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小馆·饺子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29 06:41      字数:4485
  饺子原名“娇耳”,有馅的半圆形或半月形、角形的面食,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在中华民俗中,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因其制作原料营养丰富,种类齐全,蒸、煮、煎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内涵。

  楔子·月下小馆

  月亮升起的时候,白日里无限繁华的龙胆京也会慢慢安静下来。街上的行人从车水马龙到涓涓细流再到零星的几个,各个铺面将灯熄掉,关上大门,再加一把粗木的门闩,远望过去好像一列列星星突然灭了。

  然而,这对我来说却是一天的开始,叮叮当当地整理炊具,噼噼啪啪地添柴加火,将陶制的砂锅放在灶旁让它里面的粥一直温热……直到远方的梆子传来第一声初更,吱呀呀地推开木制的拉门,不早一秒,也不晚一秒。

  我的菜单只有清粥和小菜,都是免费的。其他菜单在客人的心里——他们想吃什么都可以点,只要我会做,就给他们上菜。

  除了吕天齐、红蝎子之外,还有一位客人进门之后其他客人会默默退场,那就是吴仵作。

  唉,这年头,祸害我生意的家伙真是越来越多了……

  第七话 饺子

  “挺好一小伙子,偏偏是这种差事……”

  “可不是,他要不是个仵作,我还想把女儿嫁给他呢。”

  “嘘,小声点,他在呢……”

  吴仵作装作没听到这些窸窸窣窣的议论,走到柜台前坐下来。他身后,人们开始加快速度咽饭,并陆续默默消失。

  “有案子?”老板用白帕子擦了擦手腕,迎过去。

  “没有,纯吃饭。”吴仵作抬头,做了个有些无奈的鬼脸。

  “那,想吃什么?”

  “能单点饺子皮吗?”

  老板一愣:“饺子皮?”

  “算了,不难为人,”吴仵作笑道,“要饺子。韭菜鸡蛋馅就好。”

  “得现包,可能有点慢。”

  “没关系,反正只剩我一个客人。”吴仵作耸了下肩。

  于是老板转过身去。春天韭菜正当时令,翠嫩晶莹,老板用一只手拿着菜刀切下去,案板上都是绿绿的汁液;另一边,她用单手熟练地敲开几只蛋,打在小碗里,用筷子迅速地搅动。

  “说起来,你完全没有想过改行吗?”也许是剁馅这种事情太单调,老板问道。

  “也想过。”吴仵作站起来,突然说道,“我帮你吧。”

  “啊?怎么能让客人帮忙。”

  “不会,是我等着要吃的缘故。”吴仵作笑道,“我也帮不上多少,只会擀皮儿。”

  老板看了看,虽说她手脚不慢,但包饺子的工序的确比较多,吴仵作又是很熟的客人,便也不再客气,在柜台里给他腾出一个空位来。

  吴仵作接到丢来的面团,拍一下压扁,在案子上沾一点干面粉,一手转,一手擀,那面团很快延展成圆圆的一片,厚薄均匀,软硬适中,将馅料填进去一捏,便是一个鼓鼓的元宝形状的大饺子了。

  “有两下子啊你!”老板投来惊讶的眼光,“跟谁学的?”

  “我爹。”吴仵作没抬头答道,“当然了,男人不下厨的,他什么菜都不会做。可只有一样,饺子皮擀得特别好。”

  “他做什么的?”

  “镖头。”

  “啊,那岂不是常常在外头走南闯北?”

  “是啊,所以每次他回家,我家都会包饺子的。”

  吴仵作抬起眼,仿佛跌进过去的记忆中。

  不大的家里都是新鲜韭菜那种有点辣辣的味道,风尘仆仆的男人嚼着水烟叶,歪在厅里的椅子上,身边堆着许多风干山货、远方特产,是他这趟走镖顺便带回来的礼物,还有一个孩子蹦蹦跳跳缠着他问:“爹,他们说关东响马可凶了,你去走镖不怕吗?”

