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有人不服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2      字数:4846
  晨雾弥漫,京都郊外的一处草屋里有两个身影,一白一黄。

  白衣女子眉头紧锁,紧抿的嘴唇道出她一丝不安,

  黄衣女子立在一旁将小炉上刚热好的药汤小心翼翼的端来,递到了她的面前。

  “什么时候来消息?”白衣女子接过药汤,撑了喝了一小口,沙哑出声。

  黄衣女子摇摇头,道:“人还在路上,没有回来。”

  “长安堂招工,是个好机会,让我们的人趁机进去,联系上霁月,就能按计划行事。”白衣女子倒影在药汤里的双眸闪烁着光芒,好似划破黑夜的闪电,欲要撕裂黑幕。

  “阿金有一事不明,小姐怎么知道小小姐已经恢复了记忆?”黄衣女子见她停了下来,当即将手绢递到面前,出声询问。

  “墨梅和她住在一起,就是证据,若非她已经恢复记忆,为何要让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女子住到顾宅?”白衣女子放下手里的药碗,嘴角微微翘起。

  黄衣女子抿嘴,继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一顿又道:“可是如果这样,墨梅……后背的刺青岂不是也让裴衍知道了?”

  “府中上下无人知道这是何意,父亲连霁月都没有告诉,他想要凭着已经不是原画的刺青来找到线索,绝无可能。”白衣女子冷笑一声,目露寒色。

  “小姐,既然老爷将画交给了小小姐,为何又连夜让宫中的侍卫再送出一副?不是应该越少人知道越好吗?”黄衣女微蹙眉,不解的望向面前的女子。

  “阿金,你的话不无道理,其实我一直在想,父亲是如何完成那副画的?宫中事变,他第一时间应该是求救,如果不成,也该留下证据证明清白,指出陷害之人,可他……反而交了幅画?”白衣女子同样不解。

  “说到画,阿金不得不又提一句了,这画本是老爷所作,交给侍卫长的画和小姐的画自然是同出一人,可就算是同一人,也没有理由会画出完全一样的画作,总归是有差距的,现在这两幅画都没了,就只剩下墨梅后背的刺青,若是之前的消息是真,那场大火也该毁了她后背的刺青,裴衍再过目不忘,也不可能将老爷的画作模仿的一模一样。”阿金咬唇问道。

  “我打听过,墨梅的母亲是个绣娘,一手银针能将绣品绣得栩栩如生,若是父亲将画卷交给薛家,似乎就能理解了。”白衣女子点头道。“好在我们这里还有一副画卷,虽然不是老爷所作,却是从墨梅后背的刺青临摹而来,就算没有完全弄明白,至少也该寻着画上女子,留在这里一是能与小小姐会面,二可以趁机会找到此人。”

  阿金微微一笑,心情似乎变好了许多。

  闻言,白衣女子微微颔首,嘴畔泛起一抹笑意。

  突然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

  二人转头望去。

  门外男子面容普通,身材适中,就算被丢到人群里面也不会被人注意到。

  “夫人,人已经到长安堂了,今日人格外的多,正好掩护我们进去。”

  “好,你们小心点,长安堂如此热闹,裴衍定然会安排人留意,我们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白衣女子面色严肃,只点头嘱咐。

  男子应声,停顿片刻后再次离开。

  顾清和站在长安堂的门前,双目所及之处皆是人,她微叹气,出乎意料,半喜半忧。

  本以为来长安堂招工的只有疡医,没想到才看了一眼,就发现了许多脉方大夫,有好几个还是熟悉的面孔,眼熟,却叫不上名字。

  她之前向方乙打听过,只因为疡医大夫地位不高,大部分有志于做大夫的医者,都选择了成为脉方大夫,上京这个地方的疡医并不多,更别提那些想要学医的弟子们了。

  为了长安堂考虑,她才将招工考核的地点搬到了医馆外围,哪里知道还有其他大夫会来!

  而且不是看热闹的那种,是已经到阿泉这个负责招工人员的面前登记在册了!

