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许乘月      更新:2023-06-22 08:57      字数:3854
  严怀朗哼笑一声,“还是很气。”“那,你跟我回去,我给你做好吃的?”月佼的小脸在他肩头甜甜蜜蜜地蹭来蹭去。严怀朗闻言,遗憾地磨牙半晌,才道:“方才我家有人来递了话,母亲让我回家一趟。”被她毛茸茸的发顶蹭得心中发暖,他拥紧怀中的小姑娘,心中郁郁。“也是,你仿佛又好多日没回家了,”月佼想了想,无奈地笑着叹了口气,“后天我要出京啦,散值前谢笙大人给派了差事,这次是和云照一起。”这事严怀朗自然知情,下午谢笙接到外头的暗线传回来的消息,香河城似乎有个江湖小门派与当地官府勾结,使了些手段在侵并他人田产,据闻苦主似乎已不止一户两户了。原本谢笙是打算让月佼与苏忆彤去办这案子,可考虑到苏忆彤的父亲是香河县丞,为了避嫌,便改派给月佼与云照。见他面上又一副郁郁寡欢的惨兮兮,月佼索性牵过他的双手,与他十指想相扣。“你舍不得跟我分开的,对不对?”她笑得贼兮兮,猫儿似的。严怀朗闷闷哼了一声,“废话。”其实只需他对谢笙说一句换人,他的小姑娘就不用走了。可他并不想这么做。自进京以来,月佼有多用心,他是很清楚的。她想和别人一样,认真做事,靠自己的努力去被认同、被肯定。虽他心中百般不舍,可也不愿看她失落难过。他不会拿两人之间的情意去绑住她,他想让她如愿以偿,活成她想要的模样。若非眼下他头顶还压着一道“暂不得离京”的圣谕,他其实是很想亲自与她一同出这趟差事的。自相识以来,两人其实算是聚少离多,近来这段日子在放值后总黏在一处,别提多美了。正当浓情蜜意时又要分开,严怀朗简直想去御前击鼓鸣冤了。何止舍不得分开,他都快急死了!究竟几时才能将怀里这颗甜果子娶回家啊?好不容易了结了罗家的事,小姑娘却不知为何迟迟不肯松口嫁他。这些日子他正极力在小姑娘这里攒好感呢,又来这么一桩破差事。作死的香河县丞,见不得人好是怎么的?偏在这时候出乱子!“若香河县丞也涉案,你们一旦查实之后,立刻返京,不要莽撞,别被他们察觉,明白吗?”虽心中失落烦闷,严怀朗仍没忘记叮嘱她。“嗯,”月佼将额头抵在他的锁骨处,轻轻软软地低声笑道,“等我回来时,就给你一个名分吧。”有一瞬间,严怀朗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他指尖微颤地抬起她的下巴,看清她眸中晶亮亮的笃定笑意,有些不敢相信这飞来的横福。“当真?”他神色虽还撑得上镇定,嗓音里却有一丝隐隐微颤。月佼咬着笑唇,以食指指尖在他掌心虚虚描画了一个符。感受到掌心里那温柔缠绵的轻触,严怀朗闭了闭眼,哑声笑问:“画了什么?”“等我回来再告诉你。”说完,她脸红红地又咬住唇角,一对亮晶晶的眸子笑得如在蜜糖中滚了一遭似的。“跟你说过,不要咬自己……”严怀朗忽然顿住,脑中有一个似曾相识的画面闪过,于是他鬼使神差般地伸出手,将食指横在她的唇间,低声又道,“咬吧。”他想起了在沅城时,尚未恢复清明神智的自己,似乎做过与此刻同样的事,说过与此刻同样的话。最最让他觉得开怀的是,那时在他怀中的,与此刻,也是同样一个姑娘。这真好。第六十四章翌日辰时,黑夜渐渐隐去, 破晓的晨光缓慢而从容地开始驱赶夜色, 将穹顶照成欲曙未曙的灰蓝色泽。今日已是九月廿六,再过几日便是立冬, 暮秋时节最后的几日,天地乍寒。月佼眯着困绵绵的眼,独自在床榻上裹紧被子哼哼唧唧地滚来滚去。好半晌之后,她终于艰难地战胜了懒惰赖床的想法,茫然地拥被坐起, 抬手扒拉着自己的一头乱发。往常的休沐之日, 她至少能睡到巳时,饿得撑不住了才会起身。可明日要启程出去办差,这会儿她得赶紧起来去准备一些东西。起身梳洗过后, 她也懒怠再细细梳个漂亮发髻了,便只随意找了根发带将长发束在脑后,拿过钱袋子出门去。才走到院中, 秋风簌簌扑面,冷得她打了个哆嗦,赶忙又回房去取了一件披风裹上,这才终于抖抖索索踏出院门。弦歌巷平日里本就清静,此刻又逢天光要亮不亮之时,萧瑟秋风卷起巷道中的落叶, 便显出几许凄凉之意来。月佼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又怂怂地将双手藏进袖中, 边走边想,等这趟差事办完回京,就又是冬天了。回想去年自己初来京中时,第一次在天寒地冻里过冬的情景,其实还挺惨的。虽说下雪对她来说是很新鲜的,可雪化时那冷进骨头缝里的感受,对她来说实在又太难过了些。尤其是夜里。“唔,天凉了……”她红着脸喃喃自语,唇角露出一丝小狡猾小狡猾的偷笑。是时候找个合适的人,帮忙暖被窝了。嘿嘿嘿。****月佼不紧不慢地走到离弦歌巷三个路口的长街上,在街口的一个小摊子上坐下吃了顿热乎乎的早点。