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长乐思央      更新:2023-06-23 20:23      字数:3833
  而且自从天子生病以来,他的脾气就越发古怪,喜怒不定,让臣子胆战心惊。霍无狄接到密旨的时候,心都凉了半截,他不知道君主还想搞什么幺蛾子,只知道如果再这么折腾下去,戎狄很有可能一路南下,甚至攻打到齐国的都城。然而打开折子一看,他剩下半截心也凉了。天子任命的新帅不是旁人,正是他曾经无比崇拜的将领的儿子,魏宁。魏宁虽然也习武,但在霍无狄看来,没有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没有经历过鲜血的洗礼,那样的习武,不过是花拳绣腿。而且读兵书,和会用兵是两码事。他霍无狄虽然是个粗人,纸上谈兵的典故却也是知道的。魏宁是魏宁,他父亲是他父亲。他不否认魏宁是个出众的官员,甚至也为昔日的上司有这样的儿子骄傲,可如今魏宁来这前线,除了送死,还能有什么别的结局吗?而且魏宁这次,还带了两千骑兵,说是连夜赶路而来。新兵是什么德行,霍无狄再清楚不过,军中一群软蛋,连刀枪都举不起,和寻常百姓没有半点区别。不仅如此,他们还没有战意,抓到不少逃兵,他当中处死了一些,杀鸡儆猴,如今军中的风气才肃清不少。想到魏宁那张和将军有六七分相似的面孔,霍无狄隐隐觉得头痛起来,他甚至在想,若是魏宁当真到了前线,他干脆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把魏宁捆起来,困在军中。这样的话,至少兴许还能保住将军的血脉。当年将军救了他一命,他不愿意看魏宁这样死在这里。然而在接到密旨之后,霍无狄又等了半个月,还没有等到魏宁的消息。霍无狄开始着急起来,莫不是魏宁同他那带来的两千骑兵在中途遇了难。他左思右想,踌躇了两日,还是决定派出一支精锐之师去寻找魏宁和他带来的那两千人。就在他猛地一拍桌子,打算起身时,他的儿子,校尉霍骁突然跌跌撞撞地进来。他连声喊着:“父亲……父亲!”霍无狄训斥他:“军中没有父亲。”霍骁情绪非常激动,听到霍无狄声音,才改口说:“将……将军!”他上气不接下气,激动的样子,以至于霍无狄以为他马上要晕厥过去。他按住自己手舞足蹈,站都站不稳的儿子,命令道:“呼气!吸气!”待到霍无狄总算能够正常说话了,他才说:“发生什么了?可是戎狄来犯?!”若是戎狄来犯,军中应当响起号令才是,但霍无狄并没有听到那个声音。霍骁因为情绪太激动了,所以说话还有点磕磕巴巴的:“魏……魏宁……戎狄首领……右贤王。”霍无狄大惊,难道真的如同他所料,魏宁一行人被戎狄给截住了。戎狄的右贤王,霍无狄也是知道的,他是戎狄王的第七子,性情十分凶残,还养了一只猎隼。先前他甚至让人把捉到的一个齐国将领的肉用刀子割开,让那猎隼啄食。若是魏宁落到他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他记得,魏宁的父亲,可以说是戎狄仇恨的对象,万一有人觉得魏宁面熟。霍无狄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无比苍白。霍骁心情起起伏伏,总算能把话说清楚了:“魏宁他带着两千骑兵前来支援,还带来了好多人头,他还带把右贤王这个战俘也带回来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魏宁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带什么几万新兵,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废物。虽然经过操练,他们也不是不能成长为精锐之师,但那只是需要动辄半年,少则几月的时间,而他没有时间。他带领的这两千人,看着是新兵,但实际上是他暗地里培养了多年的人才,包括明面上的燕京十二卫,还有当年父亲留给他的一些人脉。他们混迹在难民和新兵中,由魏宁亲自挑出来,在京城中装模作样的操练了半个月便同他一起奔赴前线。魏宁上一世的时候,便同戎狄纠缠多年。踏上了熟悉的土地,那些记忆便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加上前线提供来的情报,足以让他还原此时戎狄的布置。因为霍骁的努力,此时戎狄应当也驻扎在几座都城。魏宁这支队伍,是皇帝下的密旨,走的静悄悄,瞒住了诸多朝臣,也瞒住了此时和大齐僵持不下的戎狄。不过即便知道了,他们也不会把魏宁放在眼里。两军对峙,魏宁离大齐大军数百里,入戎狄阵营。夜黑风高,魏宁同他的两千轻骑悄悄摸入入了戎狄右贤王所在的城池,放火烧了敌军的粮草,然后一夜割掉了猝不及防的敌军两千人头。魏宁摸进右贤王营帐的时候,这个家伙正在女人的身子上驰骋,见到一闪的银光,整个人都软了。要不是右贤王还有用,他一定也把人给砍了。霍无狄的手都在发抖,但这一次,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他连声大笑三声:“好,好,好!”霍骁提醒他:“爹,您先别激动,魏小将军还在外头等着您呢。”因为是突袭,所以连夜杀了不少戎狄的高级将领之后,魏宁一行就趁乱冲出来,一直到了他们驻扎的城下。右贤王这个最重要的俘虏,被人贴了一张易容的面具,穿上女子的裙装,被绑了过来。