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
作者:木落花未眠      更新:2023-06-23 14:48      字数:4845
  帝倒是不好再过分追究,甚至,不好借机换上自己的人。当然,之前无事,太子也不可能卸磨杀驴般随意处置了节度使大人,没得让底下的人寒心,倒是这次奉命下江南清查吏治,却是天赐良机,名正言顺。虽然清楚这些,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太子此时如此说了,章和帝还是领情的,也高兴了几分。他自己不知道天命年数,若是任儿等不到,太子心虽不怎么样,行事手段还是有的,章和帝无奈之下,也觉得放心——只是,若事不能如意,还要仔细为青青、任儿、长宸以及其他儿女们想好后路才是啊。见皇帝气顺了,珍淑妃察言观色,提出去看看皇后。章和帝允了,却让太子留下。珍淑妃不惊反喜——皇帝这是真的把太子当成继承人啊,现下是要把暗处的势力也交给……珍淑妃使力十分的力气,压住上翘的嘴角,面带愁容地往寝殿去了。珍淑妃猜得不中,却也不远矣。章和帝这样多疑的人,便是死了说不定也舍不得把自己暗处的力量交给新帝,何况还是既需要培养,又需要防备的太子?只是他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且现在的情势又和当年大不一样,一些说是暗处,其实早就是许多人心知肚明的力量,不如交给太子,也显得自己大度慈爱。这样,既能让太子自觉自愿、不知不觉地帮章和帝压制其他皇子,处理一些可能有碍名声的事情;又能让章和帝站在道义上——既然章和帝比哪朝的皇帝都信任看重太子,若太子还不知足,心急难耐,其心不轨,那真是他自己的下属都会觉得此人枉为人子,不堪为君了。章和帝比之前对珍淑妃温和数倍地对太子道:“你是太子,是大汤的储君,在朕心目中,和别人都是不同的。许多事,别的皇子,可能一辈子听都没听过,朕却要亲自交到你手中。这江上,不是只有权利和享乐,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上位者,从来不是好当的。好在松儿你也不是刚成年的毛头小子,朕也能放心许多。”太子不由流下眼泪。他一直和父皇感情淡薄,相处间尽是算计,甚至因为徐仙长的事情,心存怨怼。现下听了章和帝这样的话,才发觉自己有多么渴望父亲的慈爱和看重。章和帝少见的温和,摩挲太子的脸,道:“竟是这样没出息!”太子红了脸,第一此听到章和帝的训斥不觉得难过,也没有左右思量,别扭着俯身叩头,不肯让父皇看见自己的眼泪和濡慕。章和帝轻笑,等了一会儿,道:“且坐吧。”太子平复了心情,拣了椅子坐了。章和帝沉声,道:“你才刚回来,怕是不知道,老二等在京这一个多月,除了整顿了宵禁都不值一提的琐事,竟都耗在一件官员被暗杀的案子上了。可惜,到现在仍然是一无所获。”太子从长春宫出来,去了珍淑妃的兴庆宫。这次和章和帝深谈,太子莫名对自家娘很是不待见起来,不管是章和帝似有似无的敲打,还是母妃一反太子心目中聪明睿智的印象,频出昏招——比如非要针对父皇现在的心尖子玉德妃什么的,都让太子心里非常复杂。一方面有些忧虑,父皇看起来是对母妃没什么情意了——也是,母妃自己行事不端,父皇看在自己面儿上不予追究,已经很难得,何谈情意?另一方面,却是得意,原来太子一直以为,父皇对自己和老三看重些,都是因着独孤家的缘故,现在看到老二等人起来了,还曾觉得忿忿不平。现在却想通了——他们之所以尊贵,无非是因为他们是章和帝的儿子,姓夏侯,母家或许是筹码,却完全没有必要看得太重。甚至,若真成了……外戚什么的,还要提防着呢。作者有话要说:每次看到当妈的含辛茹苦养孩子,就默认孩子会站在自己这边,其实真的多是女人的自我想象。男孩子,虽然天生有保护母亲的意愿,但是遇事,却总能更理解父亲,特别是他成年了后……毕竟,母亲口里父亲天杀的错处,儿子又哪里能避免呢?倒是女孩子,虽然小时候都更粘父亲,叛逆期更是看当妈的一千一万个不爽,但是成年后,遇事支持母亲的,往往是贴心小棉袄的女儿啊。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一场棋皇后突然病重,又有传言说和太子妃出言不逊有关,不说独孤家、姜家立马关注起来,就是毫不相干的“孤臣”、“帝党”,也不由得上心许多。