  她只能清了清嗓子,示意众人安静。

  一声,人就安静了。

  “长安堂需要招收手脚灵活的弟子,若是有大夫愿意前来,更是不可多得,不过因为医者关乎人命,不得草率,所以但凡是想入长安堂者必得遵守长安堂的规矩,现如今我为考官,设三关,取其优秀者录取,也就是说考核成功者即为长安堂的弟子。”顾清和说完,便让人取来一个又一个的细绳。

  围观者面面相觑,下面顿时又嘈杂不断。

  “这是要绣花还是啥?”下面有人出声。

  绝不是哄闹,而是真的不明白。

  自从顾清和过了安民药局的三关,张元就再没有出现过,整日里蒙头埋在安民药局的后堂里。

  他的事迹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笑点。

  有眼色的人都知道他是要故意为难长安堂,而长安堂迎难而上,三次考核过得极其精彩。

  如今长安堂也来三关,人来看的目的也不过是想看看长安堂的三关和安民药局的三关,究竟谁更高一筹。

  其实不仅仅是百姓来看热闹,董家几个外家的大夫也悄悄走进人群,准备一探究竟。

  “第一场考核的题目是——打结。在场有是疡医的大夫处理大伤口不仅仅需要止血,在面对过大流血过多的紧急情况时,还急需要医者有精湛的缝合手法,不过技术不精湛可以慢慢学,而且长安堂今日的目不在此,考核不考最难,只看你自己。”

  “那打结有什么用?”人群中有人发问。

  “这个我知道,缝合伤口的时候如果最后不做好收尾,很可能会将缝好的伤口再次撕裂,打打结却是很重要。”

  顾清和见有疡医大夫出来解释,便点头笑了笑,接着道:“这位大夫说的不错,本次考核的目的就是考验你们的双手,我会先示范将这些细绳打结,能做到与我一致的便可视为通过。”

  众人纷纷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

  顾清和向前走了一步,示意人按照之前排好的序号,分成十组。

  “我只示范一遍。”她让人将细绳都放到面前的桌子上。

  为了公平,待考核的考员只能待在长安堂的里面。

  第一组考核之人纷纷凑上前来观看。只见顾清和随意伸出双手,让众人能够看清楚她手里的动作,随后从大堆的细绳中取出一根,然后双手交叉,缓缓交替移动,穿进穿出。

  为了让他们看清楚,她刻意放慢了速度,打好一个结,稍微一停顿,才接着进行下一个。渐渐的,她将一根原本颇长的细绳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有结点的圆环。

  一一数来,总共七个结点。

  “好了,这就是最后完成的结点,考核时间是半盏茶,稍后开始。”顾清和将完成的结点放到他们的面前,转身离开。她来到绛珠的身边,拉着她走到了长安堂右侧多出来一块约三人宽的位置。

  本来想做前台的,现在没找到合适的人,就只能空着了。

  “荣国爷怎么样?”顾清和出声询问。

  绛珠笑语盈盈道:“很好,不过小姐现在还离不开身,就让我替她来了。上次你过安民药局三次考核我们没能来,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

  顾清和乌眼笑笑,又道:“你瞧人怎么样?”

  “人多是好事。”绛珠实话实说。“不过第一组里面应该无人能过。”顾清和收敛了笑意,摇了摇头。

  绛珠诧异的望了她一眼,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众人。

  “是不是你的题目太难了,也许在你看来打结已经是十分的简单事情了,可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就是非常难呢?”

  “虽然我打了七个结,可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说起来是七个,其实只要第一个结他们能学会,打成七个不是问题。”顾清和轻笑一声解释。

  “那你刚才那番话的意思是?”不说还好,说了更糊涂了。

  “七个结不是难事,可要是串在一起就不简单了。”顾清和微微眯眼,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再回头看向考核之人。

  有人看完顾清和的打法,暗暗偷笑,心想第一关如此简单,他是过定了!而且要过的漂亮!

