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作者:赏饭罚饿      更新:2023-06-30 03:43      字数:3262
  熊太守四十好几的人了,好似被折磨得老了二十岁,须发斑白,双目浑浊,今日亲自带了十名亲卫赶来迎接,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小将军车途劳累,一路辛苦……想不到而今我大魏的战将皆如此年轻,实在是后生可畏。”项桓不怎么愿意搭理他,倒是随行的参军不住替他答话。这回领了十万兵马,虽尚有五万从别处进发,但带这么多人还是头一次。将领当中独他最年少,自然得受不少白眼,可有虎符在手,哪怕众将士不服也只得咬牙憋着。风水轮流转,而今他也享受一回圣旨压人的待遇。熊承恩陪着笑:“小将军,凭祥关据此也不过半日路程,将军为何这就安营扎寨了呢?倘使再多行军两个时辰,傍晚前不就能到城下了么?”马背上的少年冷笑一声,“着什么急。”他目光斜斜睇过去,“上阳谷的地形我比谁都熟悉,万一熊将军诈降引我孤军深入,我岂不是要随我哥一起,葬身谷底么?”熊承恩面容一僵,嘴边的笑有些挂不住,“项将军哪里的话,我都亲自来了,难道你还信不过我吗?”项桓并没看他,“那可难说。”一旁的参军笑着打圆场,“将军,熊太守此番来还带了南燕特产的美酒,一会儿不如……”“你们自饮吧。”他驱马前行,“我行军之时从不饮酒——话先说在前头,如若喝醉,军杖三十。”第51章每日的例行巡营完毕, 项桓提着枪回到帐中。熊承恩似乎正与几位参将相谈甚欢,不远处的辎重营内灯火未熄, 他无心喝酒, 只坐在榻前默默地盯着脚边烛火打出的光影。雪牙枪就在身侧安静地斜靠,银白的锋芒藏在暗色的灯光下, 项桓知道现在肯陪着自己的,只剩下这柄战枪了。他于是把雪牙搁在膝上, 一言不发地低头擦拭。按理高阶武将才有资格出使南燕, 陛下刻意安排自己前往,他明白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能得到晋升, 一国之君亲口发话了, 没有什么成不了的。说到底不过是拿回他应有官衔走的一个过场而已。项桓放好枪, 躺在榻上和衣浅眠。他想, 自己这一趟返京后便能光耀项家的门堂,倘若真的能收复凭祥关,还可以完成大哥未尽的夙愿, 成就自己的抱负与雄心壮志。尽管一切迟了一点,但也没关系。至少再不必担心有人横插一脚,让他的心血不明不白的付诸东流。南燕地界的春虫出来得很早,声音绵长悠远, 其中夹杂着巡逻兵的脚步。项桓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到了后半夜, 山风突然变得凛冽,上阳谷两侧茂盛的草木发了疯似的摇曳,牵扯出令人不安的动静。项桓在黑暗中猛然睁开了眼。警觉如他, 几乎是在一瞬间便感受到了周遭潜伏的危机,当下翻身拎枪掀帐出去。营帐内的魏军已经开始骚动,他厉声问:“什么事?”参军同几位副将急急忙忙上前,跑得气喘吁吁,“将军,谷底两侧突然出现燕军袭营,岗哨那边传来消息,熊太守的五名亲卫杀了北营的哨兵,这会儿才将营门堵上。”项桓听完,倒也不十分惊慌,“果然降魏是假的。”他解下披风丢在一旁,“弓兵上营墙,巨盾兵前线防守,点一百骑跟我走,其余人马便宜行事。”帐外的兵戈声响彻云霄,燕魏两军的大潮浩浩荡荡,在谷底激烈的交锋,盾兵坚硬的盾墙护着身后的骑兵,高处的弓/箭密集如雨。项桓纵马杀了出去。宁静了十年的上阳谷再度成为咆哮的地狱。燕军虽先发制人,然而魏军到底人多势众,一时胜负难分。项桓已杀下了马,他带头冲锋,长/枪所到之处横尸满地,身侧数丈之内几乎无人生还。燕骑似乎退却了。项桓立在尸山火海中,拄枪大喊:“巨盾兵后撤,步兵上前来!”他吩咐下去,提起雪牙抬脚便要往前。然而他虽动了,四下里却无人响应,不知何时聚来的副将们忽然齐齐围在四周,沉默地将他望着。项桓停住脚,抖了抖枪身上的血,颦眉道:“还愣着干什么?没听见我说的话?”就在此时,面前的副将缓缓上前一步。常年征战,对于杀气的敏感让他顷刻戒备起来,项桓这才不自觉握紧了雪牙,目光凌厉地扫过黑夜里的那些带着敌意的面孔。“你们什么意思?”