次子,上届科考状元李承欢。淮州处在水患中心地带,他竟然侥幸没死,也算是奇迹了。“周大人。”李承欢拱拱手,见礼。“小李大人能够无恙,想必李大人该安心了。”周同勉强笑了一下。“周大人,李同知来此是有事想与周大人详谈的,我们进去说话。”萧胤示意了一下,周同便了然的点点头,领着二人往内厅行去,内厅的中央有一大块的沙盘,是江南路的地形,中东地区插满了红色小旗,是灾情最严重的的地域,周边零零散散插了许多的黄色小旗,应当是受灾情况较轻的地域,小旗子遍布大半个江南路,如此便能看出此次灾情的严重程度。李承欢见了,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这样严重么?”“是啊!在京都时不曾想到竟然这样严重,我等一行快马加鞭赶来,却已经是这个局面了。好在殿下麾下有三千黑甲尉精锐,可震慑一方,让我等不至于太过被动。”周同指了指几处插了黑色小旗的地方,是黑甲尉目前分布的地域,没有分隔太远,方便随时汇合。李承欢沉吟片刻,说道:“周大人,下官看这水潮这两日便能褪去,下官治下淮州百姓并无伤亡,精神尚佳,物资充裕,待潮水一退,便可迅速下山,将淮州城重新整顿一新,下官的意思,可以以淮州城为中心,收拢难民,由淮州百姓组织周围其他州县的重建事宜,循序渐进往周遭其他州县推进,如此,应当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整顿出一片可供难民安顿的所在。周大人以为如何?”周同刚开始听还有些诧异,听着听着都傻了眼,他哆哆嗦嗦的问了句:“小李大人方才说,淮州百姓并无伤亡?是何意?”第44章李承欢看了一眼萧胤,挠了挠头发,只好又将淮州的情况如实对周同简略的说了一遍,说完,便见周同眼里精光奕奕,大手一拍,喝道:“好哇!这简直就是天佑我大齐!”李承欢被唬了一跳,看着周同发狂的神情,拉了拉萧胤的衣袖,小声道:“这位大人看着不太可靠的样子啊。”萧胤藏在衣袖下的手捉住李承欢的手,捏了捏,忍住笑,低声斥道:“休得胡言,周大人乃是巡路钦差,江南总督。”李承欢撇撇嘴,不以为意,两人的手藏在衣袖下,偷偷玩闹着,突然又听周同激动的大声喊道:“快!便这么定了,李同知,你来,我们这就拟个章程出来,待水潮一退,就立刻施行。”李承欢尴尬的抽出手,朝周同拱拱手应道:“但凭周大人吩咐。”于是两个人,一老一少便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写写画画,讨论起来,偶尔还要跑去沙盘上演练一下,很快就到了深夜,两人却依然谈的起兴,精神抖擞,毫无倦意。“咳!”萧胤进来,咳嗽了一声,两人这才停下交谈,齐齐回头看向萧胤。“夜深了,周大人年岁已高,还是早些安歇的好,这样重要的时节,可莫要累坏了身子。”萧胤淡淡的说道。李承欢看了一眼周同花白的胡子,有些愧疚,点点头,也随着萧胤的话头说道:“周大人请早些歇息吧,章程已经拟的差不多了,我们明日继续敲定也不迟。”周同有些意犹未尽的抖了抖手中厚厚一沓纸,赞叹道:“李同知不愧是状元之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能,叫老夫钦佩啊!也罢,李同知与殿下也早些歇下,我们明日再行商讨。”李承欢看着周同捧着一沓纸颤巍巍的往自己的住所走去,有些感慨的说道:“以前不曾觉得这位周大人有什么出奇之处,今日与他商讨救灾事宜,却发现周大人虽年过六旬,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难怪陛下会让他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监察百官之责,非如此胸怀者不可胜任也。”“以后承欢也做我大齐的左都御史如何?”萧胤伸手拉住李承欢的手,轻声笑道。李承欢便笑了起来:“好哇,不过到时候承欢大概也是这样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了。到时候殿下还想让承欢做您的左都御史吗?”“那要好好考虑一下。”