  所以他飞快的打好了七个结,并且发现还剩下大把的时间,又顺手打了几个。

  再有人看了她的结,又看了那个飞快打结之人,更觉得方才双手交叉打结实在不方面,而且慢,也就放平双手,顺着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将结打的和顾清和一样。

  时间很快就到了。

  众人停下手里的动作,将目光投向顾清和。

  顾清和从绛珠身边走出,过来宣布最后的结果。

  因为第一组有二十来个人,她必须从左看到右。因为考核时的长桌是她特意让人搬来的,她能顺着边走边看。人伸长脖子看去,想看看她的表情。

  毕竟她一句话不说,谁知道结果,只能先看着,自己猜测。

  片刻,顾清和将所有人打好的结检查完毕。

  众人将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她宣布。

  因为这一关实在是太简单了!

  他们对自己充满了期待。

  “很抱歉,你们全都不能通过。”顾清和微微笑着,明明就是一个面容明丽,仿若春风拂面的女子。

  可这句话却像是隆冬寒风,让人浑身发冷。“为什么!”最先出声的是那个已经打了二十个结的男子,他一脸的震惊。

  “因为有人还没有考核完毕,等几组人员全部考核完我会一一告知大家。”顾清和只能宣布结果,不能现在就说出里面的奥秘。

  “好,我们等着!”男子虽然面有不甘,可是人还没有考完,理应如此。

  接着,第二组,第三组纷纷上前。

  顾清和一一示范。

  因为下面的人群已经看了几遍,站在最前面的几人,觉得无聊就问阿泉要了几根细绳,自己也琢磨着打结。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当中也有人能将绳结打的与顾清和一般,只不过花费的时间长,且是看了许多遍,自然不能算是高明之人。

  终于到了最后一组。这里面恰好就有董林。

  顾清和对他微微笑了笑,便开始为他们示范。示范完毕,考员开始考试。顾清和照旧离场,往绛珠的方向走去。她没注意到有一人跟在身后。“董林能行吗?”绛珠还不知道顾清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颇有些为他担心。顾清和笑着安慰道:“当然行,怎么说我也是打算收他做弟子了,你还不相信我的眼光,他一定能进长安堂。”二人有絮絮叨叨片刻,等时间一到才再次分开。检查完毕顾清和上前出声道:“长安堂第一关过关之人分别是第三组五号,十二号,三十后……”

  再次之前她已经将人排序,为了方便就只说序号。

  被她点到的人自然开心,可没有点到的人失魂落魄。

  “等等,我有话要说!你们长安堂根本就是已经内定好的,大家知道最后一组的十六号是谁吗?他是董林,是董院使之子,而且我方才听说他已经是这位顾大夫的弟子,顾大夫亲口说他一定能进长安堂,我们这些人算什么!不过就是给他们做垫脚石而已!”这人尾随顾清和之人。

  也是第一组打结最多之人。

  顾清和站在长安堂前,没有一丝惊慌,反而笑道:“如你所说,他确实是董院使之子,也是我认定的弟子,不过这都是因为他在荣国公的截肢手术中表现出色,我很满意,才这般开口,说是弟子不过是试用,如果不能通过我在长安堂内部的考核,同样会再次离开,不算特例,而且他也来参加考核了,你是哪里不服气?”

  “他才完成了一个,我已经完成了二十个,而且第一组还有人完成了十几个,大家都比他多,为什么他能进,我们不能?”男子咬牙问道。“所以接下来我会一一指出。”顾清和勾唇一笑,走到男子身边。

  “你的结确实不少,而且和我的一模一样。”

  男子扬起下巴,理所当然。

  “不过,你恐怕不知道,在打结过程中常产生的错误结有假结和滑结两种。两手用力不均,易形成滑结;打结方法错误,易形成假结,你这种视为假结。”顾清和只看了一眼,微笑着上前将他打好的结轻轻一拉。

  方才看着一模一样的绳结顿时就散了。

  男子面部铁青。

  接着她又走至另一人的身边,纤手拨了拨,只见方才分散的结点全都涌在一起,虽然没有和第一个人那样完全的散落,却剩下了一处打结点。

  若是真的缝合伤口,必然会造成两端撕了,中间完好的情况。

  “你这就是滑结了。”剩下的人都不需要顾清和说话,自己按照她的方式拉了拉,果不其然,真的出现了他们二人中的一种。

  更糟糕的是有人居然同时犯了两种错误。

  这下再没有脸待下去了。

  “我设此题的目的,就是考察你们的双手,双手灵活者,第一关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