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会议纪要(1)
作者:王冠波 姬春晖      更新:2022-05-16 06:02      字数:3400
  会议纪要是产生于会议后期或者会后,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文种,属纪实性公文。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会议记录和各种会议材料,经过综合整理后形成的文件,概括性强、凝练度高,可以用于通报情况或者作为执行依据。会议纪要适合于任何会议,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

  根据会议纪要内容的写法不同,会议纪要则可分为分项式会议纪要、综述式会议纪要和摘要式会议纪要三种类型。

  根据会议纪要的会议类型的不同,可以把会议纪要分为决议性会议纪要和学术性会议纪要两类。

  决议性会议纪要是对领导层在会议上经过集体讨论所形成的决议性意见进行阐述的纪要,具有政策性、理论性、指导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确的指示性,对下级部门或者部门内部具有很强的行政约束力。学术性会议纪要是讨论型的会议纪要,既可以按发言人的先后顺序来整理纪要内容,也可以按问题类别来整理纪要内容;特别要注意在纪要中表达清楚所讨论问题的分歧焦点在哪里,有哪几个不同的观点。学术性会议纪要不具有法定的行政权威和约束力。本章要叙述的是决议性会议纪要。

  特点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记录和整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纪实性

  会议纪要记录的是会议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议定事项的概要纪实,是对会议实况的一种缩略反映,不能随意增减或更改内容,必须保证所写的材料是真实地反映会议内容的。

  2.条理性

  会议纪要最特殊的性质要对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分类别、分层次归纳、概括,使之条目清晰、逻辑清楚。

  3.概括性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要点的记录,必须抓住会议的精髓、概要,以极为简洁精练的文字高度概括会议的内容和结论,类似于为会议做了一个提纲。会议纪要既要反映与会者的一致意见,又要兼顾个别同志有价值的看法,分类记录在案,以备查看。有的会议纪要还要用一定的分析说理,来表明特定的观点。

  4.广泛性

  任何类型的会议都可印发纪要,尚待决议的事项或者对同一事项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写入纪要。会议纪要是一个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文种。

  行文对象

  会议纪要记录的是会议情况和已议定事项,它的行文对象是参加会议的人员和未参加会议但与会议讨论事项相关的人员,行文对象相对固定。由于其行文对象既有与会人员,也有未参加会议的人员,因此会议纪要一定要把会议的情况和已经议定的事项准确概要地表达出来。这样既能使与会人员对会议情况有一个清晰把握,也能使未参与会议但受会议结果约束的人员把握会议的深意,在实际工作中依据会议精神来行事。

  会议纪要的行文对象相对有限,同样,也相对来说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能力,所以会议纪要只要求记录会议梗概,把与会人员的各种观点或者会议精神准确地概括出来即可,不要求内容详细具体。会议纪要符合行文对象的认知水平,能够提纲挈领地对行文对象以后的工作开展提出指导即可。

  格式

  会议纪要就是对会议情况的一个记录和概括,格式上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它主要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1.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由会议名称+文种两部分组成;第二,由说明会议意义或内容的正标题+说明会议名称+文种的副标题三个部分组成。

  2.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由导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构成。

  (1)导言。

  导言是描述会议召开情况的,一般采用简述式写法,简述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中心议题和议程等内容。

  (2)主体。

  主体一般介绍会议的主要精神,不同的会议纪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综述式会议纪要的主体是对会议的内容或议定事项,进行综合概括,按内容性质分成若干部分,最后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写作。一般议题重大,内容涉及面广的会议纪要,多属此类。

  分项式会议纪要的主体是把会议的内容或议定事项分条列项地写出。大部分办公会议纪要或者讨论解决较具体问题、较专门问题的会议纪要多属于这一类。

  摘要式会议纪要的主体是将与会者的发言按中心议题的要求择其要点摘录出来,再按内容性质归类后写出。同时记录与会者的真实姓名、职务和职称等。这种写法比较特殊,能客观地反映与会者的观点和主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与会者发言的风格。

  3.结尾

  会议纪要的结尾一般是提出对与会者的希望和要求。不是所有的会议纪要都要有结尾,有的会议纪要不写专门的结尾,就以正文的结尾为结尾。

  语体的特点

  会议纪要是对一个会议的整体记录,但不是详细、细致的记录,而是纲举目张,对会议主要观点和主要精神的提纲式记录。因此,会议纪要的语体上主要有概说性、书面性与口语性相结合的特点。

  1.概说性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要点的记录,不是详细地把每个发言人的发言记录在案。因此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概括性,辞少意多,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发言人发言主旨所在即可。

  2.书面性与口语性相结合

  会议纪要是对与会发言人的意思主旨的一种记录,所以既要体现其书面性,也要体现发言人的发言特点和风格,尤其是在摘要式会议纪要中这一特点特别明显。在综述式纪要和分项式纪要中,更多地突出其书面性特点,多用书面语言;但是在摘要式纪要中,为了体现不同发言者的风格,则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发言者的语言风格。发言者的表达特点是诙谐还是严肃等都需要记录在案,这必然会使会议纪要具有一些口语性语体的特征。

  遣词造句技巧

  会议纪要的语言文字重在提纲挈领,体现会议精神,指导工作原则。因此在遣词造句上要注意正确使用政治语言,注意使用具有概括性和鲜明性的词语。结尾提出希望和要求的语言要具有鼓舞性和感染力。

  首先,会议纪要是靠对与会者语言的记录来传达会议精神,指导行文对象以后的工作的。因此,一定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政治语言来传达精神,提出工作要求。使用恰当的政治语言,还可以提高与会者的思想觉悟,使行文对象了解国家政治上的一些方针政策。

  其次,注意使用具有概括性和鲜明性的词语,特别是在摘要式记录中。摘要式记录要保持发言者的发言风格,同时又要概括出其发言的重点,所以在遣词造句上,要有侧重地保留发言者的原话,同时,对其他的重点内容进行再概括。

  范文解析

  范文解析一:

  ××县2011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1月10日,县委、县政府在政府办会议室召开2011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我县2010年煤矿安全生产的先进单位,并对2011年的煤矿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属。会议由县委书记霍文平主持,县长郝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县安监局、地矿局、煤管局、公安局各位领导及大平岭煤矿、富强煤矿、候家峪煤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分别作了发言。会议纪要如下:

  2010年,我县的煤矿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全面性胜利。这一年中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起,7人死亡,13人受伤,比2009年大幅下降。2011年,我县的煤矿安全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省市县政府对煤矿安全工作的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稳扎稳打,使我县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一、充分认识煤矿安全工作重要性,继续整治违法、违规生产,杜绝危险生产。

  去年以来,我县的煤矿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安全整治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煤矿生产安全规定,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这对预防恶性安全事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同国务院相关规定的要求和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相比,我县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2011年,各相关单位应继续加大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和安全不合格单位,坚决杜绝危险生产,将恶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深化改革,拓宽思路,求真务实地抓好煤矿安全工作。

  2010年,我县的煤矿安全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勇于改革,深入探索,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2011年,我县全体煤矿管理人员仍需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续不断深化改革、拓宽思路,求真务实地抓好煤矿安全工作。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