  “男子汉顶天立地,什么好怕!”男人一拨拉小孩的短发,“我就站在队伍最前头,横着大刀,看他们谁敢来惹事!这不,我平平安安回来了!”

  “爹爹真棒!我以后也要像爹爹一样!”

  “好了好了,去看看你娘饺子包得咋样了。”男人一拍孩子的背吩咐道。

  孩子一溜烟跑去,片刻,从厨房门口探出脑袋,嚷起来:“爹,我不要吃娘擀的皮儿,跟狗牙啃的一样!”

  “啧,怎么讨了这么个婆娘。”男人把嘴里的烟叶一吐,一脸嫌弃,可听得出来,话里是带笑的,他并没有真的生气,反而大步流星地走去帮忙。

  “别,男人进厨房,叫人知道像什么样子。”厨房里的女人手上沾着面粉,推他出去。

  但她当然推不动,反而被男人一下抱到旁边:“江湖儿女,一念起来做就要去做,管他闲人说什么!”

  于是女人自然地给他腾出一个位置来,也不再说话,抿着嘴笑,把面团揪成小段的,丢给他。

  “不就这么简单吗?”男人动作很粗豪,接过来一拍,一转,面团就成了规规矩矩的圆形皮子,比女人先前擀的荷叶边儿好看很多。

  “就这样,我们一家四口站成一排,我娘和馅,我爹擀皮,我站第三个,管包。”吴仵作说着脸上不自觉地浮起一丝笑意,“我妹妹……嗯……站在锅那边,负责吃。”

  老板“扑哧”笑了出来,手上没停歇,去把火煽旺,烧上水,顺口问道:“你爹很好啊,怎么以前没听过你提他?”

  吴仵作手一动,以至于擀出张柚子形状的皮儿来,缓缓才说:“因为终于有一天,我们没有等到他回来。”

  不大的家里还是新鲜韭菜那种有点辣辣的味道,女人拍了拍孩子的背说:“去看看,你爹回来没有?”

  孩子跑出去,一会儿又折回来,一脸失望地摇摇头。

  “不应该啊,跟他同去的镖头都回来了,说这趟很顺利呀!”女人皱眉念叨着,等了一小会儿,又笑起来,掏出一串铜钱给孩子,“上集市买几只大虾去。你爹爱吃虾仁,说了几次都没舍得买,这次一个饺子里包一只,给他吃个够。”

  孩子欢欣地去了,然后又欢欣地回来。女人洗好虾,剥开,用虾尾巴细细地剔除肠线,剔到一点点黑泥都没有……一切都做好了,门,却还是没有响过一声。

  女人开始笑不出来了,伸着头往外张望,后来走出了门,再后来走到巷子口去,可结果都是一样。

  天开始暗下来了,女人不再出去,三个人站在厨房里,可那么明显地,中间就是一个缺口,那是一个人的位置。

  女人赌气地把和好的馅料和发好的面团丢在那里,翠绿的韭菜、金黄的鸡蛋、肥美的虾仁都散发着诱人的气味,可没有人承担第二道工序,就是不开工。

  孩子们也不说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

  一点一点地,月亮上来了,星星出现了,柔软的面团变硬了,嫩绿的韭菜发黑了,孩子们哭哭啼啼地睡着了,可那个空缺,还是空缺。

  “我们等了一夜……”吴仵作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面粉,他手下的活计完工了,“后来第二天,我娘抹抹眼泪,去把所有的东西倒了。

  “我开始是担心我爹出了事,但没法解释为什么其他镖头都平安归来了。不过很快,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传进我的耳朵:在他们回程的某一天,路遇一匹失控的惊马,旁人都吓得四散,只有我爹冲上去,救下了马车上的人。在拉起车帘的那刻我爹惊呆了,里面竟是名沉鱼落雁的女子,于是两人情深意切,无法自拔,乃至于最终抛家舍业,私赴天涯。”

  “你娘知道吗?”老板眼中略带惊诧地问道。

  “我不知她知道不知道,”吴仵作苦笑,“按风言风语的程度,应该知道。可按她的做法,似乎不知道。她坚持说,除非我爹死了,要不然是不会不回家的,那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所以你当了仵作?”