毕竟是一国皇后,又关系到君臣父子、嫡庶长幼的上下尊卑和人伦孝道,不管立场如何,大家都是要拿个态度出来的。因为,现在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总是现有规则下受益最大的人,他们在这柄名为“礼法”的□□下荣华富贵、高人一等,自然是最用心维护这种规则的人。也不怪天下女人那样在意嫡妻的名分,那样的,对皇后之位像是着了魔一般的执念深沉——即使,其实谁都知道,水满则溢的道理,清楚,一旦成为皇后,就是皇帝开始防备自己的开始。姜皇后当天夜里才醒过来,她向来和宫里的嫔妃们感情淡漠,立时就发了话——只让玉德妃侍疾,其他人若有心可抄些经书,便是整日玩乐她自家听着也是高兴的,只不许去长春宫烦扰。皇后出身姜家,素来无过,姜皇后本来也没必要故意作出妻妾相合的样子。刚开始自然是有许多人看不惯皇后这样高高在上不肯搭理人,管理宫务更是丝毫不讲情面的作法。要知道,珍淑妃和朱贵妃斗了大半辈子,还不是一见面就姐姐妹妹相谈甚欢?但是章和帝明显很满意这位皇后完全不拉拢各方势力的作态,后来就有那起子心思活络的,转了口风赞叹皇后“持重”,言其“坦荡行礼,自是皇家嫡母气度,不予平常妇人类同,不愧为天下女子典范”。这样明晃晃拍马屁的话,按理说是让人瞧不上的,可偏偏说话的,身份和辈分都不容人轻忽,皇后又的确有种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的“君子严正气”——女人大多不喜欢娇艳妩媚的女人,却往往对有些男儿气的女子不吝赞扬,因此,皇后虽受了许多打压,到底在外命妇中有了名声和地位。谣言纷纷扰扰,却不过两日就熄灭了火焰。太子刚打江南回来,随车的奏折,堆得满满都是功绩,不过休息了两天,章和帝就把之前二皇子等人碰得头破血流的案子交给了他。此间父子信任、君臣情意,真是不言而喻,也难怪朝会上二皇子几个都白了脸色。而且太子的确手段不凡,才一接手,就发现许多线索,不过五日,竟然就有了结果。大臣命妇们对江湖上一个颇有历史的杀手组织的覆灭其实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章和帝和太子如此重视他们的人身安全,大家还是不吝啬歌功颂德,感激涕零的。卫王府邸,二皇子做东,请九皇子和十二皇子这两个跟着他辛辛苦苦一月有余却寸功未建的弟弟吃酒。酒至半酣,九皇子摔了杯子,骂道:“素来觉得八哥最是温和良善,却不想竟是我夏侯信瞎了眼,这次我们兄弟鞋都跑烂了三双,太子一回来八哥居然就去献殷勤,两日就摘了我们的桃子,弄得咱们三个在父皇和大臣们面前丁点儿脸面都没有了!偏之前我们想着为父皇办事,一丝一毫折扣都不敢打,不说多劳累辛苦,就是得罪的人,那也是海了去了……以后的日子,可……”十二皇子也很是愤愤,道:“就是,咱们几个本身就没什么根基,又不像七哥似得,讨了贵母妃和玉德母妃的欢心,便是差事办得着实一般,也能得了父皇好大的赞赏。这次八哥拿咱们作梯子扶太子上位,他倒是得了个良臣贤王、兄友弟恭的好名儿,咱们一番辛苦为他人做嫁不说,还成了那起子又蠢又奸猾的小人……兄弟共事一场,想想,也是没意思得很……”二皇子夏侯扬对九皇子的话是不怎么在意的,老九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他心里再明白不过。老八肯定一直以为老九其实是自己这个二皇子的人,或者,也是以为他只是算计着在两个哥哥间左右逢源而已。夏侯扬却因为一些意外和偶然,看清了自己这个看似憨直莽撞,说话不经过大脑的弟弟的真面目——人的野心可大着呢!只是夏侯扬自家人知自家事儿,他这个“半个嫡子”看似有些尊贵体面,实际上,没有强力的外家,先皇后又明显是被章和帝厌恶,那真是没有丁点儿助力。特别是,有了太子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大臣们也转了风向,不再把所谓“正统、嫡庶”挂在口中。因此,即使明知道九皇子有所图谋,夏侯扬也只能默认,甚至还故意帮他遮掩,以此让外人看着,自己的势力还是有那么几分的样子。毕竟,到了他现在这个位子,别说他自己不想退,就是皇帝、太后、贵妃、珍淑妃、太子以及其他兄弟们,也不会相信他愿意退。