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宁雁奴      更新:2023-06-25 12:10      字数:4404
  前一次的考核评级为优秀,第二次只在良好,便适可而止,决定继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不急,不急。两次升级,系统按老规矩,给了奖励。难得,这一回居然不是大礼包,一套上下两册《中成药制备工艺》,恰如及时雨,来的正是时候。有了更多时间的郁容,着手准备起制药的工作,尽管系统赠与的药典里,良方无数,结果却不太顺。主要原因,就是上手的经验太少了。说制香麻烦,制药更是一门复杂高深的学问。当年偷师,往往只是看、听,亲自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倒不是郁容制不出成药,只是……他野心勃勃,想要研制的是现代中成药,全靠着手工,要达到预期,自是各种困难,难上加难了。系统着实贴心,当真是急宿主之所急、需宿主之所需,一套两本的药书,让研究陷入瓶颈的郁容瞬时茅塞顿开。想要制药,就算是所谓的全手工制法,也得必备工具与器皿。郁容的工作陷入僵局,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定制的东西,制药工序中最重要的一样装备,至今没传来消息……距离当初与南船北马陶瓷店约定的时间,已经逾时快一个月了。让人忍不住怀疑,那玩意儿还能不能烧制出来,尽管他花了大代价,弄了极为详细的设计图,仍担心,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准,能不能造出合乎规格的东西。这边正惦记着,那边传来了南船北马的人送货上门的消息。郁容惊喜地迎出门,待看清来人时,愣了一愣。记性不差的他,一眼就认出了穿着青衣的中年人是曾有过一面之缘的铁官,站在铁官右手侧的那一位也是面善,可不正是那南船北马的大东家匡英吗?这二人,挺不搭嘎的感觉……怎么一起来了?内心狐疑,郁容面上却是分毫未表露出什么异样,拱手欢迎着二人,请他们入正厅内坐。铁官大人仍是严肃寡言的姿态,没说什么直接进了屋。匡英则明显会来事多了,与郁容一番寒暄,好似他们是认识已久的故人,客套话讲完了,说起了他们的来意。“听周大人说,早先幸得小郁大夫援手,痼疾得以舒缓,遂托人找寻小郁大夫你的下落,好登门道谢……也是因缘际会,在下与周大人偶有结交,听闻此事后心有所感,便冒昧邀周大人一道,特来拜访小郁大夫,失礼之处,还望小郁大夫你莫要见怪……”顺道将汝窑烧好的制品送上门,并为逾期一事表达歉意。郁容没什么好见怪的,听了匡英的说法,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铁官的身体问题上了。涉及到专业问题,他一向不拐弯抹角:“恕小民多嘴,不知周大人,现如今感觉如何?”匡英见状,十分识趣地退到了檐廊外。“当日吞食了你给的果子……”说着有些难以启齿,铁官转而问,“后有好转。那几枚使君子皆已服尽,近日又感心肠痛,常觉口渴,腹中有热……不知此种病证该做何解?”郁容闻言,先回了声:“是为蛟蛔之病。”转而又道,“不若,我给大人再诊治一次?”铁官十分干脆:“多谢。”望闻问切。郁容看了看这人的脸色,面黄肌瘦、偶有斑白,便又切了脉,仔细地询问了一遍对方的感觉。“……蛟蛔之病可直接服使君子,或加苦楝子、黄柏,煎汤亦能下蛔。既是腹痛难忍,常有呕吐,可去药局买乌梅丸定痛。”郁容斟酌道,“大人你患病时日已久,蛟蛔缠结,入了阑门,气滞血瘀,已成肠痈,小民便为你配一份四逆散化瘀消痈,再加一剂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大人你看如何?”铁官丝毫没有质疑这年轻过头的小大夫的诊断,微颔首:“皆可。”郁容拿起备好的笔纸,信笔写起了方子,想了想,出于负责的心理,又问:“冒昧问一下周大人,你可是爱极生吃果蔬或者常饮生水?”铁官不予置否,眉头皱紧:“蛟蛔是因此入了心肠?”