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培养孩子的智力(2)
作者:(英)赫伯特·斯宾塞      更新:2022-05-16 06:40      字数:3681
  孩子常常在自己具有很大潜能的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本能。虽然这种兴趣常常因为孩子的好动和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而不能持久,但这种天生的兴趣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遇到来自父母、老师等外部环境极大的压制或排斥。非常遗憾的是,我见过许多父母(虽然对孩子有强烈的教育和培养的愿望)常常指责孩子的一些“没有用”的兴趣。他们按照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去设计孩子的未来,企图保留孩子的一些“有用”的兴趣,把一些“没用”的删除掉。而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每一种兴趣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很难用“有用”或“没用”区别他们的兴趣(除非一些已明显表现出有违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兴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这些兴趣把孩子引向各类知识领域,并培养出孩子好的求知习惯。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比如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群蜜蜂或是一条小鱼等。要他们花 20 分钟去背诵一段名篇或一首诗歌,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但他们会在没有任何督促和要求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心无旁骛,即使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也不在乎。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当然,我们不需思考就知道,即使让孩子像这样花上一两年时间去看蚂蚁,他也不能增长多少知识,这时诱导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要主动诱导孩子从中去获得新的知识、方法,以及对孩子有益的习惯。

  小斯宾塞的知识之旅就是从“蚂蚁的课堂”开始的。当我发现小斯宾塞开始在屋后的花园里聚精会神地观察蚂蚁时,我也加入了他的“兴趣小组”。第一天,我们仅仅是看,看蚂蚁们怎样把一粒面包屑搬回家,怎样跑回去报信引来更多的蚂蚁等等。第二天,我给小斯宾塞拟出了一份关于蚂蚁的“研究”计划:

  (1) 在“自然笔记”里写下关于蚂蚁的专页。

  (2) 从书本上找到蚂蚁的介绍,并作笔记。

  (3) 了解蚂蚁的生理特点,比如食物构成、运动器官、习性等。

  (4) 了解蚂蚁的生存特点,比如蚂蚁群有没有蚁王,怎样分工,怎样养育小蚂蚁等。

  有了具体目标,小斯宾塞对蚂蚁的兴趣就变得更浓了。如果说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那么现在他还发现了研究的意义,整整一个夏天小斯宾塞都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小斯宾塞研究完蚂蚁之后,又把兴趣转向了更多的动物。蚂蚁之后是鱼,鱼之后是鸟类,然后是蜜蜂……有趣的是,他不仅仅满足于学习这些动物的一般知识,还开始尝试发现它们的一些“社会特点”。他甚至得出一个结论:动物们实在是太聪明了,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聪明。接下来,小斯宾塞开始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动物们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智慧”?它们是现在才有的呢,还是一直就有?是自己慢慢形成的呢,还是某种神秘力量给予的?面对孩子的提问,我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只好告诉他:关于这类问题,成人世界也一直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物种进化论,另一种是上帝决定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回答开启了小斯宾塞的求知欲,他开始希望了解达尔文和上帝。“疑问是智慧的源泉”, 我明白那正是小斯宾塞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尽管我的父亲在对我的教育中从来不承认超自然的力量(《圣经》对他来说仅仅与信仰有关而跟知识无关),但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我向小斯宾塞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先生的《物种起源》,另一本是《圣经》,希望他能够从这两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两本书对小斯宾塞的影响很大,他后来撰写的论文《世界的可知和不可知》就与这两本书有关。正是这篇论文使小斯宾塞顺利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为小斯宾塞列出的蚂蚁研究计划,我们会发现,这份计划并不是几项目标那么简单,它还融入了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能培养孩子专注达到目标的意志。 尽管我们无法预料自己这么做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我们仍要继续给予孩子鼓励。作为父母,我们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的诱导又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求知的方法。当然,凡事都不可急于求成,父母的目的性不能太强,因为渴望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孩子一旦意识到这是一项被强迫完成的任务,他的兴趣就会大减。