他将枪锋点地,质问道,“是想违抗军令吗?”“恐怕违抗军令的,是项少爷你吧。”人群间,一路随行的偏将冷笑着走出来。如果项桓记性再好一点,他或许能想起,这是上一年与他在山梁镇赌前朝名刀的虎豹骑旧部。少年面沉如水,刀锋般的双目直直逼过去。来者却有恃无恐,怀里掏出一叠信纸冲他远远的扬了扬,“项少爷,私通敌国,卖主求荣,同熊承恩里应外合的书信可都在这儿了,你如今作何解释?”项桓眸子里的戾气有那么一瞬带着微不可见的怔然,他盯着对方手中迎风摇晃的白纸黑字,视线短暂地凝滞,旋即又缓缓移到旁边那些看热闹的副将身上。尽管天色再黑,周围再乱,他也能清楚的瞧见这一张张满含嘲讽与幸灾乐祸的面孔。像是等这一刻等了许久似的。项桓放眼在营地外兵荒马乱的火光里,良久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唇边扬起一抹冷笑。“怎么,想诬陷我?”“诬陷?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替自己争辩的。”“就凭你手上的这几张废纸?”“是不是废纸,那可不由你说了算。”他轻蔑道,“你看在场的将军,有谁信你?满营五万将士,有谁信你?”偏将脸上的嘲意骤然一凛,整个人变得锐利起来,“是你与熊承恩勾结,刻意麻痹我军将领,好伺机吞了这上万精兵。”“你才是大魏的叛臣!”他掌心的银枪蓦地一紧。对方显然还是忌惮的,猜到他兴许要动手,便不自觉后退。“项桓,我劝你束手就擒,省得再给我们惹麻烦。”仿佛顷刻间,原先沸腾的血性和怒火平白的消退了下去,沉重的战枪陡然冰冷刺骨。被密不透风围在中央的少年将军略略垂着头,他背脊上还有伤,茕茕孑立的身影忽细微地上下抖动,而后弧度渐次明显。他在笑。然后声音渐次放大。“好!”项桓干涩地笑着,冷不防抬起头,满是鲜血的脸上星眸骤然凄厉,“那你来试试!”“看你们谁杀得了我!”话音刚落,只听旁的一名副将尖锐的叫出了声,森然的银/枪和那抹厉鬼一样的身影仿佛融为一体,他们一起纵跃而起,就像离弦的箭,去势甚猛,永不回头。偏将感觉到寒意是冲着自己来的,但锋芒又无孔不入,似乎四面八方都是人。他急忙大喊:“放箭,放箭啊!别让他跑了!”“别放箭,会伤到自己人!”“项桓,你敢动手?!你不怕做乱臣贼子吗!”在这句话出口时,四周似乎确有一瞬的死寂。很快,不知是何人的血溅出了三丈之远,混乱中四五人以长刀架住了那把银芒如雪的枪,然后又在一股迫人的压力下被弹得刀兵脱手。满身血色的少年拄着枪朝四方悲哀的吼道:“不是要杀我吗?”“来啊!”“来啊!!”*上阳谷晨风如刀。黎明前的天幕总是让人有种撕裂天地的错觉。空气里弥漫着硝烟与焦糊的腥味,而远处的下道口火光冲天,隐约还能听见渺远的喊杀声。曲折的山道间,一个黑影正缓缓行于其中。他脸上是血,身上是血,束发的银冠微松,被血液粘黏的青丝紧贴在下巴上,一身狼狈得看不出形貌,而唯有那双漆黑如墨的眼睛里还泛着微弱的星光。长/枪被他拖在背后。染尽鲜血的枪锋划出一地的痕迹。项桓另一只手上提着一颗人头。他想不起杀的是谁了,但他十分清楚的知道,从自己挥枪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前路道阻且长,五洲四海,地北天南,一时竟让他感觉天下之大却无处容身。项桓驻足仰望星空,血蒙蒙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他想,我只不过是要给自己讨一个公道。就这么难吗?耳畔的脚步渐渐逼近,他收回视线,两队人马成包抄之势原地将他圈成了中心,可约莫也是被先前那场不要命的厮杀吓到了,赶来的将士都只是握着兵刃戒备,没一个敢当出头鸟。毕竟,统领的脑袋还在对方手上挂着的呢,识相的都不太想和他头挨头一起作伴。而对面的少年平静地望了过来。他好似一个孤魂野鬼,满眼空洞,毫无表情,尽管不曾显露半点杀意,众人却还是畏惧地朝后缩了缩。项桓见得此情此景,突然自嘲地笑出了声。原来这些人,都如此怕我。可他们即便怕我,也要这般费尽心思的拖我下地狱,该有多大的恨,才能有如此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