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4      字数:4873
  自己去看,如果要吵,直接去《请你们圆润地离开》这篇文下面去吵。如果敢在我的红楼文下闹事,就别怪我把司法界和学术界都给吵起来。到时候,就不是道歉不道歉就完事儿了!老子被你们刷成那个样儿,都没有去红楼学会论坛里面哭呢。就以为你们霹雳有圈子吗?红楼圈里有的是大牛,当初被你们霹雳公司挂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的“跟红楼梦相媲美”这句话惹毛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第221章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最近被下面的一个喷子给气到了。状态不是很好。这家伙的留言在129章。我已经回复他了。如果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看一看。另外,我知道,有不少霹雳粉也在晋江,也有很多人在看我的文,多的,我就不说什么了。自己去看,如果要吵,直接去《请你们圆润地离开》这篇文下面去吵,在作者专栏无所属系列里面。如果敢在我的红楼文下闹事,就别怪我把司法界和学术界都给吵起来。到时候,就不是道歉不道歉就完事儿了!老子被你们刷成那个样儿,都没有去红楼学会论坛里面哭呢。就以为你们霹雳有圈子吗?红楼圈里有的是大牛,当初被你们霹雳公司挂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的“跟红楼梦相媲美”这句话惹毛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抵|制|性|侵叫三观不正?反|感|性|侵叫三观不正?你们这些脑残喷子们也真牛啊!有本事叫世界各国政府联合起来改了|性|侵|犯的定义!不然就别在老子面前瞎逼逼!虽然说皇帝和太上皇后都下了旨意, 但是, 要分宗, 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不说那法律程序,就说是财产, 也是一桩大|麻|烦。贾赦也干脆, 也不问贾政王夫人追究当初被他们败掉的钱财家业了。在礼部、户部和京兆府相关官员的见证下, 他把属于荣国府的祖业、御赐物品拿出来,让各位官员验看过之后,再度登记造册,封存起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贾赦现在身上有三个爵位,一个是代表着国丈身份的三等承恩公, 按照国法, 这个爵位可以世袭三代,三代都是公爵之尊。一个是代表着红薯这个功劳的庆荣侯,这个功劳利在千秋,所以这个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 只要贾赦的血脉不断,他下面子子孙孙一直都有男丁, 国家就不会收回这个爵位,只要贾赦这边嫡支血脉不曾断绝,他们这一支永远是侯爵。第三个才是贾演身上传下来的荣国府的一等神威将军。不过,这个爵位, 将来传到贾琏身上就已经是最后一代了。前面的两个爵位有对应的爵田,后面的那个爵位有对应的功臣田, 这些,都是不能跟贾政分的。至于别的,好比说贾赦在贾琰的建议下置办的庄子、产业,都要跟贾政平分,然后,贾赦还当众放弃了对贾母的嫁妆和私房的继承权,而且每年还另外给贾母三万两银子的生活费。当然,跟贾赦继承自自己的父亲和祖母祖父的钱财自然是不用拿出来分了,还有他手里握着的跟严家合作的那些方子,也不用跟贾政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于贾家这样的百年高门来说,积累的财富绝对是惊人的。只不过过去大多数时候,这些财富都在这座华丽的府邸里面沉睡,直到贾琰跟贾赦合作,这才慢慢地开始苏醒。当年,贾琰跟贾赦不过是用了个小庄子在寒冬里面种了些黄瓜之类的反季节果蔬,一个冬天就赚了上万两银子,更何况如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原著里也几次画龙点睛一般地说过,一个家族,如果内里开始从公中往自己的腰包里面啪啦东西的时候,这个家族也就差不多全完了。原著里就是这样的情况,男人们不管事儿,女人联合家奴一起掏空祖宗基业,也难怪原著的判词会说贾家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可是现在呢?