密旨的事情,他也知道一点,但先前他爹让他瞒着其他人。因为今日他在城门驻守,一见到这支队伍,霍骁就命人赶紧把魏宁一行放了进来,但他爹霍无狄是齐军中的最高长官,他就跌跌撞撞得骑马跑到这里来通知他爹了。“对对对。”霍无狄擦了擦兵甲,正了正衣冠,摸了摸自己腰间上的长剑,那是将军当年亲手为他打造的宝剑,也是他的护身符。他大踏步地走了出去,带着君中大大小小的将领,去迎接突袭归来的魏宁一行。远远的,他便见到了那副熟悉的铠甲,还有那张和记忆里有七八分相似的俊美容颜。霍无狄心中激荡,将军的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成了一个能够令将军还要骄傲的人。他不自觉地把步子迈得更正,然后到魏宁跟前,单膝跪下,双手奉上帅印,“末将霍无狄,见过将军。”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不是很擅长描述战争画面,所以这部分不会占太长篇幅第90章战场上, 最重要的不仅是武器,还有士气。先前两度换将, 却没有能打一场胜仗, 齐国的士兵仿佛看不到希望一般, 士气低迷。这一次的奇袭, 对齐国的将士而言, 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气。戎狄的士兵在他们眼中不再像是什么怎么打都不倒的怪物,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会被轻易击倒的。当初那个无比可恨的右贤王,还不是被捆了起来,成了他们的战俘。魏宁其实很年轻,不管是在什么地方, 年轻的人总很容易被人轻视。但今日魏宁带着他的两千轻骑, 还有一大堆敌军高级将领的人头进入城池的时候,一路而来,那些注视着他的将士都记住了这张沐浴在鲜血中的脸。打仗的确是要天赋的,历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将, 十个里头五六个都是年少成名。魏宁的祖父,还有魏宁的父亲,原本就是齐国的战神, 而流着他们血脉的魏宁,则是用自己的骁勇善战,用敌军死不瞑目的头颅在军中立了威。赢了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魏宁突袭, 本就是趁着敌军没有反应过来,趁着戎狄被他打了个猝不及防,他又亲自率领齐军反守为攻。这一次其实是小打小闹,在小胜对方之后,魏宁便见好就收,及时鸣金收兵,绝不恋战,叫戎狄大军恨得牙痒痒。敌对双方,其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原本戎狄势如破竹,把三十万齐军打得溃不成军,如今魏宁赢了第一次,又赢了第二次,虽然第二次不过小胜。但却让齐军士气高涨,而戎狄却气弱许多。不仅如此,戎狄因为右贤王在魏宁手里,行事多有掣肘,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偷袭一次,不仅没有成功,齐军还命人送来一截断指。那断指上戴着一枚翡翠玉石扳指,与右贤王相熟之人,一眼便看清楚了这是谁的手。不仅如此,在戎狄做足了准备,打算攻城救主的的时候,魏宁还带着他们尊贵的右贤王上了城门,远远看着,就能看到右贤王的左手染血的绷带。并不是齐军做戏骗人,他们的右贤王,是实打实地被砍掉了一截手指的。右贤王是戎狄王的第七子,也是他们戎狄王后同大王的小儿子,平日里深受宠爱,若是右贤王死了,他们回去也绝不好过。偏偏魏宁全副武装的站在城门之上,他们的右贤王却只着了一身薄薄的单衣。戎狄将士举起的羽箭又放了下来,诚然,他们不是不可以瞄准对方的要害,但齐军这么不要脸,肯定会拿右贤王挡箭。戎狄的将领踌躇了片刻,还是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攻打这座城池。诚然,右贤王是在魏宁手里,可这样停滞不前不是他们的作风。战鼓敲响,两军开战,戎狄的将士用厚厚的盾牌作掩护,不怕死地往城门上爬。然而他们还没爬上去,魏宁便举旗下令:“砸!”霍无狄是个老将了,他选择这座城池驻扎,便是因为城池地势极佳,易守难攻。不然的话,他也不能一直同戎狄僵持到现在。从后方搬运过来的巨大的石块滚滚而下,将戎狄将士砸了个稀巴烂。不仅如此,那些石块上还沾着奇怪的黑色黏稠液体,魏宁从身后取了一支箭来,霍骁用火折子给他点上火。站在城门之上,魏宁将一支火箭射入城下。霍骁扬旗:“射!”瞬间城门上万箭齐发。双方都有箭手和盾牌,但齐军射下来的却都是火箭。其实着了火的箭羽杀伤力并非很大,因为往往在风中,它们上面带的火便灭了。但魏宁用的本来就不是锋利的羽箭,火箭射在那些沾了黑色液体的大石头上,迅速的蔓延开,就像神话传说里的三昧真火一样,越烧越烈。正常人打仗都不会想到带水灭火,戎狄几万将士,也不是各个都能穿得起全身上下都是铁制成的兵甲,无情的火苗吞噬了一个个敌军士兵,戎狄蛮夷越是悲惨痛呼,越是痛骂齐军,齐军将士越是气焰高涨。最后这一场攻城之战,以戎狄大军仓皇落败告终。魏宁并没有趁胜追击,他让人把狼狈的右贤王拖了回来。虽然对方身份尊贵,但那是戎狄人,右贤王杀了他们这么多将士,没道理大齐还要好吃好喝得供着他,最多也不过保证他吃喝能活一条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