  “是啊,”吴仵作长叹一口气,“没有人比仵作更接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个心愿。”

  老板把最后一点馅料抹到皮子上:“就这么多吧,下锅了——那后来你找到他了?”

  锅子里的水咕嘟嘟地响,饺子像一群鹅噼里啪啦地跳下去。吴仵作盯了一会水面,才说:“找到了。那是我娘去世后的第三年。”

  “吴莫念,他们报桥底下死了个叫花子,跟我去看一下!”普普通通的早晨,这是乔捕头的大嗓门。

  吴仵作穿上黑衣服,戴上手套,跟在上司后面一路过去。路上行人看到他那张俊秀的面孔,却纷纷低头避让。

  到了桥下,人是蜷缩躺在地上的,看不出颜色的被褥行李散乱地堆叠,挡住他大半侧脸,发出一股霉味。四周还有几个以此桥洞为家的流浪汉,看见捕头,恭敬地喊着“大人”。

  “什么情况?”乔捕头问话。

  “不关俺们的事啊,大人!”流浪汉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早上一起来,他就倒在那儿了。”

  吴仵作蹲下身,先看遗体大概的情况,周身没有血迹,躺卧姿势也很自然,这明显并非命案,死者只是与绝大多数流浪汉一样,死于衰老、贫病与饥寒罢了。于是他例行公事地向乔捕头点了个头。

  “有人知道他是谁,还有家人没有?”乔捕头问那些流浪汉。

  这次流浪汉们的意见有些不同,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他讲过咧,家里还有老婆,一个娃儿,一个妞儿。”一个黄毛小乞丐先开口。

  但马上遭到一个老汉的激烈反驳:“听他瞎吹牛!有老婆孩子还能不回家去?”

  “俺听说啊,他是让娘儿们给骗了!啥子都给了那骚娘儿们,结果让人一脚给蹬了!”又有一个老汉跑来插嘴。

  ……

  吴仵作听着这些,不知怎么心里突然一刺,然后发狂似的去扒开挡住遗体面颊的棉絮和头发,看到那张刻满皱纹的脸。

  然后,他的表情突然凝固了。

  “好了,好了。”乔捕头不耐烦地阻止那些流浪汉们热烈地讨论,“吴莫念,去翻翻那行李里有什么证明身份的东西没!

  “吴莫念!吴莫念?”

  捕头喊了两声,看吴仵作不动,他倒也是急性子,骂了句粗话,自己去扒了。

  棉花、稻草、馊饭,捕头再往里翻,却翻出几张奇怪的东西来:它们是白色的,看着像是面粉做的,可是若说是充饥的面饼,看起来太薄太小,又不像熟的,已经很干燥。吴捕头一拿,稀里哗啦地裂成四五块。

  “妈的,这是什么玩意?”他不禁骂道。

  “饺子皮儿。”吴仵作直直地盯着他的手,回答道。

  “那桥洞离你家多远?”老板把饺子捞起来,问道。

  “三里地。”

  吴仵作答完这一句,抬头看着天花板,老板也跟他抬头看天花板。

  过了很久,她转回来:“其实仵作也是个不错的职业——吃饺子吧。”

  “有虾仁?”吴仵作咬了一口问道。

  “嗯,我放了,不涨价,算送你的。”

  “那我不客气了,不过你煮得有点多,你来一起吃好了。”吴仵作不等她推辞,也给她盛了一碗。

  老板坐在饺子面前,煮得半透明的饺子皮下隐隐透出韭菜的翠绿与虾仁的嫩红来。她想了想,下定决心地咬下一口说道:“虽然仵作也是个不错的职业,但吃仵作包的饺子,还真需要一点勇气呢……”

  下期预告

  要决出天下第一高手,须看华山论剑。要决出天下第一门派,不可错过秋季的京城大会。万法山庄、慕容世家、少林寺、天山派、昆仑宫、无衣团等等豪强谁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月下小馆会多了哪些客人?老板的生意会因此火爆吗?敬请关注《月下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