郁容颔首:“蛟蛔喜温恶寒,性好钻孔,故……”铁官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也难怪,蛔虫病什么的,确实挺难堪的。郁容写了方子,交给了铁官,遂起身去了药室。其他几味药还好,当地药局里能买到,只有使君子,尚未被普遍运用,植株又不适合新安府的地理气候,估计这雁洲一带,只有他这儿才有储备。偏偏,下蛔之药如苦楝子之类作驱虫之用的,效果比不得使君子,以铁官的严重情况,不用上使君子,很难将肠中所有的蛔虫排出体外。突然就想到,现代社会从五六十年代流行到新世纪的宝塔糖,郁容不由在心里慨叹,那玩意儿才是驱蛔虫的“神药”。比起山道年蒿,使君子的驱虫效果又差了一层……可惜,在这个时空,山道年蒿怕仍老老实实地长在北极圈内,说不准还没被人类发现其存在。拉回跑偏的思绪,郁容从中药柜取出各味药,配好后回到堂屋。“日后若有为难之事,尽可拿此帖到邹良周家求助。”看完病,铁官果断没有多留,给完了医药钱,丢下一张帖子,留了这么一句话就走了。郁容:“……”邹良周家又是什么东西?难不成跟沧平苏家的性质类似,是一个很知名的大家族?如果是这样,这位铁官的来历应该很厉害,怎么会……疾病缠身,一直没得到有效治疗?满脑子的疑问,便不是好奇心如猫,郁容仍是被勾得心里痒痒的。“邹良书院,小郁大夫想是听过吧?”匡英的反问从侧面解答了郁容的疑惑。“匡大东家?”郁容有点囧,这人怎么没跟铁官一起走?他们不是一道的吗?“早闻小郁大夫医术高绝,”匡英笑得如沐春风,“说来,在下最近也常觉不适,不如,请小郁大夫你给诊治一下?”这人,自家不是开药局的吗?不说不缺大夫,便是他本人,多少肯定也会懂得医术吧?想到当日聂昕之的评价……郁容放下顾虑,送上门的病人,他没必要赶走,便问:“可否具体说一说,是怎样的不适?”匡英回:“时有腰痛耳鸣,偶感晕眩,似有体力不支之症。”郁容听罢,面露古怪,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丝毫没有商人铜臭味、翩翩佳公子一般的人物——由不得他想歪,这不是典型的肾阴虚症状吗?第40章自然, 光凭几点表面症状是无法确定病证的。郁容端详着匡英的面色,遂让其张嘴, 观察舌苔后, 把了把脉……舌质发红,脉细而跳得快,再根据对方的描述, 又有失眠盗汗、手足心热等一系列表现,可以作出诊断:“是为肾阴虚之证。”匡大东家的笑容似有一瞬的僵滞。见状,郁容体贴地补充了一句:“想是匡大东家你这些时日休息不足、劳倦过度了。”肾虚什么的,总会让人第一时间就联想到夜生活方面如何如何。事实上,这种证候的形成存在多个方面的原因, 除了房事不节外,最常见的就是劳累过度损伤了精气, 或者久病在身伤了肾脏, 同时,年龄大了常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小儿先天不足, 也会导致脏中阴液不足……也不知道匡英有没有被安慰到,面上微笑如故, 神色自然:“近来杂务繁多, 夜里难以安寝,想来是经气不舒,以致阴虚火旺。”郁容配合地点头, 信与不信,反正这人说得挺有道理的,道:“你的病情不严重,不如针刺调和一下?”“便有劳小郁大夫了。”匡英的礼节十分到位,一言一行恰到好处,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少年大夫微颔首,没有什么废话,取了数枚三棱针,开始针刺——选穴肾俞、志室、太溪,以补肾填精,取委中调和足太阳之经气,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是阴虚,配穴照海,又有腰痛之证,再加穴命门。“针补之法,配合艾灸,其效更佳。”针刺过后,郁容建议,“这一旬半个月的,匡大东家你最好每日请人针灸一回,”不过没必要跑他这儿,随意找个针灸手法不错的大夫就可以了,“此后宜以食补益,芡实虫草,黑豆枸杞,薯药双耳,或鱼贝鹿雀……皆补肾滋阴。”匡英认真记下了,复问:“可需吃药?”“用药自是疗效更快,”郁容想了想,道,“烦请稍待。”便去了药室配药。