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23:52      字数:4788
  她又红了脸。江春倒是不知嬢嬢的心思,只神色淡淡的望着脚下地砖,这件事若成了,可令她少奋斗几年,江家从此可光明正大露富了;若不成,顶多就少了株大树而已,她相信,凭自己努力,也总能挣出一份天地来的。老夫人一看这情形,晓得这全是江春的主意,她心内自是不爽的:给她这大的面子了,还要讨价还价……说难听点就是不自量力!但,胡家式微,几辈子引以为豪的医术日渐衰落,老祖宗凭着三根手指头打下的“江山”已逐渐被山西刘氏、浙江王氏、龙江陈氏等医家瓜分了,她又心有不甘!若是自己儿子听话,能多为她生几个孙儿男女的也就罢了,慢慢教养就是,总有能承衣钵的……但老二这副闲云野鹤样子,哪是她支使得动的?“好!这脾性倒是与我像全了!这干女儿,我可认定了!”胡叔微打破了室内的沉寂。胡叔微的豪爽令江家众人松了口气——这事没黄就好!胡老夫人却有些气苦,自己这儿子,真是个好汉哪!就这般应下来,若她是个白眼狼,借着胡家势力捧上去了,今后又独成一派,自立门户可怎生是好?胡家岂不成了她的垫脚石?但儿子不应也应下了,她只得忍了那口气,换上副笑脸来打趣:“瞧瞧瞧瞧,我这儿子却是等不及要作干爹哩!也不管人家小娘子可愿意呢……”听话听音,江春自是听出老夫人的不乐意了,但见胡叔微已应下,又放心大半,她忙低头弯腰对着胡叔微深深行了一礼:“承蒙干爹不弃,江春定跟着您习医习术,视传承胡门医术、发扬胡门医风为己任,还望干爹莫嫌儿愚笨。”果然,胡叔微露出大白牙,绽开一副爽朗笑脸来。他对面的江芝闪了眼。江春这般“打蛇上棍”,胡老夫人也无话可说了,只拿出欢喜样子来,众人合坐一处,吃过晚食,道胡家正月初八来过礼,两家人吃顿酒,这事也算定下了。其实,按常理来说该是江家人上胡家门去才算诚意,但胡叔微体谅江家一门老实人,怕进了府去反倒拘束,正好胡家人来王家箐一遭,权作散心了。老夫人也淡淡应了。江春对胡叔微是真心佩服的,那般家世出身,那般才学与技艺,身上却一丝傲气皆无,性格天真,爽朗大方……胡沁雪倒是得了他真传。能有幸识得他父女二人,还能跟着他学医,也算江春的福分了……从此,她就是胡氏医门的传人了,要说不激动那都是假的。“前世”的她只受过五年科班教育,中医、西医兼修,却是两样都未学好学精,与那正经医学世家出身的不可相比,如今能有这机会跟着名家学习……这是她在医学一途上最大的收获了。晚间,躺床上的江春仍觉着心跳得极快,脸色也有些涨红。这一世要走不一样的路了呢。当然,激动的不止她一人,莫说当场的王氏两老口与江芝,就是江二叔两口子,亦是激动异常的,光“尚书大官”就将他们绕昏了头,那可是京里大官呀!县太爷见了都得下跪的大官哩!今后他们就是在村里横着走都无碍了!倒是杨氏也难得开了窍,放下些“生儿子”的执念,若江夏江秋也能得了这福分……那她就是一辈子生不出儿子也无憾了!江老大两口子虽也替姑娘高兴,但姑娘平白多了个“干爹”出来,他们又有些不是滋味了。一会儿觉着干爹终究还是比不过亲爹的罢?一会儿想起“干爹”那般风采,怕是比他这位亲爹更值得姑娘敬重罢?江老大一夜辗转反侧。可惜江春却不知二人的弯道心思,只惦记着苏家塘的事儿。正月初二还未开市,定是买不到药的,但高外公的病却不等人,江春一早将文哥儿三兄弟唤醒,让江老大赶着牛车,将他四姊妹送到县里去。顺路拿了两样年礼上谭老家拜了年,二人虽未经过正式拜师仪式,但平素早已如师徒般相处了,江春还是将要入胡氏医门的事由给说了。老人家一听是本地豪族胡家,以前在京中亦与胡老爷子有过来往的,只叹息了一声:“这胡家委实可惜了,若非当年胡左院判走得突然,今日这太医局院使非胡家人莫属了。”又语重心长的提点了两句:“今后入了胡门,记得瑾守本分,京中权贵数不胜数,切莫惹祸上身。况那胡家亦是一门烂账……端看这胡叔微能否重回太医局了。”