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闻檀      更新:2023-06-30 21:42      字数:5030
  薛锦玉一边哭一边把过程述说了一遍,然后说:“……她帮那傻子,都不帮我,明明我才是她的亲弟弟,她为何有好事就想着那个庶子。我不服气!不过是一本书而已,她为什么要这样骂我!”元瑾听到这里冷笑,帮傻子却不帮他,这弟弟可想的真有趣!“这话是谁告诉你的?”元瑾沉声问。薛锦玉年纪还小,自己是想不出这样的话的,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挑唆他。薛锦玉便道:“我遇到元珍姐姐,她便是这么说的。元珍姐姐是心疼我,她说过了,傻子都能入选,为何我不能!”元瑾又是冷笑,她这好弟弟,简直快比得上认贼作父了。“薛元珍是为了你好,你当真以为,选世子是件容易的事情?”元瑾说,“你可知道云玺是怎么被刷下来的?”薛锦玉迟疑片刻,倔强地说:“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元瑾却继续说:“他是被薛云涛的小厮绊倒,大哭不止,老夫人才没考虑他。你又知道,你哥哥怎么被他们算计的么?薛云涛见你哥哥被定国公赏识,在他的食盒里放了毒蛇,要不是你哥哥聪明机敏,现早该被毒蛇咬死了!”薛锦玉已是脸色发白。毒蛇这个事,他是听小厮们提起过的。“你觉得闻玉现在入选过得很轻松?”元瑾一句句地接着问他,“他每晨寅正就起床念书,下午要去国公府学骑马射箭,晚上还有先生继续给他授课。因为他没读过几年书,不比另外几人。幸好他足够聪明,书读过就能记得,但即便如此,他每天也只能睡四个时辰。他在读书的时候,你可能还没起床,你想去争吗?”薛锦玉已经说不出话来,他求救一般地看向崔氏,却发现母亲竟也不帮他。崔氏以前是不知道,但这几日跟着元瑾帮忙,她如何能不知道这选世子真的不是谁都能胜任的事。如果当初是送的薛锦玉过去,可能还没入选就被老夫人刷下来了。即便侥幸入选,也可能面对着各方危险。幸好承受这件事的是元瑾和闻玉,如果是薛锦玉,他是根本就承受不住的。所以即便一开始她也有点这样的心思,但看到薛闻玉的日常和可怕的天分之后,她就完全放弃了这个想法。元瑾步步紧逼,说道:“如今有旁人帮你努力,闻玉若成了世子,自然不会不管你,你只需要坐享其成。你又有什么资格抱怨,有什么资格——说他是傻子?”“我……”薛锦玉已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从未指望过你能帮忙,只希望你别添堵就是万幸了。可你呢,听信了薛元珍的挑拨,却要来搞破坏?她要是真的为你好,回头就应该告诉她哥哥,把这世子之位让给你当,她会吗?她跟你说那些话,就是希望能离间我们,而你却当真蠢得被人家当刀使!你方才分明看到我在那里修书,便知道这东西很重要,却还蓄意毁坏!”“你之前千般万般不好,我从未想过怪你,觉得你毕竟还小不懂事。现在你却真的做出这样的蠢事,当真是让人寒心!”最后一句说完,薛锦玉已是后退得靠着墙,眼泪积蓄在眼眶里,不肯掉下来。他听了元瑾的话,也有些后悔了,但他又不想说。只能盯着元瑾。他知道,其实姐姐之前从未真的跟他计较过。但是今天,她是真的生气了。元瑾深吸了一口气,她是真的气狠了,所以才忍不住骂了他这么多。崔氏见两姐弟僵持,走上前去道:“锦玉,你还不跟你姐姐道歉,你知道她那本书,修了几天了么?”薛锦玉抿着嘴不说话,元瑾摇头道:“罢了,你带他出去吧,我现在实在是不想看到他。”如今事态越来越紧张,各房都恨不得拿出自己最大的精力来应对。大房便以极高的价格另请了个幕僚给云海讲兵法,但凡有名望的幕僚怎么会愿意来,就这个尚可的,还要四十两银子一个月,估计卫家那边也没闲着。但她想为闻玉找的兵书却没有了,她该怎么办?元瑾一时也有些疲惫。她让崔氏和薛锦玉先离开,她自己好生想想。又派人去问了徐先生,徐先生这次也真的无可奈何了,这本当真就是他竭尽所能找到的,再没有别的了。自然,从水里捞出来的那本,字全部晕花了,的确不能用了。闻玉倒是安慰了元瑾几句,叫她不必忧心此事。元瑾想去找陈先生问问,但去了两次,他都不在寺庙中,不知道去了何处。没过几天,就传来了靖王殿下大败袄儿都司部,得胜归来的消息。