从早点摊子离开时,她刻意先立在原地等了等,半晌后才又拢紧披风,若无其事地接着往前走。果然,那自她踏出弦歌巷起便远远随行的陌生气息,又跟上来了。在这京中,有什么人会偷偷尾随自己?月佼抿了抿唇,心中倒是没有半点慌张,也并不十分好奇,只不紧不慢地一路往前,到了距弦歌巷约莫七八个街口的济世堂。自她走向济世堂,那尾随之人似乎远远便停了脚步。济世堂是一家发源于宜州的医馆,京中这间算是分号,大夫们都师承团山医派;既坐诊开方,也单售药材,在京中的名声也大。最重要的是,济世堂这金字招牌后隐隐有定王府的影子,没人敢到这里闹事。看来,尾随她的那人,或许也是知道这里非等闲之地的?月佼淡淡勾起唇角,不喜不嗔地无声哼笑一声,心道,无胆匪类,啧。虽她之前只来过济世堂两回,可这里的伙计眼力好,记性也好,一见她便笑眯眯地迎上来热情寒暄。“姑娘好些日子没来了,今日还是像往回那样,只买药材吗?”人家笑脸相迎,月佼自也是客客气气,从袖袋中取出自己写好的药材单子,礼貌地用双手递过去,“这几样药材,我要的都是磨成粉的,劳烦小哥帮我瞧瞧有没有现成的药粉。”“自然是有的,姑娘稍坐,喝口热茶暖暖,我这就去给您取,”伙计接过她递来的单子看了一眼,心直口快地笑道,“姑娘这字迹,可是愈发的好了。”虽说这两个多月跟着严怀朗练字,时常是她写着写着……场面就变得不宜描述,可到底还是有点长进。月佼面上蓦地绯红,垂眸笑笑。伙计将她请到花几旁落了座,忙不迭就进后头去替她寻药材去了。此时尚早,济世堂也才开门不久,堂内并无来看诊之人,木帘子后头那看诊处的桌案后空空如也,连大夫都还没出来呢。不多会儿,另一名伙计端上来一盏香茗,笑呵呵道,“姑娘今日来得巧,咱们家的一位小东家今日进京,赶巧也带了些团山茶来,是开春时特地存下来的明前茶,您尝尝。”月佼道了谢,接过茶盏,才将杯盖微掀起些许,便有沁人心脾的清香热腾腾扑面而来。宜州的团山地处西南国境,山高雾深,历来便是个产茶的好地方。尤其是每年开春时的明前新芽,素有“团山明前贵如金”的说法。这是月佼在《大缙风物志》上看来的,眼下手上就活生生端着这么一盏“贵同金价”的茶,她好奇地浅啜一口后,除了觉得比旁的茶香些之外,并未发觉旁的妙处。她觉得书上既说这茶了不起,那必定是不会错了,想来是她没找到品这茶的窍门。于是她本着严谨求证之心,又细细抿了一口。正咂摸着滋味,门口又进来两个人。月佼循声望去,却是罗昱修与罗如晴。自那回去罗家大宅送了“无忧果”之后,月佼便再没见过罗昱修,也没见过罗家的任何人。她不知严怀朗是如何对罗家解释椒图兵符的由来,但她也相信严怀朗会尊重她的意愿,不告诉罗家是从她这里得到的。可虽是如此,在毫无准备之时突然巧遇罗家这两兄妹,月佼还是忍不住有些别扭。罗昱修抬眼看见她,不免也是一愣,好半晌之后才扬起笑,与罗如晴一道并肩行了过来。“实在是巧,竟在这里遇见你了,”罗昱修关切道,“是生病了吗?”月佼打量他的神色并无异常,便彻底放下心来,笑着摇摇头,“只是来买一些需用的药材。你来找大夫瞧嗓子?”“我嗓子已经大好了,还要多谢你大方馈赠呢,上回你给我的那果子当真很有用,”罗昱修对她行了个小小谢礼,又指了指身旁的罗如晴,“是晴妹近日不大精神,祖母让我陪她来找大夫瞧瞧。”罗如晴神色怪异地瞥了罗昱修一眼,却并没有多说什么。上回月佼与严怀朗一道去罗家时,罗如晴到午饭时才出来,午饭过后又回自己院中去了,月佼与她可说是没什么交道的。于是双方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彼此颔首致意,算是打过招呼了。不多时,伙计从后头请出了今日坐诊的大夫,罗如晴进了看诊室,无事枯等的罗昱修便顺势在花几旁与月佼隔桌而坐。闲谈几句后,罗昱修道:“下月十七是我祖母的寿辰,祖母还说,过两日派人给你送请帖呢。”月佼正伸手去端茶盏,闻言手上僵了一僵,片刻后才轻垂眼睫,笑道:“多谢罗大人盛情,只是……”她话还没说完,先前接待她的那名伙计便自后头出来,扬声招呼道,“姑娘您可要再验看一遍?”月佼对罗昱修道了一声抱歉,走到柜台前道,“不必了,济世堂这样大的招牌,自然不会骗人的。”伙计将那些药材包好,又穿成串捆起来方便她拎着走。“你是回监察司的官舍吗?”罗昱修走过来,略显殷切地问道,“若你不急的话,再略坐坐,待会儿同我和如晴一道乘马车走,反正我们回去也是要经过监察司那方向的。”月佼笑着摇摇头,婉言谢绝了:“多谢,只是我今日休沐,不在官舍的,不顺路。”罗昱修似乎还想说什么,堂后却走出一个年轻男子,一出来就爽朗笑道:“小爷在后头等你半晌,你倒好……”面色顿时尴尬的罗昱修怒瞪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