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作者:宁雁奴      更新:2023-06-25 12:10      字数:3755
  想不出个所以然,郁容便也不纠结。在商言商,管对方是什么打算,思及聂昕之对这位的评价,加之两次相处,个人观感还不错。合作便合作吧,只要注意自己不被坑了。谈及制药,郁容其实有着一系列不可明说的想法,可,若要付诸实施,全靠一己之力,确是千难万难。现如今,机遇在眼前,匡万春堂的大东家主动伸出橄榄枝,若当真能与这般得力的大药局,建立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朝一日,或能让他内心的构想化为现实……这样想着,尽管心知眼前之人必是无利不起早,郁容还是觉得对方看起来越发的顺眼。同时,目的达成的匡英,也是心满意足,带上补肾滋阴的药,志得意满地告辞了。送走了人,郁容默默在心里将今天的事从头至尾回顾了一遍,再度确定没有任何纰漏,彻底定下了心,暗想着,商业上的事之后还是交给林三哥代理,怪心累的感觉……专业人做专业事吧。回屋,收拾着定制的陶瓷制品,烧起了大锅灶,对这些器皿进行了一次高温消毒处理。天色不算晚。郁容盘算了一下时间,心里有了主意。去药室,再度取出地黄等六味药,叫来明哥儿和钟哥儿两个学徒帮把手,对药材进行研磨。磨粉是个费时费力的细致活儿,全部处理完了,天已经黑了。得亏药材早先就炮制好了,否则还得耗费更多的功夫。燃起炼药的专用灶,郁容取出了存备多日的蜂蜜,开始炼蜜。按照不同药材在耐热性上的差异,将药粉循序搁入蜂蜜当中。趁热揉捏成丸条,截切之后放到制丸专用的搓丸板上,将丸粒最终搓成大小一致、近乎标准的圆形——搓丸过程中,注意加少许的蓖麻油,不仅让揉丸更顺手,同时有润泽的效果,成丸看着光亮好看,服用时吞食比较方便。所谓“炼蜜成丸”,正是最传统的中成药制备手法之一。经此一套工序,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借由郁容之手,跨越了一个位面,隆重现世了!头一次制备六味地黄丸,数量没有做出太多,主要是为了练手。郁容拿起一粒丸药,观察嗅闻,甚至放嘴里尝了一口——没有真的吃下去——自己对这次的制药结果作了一番评判。合格以上,有待改进。遂用上了鉴定,不是他太过依赖系统,而是在没有师者前辈的指导下,光靠自己瞎摸索,效率不仅低下,更容易走弯道……该借助系统的时候无需顾虑,到底药物是入口的东西,需得慎之又慎。系统给出了很详细的分析,根据鉴定反馈的信息,郁容从中又领悟到了不少技巧。接连数日,郁容领着小学徒们,反复炼制丸药,尝试了不同的手法,不断总结经验,技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点点得到打磨。皇天不负有心人。到大雪时节,郁容终于炼制出自己满意的丸剂成品。果然,便是严苛如系统标准,竟也得到了一个“二等甲级”这样堪称上优的评分。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丸药,郁容毫不犹豫转手就丢了一瓶,送给小河。六味地黄丸最初时就是,用以治疗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小儿病证的,不仅适用小河,便是聂昕之的胞弟,聂暄服用这种丸药,或也有补益。唯有一点……丸药只能小量出产,想要规模生产,达到匡英所期望的产量,照目前的纯手工制法,怕是难以实现。这个时候,被冷藏多时、系统奖励的成药制备工具,就能派上用场了。像六味地黄丸这一类蜜丸,要实现批量制作,放在现代可以利用全自动的轧丸机……系统所提供的工具之一,便是魔改版轧丸机。木制结构,手摇式操作,尽管做不到全自动,但已经大大提高了制药的效率。关键是,这个轧丸机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准,是完全有可能制作出来的。除了轧丸机,郁容觉得最有用的,是手动粉药器,同样是木与金属结构。制丸时,除了前期的药材炮制,磨粉往往最费时费工,有了手动粉药器,这一道工序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地缩减了。这两样工具,如果能被复制出来,便完全可以实现丸药的规模生产。然而,规模生产,又得需要更多的人……郁容不由得在心里琢磨了起来。“郁哥哥,”没事就乖巧地坐在门口的小河,这时忽然出声了,“下雪了。”郁容看向前院,隐约可见有雪花在飞舞,遂起身走出屋子,站在檐廊下,仰头注视着灰蒙蒙的天空,莫名有点怔忡……仿佛只是一转眼,从夏末就到了仲冬。短短数月,不经意间,他似乎已经融入到这个古老的时代了。走了一会儿神,目光无意识地游移,忽是被一簇清雅淡幽的暗黄,吸引了注意力。下意识地走出了檐廊,郁容越过小院,一直走到栅栏前,驻足在悄然开放的蜡梅枝边,不自觉地歪着头,回忆起蜡梅的花期:开花早的,好像,差不多就是在这个季节?