  成人世界有目的和有意义的研究,都是起源于“兴趣”,“需要”永远是排在第二位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所有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兴趣,每一种兴趣都会对应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它充分地表现出来,那就是特长)。这世界上不存在笨孩子,只有教育方法不恰当的父母或老师,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兴趣定位,不知道怎样利用孩子的兴趣去引导和教育。即使是那些自称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那些以此来获得薪金和荣誉的人也难免会落入这种误区--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枯燥和乏味的,仿佛不这样的话,就不足以显示教育家们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他们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哪怕仅仅是编写一套有趣的教材。

  关于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通过诱导的方式来开启和培养孩子的智力,我希望父母们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1)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兴趣时,不要简单地因为自己认为“没用”就扼杀它。

  (2) 利用孩子的这种兴趣,让他学会快乐地专注某些事物,从而获得与这一兴趣相关的知识。

  (3) 诱导孩子自助学习,通过自己查阅和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4) 记录是保存知识,训练孩子使用文字、图画和参考书籍的好办法。

  (5) 对于还不具备文字记录能力的幼童,父母也要给他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题目写下来让他口述。

  (6) 尽量不使用“任务”“作业”这类字眼,而代之以有趣的名词。

  4.拒绝惩罚和暴力

  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同时也是最不可取的一招。

  在对孩子的智力培养中,我们要避免走两种极端--“拔苗助长”和“放任自流”。而比这两种方式更有害的则是这里要讲到的--惩罚和暴力。

  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同时也是最不可取的一招,因为它不可能带来有益的效果,特别是在智力培养上。在一些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父母用这种方法也许可行,但智力培养方面则恰恰相反。我看到过无数这样的例子,父母或老师严厉地质问孩子:“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吗?”“要么记住它,要么今天哪儿也不要去!”“你怎么这么笨?邻家的约翰可比你强多了!”…… 父母的愤怒使空气颤抖,激烈的声音震耳欲聋,而孩子只能紧张地看着地面,或木然地瞪着书本,什么也明白不了。

  我理解父母或老师这样做的用意,他们希望孩子注意力集中,希望通过训斥与惩罚把孩子的心思固定在要做的事情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激愤的言词和打击会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这种恐惧迅速蔓延,使孩子整个身心再没有空隙去容纳其他东西。孩子的头脑会变得一片空白,对自己和别人所说的茫然不知,他已丧失了对环境的洞察力,心理紊乱、慌张,在这种状态下是不可能真正注意书本或知识的。

  其实,漫不经心、粗心大意、见异思迁等,都是孩子在儿童时期的自然表现,有时他们会“有意”这样表现,有时则完全是自然的。“有意”的行为表明孩子对成人的反抗情绪,只要你说出他的情绪来源,他就会自动放弃这种情绪,毕竟从天性上说,孩子并不希望长时间与成人对抗。对于“无意”的表现,我们则应该温和地予以提醒,给孩子慢慢调整的时间。频繁的训斥和惩罚,只会令你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形象。就像一个危险信号一样,你的出现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任何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

  的确,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支配权,但我们应慎用这种权利,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惊吓孩子的稻草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就无法投入学习,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张抖动的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一样,你也不可能在一颗颤抖的心上留下有益的知识。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在儿童时代类似的经历吧。当你被训斥、惩罚时,你还会有心思去注意要学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时候,你唯一注意的是惩罚者的表情,观察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还是有所缓和。

  我认为,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培养时,教育者应该流露出亲切和善意,这种亲切和善意的情感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乐于听从指导。只有在自在、安适的情绪下,心灵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容纳新的技能。我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威克先生曾在与我的通信中回忆过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他说:“我父亲几乎总是在训斥我、指责我,有时用皮带,有时用树枝。但奇怪的是,他越训斥我,我就越不想学习,那个阶段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倒是有一次,他为了给我买书,冒着大雪步行三十多公里, 深夜才回到家里。那一次,父亲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

  说实在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有时真有点像重复耶稣做过的事。看看以下的几点建议吧:

  (1) 恐吓和训斥对任何智力培养都没有益处。

  (2) 永远存在比暴力更好的开启智力的方法。

  (3) 孩子只有在自在、快乐的情绪中才能获取知识。

  (4) 真正有用的不是鞭子,而是鼓励和爱。

  (5) 明白教育应该什么时候停止和明白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