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山药是臣药,茯苓、泽泻与丹皮共佐使。“地黄滋肾,山萸养肝,薯药益脾,茯苓敛邪,泽泻清浊,丹皮泻火,”不善医的匡大东家对药材药性显然熟记在心,辨别着油纸包里的药,语带惊叹,“三阴滋补,补中降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小郁大夫真乃妙手天成!”匡英的恭维听起来无比的真诚实意。郁容没有多少得意的感觉,平淡地表示:“是先人之方神妙无穷。”匡英琢磨着药方,闻言问了声:“此方莫不是改自八味肾气汤?”郁容不清楚对方说的八味肾气汤,和他知道的是否一样,但也不便多加解释,就点了头。“原来如此……”匡英沉吟了稍刻,“不知这一方剂该如何称谓?”郁容没什么好隐瞒的:“六味地黄汤。”匡英斟酌了一会儿,像是犹豫,又下定决心道:“小郁大夫,在下忽有一个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不可能说不当讲了,郁容表示:“匡大东家有话便请尽情道来。”匡英未直说其意,反问了一句道:“小郁大夫可有想过,将这六味地黄汤合成丸剂?”郁容目露惊讶。这位匡大东家大约是误解了他的意思,忙又补充说明:“匡万春堂固步已久,近两年正尝试着找寻不同的出路,也曾推出过不同的丸剂,可惜……”摇了摇头,无需明说,“不止是匡万春堂,现今市上流通的丸剂,粗糙有余、效用不足,着实鸡肋。”语气遂一转,“今见这一剂六味地黄汤,在下心有所感,虚损病证实为寻常,若能据此方制成丸剂,定求甚于供……岂不是得利又益苍生的一桩美事?!”郁容一时无语。能把卖药赚钱跟黎民苍生挂上钩,这位匡大东家真真是厉害。转而又想,可不就是厉害吗?别的不说,这人的眼光确实敏锐异常。须知,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在天朝史上,自打宋时问世,就备受推崇,一直风靡到了新时代,快被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小郁大夫你以为如何?”郁容定了定神,倒真思考起可行性:“六味地黄丸确为妙药,不过,某此先未尝试过制成丸剂,怕是……”匡英顿时心领神会,笑道:“小郁大夫你过谦了,匡万春堂曾有幸购得你制成的曲剂,手法妙绝不提,药效亦是与寻常不同。在下相信,出自小郁大夫你之手的六味地黄丸,必是不同凡响。”话说得着实好听,郁容却觉得“压力山大”。匡大东家可不解他的心理,舌灿莲花,话说得不仅好听,更是满满的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想建立合作关系,以六味地黄丸为第一个项目,一个制药,一个负责推广、销售。郁容听着听着,当真被说得动摇了。最近他正着实准备制药之事,匡英的劝说也算戳中了心怀,且,只要不苛刻地追求,达到现代中成药的效果,制作六味地黄丸对他来说不算太难——尽管上手经验少,但谁叫六味地黄丸太过典型了呢,外祖父正式教导他医术时,曾手把手示范过制备的每一道步骤。最终,郁容被匡英说服。各取所需,各自分工。先行推出六味地黄丸作探路之用,若是市场反响尚佳,就由郁容继续研发更多的新的药品,再经匡万春堂推广、售卖。一拍即合,两人在正事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干脆利索地定下了契约。匡万春堂是新安府第一大药局,郁容还是挺信任对方的信誉与能力的。——当然了,匡英作为匡万春堂的东家,手底下还有南船北马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算一片赤心想要发展医药事业,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多得是,按理说,没必要找他这个既没名声、水准也谈不上高绝的少年大夫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