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23:53      字数:5539
  但这本就不是甚见不得光之事,说了也就说了,倒是无伤大雅。只是江芝那得意神色,江春觉着有些奇怪,按理说才和离家来个把月的人,不说要整日以泪洗面吧,也该是不会这般快的走出来罢?她好似又遇着更大的“喜事”,将那愁绪给冲得无影无踪了?当然,这几日奇怪的人和事本就不少,她也无心思去管恁多。首先,那王家族长众老来了数趟,非得磨着江家入他王家族里,理由是王氏也姓王……只这王氏却是外地人,自小跟着父母逃难来的,当年为了求个庇护,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能入族,就算认堂亲干亲都行,那些族老却是眼角不扫一下。现今换他们求上门了,王氏定是堵了一口气的。况且,单将王氏列入族谱也就罢了,好歹还姓王呢,面上说得过去些……但连带着江家却是牵强了……村人这般热情的攀上来,不是江家面子大,是胡家面子大罢了!其次,随着日子的临近,江老大却是愈发不对劲了。整日满腹心事,可说“郁郁寡欢”了,好似丢了好大一笔钱财似的,只觉他心肝脾肺肾都疼到一处去了。江春问过他两回,可是有心事,他却只是欲言又止,还有那显而易见的苦涩与失落?江春拿不准。初七这一日,胡家早早使来了七八个下人,拉了些米面菜肉进村,惹得村人红了眼。江家几兄弟去帮着将东西扛进门来,有那要讨好他们的胡家下人,就说了几句“小娘子亲爹可有福啦,能与太医打亲家”,更是将江老大刺得不是滋味。晚间饭食也未用,就去闷头歇了。江春使文哥儿去房里问了他,也只道“无事”。第二日,江春督促着爹老倌早早的赶了牛车去将外公外婆一家接来,他们前脚刚进门,胡家人后脚就来了。此次来的人不是一般多,光胡家主子就来了老太太、胡大爷一家、胡二爷父女俩、胡三爷与徐绍徐纯,更别说还跟了县太爷为首的文武官员若干……江家人懵了。村人也是怕得噤若寒蝉……那可是县太爷啊!不过,县太爷原来长这样子啊!也没比旁人多生只眼睛啊,也没三头六臂……当然,更没那位太医大人好看了。好在江家听了昨日胡家下人的意见,多备了好几套桌凳,倒是还将好够坐了。菜单子是胡家拟好的,原材料是他们拉来的,灶上厨师是他们派来的……江家人只是提供了个灶房,偶尔打下帮手,就将这场认亲宴给办下来了。待酒足饭饱之后,由县太爷主持着,下人搬来椅子,斟上茶水,江春与胡叔微跪下磕头,进了茶,改口称“干爹”,得了份厚礼……这礼也就完了。只是,她敬完茶转身之际,却见江老大深色黯然,好似还有些沮丧……心念电转,江春反应过来。原来她亲爹是吃味了?第83章 买人对于江老大吃味这事,江春先是哭笑不得,尔后又觉着心窝暖暖。其实,她私心虽敬佩胡太医为人与才干,甘愿认他作干爹,但与江老大这亲爹却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是他生养了江春原身,而这三年来不避晴雨,不分寒暑对她亲接亲送的也是他……将自己肉包子省下来给她吃的也是他……看谁对你好,就看他愿意为你付出到何种程度,这道理谁都懂。认亲这事可以预见的将会为江春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与间接的名誉、人脉等优势……但那对于胡家胡太医来说不过是多开个口、多副碗筷的“举手之劳”而已。