半个嫡子?何其可悲……但是十二弟却是一直真心为他,所以听着十二皇子话里似有悲音,夏侯扬连忙温声细语的安慰——十二弟野心不大,能力却相当不弱,且听说玉德妃对他也有几分慈爱温和。夏侯扬自家因为生母和养母的事情,多少和玉德妃有些不对付,但说到仇恨,却还真到不了那个程度。只是他虽然知道这位年轻的母妃在章和帝心中的地位,却不能示好——毕竟那些不能说出口的前事恩怨,一般人不知道,皇帝却是再清楚不过的。若是夏侯扬无视两位母亲和玉德妃的“往事”,即使章和帝自觉玉德妃十分无辜,却不会觉得夏侯扬识大体,反而会认为此子不孝、势力,甚至是奴颜媚骨,没有半分骨气。但是谁都知道,任何一位皇子,哪怕没有野心,和一位宠妃作对,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能有十二弟在其中斡旋,夏侯扬也不至于真和玉德妃顶上。十二皇子有些书生意气,为人也算得上是仗义诚恳,章和帝虽看不上他这样胸无大志,却也不会忌惮他,加之玉德妃颇喜欢他这样皇子中少有的中二青年,虽然因着二皇子的缘故不曾十分亲近,但是很多时候也愿意护持一二。所以十二皇子的日子其实可以过得很不错。只是他一心觉得自己二哥才是天下少有的贤德君子,偏偏总是被小人磋磨,让父皇误解,夏侯扬自己还无所谓,十二皇子倒是心里不舒服了十二分呢,以至于常常郁郁的。之后二皇子和十二皇子都很是沉默,九皇子倒是连珠炮似得说了个痛快,夜渐深,才醉醺醺地由家人伺候着回府。一起送了夏侯信离开,夏侯扬却留了十二皇子夜宿。当天夜里,夏侯扬对自己十二弟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是有心人可以发现,十二皇子渐渐开始对玉德妃示好,只是玉德妃反而不怎么喜欢他的样子,作出一视同仁的样子。但是章和帝倒是愿意看着自己儿子们讨好自己的爱妾,果然看重了十二皇子几分,连带着刚刚受了“八方”排挤的二皇子,日子都好过不少。长春宫中。青青坐在凤床边的小几上做绣活,一边和卧病的皇后闲聊。章和帝借着皇后之病、太子妃忤逆不孝的谣言等等,酣畅淋漓地下了好大一场棋,皇后却是真病了,一多月都少见起身,宫中事务泰半由贵妃和珍淑妃处理。玉德妃和皇后向来交好,这次一个多月,日日来侍疾,连章和帝那里伴驾都不知推了多少次。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非亲姐妹、无血子女?宫中其实是忌讳“病”这个字的,偶尔嚷嚷着身子不舒坦,多是矫情地邀宠或者聪明地避让往往三五日是必好的。像是皇后这样不明不白地病弱下去,是个人都要忌讳三分,不肯沾染的。于是,等章和帝不再时时关心着,长春宫就渐渐门庭冷落下去。无子无宠,现在还没了实权的皇后,实在让人提不起献媚的心思。这种情况下,玉德妃仍然如故,许多人虽暗自里撇着嘴说“做作”,思及曾经的手帕交,却难免不会酸涩怅然。青青心里苦涩,却无法对人言说。皇后此次,不是病,不是毒,更不是什么巫蛊玄说。以前青青也想过,为什么有的人生活方式极其不健康,仍然长命百岁,有的人处处保养,却命数难长?不过,当时没有涉及自身,想一想也就放下了,现在事情真实地降临在自己关心的人身上,心里的无措和惶恐却如此深沉。曲青青毕竟是个薄情冷血的女人,对于姜宣文这样的好友注定不寿,伤心难过是有的,悲痛欲绝却还真谈不上。总之她也尽力了,这十多年,她总会时时伴在姜宣文身边,对阵下药,即使医不了命,总能让她活得轻松愉快些——人力有时尽,天道无常,为之奈何。她如此不平静,真正的原因,还是落到她自己身上。经过这件事,青青再一次感受到了凡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她如此憎恨,又如此惶恐。这一世曲青青虽常自得自己也算是人生赢家了,但其实她心里清楚,系统落在她身上,很难说是天道的眷顾还是一场意外。实际上,曲青青这样心思歹毒、不知积福延庆的人,命运总是不吝惜表现出自己残酷的一面的。曲青青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恐惧自身实力的弱小,恐惧死后的虚空,恐惧来生的不可期。偏偏,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