萧胤认真的点点头,见李承欢的脸垮了下来,忍俊不禁的点了下他的鼻子,笑了一下。随后拉着他的手往外走,“时辰不早了,去歇息吧。”李承欢跟着萧胤到了一处宅院,进了内室,看到一张铺满棉被绸缎的新床,顿时欢喜的扑了上去,软软的,“睡了十天的硬木板床和硬石地板了,好生怀念呐。”萧胤将门关上,开始解外袍。李承欢直勾勾的看着萧胤,喉头轻轻滚动了一下。看美人解衣袍十分刺激,萧胤感受到李承欢的视线,顿了顿,没有继续解,走到床边,单膝跪在床上,倾身压向李承欢,盯着他的眼睛压低声音说道,“李同知的眼睛都绿了。”李承欢便笑嘻嘻的伸手到萧胤腰间,帮他解去腰带,“殿下看错了,承欢的眼睛是红的。”腰带解开,中衣便微微散开,露出一角雪白的里衣。李承欢犹豫了一下,将腰带放在一边又去解他的衣带。指尖能感受到萧胤衣衫上带着的体温,将中衣也退去后,便只剩雪白的里衣,包裹着萧胤修长而清瘦的身体。“不继续了?”萧胤的声音有些沙哑,眸色有些深暗,很危险的征兆。李承欢想了想,摇了摇头,觉得他不应该这样亵渎殿下,虽然殿下好像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那本王替李大人更衣。”萧胤轻笑一声,便伸手解开李承欢的腰带,顺手拉开了他的官袍,一边脱,一边压了上去。“殿下……”“听话……”第二日清晨,天还未大亮,就有人敲响了萧胤的房门。“殿下!周大人请您和李大人去内厅继续商谈救灾事宜!”外头有侍卫压着声音喊道,生怕惊扰了里头的人。闻声,李承欢一下从被窝里坐了起来,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情,脸一红又钻进了被窝里。萧胤感觉到动静也醒了过来,见李承欢向他瞪来,不由笑着揽过他的脑袋,亲了亲,才扬声道:“请周大人稍待,这就去了。”“是。”外头的人应了一声,退走了。感觉到外头的人远去了,萧胤勾唇笑了一下,隐隐透出些邪气来。李承欢以为自己眼花了,没有多想,便见萧胤撑起身子捞了扔在床侧的衣裳,替李承欢穿戴起来,一边低声问道:“疼不疼?我从前没有做过,不太懂。”李承欢本想点头,却看到了萧胤白皙的胸膛与腰腹间零零落落刻了许多的伤痕,有箭伤,有刀伤不一而足。右肩上一道醒目的刀伤犹可窥见当时的凶险。看样子,这伤应当还不到半年,还十分新鲜。李承欢摸了摸,有些心酸,几乎可以从这些伤口想象到当时的险境:“殿下疼吗?”萧胤看了一眼自己的右肩,摇了摇头:“早就不疼了。”李承欢衣服穿了一半忍不住抱住萧胤,声音里带着哭腔:“如果承欢能早些认识殿下就好了,一定不让殿下受这样多的伤。”萧胤便抚着他的长发,轻言安慰:“无妨的,都好了。上战场哪有不受伤的道理,乖,不哭了,让人看见要笑话的。”李承欢揉了揉眼睛,不哭了。暗自决定,以后萧胤如果还要去战场,他一定要随时跟在他身侧,绝对不会再让他受一丁点儿伤了。周同在内厅里一边挪着沙盘里的小旗一边焦急的等待着李承欢,待到李承欢进来,便兴冲冲的拉着他去继续昨日没商议完的话头,不防看到李承欢红红的眼睛,诧异道:“李同知昨晚没睡好?也是,这样严峻的时刻,实在难以入眠啊,老夫昨夜也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哎,待到此间事了,老夫一定要向陛下告段假休养休养才是,一把老骨头了,吃不消啊。”李承欢闻言有些心虚,咳嗽了一声,说道:“周大人说的是,我们继续吧。”洪水的水潮终于退去,李承欢号召淮州十数万的百姓下山,开始重建家园,先将淤积的污水清理干净后,又将死去的动物尸体统统聚集在一处焚烧了个干净,这才开始聚拢工匠与年轻力壮的汉子们开始修葺屋舍,妇人们则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缝衣煮饭,一时间整个淮州城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欣欣向荣里,忙的热火朝天。不知情的人若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个热闹的城市不久前竟然遭了那样可怕的天灾。