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旧年,旧时光
作者:梦影伊      更新:2022-05-07 05:05      字数:3379
  再见,时光

  再见,旧年,旧时光

  2012年的秋天,我回到了故乡。看着眼前熟悉即陌生的街道,原以为凭着几年前的零碎的记忆,我可以行走自如,却未曾想却一次次迷失在分叉路口。原地上车,按路返回,很多时候却仍无法辨别准确的方向,一次次迷失在岔路口,不断的打电话和询问成了我最尴尬的处境,甚至很多时候都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何方。那是我才发现自己是个路痴。慢慢地熟悉这座不大的城市变成我新的开始和方向。

  我很怕习惯,那将意味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和一尘不变的时光,可我却不得不习惯,从选择回来到决定安定。人生要做的选择太多,而我只能选择让大家都安心的生活!有些命运既无法挣脱也无法改写,有的是能是顺从和妥协。

  慢慢的,这座不大的城市,搁置了我不安与恐慌的心,也扼杀了我出逃的念想。我开始收起自己的哀乐,在这座城市不悲不喜的生活。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从它的四季开始,我慢慢学着感受这个城市的季节。感受着飘雪的寒冬,一个个印在雪地上的脚印,验证着我每一步的脚踏实地;倾听者春天的细雨,夏季的花开和秋季滚滚的麦浪,慢慢适应着这个城市的温度,不论是变化的四季还是人心!

  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看着来往的人群,侧听花开叶落,一季,一年,辜负着时光也倦怠着生活!这便是人们所说的安逸?那一刻我清晰的听到自己平静与无力的心跳声!

  有多少次的逃离,就会有多少次失落与无奈,每次身在异乡的街头,都止不住的思念亲人和故乡,可选择回来却不是自己的意愿。我喜欢漂泊,即使在举目无亲的他乡举步艰难的生活,即使饥寒交迫的度日,我仍然崇尚那种无拘束的自由和远行!

  家人眼里的安定却变成我心里的束缚,当多次的争执都以无果告终时,只能用短暂的妥协来终止着场无硝烟的战争。可谁也无法说出,那场短在的安宁是我用什么换取的,渐渐妥协成了我最后的底线,也成了家人的屏障,可我的这层底线未免有点太过凄凉。

  都说自己的选择自己做主,可现实中又有多少选择真的是自己的决定。

  有个朋友从安排相亲直到结婚,自己连说不得权利都没有,她只要说不家人就开始轮番反驳,从现在说到未来,从恋爱说到结婚生子,甚至包括以后得养老问题。她抱怨道:这是我要结婚还是您们,可得到的答案确是我们都是为你好,你别无选择,最后即使自己再不情愿和无助,也不得不按照家里的意愿结婚,独自品尝婚姻带给自己的苦楚。

  而在父母眼里全是好,男孩家庭条件好、工作好、收入高且稳定、对他们又孝顺又好,有房有车不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而他们却没有看到婚后在家里的情况,男孩只顾着玩游戏,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更别说帮她分担家务。平时的交流也少的可怜,除了相互的问答没有多余的话题可聊。挣得是挺好,可家里的所有开销从不管不问,也不主动承担。还爱喝酒,时不时就喝的酩酊大醉,回家吐的到处都是,她要收拾到深夜才能入睡……有太多难言无法开口,每次她告诉父母,他们只会让她忍耐,还说很多男人都是这样,最后只能默默承受。有时我不仅在想,难道这就是现在婚姻的模式和夫妻的相处现状,可这样的婚姻真的有必要经营和维系吗?

  一个朋友,刚毕业时留在了外省实习的医院,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她家里人却极力反对,多次劝说无果后不惜以生病来骗取我朋友的信任,她信以为真的急忙赶回家时,家人却一切安好,可当她请假时间到要回医院时,家人却百般阻挠,他们也争执和无奈,可毕竟是亲人,最后她不得不留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家乡的县医院上班。然后应父母要求相亲然后结婚,她为人宽厚友善、忍让谦和,所以结婚初期生活还算美满,夫妻想敬有礼、婆媳相处融洽、工作也很顺利。可他们第一个女儿的出生打破了原本和谐的生活,让原本平静的湖面卷起涟漪,公婆的重男轻女让原本和睦的家庭开始争吵不休,而我朋友也只能选着隐忍,她是学医的的知道生男生女并不取决于她,可她却不知如何解释能让公婆消息,从刚开始的说多错多到最后她变得沉默无言。第二年她又怀孕了,一家人祈祷男孩的降临,可呱呱落地的依旧是个公主,公婆的愤怒已到达顶点,即使朋友在坐月子也不管不顾,扔下一切出去旅游,回来后便回自己家去住了。朋友既要照看襁褓里的婴儿,又要照顾两岁的幼女,不得已她只好回娘家暂住,每天生活的水生火热,可她的脸上少有沮丧,对所有人都报以微笑和容忍。

