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节
作者:小麦s      更新:2023-06-28 12:28      字数:2365
  “章叔夜?”九娘眼睛一亮,章叔夜竟然这般有心?六娘轻轻点了点头,又急得眼眶发红:“章大哥待我这么好,走之前还想着过节的事,可我却什么都不曾送给他!”九娘叹了口气,伸手掰开她的手指,那丝绦皱巴巴的快给她扯断了。“你只是没来得及送而已,夜里你缝的那件男子衣衫是给谁的?”九娘轻声问道。六娘一怔,她私下托慈姑给她裁了布,想着在船上毁了章叔夜的小衣,应该做一件还给她,却没想到还是被九娘发觉了。可船上那事实在说不出口,六娘含糊不清地嘟囔了几个字,转过身不再言语。到了夜间,孟彦弼喜气洋洋地接了魏氏和小五进了家门。肩舆遮着青色薄纱挡风,一直抬入了翠微堂里头。魏氏抱着小五下了肩舆,众人互相见了礼。魏氏见程氏瞠目结舌地瞪着自己,便笑道:“我们秦州那边,生完了孩子照样下地做活的多着呢,何况我这些天好多了。”梁老夫人欣慰地道:“不要紧,那些什么生个孩子要睡足一个月的说法,都是歪门邪道,不可信,还不睡出褥疮来?汉臣和太初都出征了,你一个人带着小五住在家里,他们在外头也不放心,就该搬过来和你表弟媳做个伴,也好有人搭把手。来来来,快来榻上躺着。”众人一听老夫人这前后两句躺着的话,不由得都大笑起来。杜氏笑道:“娘说的对,我生二郎的第二天就下了床,人人都说要不得,如今我不也好好的。这一个月不洗头只抹头油也要不得,都能直接挤一把油炸螃蟹了。”翠微堂里笑声更响。九娘见魏氏脸色依然还是苍白,便伸手接过小五,抱到杜氏身边:“来来来,我们陈大娘子问表婶讨点炸螃蟹吃罢!”杜氏拧了九娘的小嘴一把:“你这油嘴才多油,别以为你有了那一位,大伯娘就不敢动手了。”孟彦弼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娘,转头低声问十一郎:“这是我娘么?”十一郎默默地眨了眨眼,呵呵了两声:“如假包换。”自从知道大伯娘打过大伯还把大伯打败的事后,这位大伯娘做什么十一郎都不会觉得惊奇了。到了夜里,一家人在广知堂席设两桌,不分男女。所有的槅扇门大开,圆月当空,香案高设,月圆人团圆,十分喜庆。魏氏只用了碗汤,便坐着肩舆回长房歇息了。这边还没开始撤席登船赏月,宫里的赏赐就水一样的进了孟府,向太后赐了四道菜给梁老夫人,赐了一百两白银、丝缎布帛二十匹、一副东珠头面给九娘。赵浅予让尚宫带了几色御厨新做的月饼来,竟然还有鳝鱼馅儿的。程氏留意到礼单上并没有皇帝赐下的节礼,心里不由得有点失落,阿妧说得容易,那些个流言蜚语她已经听到了,怎么能装作没听到呢?这礼部尚书真是不识抬举,皇帝和阿妧这般恩爱,竟然趁着皇帝不在京中的时候给孟家添堵,丰子嗣,册妃嫔,用得着他操心么!她家阿妧一看就是好生养的,没准三年抱两呢。梁老夫人带着众人向皇城方向谢了恩,留天使吃了盏茶,将九娘做的桂花蜜和几款精巧的月饼交给尚宫,送给赵浅予和赵梣尝鲜。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陛下,今日是中秋节。”赵栩抬了抬眼,嗯了一声。方绍朴靠近了一步:“节日快乐,陛下。”赵栩继续批示公文:“你也乐。”方绍朴叹了口气,没办法,直男们就是缺乏自己这样的良师益友啊。“娘娘和四公主都给九娘子送了礼。”“嗯。”“臣也给九娘子送了礼,早几个月就送了。十分实用呢。”方绍朴有点沾沾自喜。赵栩搁下笔,冷冷地看着他。方绍朴打了个寒颤,自己跑题了,赶紧抓回来:“陛下,你是不是忘了给九娘子送礼。”赵栩伸出一只手:“这是几?”“五。”赵栩伸出两只手:“现在呢?”“十。”方绍朴有点迷茫。赵栩冷笑道:“我看你不傻,怎么犯蠢犯成这样呢?赏你吃三十个月饼。”成墨赶紧上来拖着方绍朴去吃月饼。方绍朴急得喊了起来:“作者菌不厚道啊!你怎么断在这里害人!!!”赵栩摇摇头,叹了口气。他真希望把自己打包送到阿妧的床上,可床上还有个孟六,真是——“传旨,赏章叔夜五十个月饼——”第328章中秋自古月华好, 何况浮云扫碧天。不比寻常三五夕, 须知潋滟十分圆。待送走了宫中天使,孟府阖家兴致盎然, 出了广知堂, 上了岸边的画舫。十多个妇人一概挽着攀膊,精神抖擞地给主人们行了礼,待老夫人一众上了二楼,片刻后听到管事娘子一声知会, 她们便卖力地划了起来。画舫慢悠悠地离了岸,稳当当地往明镜湖心驶去。画舫二楼的船头上, 坐着一个明眸皓齿的清丽女子,手持玉箫, 见船动了, 起身朝舱内福了一福:“奴崔氏念月愿府上阖家团圆万福康安。”六娘和九娘透过珠帘,她们虽不常出门, 却也听说过京中两大名妓李师师崔念月的名头, 不曾想名动京城的崔念月竟会到了这里。两姐妹见崔念月气质超群, 不卑不亢十分难得,便让人将珠帘卷了起来。孟建瞪大了眼连连张望, 却被程氏狠狠踩了一脚。程氏笑着对老夫人说道:“娘是不知道这位崔娘子有多难请。今年实在没准备, 想着纯粹碰碰运气广发请帖, 不想崔娘子竟是头一位应邀的,她家管事说为此推了三场邀约,赔那三家就花了近千贯, 却怎么也不肯让我们家出钱。只说梁老夫人战时回京大仁大义,孟氏九娘守护京城功在黎民,她仰慕已久,无论如何都该接下帖子。”梁老夫人细细打量了一下船头的崔念月,点头赞道:“汴京城三百六十行从不缺义士,贩夫走卒不缺侠骨,此乃我大赵之福。崔娘子也是义薄云天,大善。”崔念月微微颔首道:“奴几日前随姊妹们去万胜门,见陛下雄姿英发,九娘子巾帼不让须眉,甚是心折。当日九娘子一身红裳艳绝天下,今日佳节,奴特献上《霓裳羽衣曲》一首。”九娘微笑道:“多谢崔娘子,《霓裳》一曲因南唐李后主而绝,百年来能在崔娘子手中流芳于世,能听到乃是我等之幸。”崔念月眸中爆出一丝亮彩,孟氏九娘果然与众不同。“九娘子慧眼。词曲乃吾师偶得,原有三十六段,今夜奴献上的乃是曲破中的一段,虽无琵琶、筝以及玉笛同奏,却也还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