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同音文
作者:恭喜发柴      更新:2022-06-09 00:30      字数:4707
  “今天的题目是,汉字跟从前的东域字,谁优谁劣。”

  “我要说的是,当然是从前的东域字更好。现在的汉字跟它完全没有可比性。我看你们,都是从便捷性、字符长短的角度来说。但是你们没有关注一点,那就是习字的难度。”

  “的确,一些知识可以通过植入芯片,将信息录入的方式迅速学会。但是,这种手术因为要对大脑动刀子,有相当的风险。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这种手术的风险就更大了。”

  “但是,小孩子就不用习字了吗?同样意思的字或者词,根据这种文字书写出来的,难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就用今天的题目的题吧。从前的东域字,只要书写出来‘题目’,你看见了就会读,读了就知道了这两个字的意思。但是用汉字呢?谁认得出这是什么字?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只要他会说话,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将字学会。但是换成汉字呢?恐怕学几年下来,还只是学到皮毛罢了。”

  “你们都说汉字更好,但我觉得,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东域字才是更好的选择。至于汉字,能不能用作学好了字之后的注解?或者是其他的用途呢?”

  一上二楼,步墨阳就听见一位大聪明正在言之凿凿地说着,穿的人五人六的,还梳了个油光发亮的大背头。

  “屁话,这汉字是我们东域的传统。传至我武朝,已经五千多年,历经四个朝代。我武朝原本文明断绝,本来就让人痛心。如今能够重新继承,肯定是所有人都乐意看见的事儿。怎么就你见不得好呢?”人群中有人反驳了。

  “诶,这话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文字断绝多少年了?一千年?两千年?一两千年,我们用的都是这东域文字,你怎么能说哪个文字才是正统?如果要说正统的话,不如我们把电力直接断掉,用回以前的蜡烛火把,这不是更能贴近祖先?”

  “这……”

  那大聪明接着说道:“你看,时代在进步,所有的东西都在进步。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假设?就算这种字体流传了下来,会不会也因为不符合时代,而进行简化?”

  “会不会为了更好的跟其他三域接轨,直接将文字改成他们习惯认知的字母?要我说,现在推出这种已经失落了几千年的文字,就是一种退步。还有,都失落了几千年了,我们谁都不知道当年是一个什么情形。会不会,当初就是因为这种文字不利于学习,才消失了?要不然,怎么解释只有我们东域的文字失落的这个事实?”

  “而且,汉字真的就能方便我们的生活吗?如今的计算机语言,全是西域的字母。而我们用无法录入的汉字,长此以往会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这一番话下来,倒是让众人一下子就没了声音,静静地想着这一番话。

  步墨阳也暗暗点头。

  其实他有些说的没错,字体化简,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汉字的传播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化简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后来的隶书楷书,再到笔走龙蛇的草书。书写难度越来越低,字也越来越简单。

  包括字体化简,从繁体到简体字,甚至当初还有夭折了的二简字。

  而且按照步墨阳的了解,在清朝到民国的这个时期,真的有学者提出过效仿西方。用字母、拼音取代汉字,将汉字彻底拼音化。就跟这大聪明的说法一样,方便书写、与国际接轨,顺应电子信息时代。

  只不过没有人认同,也没有成功实施罢了。

  棒子国,在推出韩语后,号称拉一泡屎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全面扫盲。但在之后的去汉字化行动中,也付出了相当的经济损失。在修建京釜高铁时,因为防水和放水的读音相同,韩语表示的方法也相同。在没有标中文释义的情况下,工人将本应该做防水的设施误认为应该放水,导致大量的混凝土枕木皲裂。

  不过,这种回答的形式倒是让步墨阳有些意外,原本说什么出题,他还以为是一场类似于考试的活动。每人给一张试卷,看谁答得好,谁的措辞更加优美。

  没想到就是这样,所有人聚集在一起,进行辩论。

  步墨阳环视周围。

  这第二层,也是一层平台,除了放置了一些家具摆设之外,没有什么东西。

  “胖子,这地方……怎么是这样的?”步墨阳有些疑惑。

  他原本以为,这一层应该布置了许多雅间。最起码要隔绝开人的视线,要不然根本不方便办事啊。

  “嗯,就是这样。这栋楼一共三层,每层都是这样的。只不过平常会摆上桌椅。看见那边的台子了吗,那就是姑娘们平常表演的舞台。只有金卡客户,或者是一些出得起大价钱的客户才会被引到后头的别院里。只有后面的别院,才是天堂啊!”祖休说道。

  听祖休这话,步墨阳也明白了。

  教坊司的姑娘们,也肯定有不同的级别。

  这外面,就是给一些兜里没多少钱,又想看姑娘们表演的客人吃饭喝酒用的。大庭广众之下,也肯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服务。长相一般,才艺又没有太过出彩的,就是在这服务。

  而后面的别院,应该就是那些头牌了。只给一些比较尊贵的客人或者是符合条件的客人提供私人服务。

  如果这么说的话,这里应该还布置了什么收音设备,别院的姑娘们远远听着。

  那位大聪明,见场面冷了下去,便就知道了自己的话已经说服了这些人。就算没说服,也估计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

  他有些沾沾自喜地说道:“各位,除非你们能够说出有什么东西。是只有汉字能够做到,但是之前的东域语言做不到的。”

  步墨阳耸了耸肩,那这个时候,不就得把赵元任先生当初为了反对汉字拼音化时,做出来的那几篇文章摆出来了吗?