江春垂首听训,老先生在汴京医界浸|淫一辈子了,听他的准没错。完了少不得又求上一番,将自家外公情况说了,道病情迁延难愈,正月里别处抓不着药,还请老先生网开一面去开了库房,与她配上三副药。若换平时,江春是开不了这口的,但如今高外公病情耽搁不起,古人感冒病死人的也有……委实轻疏不得。她只得赧颜求情了。谭老也未犹豫,拿了钥匙与她,令她自去抓药。那库房内人参鹿茸海马的名贵药材也不少,他居然如此放心自己……江春颇为感动。待抓了药,她又去唯一一家开着门的杂货铺称了几斤糖糕、蜂蜜,外婆爱吃那软和的桂花糕与面条,她也没忘了各买上七八斤。老人家进不了城,又不好总麻烦村人帮带,江春索性将那油盐酱醋的各买了小十斤……好在江老大知晓她是买去外家的,也未多言,只道这些花销家去了会补给她。江春也未多言,他有这孝敬岳父岳母的心,她正好可以将这钱留给外公外婆防身呢……不知为何,她有预感,舅舅不会太快回来的。武哥儿与斌哥儿见姐姐买了这多东西,屁颠屁颠跟在后头问:“大姐姐可有我们吃的?”江春故意逗他们,虎着脸道:“这是与婆婆公公吃的,你们吃了他们就没吃的了,这可怎办呀?”两个小家伙还歪着脑袋认真想了半晌,“狠狠心”道:“那还是与婆婆吃吧,我们不馋。”不馋?那跟在后头咽口水的是哪两个?若不是她给他们纠正过,说不定都含上手指了……江春有些欣慰,真是两个好孩子!文哥儿也懂事了,晓得这是要去苏家塘,拉了姐姐指着一堆旱烟叶子道:“姐,你瞧,公公爱吃的烟!”江春哭笑不得,抽烟她可不鼓励。见姐姐拔腿欲走,文哥儿急了,在后跺脚:“姐!公公就好这口哩!”江春很想与他普及一下尼古丁的危害,但转念一想,老人家这大岁数了,也没啥爱好,就吃点烟酒,以前条件差也吃不了多少,现偶尔给他稍吃点……量不算多,就当哄他开心吧。于是又转回去称了半斤旱烟。待父子几个回到牛车旁,手里已提满了大包小包。爹老倌赶了牛车将几人送到苏家塘去。果然,外婆一见几个外孙又来了,喜得眉开眼笑,再见那满一车的吃用物件,又“乱花钱”的责怪了好一会儿。江春也不与老人争,先拿副药去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等外婆香亲够三兄弟,她已经将药给煎上了。闻到那药味儿,老人家赶紧用干枯的手背抹了抹双眼。再见姑爷已将灶房堆得下不去脚的木柴给劈好了,还劈得细细的分了丝儿,极易燃烧……苏氏突然觉着自己姑娘这一生也值了。趁着煎药的功夫,江春又帮着外婆把午食给造了。喊起外公,几个人将那丰盛的午食给用了。倒是没一会儿,高力也家来了,见着姑爹表姊妹几个,又玩乐了一顿。直到服侍着外公吃了药,江春才有机会找到独自个在院里比划的高力。这两年高力长得愈发快了,才半年不见,又窜高了一截儿,江春得仰着头才看得到他脸面。“力哥儿这几日忙甚哩?”“跟着师傅学武。”高力停下了手中动作。“那你哥嘞?”江春明知故问。“自初一出了门还未回哩,哪个晓得!”他有些不满。准确的说是自从刘氏逝世后,他就对高平不满了。这种不满在平日还好,毕竟兄弟两个半年才见得着面,但这几日却是达到了顶峰——好容易休了学,却不回家,又去找那不知是哪个的同窗耍,倒是交游甚广!“你老伯病了这多日,怎个抓药人都没有?”高力愧疚的低下头,不出声了,只似个小学生似的任她说教。但江春的目的又不是要骂他,只叹气道:“你跟着师傅学好久了?”又将是哪个师傅,哪一村的,多大年纪了,以前做甚的,家中几口人等问了。他都一五一十的答了。原来是隔壁寒水寨一个姓武的师傅,以前做过镖师,家里还有个姑娘,比高力小一岁。他虽样样答了,但江春还是觉着有甚不对劲……似乎他的话太少了?只自己问一句他才答一句……不像以前那个面对自己的小话痨了,更遑论三年前的小霸王。“既是在隔壁村,往返也才一刻钟,那你为何还每日早出晚归?该早些家来给你奶奶帮帮忙的……”高力愈发愧疚了,低着头不出声。江春见他有悔意了,又接着道:“你老伯病了这多时日,你可晓得?”