整个山西行省都喜气洋洋,皇帝还特地赐下黄金五千两,嘉奖靖王得胜之功,之前袄儿都司部毕竟是山西之大患。如今得以除去,乃是民之大幸。所以到七月初二,今年的晋祠庙会开始的时候,便办得格外的隆重。崔氏见元瑾心绪不佳,便说带她去庙会上看看。元瑾哪里有心情看庙会,她还没想好怎么解决兵书的问题,但还是被崔氏拉着带出了门。还说外祖母家正好在晋祠附近,带她回去看看外祖母。晋祠庙会是山西最大的庙会,百姓把圣母当作晋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祷丰年。每逢庙会时便格外热闹,周围的大街小巷都高棚林立,而祠庙以及附近的街道农商云集,货品琳琅,人山人海。到了晚上,更是到处点灯,亮如星海。这次出行还不止崔氏和元瑾,崔氏还叫了姜氏,和三房的元珠云玺,一行加上丫头婆子这么十多人便坐了三辆马车出发了。除了闻玉,他要留在家中继续读书。元瑾不想和锦玉一个马车,便和元珠云玺两姐弟在一起。山西土地贫瘠,风沙较大,夏天又热的不得了。小孩子们正是聒噪的年纪,又遇到这样好玩的事,一路上说个不停,还总是撩车帘看到没有。元瑾的心情便没有好过。因崔氏的娘家就是乡绅,所以便在乡下,离晋祠倒是真的不远。家里有几十亩的玉蜀黍正好成熟,一眼看去,热风吹来,那真是碧波万里,叫人神清气爽。崔家屋后还有一片沙果林,这时节枝头累累地挂满了红黄色的果实。崔老太太便叫仆人去摘了些回来,用井水冰镇了给她们吃。元瑾是第一次吃,这果子不过比李子大些,酸甜可口。崔老太太笑眯眯地说:“过些时日会更甜的,姐儿记得再来。”姜氏也是出身世家,从未来过乡里,一开始难免被家中养的牲畜吓到,但习惯了以后却非常喜欢这里。其他几个孩子早闹着要亲手去沙果。崔老太太乐呵呵地派了几个长工跟着他们去。崔家修得宽阔的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元瑾有两个舅舅,崔老太爷早去了。一家子人都很热忱,对于嫁去薛家的崔氏也挺好的,毕竟也算是嫁入了与定国公府沾亲带故的薛家,对元瑾也极好。元瑾靠着垫了软垫的椅子,乘着夏日的阴凉,听着身边崔老太太和崔氏说一些家长里短,说家里二舅母如何懒惰不勤快,倒是真的放松了心情。崔氏说大家是来看庙会的,崔老太太便让大舅晚上带他们去晋祠。大舅带大家去了个酒楼,让薛家众人坐在酒楼临街,看着抬圣母像的人游街。只是大家怎么坐得住,不一会儿元珠便央着要下去玩,姜氏不放心,叫了两个婆子和元瑾一起陪她下去。元瑾就笑着戏弄她:“你可别像上次一般把我弄丢了。”元珠笑嘻嘻地答应了,她想立刻下去买楼下喷香的葱油烤饼吃。靖王却正坐在旁边的酒楼中喝酒,定国公陪着他。侍卫将酒楼二楼封住,不准任何人进出。定国公喝了会儿酒说:“殿下,我有一事不明。”朱槙看了他一眼,继续喝酒:“问吧。”定国公才说:“殿下莫怪我多嘴,您这次尽灭袄儿都司部精锐,是得胜归来,陛下也赏赐您黄金五千两。这山西百姓,都奉您为神明。”他压低了声音:“只是您哪天将边疆真的清理干净了,倘若哪日陛下对您……有了别心,恐怕会无所顾忌。”朱槙淡淡道:“你究竟想说什么?”定国公道:“我实在是忧心殿下,想请殿下自己有防备之意。上面那位毕竟是天子,阴晴不定是常有的。”朱槙却沉默片刻,把着酒杯说:“你知道我和皇上是一母同出吧?”定国公道:“知道,您生母是现当今的淑太后。”朱槙淡淡地道:“其实前萧太后,当真不是个多坏的人。当时她过继皇上做了继子,却也没有杀当年的淑贵妃,也就是如今的淑太后。皇上十岁之前,是没有过继的。而淑贵妃照顾不过来两个皇子,便将我交给了当时的孝定太后养大。后来,皇上被过继,孝定太后甍逝,我虽然回到了淑贵妃身边。淑贵妃的重心却在即将继承皇位的皇兄身上,故我虽是皇子,自小在宫里是没什么人管的。这倒也没什么,我跟着宫里的教习师父,走马斗鹰的长大了,年轻的时候还很是过了一段荒唐日子,直到分封到西北。”定国公听到这里问:“您还曾有荒唐的日子?”朱槙眼睛一眯:“大概十六七岁吧,时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定国公实诚地说:“那我真想认识那时候的殿下。”朱槙就笑:“我现在不好?”