洪水只是冲垮了一些木质建筑,地基什么的是不曾冲垮的,重建起来也十分迅速,因为官府安排要以淮州为中心作为救灾要点州县,李承欢安排了一部分黑甲尉的将士在淮州城外搭建了连绵一片的临时帐篷,以此收容那些无处可去的难民,一边收拢难民,一边让淮州早就精通组织民间事务的差役们去给那些难民传输官府的意思,稳定人心,并且渐渐建立秩序。待人心安定,不再仓皇无助后,便开始带领这些人去周遭的州县重复做淮州的工作,处理污水,焚烧死尸,修葺房屋。各州县的官府只要还有没死成的人都收到了江南总督的饬令,配合钦差做好安民工作,胆敢从中作乱者一律杀无赦。于是分布各地的官吏都开始收拢流散各地的难民,未遭到水患侵扰的州县也须得派出半数的官吏帮忙救灾。一切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一封来自江南总督长达万言的奏疏呈上御前后,皇帝才终于松了口,苍老的身躯缓缓垮下了一些。他将奏疏给一旁一直静候江南细情的李郸看,让他酌情抽调钱粮前往江南,以供钦差驱使。李郸看到奏疏中提及李承欢的部分,不由老怀安慰,这儿子虽然不让人省心,但大是大非上还是拎得清的,才能也是没的说的,若是没有和那位殿下有了这么一出,应当是位国之栋梁的啊。“北方战事也是吃紧,国库恐怕抽不出太多的余粮啊。”李郸有些忧虑。皇帝自然清楚自个儿的国库是个什么情况,也是沉思不语。半晌才幽幽叹道:“能拨多少便拨多少吧,朕已命后宫缩减用度,抽些内库的钱粮填补上。”“陛下,这……”李郸有些惶恐。“就这样办,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臣,领旨。”第45章就在江南路救灾事宜有条不紊的推进时,物资短缺的问题开始让周同有些无可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的计划再是周密详尽,可是没有钱粮,用什么去喂饱难民的肚子呢?这点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朝廷确实派了副钦差押运了大量粮草补给,但是这些粮草也是杯水车薪,这可是半个江南路的百姓等着吃喝啊,江南路又是大齐人口最为密集繁荣的地段。就在此时,有人敲响了李承欢的房门。李承欢开门一看,顿时喜出望外,看着门外俊逸不凡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喊道:“大哥!你怎么来了?”李成贤立刻竖起一根手指,左右看看,小声道:“莫要声张,我现在叫莫秋生,是生意人,南方大商行的掌柜,可不是你大哥,是听闻江南遭了灾情,特意运了物资来捐给官府的。”说着搭上李承欢的肩膀,笑道:“看到你活蹦乱跳的,为兄很是高兴啊,前段时日知道你来了淮州,本来想来看看你,没想到突然就听闻江南发了水灾,可把我给吓坏了,你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父亲岂不是要哭死在家里。”李承欢闻言眼睛亮了起来:“大哥带来了许多钱粮么?在何处?快带我去看看!”李成贤却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不急,让我先瞧瞧我弟媳长得什么样?”“什么弟媳?”李承欢不明所以。然后便被李成贤掀开了衣领,看着他白皙锁骨上细细的痕迹,啧啧两声:“小弟,你可真是处处风流啊!这江南路都这个模样了,也不能阻止你寻花问柳?弟媳知道不?我帮你保密?”“什么弟媳啊?大哥在胡言乱语什么呢?快带我去看看你带来的粮草,这才是正经事。”李承欢打开李成贤的手,理了理衣领,脸有些发烫。“瞅瞅,你脸红什么?十二岁逛楼子的时候也没见你脸红过呀?钱粮的事不急在一时嘛!你先带我见见我弟媳!”李成贤不肯走,直接往屋里冲。李承欢一把拉住李成贤的胳膊,将他推出来门外,“人不在。”“哦?弟媳真的跟来了?行,那我就不急了。”李成贤笑眯眯的转身朝外走去,“走吧,哥带你瞧瞧什么叫天下第一大商行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