“咚咚——”锣鼓敲响,距离老远亦能听得分明,是老里长召集全村人的讯息。郁容心里暗惊,担心着出了什么事儿,便忙嘱咐小河一声,也不拿斗笠什么的遮风挡雪,快步朝着庄子方向行去。远远的,就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往义庄会合。见此情形,郁容不免想多,脚下顿时急了几分,待到了张氏祠堂前,才知……不是预料中的坏事。每到冬季,下第一场雪时,都要发放“寒雪钱”。一方面,“瑞雪兆丰年”,寒雪钱有庆喜之意;另一方面,下雪天寒冷,贫困的人家保暖不足,日子难捱,寒雪钱也有补贴民生之意。头一次知晓“寒雪钱”存在的郁容,顿时对旻朝心生无限好感,尽管寒雪钱不多,平均一户人家只在五六十钱左右……可放眼全国,这是相当庞大的一笔支出,对某些贫困户来说,雪天找不到活,生活难以为继,五六十文可堪是救命钱了。这个时代,或许落后,不乏愚昧,甚至有不少强权压迫的现象,但能做到让大多数百姓安居乐业……却是一个不错的时代了。地上一层薄雪,被踩得咯吱咯吱地作响。郁容揣着属于他的寒雪钱,脚步轻快,心情不错地想着如何花掉这白得的二十文。一直尽忠职守看守家门的梨花,忽是“汪汪”地叫得凶。郁容暗自纳罕,梨花不同一般的狗,寻常时候十分安静,就算有村民过路,不是那种鬼鬼祟祟的,一般都鲜少出声。家里有好几个人,尤其哑叔还有另一重身份,他不担心来了什么小偷强盗的。光天化日之下,想必歹徒还不至于那样胆大包天吧!莫不是家里来了生人……第一时间想起了好一段时间没见的昕之兄,郁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栅栏之外,在大型犬咬不到的地方,青年试探着前行,下一刻又被吓得急往后退。梨花的叫声,引来了三个孩子,没一会儿,哑叔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前院。郁容已至近前,看清了来人,惊讶不已:“保安郎大人?”青年回头,像是遇到救命稻草一般,三两步走来,拱手道:“好久不见,小郁大夫。”郁容有些懵忡:“保安郎大人你这是……”怎么跑这儿来了?苏琅笑着,有点腼腆的样子:“路过。”郁容默了一下下,旋即也露出一个笑容,作邀请之势:“既如此,不如请保安郎大人进屋一叙?”苏琅明显有些意动,脚下微动,倏而看了看门口的梨花。“放心,梨花不咬人的。”说着,郁容在狼青犬头上安抚地摸了摸,狂吠不停的大狗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苏琅松了口气,对梨花仍有几分顾忌,到底还是硬着头皮,在少年大夫的引领下,进了小院。线香袅袅生烟。才学会煮茶不久的郁容,给客人与自己分别斟了一盏茶汤。互相寒暄,不熟悉的两人,只能就着白鹫镇之事,闲叙着话。聊了一会儿医术方面的问题,心里好奇难耐的郁容,主动拉回了话题——所以说,他不喜欢和当官的说话,拐弯抹角的,聊天都好累的感觉——问道:“保安郎大人这是要回平京吗?”“才离开京城,”苏琅摇头,转而说,“小郁大夫你也不必叫我什么保安郎大人了。我现在已经离开了医官院。”郁容更是意外,嘴唇微动,最后什么都没问,笑了一下,点头表示了解。苏琅犹豫了稍刻,嗓音降低了一度:“恕苏琅冒昧,能不能向你打听一件事?”“请说。”“指挥使大人他之前是不是来过这里?”郁容心里微微一绷,忍着想要皱眉的冲动,神色自如,微笑:“昕之兄吗?”作思考之态,想了一下,避重就轻,道,“好像有一个月没见过他了。”苏琅“啊”了声,有些失望的样子。郁容心里有点不得劲。苏琅转而解释,略是不好意思:“小郁大夫你别误会,我不是想打探什么……”顿了顿,像是下定决心,起身朝少年大夫躬身。郁容站起,侧身避开了他的礼:“大人这是何意?”“苏琅想拜托小郁大夫一件事。”郁容顿感头大,很想二话不说地拒绝:“不知大人所谓何事?郁某不过是一介草泽医,若是连大人都感到为难的事,怕也是有心无力。”苏琅忙道:“只是想请你,转交一样东西给指挥使大人。”仿佛怕对方借口拒绝,又加了一句说明,“是指挥使大人母亲的遗物。”“……”感觉更奇怪了,郁容不由得反问道:“大人既与昕之兄为表兄弟,何不亲自将物件交到他手上?”母亲的遗物这种东西,应该极为珍贵吧,怎么也不该由他这个外人转交啊?苏琅苦笑:“苏琅心中有愧。”郁容点了点头,无心探究,含糊说了一句:“郁某与昕之兄相识亦不过两月有余。”苏琅微怔,半晌,轻叹了声:“是苏琅冒昧了。”不知道说什么的郁容,沉默了下来。屋外,雪越来越大了。苏琅忽是起身:“天色不早,苏琅便不打扰小郁大夫了。”按理,这种天气,郁容应该留客的,不过想到昕之兄的态度,终于是没说出什么挽留之辞。——据说仆人候在官道上,有马有车的,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以防万一,还是叫了哑叔一路护送到官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