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迷雾(下)
作者:漫漫不慢      更新:2022-05-06 09:43      字数:2469
  沈玉茗想到这里,哭得断断续续地伏在柔桑的怀里问道:“我是不是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也做不了。”

  “公主说什么傻话,公主已经为南诏做了很多。公主先找了崔大人,又长途跋涉来到京城,太子不在,又立即向太师求救。南诏总有救的,蒙氏王族深得南诏百姓民心,有祖先庇佑,一定会渡过难关。”柔桑安慰道。

  “师尊什么都会,要是师尊在,他肯定有办法很快救出外婆和舅舅。可是我却连师尊的一半都不如,真是丢师尊的脸。”沈玉茗泣不成声,哭得更伤心了。

  凌寒温言相劝说:“公主怎么能说自己没用呢?公主在南诏国一接到消息,立即带着我们八个逃离南诏,一路翻山越岭,沿途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却能让我们全身而退。你能在事态紧急下,知道先向崔大人借兵,又辗转京城,勇闯权势滔天的太师府。大部分十五六岁的姑娘只能在房里绣嫁衣,跟闺阁姐妹争风吃醋,心思都用在为一点小事斗气上。如果是她们也遭遇同样的事,恐怕早已吓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们手无缚鸡之力连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没有,哪里能像公主这样打起精神四处奔走。”

  沈玉茗仿佛感受到了从凌寒话中传来的力量,哭声渐止,抬起了头看向凌寒,只见她双眼通红,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凌寒虽然看起来总是那么清清淡淡,但沈玉茗从她的眼睛里读到了几分坚定。“可是我还是觉得实在愧对师尊的教导,对不起外婆和舅舅的爱护,如果我能再强大一点,或许就能想出办法救他们。”

  凌寒抿着嘴,摇摇头,“公主,我们尽人事即刻。你对于这些人情世故和外间的事经验不足,所以暂时无法想到周全的法子,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和你能做的,又何苦自责。此路不通一定还有别的法子。既然你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支撑到了这里,岂能在这时妄自菲薄,轻言放弃。”

  沈玉茗从柔桑的怀里直起身子,用丝帕摁了摁眼角。凌寒见她情绪已经恢复,于是接着说道:“公主,我觉得我们这次可能太着急了一点?”沈玉茗不解地看着她。“公主今天有没有觉得上官太师的反应有点奇怪?”

  “是有一点,不过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沈玉茗今天也发现了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只是刚才担忧借不到兵救南诏,太伤心而忘了关注这些疑点。

  “起初我们进府,一路穿庭而过,偌大的上官府竟然没见着一个人。庭院如此安静他们有可能是在戒备。”

  沈玉茗仔细听着凌寒的分析,也想起了今日在沈府中似乎格外安静了些。

  “后来上官太师见到你,他的样子很震惊,我明显感到他的震惊中有着深深的恐惧。再后来他一直莫名其妙地很紧张。听了殿下在公主面前很少提起沈将军和玉珠公主后,什么也不问,偏偏只问你来京城有没有见过京城里的其他人。当你说到南诏内乱,蒙氏王族已被软禁后,他整个人反而明显轻松起来。最后他的态度也不用我多说,公主和柔桑是有目共睹的。”

  沈玉茗一想,整件事的大概脉络浮现在眼前,“你是想说上官太师知道我们沈家过去一些不好的事,并且有牵涉?他起初很忌惮我,后来发现我不知道,南诏内乱,所以才放下心来。”

  “具体的事情我也说不准,看如今情况,只怕今天我们见太师貌似是见错人了。”

  沈玉茗接着道:“崔大人照顾我多年,我们一直很信任他,他让我求见太师我也没有多想。我相信崔大人为人,我想有些事连我都不知道,更何况他这个长期远离京城的节度使。”

  柔桑接着说:“流火和月影虽有打探消息,但是毕竟时间太短。上官家的事,京城的百姓本来就讳莫如深,有些事可能知情者也不多。”

  沈玉茗刚才因为上官府一事心神大乱,此刻经凌寒这么一提醒,思路又清晰起来。她早上已经派流火和月影各去沈府和王府刺探消息,相信很快就有结果,或许解答今天上官府遭遇的关键还在沈府和王府中,现在也只有寄希望于此了。此次回来本是为了借兵的,不曾想还牵扯了其他的事出来。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朱雀门前,四匹马身姿矫健,毛色鲜亮油光水滑,车厢是上好的檀木,隐隐可见玄武暗纹,马车四角悬挂着金铃,马车缓缓停驻,金铃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帷幔掀起,穿戴官服的上官忱从马车内跨了下来,进了早已在一旁等着的八人抬轿,小轿抬着上官忱进了朱雀大门,朝着皇后的凤仪宫而去。轿子四周青纱低垂,青纱下两角上一边坠这一只翠玉葫芦,以免轻纱随风扬起。上官忱盘腿端坐于轿内,闭目沉思。

  上午一番心情大起大落,此刻坐在轿子里内心竟有了一丝淡淡的倦意。沈玉茗突然出现在眼前,有关于往事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回想起自己的老父亲,那时他的父亲还是个学识渊源,并且受天下学子尊崇的一代名儒上官大学士。可是他不认同也不喜欢这个毫无实质意义的虚衔。在他看来,父亲为人太过懦弱和死板,不为争名逐利,仅仅满足于做个教书编书的先生,平白辜负了一身才华。寒窗苦读难道不就本是为了学以致用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吗!只有财富和权力才是实实在在的。

  他自恃有一腔不输于父亲的才学和智谋,将来定要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效仿吕不韦奇货可居,从很小的时候就主动与父亲的学生,那些皇室贵胄结交。父亲的学生们每每来到家中拜访他时,他都抓住各种机会极力讨好,鞍前马后地奔走,不忘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那时候的大皇子当时的太子李泽沛眼高于顶,对他从不正眼相看。太子伴读沈明是个武将,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唯有二皇子,也就是当今皇上愿意和他结交。后来他又极力怂恿自己的妹妹上官怡争夺皇后之位,图谋假以时日好助上官家一臂之力。这两件事在他看来,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手笔,也是他人生中功成名就的关键。经过一路谋划安排,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他终于实现心中所愿,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

  他从来都是个心肠冷硬之人,那么多挡住他去路的人都被他轻描淡写地踩在脚下,经历过无数风云骤变,手里不知沾了多少人的鲜血。他不信鬼神,从未因此而曾感到后怕。没想到今天会因为一个小姑娘的出现而方寸大乱。自嘲的同时,心里盘算着这跌宕起伏的心情不能一人独享,这种好事定要让他的好妹妹也试试。轿子穿过北辰门进入内廷,凤仪宫各殿檐角飞扬跋扈,已远远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