他点点头。“既是晓得的,又怎还出门恁般久?也不家来瞧瞧老人家?”他只像个小学生似的低着头,任江春怎说也只点头,意思是“我都懂了”。江春却气结,没留神就加大了嗓门:“你到底是怎了?”那少年忽而惊了一下,缩了缩肩膀。说“少年”,也才十岁不到,放现代还是个背着书包要家长接送的低年级学生呢……江春又有些愧疚,仿佛自己成了那不问缘由乱发脾气的家长。她深吸一口气,温声安抚:“力哥儿,你是我兄弟,有甚不可与姐姐说的?”“你这般把姐姐当外人……姐姐委实伤心哩。”“别,你莫伤心,我……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你说吧,姐姐在听。有事我可以帮你哩,你忘了姐姐在县学读书,识得好些厉害同窗哩。”他嘟着嘴,小声囔囔:“这事却是哪个也帮不了哩。”江春愈发困惑了:“那你且说来听听,我帮不上也就罢了。”“十月间,村里大苏哥哥参军去哩,去的辽东边军……说是可以博得份好功劳,日后家来了还能给他阿嬷求个诰命夫人。”江春微微笑着,投以鼓励的目光,示意他接着说。“他只当自己读书才能给阿嬷荣光,我读书是赶不上他,但大苏哥哥却是提醒我了……只消去参军,也能替我阿嬷搏个诰命的……只是那招兵的官大人却指着我笑,道我毛都未长齐哩,上了战场只是送人头去……”力哥儿口中的“他”自是指的高平。所以他就想到江春与他讲过的故事:靠读书他是不行的,总也考不上县学就是最好的证明了;但他可以增加武力值,似那卫青、李广、张飞、项羽……顾才四处打听哪有教武艺的师傅,想要走那“拜师学艺”的路子……这也是江春与他说过的。他才十岁不到,虽然失母催着他早熟了不少,但眼里仍带了儿童的懵懂,却已晓得要替母亲挣诰命,与她荣光了……只不知那战场无眼,刀剑无情,能活着回来的又有几个。况且还是辽人蠢|蠢|欲|动的辽东边境,随意听旁人一耳朵闲话就当了真……真是个傻孩子!你有这心,就是你母亲最大的荣光了!江春|心内泛酸。“师傅说我底子好,这般日日不断的练,不出三年,定能出师的,届时正好去作边军,到处皆是立功机会……”但也随时皆有亡命之险。所以他才两个多月,日日不敢间断罢?真是个傻孩子!江春想抱抱他,但道理还是得讲:“你有这志向我们都不反对,但你阿爹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哥哥又远在州府,你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老伯奶奶得靠你看顾可是?这时候若只光顾着习武,可就无人照顾他们哩。”“你瞧,这次你老伯病了这久,抓药人都找不着个,要是你在家就好嘞,可以帮他们进城跑腿……跑腿不止能练腿力,日后腿功了得,说不定你师傅见你这一片孝心,还会将看家本事悉数教与你哩,届时我表弟可就是苏家塘第一能人啦,再不敢有人欺负我们的!”江春不忍心给他压力,尽量将语言直白化、简单化,剖除平日的大人语气……嗯,像在哄小学生。不过,他本来就是小学生。高力果然眼前一亮,是这道理哩,他怎未想到?见了他这样子,江春也就放心了,就算是文哥儿学坏,她也不会相信高力学坏的。她永远忘不了三年前高粱地里那个扑在自己肩膀上哭泣的瘦弱身影,这样一个纯良的赤子,就是没了母亲的庇护与教导,他也不会学坏。因为他与高平是不同的。教育完表弟,时辰也差不多了,与岳父母说过初八认亲的事,嘱咐他们到时定要上门去吃酒,爹老倌方领着四姊妹回了王家箐。接下来几日,江家可谓是“门庭若市”了。也不知是哪个将“要与尚书大人家认干亲”的话放了出去,下到江大玉等不对付的人家,上至村长与王氏族长,皆借着各色由头日日来串门,恨不得将江家门槛踩烂。望着杨氏与江芝那得意神色,仿佛她们才是正主似的……江春晓得,这漏嘴之人少不得就是她们姑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