定国公只能打哈哈:“给您岔开了,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朱槙就继续道:“后来我便想,找自己喜欢的事做吧,行军打仗我是喜欢的,的确这也是我所长。这十年都在钻研此道,不说战无不胜,至少也有五年没打过败仗了。从此我便替皇兄巩固疆土——所以,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何必考虑太多。”定国公被靖王云里雾里地绕了一通,最后得出了个似是而非的结论。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朱槙却不想跟他喝酒了,这家伙喝酒喝多了会撒疯。他让定国公先走,自己一个人留下慢慢品酒。定国公走后不久,下属送来了一封密信。朱槙捏了蜡丸,打开一看,是淑太后写来的:除你皇兄心腹大患,功成卓越,何时回京?朱槙漠然。他除袄儿都司部,固然是为了山西百姓的康定,却也有淑太后的请求在里面。淑太后几次三番写信来告诉他,皇上近日为了袄儿都司部寝食难安,倘若他能除去,便是一件大好事。至于朱槙要怎么除去,这并不是淑太后关心的。只是如今一除,皇上怕是睡得更不安稳了吧。他示意下属将旁的蜡烛台拿来,他将这密信烧了。然后投在窗棂挂的花灯里。只是一侧头,却看到了旁边楼下站着个熟悉的少女。微红的灯笼光落在她脸上,衬得她娇软明媚的面容,清亮的眼眸,清秀得如同三月枝头的杏花。只是似乎仍然探头探脑的,好像在找什么。朱槙看到她这个样子,便忍不住笑了笑。怎么到这儿来了……她经常在寺庙里迷路,这里人多,难道是又迷路了?朱槙看了眼她周围,也没见谁跟着。就告诉了属下:“找个店小二,将那姑娘请上来,就说是陈幕僚请她。”☆、第21章 第二十一章第21章店小二应声下去,不过片刻,元瑾就带了个丫头上来。一眼便看到坐在靠窗的位置喝酒的人,果然是陈先生。恰好这时候到了圣母游街的时候, 各大酒楼的人都下去看热闹了, 所以二楼冷冷清清。也没个人陪他喝酒,他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外面花灯映照进来,映照着他的侧脸, 繁华而又清冷。“先生怎的不要个雅间,既是喝酒, 外头人多吵杂岂不是影响心情?”元瑾说完,却自然地反应过来, 还能因为什么,不就是生活穷困么。她也不多问了,招手叫了店家过来:“劳烦给我和陈先生一个雅间,银子我出。”店家一愣,这二楼此座是殿下经常来的, 是个正好的, 能看到三条街道交错的地方,且也不会嘈杂,所以殿下才常坐在此处。殿下一来的时候, 往往二楼不许任何人上来。不过恰好赶着圣母游街, 酒楼的二楼都没有人罢了, 这位姑娘想必是不知道殿下的身份。“这雅间……”店家有些为难, 殿下没有表态,他一时不敢动作。朱槙就淡淡道:“既说要雅间,你们给个雅间就是了。”店家才笑了:“那二位这边请!”元瑾看到这里有些好奇,这店家怎么好像对给雅间不大情愿的样子。她跟着陈先生进了雅间中,才问他:“我瞧着,人家似乎不愿意给你雅间的样子?”“是吗。”朱槙不甚在意,继续端起酒杯。元瑾便心生猜测,继续问他:“莫不是因你常在此处吃喝,拖欠人家的酒钱不给,所以人家才不愿意……”朱槙听到这里时正在喝酒,他差点被一口酒呛住,有些哭笑不得。“我欠银子?”看来是被她说中了。元瑾就笑了笑:“先生不必担忧,今日你的花销,我全包就是了。”朱槙更是哭笑不得。但既然都已经装成了幕僚身份,又如何能告诉人家小姑娘真实身份,恐怕说了才会把她吓到。朱槙就说:“怎么能让你一个小姑娘出银子,我每月束脩虽然不多,但一顿茶钱还是付得起的。”他招了店家过来,告诉他们,“给她一壶碧螺春。”元瑾却把桌上的酒壶提起来,轻轻一闻:“原是秋露白,此酒以秋天兰草上的露水酿造而成,若不温着喝,便是伤身了。的确是佳酿,这壶该有五六年的窖藏了。”说着准备给自己倒一杯。朱槙却伸手拦住了酒壶:“你小小年纪,如何能喝酒。”这有什么不能喝的,元瑾心想。太后爱饮好酒,她就从小跟着喝。自然也是三五杯即可,贪多伤身。更何况她自那之后,再也没闻到过这么好的酒了。不过他说的也是,她之前能喝,未必现在能喝。元瑾还是放下了酒壶,等着她的那壶碧螺春上来,却难免有些不舍。朱槙也注意到了她依依不舍的眼神,笑道:“放心,他这里的碧螺春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