  无论生活对她多么摧残和不公,她还是笑着包容着这个世界的冷漠和冰冷的人心,就像十年前初相见时,她深深地微笑着对待每一个陌生人的好奇、嘲笑、冷漠和不解,她用蹩脚的普通话磕巴的念着同学的名字,随后人群中一阵低微的笑声,她扬起笑脸笑着说“:我普通话不太标准,希望大家见谅,有念错的请说出来,我下次改!”

  然后又开始微笑着继续接着点名,每点到一个同学她便会扬起笑脸看向对方,所以她也很快记住了班上同学的名字。她深深地微笑着对待每一个陌生人的好奇、嘲笑、冷漠和不解,可从未见过她生气和红脸,也是因为她真诚的微笑和开朗性格的吸引,我从那时便决定要和她做朋友,可性格懦弱和胆小的我却连和她打招呼的勇气的没有,直到后来调座位有机会她坐在一起都觉得好高兴,慢慢也开始变得熟悉。

  我一直觉得她是上帝的宠儿,长得漂亮,性格落落大方,为人友善和蔼,她的微笑好像能融化冰冷的内心,可后来我才知道没有人得到上帝的宠爱,只是有些人即使被命运残忍对待,也愿意对世界报以温柔的回应,就像她,我崇敬的朋友!

  生活总是在你刚风平浪静时,变给你重重一击,让你再次承受景涛巨浪的颠沛和无助。

  在她大女儿四岁时她又有了身孕,大家都在祈祷可以生个男孩时,她查出又是位公主,面对突然到访不受欢迎的小生命她极力维护,家人都劝她打掉孩子,可她却坚持生了下来,她不希望还没有看见世界的生命就此永别。所以她顶着所有人的不解和家人的无理取闹坚持生下了来,即使他们对她冷眼相对和漠不关心,可她还是宠爱的呵护着襁褓中的婴儿,对所有人报以微笑和友善。

  后面的生活在常人看来更为狼狈和无奈,她每天上班之前要给三个女儿穿衣、洗漱、喂饭,然后骑电动车送大女儿去幼儿园,把老二和老三送到离得不远的娘家让妈妈看护,最后才赶着去上班。晚上下班先去接老大放学,再去娘家接老二和老三,最后一起回家做饭,照顾三个女儿吃饭、洗漱、睡觉后,她还要洗衣服搞家里的卫生。她老公在家里仿佛透明人般存在,都所的事都即不插手也不过问,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人身上,可即使这样每次相见她仍如十年前初见般微笑着仰着头,眼神暖如朝阳,即使询问也说很好,在我看来水生火热的生活而她却说还好,即没有怨言也未觉得不公。

  有次我问她:“你后悔吗?后悔当初的选择?后悔现在的生活和所选的人?”

  她看着我微笑着说“:不后悔,生活不就这样,虽每天五味杂陈,可快乐的活在当下就是对命运的诠释,我从不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不管是人还是生活,只是遗憾没有为我老公生个儿子,可以让家人高兴。我知道这不是我能左右的,家人对我的埋怨我也能理解。”

  “这又不是你的错,你理解她们,她们怎么不学着理解你呢?”我气愤的问到。

  她笑着看向我说“你没结婚还不懂,其实任何人都没有错,我公婆想要个男孩,并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她们根生地固的老封建和思想,还有对医学的不懂,所以他们觉得生不出男孩是我的问题!我老公也没错,他只是工作忙对很多事不上心和没精力。结婚了你就会懂,生活重要的不是讲理而是和睦,家和才能万事兴,我只希望一家人能和睦、安稳的生活,所以她们即使埋怨和冷眼我都可以包容,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

  或许我真的是没有结婚,所以不了解婚姻的重要性,更无法体会家庭对一个人的改变和需要承受的压力。

  以前我总觉得是她软弱,什么事都可以忍气吞声,可有时候却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敢和包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她用她的容忍和大度换去了家庭和平和安宁,让一个家得以完整。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者,同样的重量,同样的征途,同样的过程和相同的终点,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态,遇事的处理方式和对结果的接受程度。

  在这个快餐时代下长大的我们都急于求成,对所有事情都没有太多耐心且过于浮躁,所有事都想只看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