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两小无猜
作者:漫漫不慢      更新:2022-05-06 09:46      字数:2281
  她于念书学习一事上最是不上心,一拿起书就会打瞌睡,总是要等玩到很晚才会想起师尊留的课业还没完成。如此一来,她便会半夜里偷偷潜入他的小院子找他。

  服侍他的小公公每每半夜听到有人敲门,总十分笃定地说道除了公主不会是其他人。

  而师尊留给他和茗儿的课业时常不一样。她不能直接抄写他的课业时,她就会耍赖,嘴里说是向他请教,却摇着他的手臂,用委屈的眼神盯着他,撒着娇找各种理由让他帮她写课业。

  他没有哪一次不是心软帮她写完课业,再拿给她抄。以至于后来养成了作业要写两份的习惯,等着她夜里来拿。

  冬季夜里她会靠在他房间的火炉旁一边抄写,一边给他讲白天在山上有什么好玩的事。房间里银丝碳烧得旺,温暖如春,毫无烟火气。她写着写着就会不自觉地打起瞌睡,手里还握着笔,歪在桌沿边的小脑袋像小鸡啄米般一点一点的十分可爱。

  夏季夜晚,屋内闷热,外间凉风习习。她喜欢三下五除二写完字后把他捉到屋顶上陪她看星星看月亮。女孩子总爱胡思乱想,尤其是沐浴在夜色迷人的漫天星斗下,她总有一肚子说不完的话,而他喜欢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讲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有流萤从四周升起,绕着他们缓缓飞舞,谷中灯火阑珊,时光仿佛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这样毫无顾忌地相处,直到他已长成十四五岁的少年。那一年的夏夜里,她穿着飘逸轻柔的薄纱衣裙翩然而至,轻盈的细纱下能看到她若隐若现的雪白肌肤,和微微隆起的曲线,一瞬间心头热血沸腾,掌心冒汗,忍不住面红耳赤,神情恍惚中,他不敢再看她第二眼。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狠下心来不允许她半夜里来找他。看着他闭门不开,她又急又气。可惜她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不明白一直相亲相爱的师兄为何突然会这样将她拒之门外。

  他只能隔着门红着脸扭捏地说道:“师妹,你已经是大姑娘了。不能再半夜跑到我房间来。”

  她不解地问道,“变成大姑娘你就不见我了吗?变成大姑娘你就不帮我写作业了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他也不知怎么说才好。

  “那你为何还不给我开门?”

  “我让小栗子把课业给你送到你房间去。”

  “不行,我就要在你房间写,你快开门。”她任性地发着脾气。

  “师妹,你不是学过吗,《孟子·离娄上》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我们两个也大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夜里偷偷混在一处。这样,于师妹的名誉不好。”

  她终于似懂非懂,不过还是执拗地说道,“师兄,我们两个是师兄妹啊,这谷里还有谁会说我们的闲话。”

  他从来都拗不过她,但这一次偏偏不肯松口,坚持不肯开门。

  不知师妹是否真的明白两人已长大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没心没肺地在一起嬉笑打闹,随后的日子她再也没来缠过他。不久之后,他休学的年纪已到,被父皇和母后召回皇宫,离开了他最喜欢的地方和最喜欢的人。

  知道自己不久后将要回宫,他又急切地盼望着快快长大,心里想着再过几年就能向父皇母后请旨将她娶回宫,照顾她一生一世,也不知她愿不愿意。

  奈何世事难料,他也不曾想到他们的上一辈居然结下了如此深刻的仇怨。下山时他请求师尊,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让小师妹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他只盼着她永远不知道上一辈的恩怨,让她可以和小时候一样永远无忧无虑地生活。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终究还是这么快知道了真相。只是不知今生还能不能实现年少时曾许下的诺言,还有没有缘分可以照顾她。

  思绪从远处收回。金乌西沉,暮色苍茫。一行人马奔波了一天,进驻到附近的驿站休整。站在驿站门口李明珅南望,转身问身旁曾去过南诏的随行使臣,“到南诏大概还要多久?”

  虽然这个问题太子出发之前曾问过他很多次,今天也只不过是出发的第一天,使臣依然恭谨地答道:“回太子,如今日这般快马加鞭地赶路,至少还需要五日。”

  李明珅听后面色凝重,看着天际渐渐褪去最后一线残红,周遭事物都镀上一层蒙蒙阴影,心里盘算着,师妹恐怕此刻已经到了太和城,不知道她还能不能等五日。

  此时的太和城外东边的一处小村寨里,最近来了一队年轻的长安商人。据说是初次来南诏贩卖货物,一来对太和城不熟悉,二来都是些小本生意盈利不多,不敢在城中住客栈,所以租借了村民的房屋。

  南诏百姓淳朴好客,加之外来的中原商人样貌清秀,性格温和,南诏方言说得很溜,几个年轻人很能很快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倒不大引得村民们对他们起疑心。何况这几个年轻商人每日造出晚归很是勤奋。

  每日早出晚归的沈玉茗,正焦急地打探着太和城内有关蒙氏王族的一切消息。沈玉茗一身中原商人装束,嘴唇上粘着一排短短的小胡须,将眉毛描粗了些,隐去了真实容貌。她身后跟着同样乔装改扮的柔桑和凌寒。

  太和城又被称作石头城。这里盛产一种青黑的石块,坚硬结实,这些石头被当地人采来打磨成方砖,或是用来修筑房屋和城墙,或是被打磨成石板用来铺路,这一方方青黑石块拼成了整个太和城。石头城坚固,既能抵抗外敌,住在里面又能冬暖夏凉。

  骄阳似火,道路一边的房屋投下阴影,阴影下的青黑石板透着丝丝凉意,丝毫不觉得天热。那阴凉处的庭院内,传来老人纳鞋底时穿针引线的噗噗声。高楼的窗台前上支着簸箕晒着各种山货和药材,在地上投下凹凸不平的轮廓。

  路边小商贩的叫卖声如缕不绝,一群淘气的小孩欢快地奔跑着穿过小巷,背着背篓的花衣姑娘和扛着野味的黝黑小伙儿擦肩而过不忘热情地打着招呼。

  王族的动乱,权利的更替似乎并未影响到太和城百姓的生活,太和城徜徉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