江老大虽然只能给她几个包子,几句貌似不体贴的训斥,以及一个沉默着给她赶牛车的宽厚背影……但这“包子”却是他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省下来与她的,那“糖人”是他自己上街舍不得花一文钱也要与她买的……他在能力范围内已付出到了极致。这种爱是几句“干爹”超越不了的。江春觉着他没必要失落与沮丧。想到他昨晚未用饭食就闷头歇下,今晚又只顾着笨拙的应付来客,定也是未吃下多少的。待送走了大部客人,江春亲自进灶房去给他煮了碗米线来,日日满眼鸡鸭鱼肉的,这般清爽的小米线来一碗,上头辍了几段青韭菜与红辣椒,倒是令人食指大动。果然,江老大虽仍怏怏,但一碗米线下肚后还是转了面色。江春不想让他再钻了牛角尖,收拾了碗筷与他说起话来:“阿爹可是心有不快?”江老大自然是否认了的。“没有不快就好哩!女儿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居然能投胎到爹娘膝下,得了这么对慈爱本事的双亲!”江老大被逗得咧了咧嘴,不自在的训了句:“尽会说好听话豁你爹老倌,我哪有你干爹本事……人家那是太医。”江春一笑,果然说出实话来了。她蹲下|身去用手扶了爹老倌双膝,似个小儿似的仰头对他嗔怪:“哪个敢说我阿爹没本事?没本事能养出这么能干个小娘子哇?这我可第一个不服哩!”“噗嗤”江老大被她逗笑了。“我的阿爹阿嬷是这世上最本事之人,他们男才女貌天造地设一双,生养了我们聪明伶俐四姊妹……我可真羡慕他们啊,日后只消家中坐着当地主老财就好,有四个百伶百俐的儿女伺候着……”“噗嗤”这回连不知何时进屋来的高氏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不得了不得了,我这姑娘是在夸她爹娘还是夸她自己哇?”被这一打趣,江老大也松了面皮,长长的舒了口气。江春未发觉她居然极其自然的撒了一回娇,只高氏与夫君对视一眼,会心一笑。自此,“认亲”给江家大房带来的影响算是暂停了,但对整个江家来说,这团火却越烧越旺。光初二上门那日给的几个小儿红包也有二三十两,初八那日胡二爷予江春的改口礼也是只实心的牡丹花金镯子,据江芝所言,那同样大小做工却差多了的货色,在东昌首饰铺子里也得百来两……百来两啊!众人只恨不得每日拿出来瞧两眼解解馋。但那晚她又悄悄找侄女问了“你干爹可予了你甚房契地契的?若有还是早些拿给你奶,她替你管着才妥当哩”……江春自是实话实说没有的,免得含糊不清惹出甚风波来。哪晓得这真话说得过于爽快了,她还不信,不死心的嘟囔了句:“光那镯子用处不大,总不能前脚才认了亲,后脚就把它换成真金白银罢?还不如实际点儿与你几份田产地契,坐吃也不怕山空的……”江春无语。她虽不懂首饰,但那镯子造型古朴,花纹繁复,非一般作坊工艺能达到的,干爹虽未明说,但该是有甚来头的。况且,不说那镯子的含义与讲究,这两家人本就非亲非故,人家愿意送镯子也是不错的了,对她来说都是意外之喜,哪还好意思奢望房产田契?说句现实的,人家给镯子是情分,不给也是本分。她觉着江芝有些……贪了。当然,也可能她就是出于好奇,随嘴问句罢了,家人一个屋檐下,有些嘴角是再正常不过的,她劝自己不要求全责备了。都出了元宵节,江家仍每日客人不断。刚开始倒只村里众人轮番上门,有提着几个鸡蛋两个南瓜的,有拿了两斤新米与地瓜的,也有“大方”如村长捉了一只大花公鸡的……都只为了能与江家打好关系。