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太和城
作者:漫漫不慢      更新:2022-05-06 09:46      字数:2138
  这样祥和宁静的氛围,竟引得沈玉茗伤感起来。回首过去,她是南诏的公主,拥有尊贵的身份,乘坐着华贵的马车,前后是长长的仪仗队伍打太和城中走过,接受南诏百姓的朝拜。如今回到这里却只能乔装改扮,遮遮掩掩,她的心头不禁涌起一阵难过。

  而她今日往太和城中查探,见这里一切如旧,百姓们依然平静地过着的生活,自己的亲人却身陷危难。不知南诏百姓是否还记得他们的南诏王和王太后,不知这些淳朴的百姓是否知道他们的南诏王和王太后正在受难。

  这些日子,她们已打听清楚了。施仁诺对外宣称云萝太后身体抱恙,南诏王体弱多病又常年卧床,只得由他代理国政。

  他主政之后以雷霆手段将南诏对他执政持质疑态度的贵族、官员处理掉,又因他从中原学成归来,在南诏大肆宣扬和实施儒家的仁政,南诏百姓无不信服,似乎一切都非常平稳地过渡到施仁诺的掌握之中。

  除了几个月前在入南诏的路上被从政变中逃出的满身是血的侍卫拦下,沈玉茗未曾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任何血雨腥风。看着一片祥和宁静的太和城,沈玉茗暗自忧心,不知她的外婆此刻如何了,她真的很想知道。

  “你看这里多好,多平静安详,不知舅舅和外婆的日子是否也这样好过。”

  随行的柔桑仿佛看出了玉茗公主的心思,小声说道,“施仁诺到底不敢伤了王太后和南诏王的性命,若不是藉着蒙氏王族的威望来稳定民心,这南诏境内怎能如此安定平静。”

  “看样子太和城的百姓们还被蒙在鼓里。蒙氏王族统治南诏已近百年,作为部族首领世世代代盘踞太和城也已有几百年,太和城的贵族大多都出自蒙氏王族。王族的根基和声望岂是可以轻易抹杀的。若有一天真相被揭露开,施仁诺篡位乃不义之举,受蒙氏王族庇佑的子民必不会善罢甘休。”凌寒清楚公主十分迫切去救王太后,她想劝公主不必急于一时,一想到公主此行心志已定,她只能小心提醒。

  沈玉茗明白凌寒的心思,但是自从施仁诺兵变南诏王宫,外婆被困在那么凶险的地方,她无论如何都想再见外婆一面,确认外婆平安无事才能心安。

  她们正走着,突然看见远远走来几位年轻公子,他们个个姿态昂然气度不凡,虽然衣着低调,但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远远望去真是风华绝代十分引人注目。

  天底下竟也有这样巧合的事,她未曾想到在这里遇见他。沈玉茗一眼便认出了永安王,他那种洒脱不羁光风霁月的气质,无论身在何处,就算身着布衣也好,浑身散发的从容优雅永远让人印象深刻。

  沈玉茗心头一惊但又带点小小的欢喜,没想到他真的赶来了太和城。但自与他在邛玉关下分别,她就决定不再与他有瓜葛。她立刻拉着柔桑和凌寒拐进小巷躲了起来,直到看到他们一行人走远。

  这一边,永安王率众人晚沈玉茗两日到太和城。沈玉茗对南诏比他熟悉,因并未走官道,所以永安王沿路并未打探到她的身影。入了太和城一时间也没寻到有关于她的消息,两边就这样断了联系。

  李泽渊知道沈玉茗有意避开他,必是因为想要偷偷潜入王城去见她的亲人,她要做危险的事,不想连累他这个局外人。

  只是他预感到许多事情没那么简单,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危险,沈玉茗只怕已掉入陷阱,所以,这一滩浑水他偏要淌。

  他带着这一群王孙公子在明路大大方方地入了南诏,暗中却安排潜卫秘密潜入太和城,已经在王宫各处、太和城中布置妥当,一旦有危险,他可立即启动各处力量应对。

  一行年轻人初到南诏,被此地风物吸引,与其说是深入实地考察,不如说是游山玩水。除了永安王,其他几个人逛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有要完成危险任务的紧张感。

  一连几日都没有沈玉茗的消息,永安王虽有些闷闷不乐,但他是豁达之人,并不过于介怀。见魏仁斌和明瑾郡主几人玩得兴起,他倒每日都主动提出带他们到太和城及周边四处逛逛。一来,他也想深入了解南诏民情;二来,希望可以与她不期而遇。

  太和城虽是南诏的都城,却不像大周的都城长安一般车马喧嚣,浮华奢靡。这里散发着宁静祥和,勤恳质朴的气息。简简单单的一方方青黑石砖筑起了坚固的城池,在城中居住的人依然保持着古老的生活习惯,男人们白天到苍山上狩猎采药,妇女们在家织布操持家务,他们身着布衣,粗茶淡饭,在烈日下劳作而被晒得黝黑的脸庞洋溢着热情的笑脸。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住在这里真是容易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

  他们一行人在街上信步走着,突然街角传来清脆的琴声。十字街口的一间茶室中一位老人正抱着三弦琴叮叮咚咚地弹着,行人们被琴声吸引纷纷好奇地驻足围观。

  老人须发皆白,清瘦矍铄,满脸布满饱经风霜的皱纹。

  前奏过后,老人清亮的嗓音和着琴声缓缓吟唱。琴声清越,歌声嘹亮,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音调仿佛在说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故事。

  周遭的人们安静地聆听,神情陶醉向往。乐调唱词渐渐转入哀婉,有少女眼角含泪,人们的神态也随之黯然。

  一阵迂回曲折后,曲调收尾,琴声渐弱,不轻不重‘当’的一声,将众人拉回现实。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人们沉浸在故事中好半晌,周遭的唏嘘声才次第想起。

  李瑾好奇地向身旁一位姑娘请教老人唱得是什么,那位姑娘大概听不大懂汉语,腼腆地笑了笑然后走开了。

  “他这歌里呀~讲得就是我们南诏的玉茗公主和当今摄政郡王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