  “这位,那我来写几篇文章,用汉字和往常的东域语言进行书写。你试试看,汉字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东域语言能不能表达出来。”

  步墨阳开口了。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全投向了步墨阳。好奇的有,但大部分都是鄙夷。

  敢来这的,基本上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要不然不就是来自取其辱吗?因此,东域能叫得出名字的学者,几乎都是他们同一个圈子的。

  他们看步墨阳眼生的很,明显不是什么了得的学者。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为了讨那些姑娘欢心的愣头青。

  尤其是看见了步墨阳身边的祖休时,那种鄙夷就更深了。

  当初这位祖大少写下的《咏雪》,现在还被当做酒后的谈资呢。

  包括那位大聪明,也没忍住开口说道:“祖少爷,难不成你又要写咏雪?要不我帮你续一首,我带着姑娘去赏雪,啊,好大的雪。我尿了一条线,她尿了一个坑。”

  听到这句话,一时间这一整层都好像变成了养猪场,充满了哼哧哼哧的憋笑声。

  祖休老脸一红,没好气地说道:“你信不信我撕了你的嘴,没听见吗,是我二哥要写,不是我!人呢,拿纸笔来!”

  “用新发汉字词典中的一个成语,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那人笑道。

  步墨阳好奇地瞥了祖休一眼。

  刚刚那老鸨的反应就让他有些奇怪,现在这么一看,就更好奇了看样子胖子还在这留下过一篇名叫《咏雪》的大作啊。一会儿可得好好嘲笑嘲笑……不对,是好好问问他。

  思索间,就有小厮拿上了纸笔,搬上了桌子。

  步墨阳将纸张在桌上铺开,拿着笔,信笔挥下。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写完了一张。

  众人连忙看去,所有人都吃惊得张大了嘴。包括祖休几人也是一样,纷纷不解地看向了步墨阳。

  那位梳着大背头的大聪明更是嗤笑出声:“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作呢,这满篇的“屎”,还不如祖少爷当初作的咏雪。”

  “别急。”步墨阳只是淡淡一笑,眨眼间又写完了一张。

  这一张,一共只有四十个字。

  “这又是满篇的“西”?你究竟在写什么东西?这也能算文章?你还要写?又是满篇的什么字?”

  步墨阳没有说话,又写完了一张。

  “我猜对了啊,满篇的“鸡”。你的文章呢?”那大聪明嘲讽地笑着。

  “这三篇,就是我的文章。”步墨阳直接说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如同看傻子一般看向了步墨阳。

  见那大聪明还是一脸嘲讽,步墨阳又说道:“算了,我给你降低一些难度。”说着,步墨阳提笔点上了标点。

  “你不会以为点上标点就成了文章了吧。狗屁不通的东西。”

  “哦,那你的意思是,用东域以前的文字,没办法读出这文章?那要不要赌一赌?用汉字写出来,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能读出来。”步墨阳就喜欢这种送上来求打脸的货色,如果没有他来当捧哏,这装逼的效果还真不一定有这么好。

  “赌?那就赌了!”那大聪明想也没想,直接点头应道。目光扫视了一圈,顺手指向了步墨阳身前的桌子。

  “如果这文章,用汉字写出来就能让人认出来。我就把这桌子给吞了。”

  “好!爽快!”步墨阳抚掌笑道:“我输了的话,我也直接把这桌子吞了。”

  看步墨阳这样,那大聪明又连忙说道:“不止要认出来,整篇文章还得有意义,语句通畅!”

  他总觉得是步墨阳在给他下套,刚刚一直说的是认出来,而不是说这文章的问题。如果只是认,哪怕是乱写的东西也能认啊!

  “好!”步墨阳点了点头。

  听到步墨阳这言之凿凿的模样,不少人倒是有些疑惑了起来,认真地看向桌上的那三张纸,嘴里喃喃念着。

  越念越怪。

  越念他们也就越能肯定,这就是胡乱写的。

  其中有一个眉头已经带上了浅浅皱纹的中年人,翻来覆去地念着。

  “是是是是是是是……不对不对,这肯定不是什么文章。”

  一片哗然,不少人看向步墨阳的眼神,带上些许同情。

  吞桌子啊,想想就刺激。

  “老三,你找什么呢?”顾良俊看着那四处张望的祖休,有些疑惑地问道。

  “找刀啊!”祖休哭丧着脸回到:“一会儿劈散了,混着茶水往下咽。我也能帮忙吃点。这要是生吞,还不把二哥给撑死了。”

  “你能不能盼点好?”顾良俊没好气地说道。

  “老大啊,你没听见吗?刚刚那老头儿,说是汉字认写比赛的第一名,还是当今的太子太傅,连他都说没戏。先说好了,我吃桌面,感觉桌面好劈一点。”祖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了一把水果刀,跃跃欲试道。

  宁寒命微微皱着眉头,也在翻来覆去地念着,却怎么读都觉得不对。

  步墨阳对这些话,好像完全没有听进耳中一样。

  拿起笔,写下了五个字。

  “施氏食狮史。”

  看见这五个字,那位太子太傅眼睛猛地一亮。

  同样的字音,这就有意义了。

  步墨阳接着写了下去。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

  这……

  太子太傅一边念着,眼睛也越来越亮。

  “原来是这样读的,对啊。就应该是这样读的!”

  人群中,很快便有好事之人为一些读不懂的人解释了起来:“这意思是:石屋子里住着一位姓施的诗人,特别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只狮子。施诗人常常去市场上看狮子……”

  所有人都是一脸吃惊。

  他们没想到,那看似一通乱码胡写一通的东域文字,在用汉字写过来之后,居然真的变成了文章。

  而那位大聪明,已经是面如土色。

  很快,步墨阳就写完了一张。

  而他写完的那张《施氏食狮史》,直接被众人争抢了过去,细细读着品着。

  步墨阳又写下了第二篇的开头。

  《熙戏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那位太子太傅很快就给出了直白的翻译。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而后,又是第三篇。

  《季姬击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