贾赦抓起了庶务,邢夫人不敢伸手,豪奴一个接一个地被收拾,贾琰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子,然后贾赦又不停地置办产业……可以说,现在的庆荣侯府,家当加起来,竟然比当初王夫人刚接手荣国府的时候的三倍还多!也就是说,最后贾政王夫人拿到的钱财产业,比当初王夫人第一次看到荣国府的账本的时候还多出一半来!负责帮忙分家分宗的官员们看到贾赦拿出这么多的钱财,回去之后没有不帮贾赦说话的。毕竟之前贾赦夺回家产、归还亏空、清算豪奴的时候,荣国府的财产可是请了户部和京兆府的官吏帮忙做的清算。那不过是十年前的事情,因此,只要是京兆府和户部的相关官吏,都知道当年荣国府的情况。因此,虽然贾赦什么都没说,也没有任何职务在身,可这次一分家,贾赦在官场和清流之中多了一个善于经营的名头来。贾赦这边先且不表,且说贾政,他如今不过是从八品的州判,这样的品级,甚至还不如户部的一个小吏!就是有大把大把的钱财在身又如何?贾政也许不会思考某些东西,可贾母和王夫人会不去思考?贾母可是很清楚的,她还在,别人看在她是皇后娘娘的亲祖母的份儿上,也许不会磋磨贾政和贾宝玉。可如果将来她不在呢?所以,破天荒的,贾母第一时间舍了贾宝玉,把探春和贾环两个搂在了怀里。贾母看得明白,探春之前是住在大观园里的,贾琰进宫以后,还留下话,把大观园让给林黛玉探春邢岫烟几个住,想来是对这几个丫头还存着一点姐妹之情。探春又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儿,若是自己现在护着她些,将来她出嫁了,也会照应着她的儿子贾政一点。虽然贾母的心中恨王夫人恨得要死,可是为了儿子孙子,贾母不得不继续谋划。坐在新租赁来的正堂里面,看看贾政,看看王夫人和赵姨娘周姨娘还有傅秋芳,再看看李纨贾兰母子,贾母不觉又皱了皱眉头,道:“罢了,老二,你要记着,任何人家,都没有让妾室管家的理儿!就是你媳妇有再多的不是,她也是你明媒正娶的妻。”也许之前贾母不知道,但是现在的贾母还能不知道?王夫人犯事儿也有好些年了,如果贾敬贾赦真的要因为王夫人把贾政赶出去,只怕早就动手了!所以,分宗这种事儿,跟贾敬无关,跟贾宝玉也无关,最大的可能——贾母看了一眼低着头,站在后头的傅秋芳,眼睛眯了起来。贾母的这番猜测的确有偏颇,却不得不说,歪打正着。还真叫贾母给猜中了,就是因为傅秋芳,才让贾琰下定了决心,催促着分宗;也就是因为傅秋芳,贾敬才会上了临终一本。听见贾母有意让王夫人继续管家,贾政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老太太,这,这不大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贾政想说王夫人到底是犯了事儿的,却被贾母当场喝止:“我承认,你媳妇是做过错事。但是,别忘记了,她做错了事儿,都是为了你,和你的儿子!”见贾政动了一下,贾母知道这个儿子有想法。为了家族,她不得不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对儿子道:“我知道你对你媳妇有意见,你若是不放心,就让珠儿媳妇给你媳妇打下手便是。另外,以后你这几个儿孙就要单独算一族了,这分来的财产,哪些算族产,哪些算祖产,都要规划好。至于我这里的嫁妆私房,等我百年之后,除去安顿我屋里的丫头婆子的,其余都平分给宝玉环儿兰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贾母很清楚,王夫人就是只金钱蟒,从来就是只进不出的理儿,她也没这个精神跟这个儿媳妇斗智斗勇,还不如守着孙子孙女们过一天是一天。反正贾赦那边每年会给她吃喝嚼用,就是没了嫁妆私房,也饿不死她。宝玉又是那个样儿,有分来的钱财在,足够王夫人跟李纨斗个你死我活,再有傅秋芳和赵姨娘在中间各自谋划,足够她把探春平平安安地嫁出去,顺便给贾环找一门亲事了。探春听说,忍不住红了眼睛。如果这次贾敬没有出事儿的话,她都已经出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她的运气差了那么一点。虽然说他们一家现在出宗了,可以不为贾敬服丧了,可是,到底是贾宝玉在贾敬出殡的时候犯了事儿,如果这时候再赶着出嫁,就显得凉薄了。所以,她的婚事怎么也要拖到来年。可是拖到来年,她的嫁妆也搬过来了,王夫人又是那样的性子、那样的行事,就是她姨娘厉害会闹腾又如何?如果没有贾母的保护,她最后会不会光着身子出门都是两说!被贾母叫到身边,挨着贾母坐着的贾环浑身不自在。不过,贾环也不是蠢货,当即就道:“老太太,您放心,孙儿今年运气好,已经过了童生试的前面两场,正预备着第三场呢。”贾母听说,又惊又喜:“可是真的?你,你才多大?”贾环很不好意思地道:“是今年刚刚考的,就是这第三场,要考算学。