就是村里王麻利家两口子,走哪都“我婶子可是尚书亲家”挂嘴边,好似王氏真是他们亲婶子,好似真是王氏与胡尚书打了亲家……这就是人世常态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真正“富”的并非江家。听说县太爷与京里尚书都来了,那可是多大的大官啊!连隔壁村的也来凑热闹了。戏剧的是,当年上门来闹蛤蟆籽的那几个汉子也来了。一进门就先赔罪,道当年眼瞎了,不该那般惊扰上门,可怜都是老实汉子,翻来覆去也只会这几句。江家人倒还安慰了他们,道不消特意来的,那本就是村里不成文的规矩,是他们先坏了规矩……又请着他们吃了一顿酒,几人才彻底放下心来。令江春欣慰的是,自从晓得她成了尚书府的干女儿,特意去苏家塘走了两遭,对那地痞村霸倒是多了点震慑,虽然舅舅还未归,但苏家的东西却是再未丢过了。出了正月,江春又将接外公外婆来过活的想法在心内转了几日,挑了个王氏心情不错的日子与她说了一道。但貌似不太行得通?那日王氏虽未明确拒绝,但她沉吟不语,也就是不喜了……只看在现今她是江家“明日之星”的面上未说甚罢了。其实,江春也能理解她的顾虑。且不说人言可畏,就王氏个人来说,现在江家可谓“一人独大”了,江老伯亦唯她马首是瞻的,下头儿女自不必说。但若来了高亲家两个,到底将他们置于何地?届时若有意见相左的,该是听谁……这就是问题。况且,日后人家儿子家来了,见村中只余栋旧屋在,爹娘不替他守着家业,反跑妹婿家去……还不知怎想哩。外加高力那小子正是读书不长进的年纪,两位老人来了,他也是要跟来的,江家这六七个娃儿就够折腾的了,再来个“混世魔王”,他们是管教还是不管教?管教了说他们越俎代庖,狗拿耗子;不管了又说将人家儿子给祸害惯坏了,误人子弟……这些都是难处。当然,江春亦有另一层顾忌,现今江家是不可能分家的,十几个人同一屋檐下,摩擦是少不了的,又有江芝等心眼子如筛孔的妇人在,接两老来……说句不厚道的,或许还是委屈了他们哩。于是,江春也未再磨王氏和爹娘,只打定了主意集日进城去一趟。过了两日正好是二月初八,江春回房挖了自己小百两的私房出来,拿了三十两揣身上就进了城。刚过完“龙抬头”的金江街上人开始多起来,正月里不怎开市,倒是苦了那些家里存了东西的,瓜果菜蔬一股脑背来摆开,尤其那青豌豆青蚕豆的不少……正巧还遇着了胡家出来采买的两个妇人,是那日认亲去过江家的。“春娘子”的招呼了声,劝着她进府去。她忙闲话几句拒了,今日可是有正事要办的。这一耽搁,待她挤到南北街交汇处,已经站了不少人。年一过完,有使不完人手的小户就会将下人卖掉个把,或是有收成不好的人家要卖儿卖女也就趁着这几日。算上找工那次,江春是第二次来古代的“人市”,顾名思义,就是人口买卖市场了。迎面就见那五短三粗搽脂抹粉的婆子,她记得是以前见过的,只姓甚名谁却想不起了。她也不出声,跟着众人挤上前去,踮起脚尖往人群中间看。那里蹲着五六个灰黑色身影,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最先出来的是个三十一二的汉子,倒是牛高马大,只面色灰暗,据他自己说是从山东逃难来的……果然也带了山东口音。众人见他身强体壮,定是正得用的,自先被两个富户家人给抢走了……最后以二十两银子成交,几个人约好了去县衙专管牙行处立身契。江春眼望着那大汉佝偻着身影,被人似个物件似的领走了,胸口不适。三年了,她还是无法适应这种人口可以明码标价任人买卖的社会。感谢江家人在食不果腹那几年也未动过卖儿卖女的心思,若不是亲眼所见,她不敢相信自己正处在这样的时代。亲眼所见永远比听闻来得更触动内心……她突然打起了退堂鼓,自己本意是要买个得力之人伺候高家两老的,但这般凭着手中几两银子就轻易决定了旁人的一生,委实残忍!他们是人啊,活生生的人啊!有思想有情绪的个体,说不定还有爷奶爹娘儿女……不是小猪小鸡,阿猫阿狗……她觉着自己做不到。正要调头走开,却听见人群里“呼”的一声,她又站住脚步,转头见是个与自己差不多大年纪的少女。说少女,其实也只是个女娃,才十二三岁,仍是平板身材,但胜在皮肤是金江少有的细白,瓜子小|脸才巴掌大,小|嘴红如樱桃……倒是副好相貌!果然,周围有几个油嘴滑舌的男子就打趣开了:“你这婆子忒不老实,有这般好货色却藏着掖着,现在才拿出来……定是想要大赚一笔罢?说罢,这个要几多钱?”那牙婆笑得漏出了火红的牙肉,不住道:“这却不怪婆子我哩,这丫头本已被那许瞎狗买了去,才三个时辰不到哩,又被他那尖酸小老婆提着脚退回来了……你们晓得的……”众人恍然大悟,一副“我们懂”的表情。这许瞎狗就是当日去为军哥儿瞧病不成还反讹诊金的走方医了。据说在老家有了结发妻子的,独自个来了金江,讹了好些血汗钱,拿去讨了房泼辣小妾。那小妾泼辣到何地嘞?有人上门来请许瞎狗瞧病的,她不管人病情轻重缓急,定要逼问清楚可是给女子瞧,女子多大年纪了……若是年轻些的,她硬要死皮赖脸跟了去。若她没能跟了去的,许瞎狗家来了她也定要将那诊金药钱全刮搜干净……反正就是不能给男人身上带一文钱。谁想他个老不休的居然敢买个小娇娘家去,这不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他哪来的银钱?谁给他的色胆?二人掰扯半日,银钱来路算清楚不曾是不晓得的,但这女子是被她扭着送回牙婆家了。金江小地方,无正经规范的牙行,只几个零散牙婆、牙郎自行操作这买卖,身契文书也还未过,倒是直接送牙婆家里即可。众人一听这因由,有几个已意动了,争着出价,最后以十六两的“价格”成交……虽然江春不想用这两字。那买到手的男子急着就要去县衙立文书,却被那女子哭着拉住了:“恩公,恩公,求求恩公大发慈悲买了我兄弟吧,他才六岁,吃得亦不多,做活却是一把好手,身体又扎实,不会生病的……求求恩公了!”众人将眼睛放到与她挨在一处的男童身上:看样子才四五岁,听她川蜀口音,定是从那边奔波过来的,舟车劳顿的将人磨瘦了。男童肤色也是细白的,只望着胆子有些小,紧紧靠在了“姐姐”身上,眼里写满了小兽的惶恐……与当年陡然失母的高力有两分神似。江春见不得这场景,突然圣母心泛滥,想着若那男子不愿买,她就姐弟俩一起买下……却未曾想过这般羸瘦的两人,哪能照顾得了高家老两口,到时恐怕是老两口多了两个孙子孙女要照顾哩。不过,好在那男子也动了恻隐之心,用六两银将他买下了。见着姐弟俩明显松了一口气的笑,江春愈发不是滋味……今日或许就不该来的,她的心脏还没那般强大。姐弟俩一走,就只剩两个中年男女蹲着了。那男子先站起来,脸色黄黑,笑得小心翼翼,也不知是病了还是年纪大了,肩背佝偻得异常明显……无论是病或是老,都是主家不喜的。果然,见了他这副样子,众人无甚兴趣,就散了些。牙婆见这情形,使劲瞪了他一眼,骂得有些“咬牙切齿”:“收了你俩饭桶真是亏大发了!算老娘倒了血霉!”那男子却并无半分气恼与难堪,只赔上个小心翼翼的笑。江春倒是觉着他颇有两分眼色,瞧这年纪,定是家中突逢大难,或是原身主家败了才落到这地界来的……想必以前是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