孙儿在这方面不大擅长,正想请三姐姐指点一二呢。”贾政立刻皱眉,道:“胡闹,科举何等大事!怎可托于妇人?”贾环也知道贾政,也不恼,只是站起来,赔着笑,道:“父亲,听说皇后娘娘就极善算学,还编了一部书。可惜儿子不曾见过。那边家学里的规矩,考过了县试和府试之后,才会开始学这个。儿子这才想着,三姐姐之前就住在园子里,就不知道……”探春一听,连忙道:“环儿你放心,我之前听林姐姐说,科举考试也要考算学,因此就留心上了。娘娘跟林姐姐编的书,我都有抄本。不止是你,宝二哥哥和兰儿都有。”探春在这上头是极精明的。旧年薛宝钗就在这上头丢过人,她哪里会重蹈覆辙?贾宝玉不喜欢科举,她就不抄写了?贾兰是小辈,她就不用理会了?在这方面,探春精明着呢。她不止帮贾宝玉贾环和贾兰都抄写了,自己还留了一份,打算日后带到婆家去。听说贾宝玉跟贾兰都有,王夫人跟李纨都忍不住抬头看了看探春。李纨也就算了,王夫人的视线却一直停留在这个便宜女儿身上。贾宝玉的事情,王夫人已经知道了,也因为知道这个儿子将来没有什么前程了,王夫人才更加希望能够给这个儿子多留一点钱财。当然,这不等于说,王夫人就允许有人藐视贾宝玉。如果探春跟薛宝钗一样,敢嫌弃贾宝玉,王夫人第一个会炸。就跟着书一样,贾宝玉不喜欢是贾宝玉的事,探春绝对不能藐视贾宝玉因为贾宝玉不喜欢就不给贾宝玉。这是探春这个妹妹应该做的。第222章十年过去, 王夫人已经不如当初的富态慈祥的模样。在佛堂里面呆了这么些年, 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在自己面前死去, 对王夫人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重。如今的王夫人,瘦得可怕, 越发显得颧骨突起, 两只眼睛精亮, 就好似一条立起来的蟒蛇,瞪着一双眼睛,随时准备择人而噬。这样的王夫人,当她的视线落在探春的身上的时候,探春也忍不住缩了一下。王夫人盯着探春, 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王夫人不是傻瓜。或者说, 王家女在别的地方也许是蠢的,但是,若论把日子过下去的能耐,她们的本事和手段却是绰绰有余的。王夫人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丈夫肯定是靠不上的, 儿子没能耐,也废了, 孙子跟自己又不亲,自己的名头底下还多了探春和贾环这两个便宜女儿便宜儿子。从情感上来说,王夫人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探春和贾环的。但是理智告诉王夫人,她的儿子贾宝玉已经不中用了, 贾兰又被李纨拢在手里,如果她想有个安生的晚年, 起码也要把贾环笼络住。毕竟在宗谱上,如今贾环也是她的儿子,亲儿子,说不定将来她还要指望贾环养老。问题是,如今的贾环已经不是小孩子,要想笼络过来,着实困难。要想养老,无论是依靠贾兰还是依靠贾环,都跟指望贾宝玉给她生个孙子出来一样困难。一想到未来,王夫人就郁闷。可是她不得不为自己打算。至于贾宝玉,她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实在不行,她也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因此,听说探春给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三个都准备了书,她便第一个笑道:“三丫头到底是老太太教养出来的,不似外头小门小户的丫头。”探春立刻知道,王夫人说的是薛宝钗,只是她哪里敢说什么,只好垂些了头,故作羞涩之态。探春知道王夫人如今厌恶薛宝钗,可是她也清楚的,薛宝钗的婚事乃是宫里做主,一过门就是正四品的太太,将来只怕更加了不得。因此,就是明知道王夫人的态度,她也不会说薛宝钗的坏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而另一方面,想到薛宝钗,探春心里也是羡慕和嫉妒交织。探春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没有金銮殿的事儿,那薛宝钗的这门亲事是不是能够轮到她呢?不过,这种想法,她也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想一想罢了。贾母搂着探春笑道:“三丫头自然是个好的。你难道忘记了,当初三丫头才那么一点点大的时候,就知道给兄弟们做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