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手剥橙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4      字数:5341
  没过几天,沈小霞与覃技术员、两位专家老师经过了一番沟通,再次召集村民们开会。

  这次的会议主题十分鲜明。

  是为了村子后边坡地那将近四十亩橘子树。

  那天专家们也看到了那些橘子树,当时就问了问、然后说可以考虑嫁接新品种。这样的话来年就能开花挂果。

  说起这四十亩橘子树,那还是二十多年前老支书从外地得来的苗子让人种下的,因为村里没有什么果树,老支书那时候就是单纯的想种点儿橘子——又好活、又好吃,能给大家伙儿解个馋。

  反正,这样的荒地村里大把。

  所以,苗子买回来,就在公家这一块荒地上种下了。

  这橘子树的确是很好活,种下去了基本上不用人管,它们自己就蹭蹭的长。

  到了春天,开花也开的不得了,远远望去绿色枝叶里星星点点都是小白花,一看就很欣欣向荣、很让人心情喜悦心生憧憬,透过此,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日里硕果累累挂满枝头。

  但是可惜,这些柑橘树花开的热闹,结果弱爆了。

  真到了秋天,树上不过零零碎碎挂着十来二十个果子罢了,不少树上还压根儿一个果子都没有。

  这儿离村子也近,孩子们有事没事喜欢跑到这儿野。果子还青着呢,基本上都被孩子们摘下来打仗摘完了。

  这么多年来,只有极少数生长在高处的果子能够躲过孩子们的魔手苟延残喘到成熟。

  村里倒是有人有这口福,不过据说这果子不太甜,有酸味,而且果肉不太有汁水,显得有点儿干巴巴的,皮还特别厚......

  反正这片柑橘林早就荒废了,野草长得半人高,没有谁搭理在意。

  但是专家老师们看见了却是眼睛一亮,不结果、味道不好,这都不是问题啊!

  而且,你们让果树自由生长从来不管不问、不施肥、不剪枝,还想让人家怎么长?挂果少那才是正常的。

  专家老师们被樟树湾村的村委和村民们追求致富的火热的心所打动,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回去之后经过研究和比较,最终与沈小霞确定了,这些柑橘树可以嫁接一种叫爱媛38号的手剥橙。

  这种手剥橙是新品种,深橙色的果皮光滑饱满,果形果色美观,个头大,好看,含糖量高,果肉细腻,清香爽口,无核无渣,而且耐储藏,是一种非常优秀、有极大市场前景的优良柑橘品种。

  最重要的是,爱媛38号的种植条件樟树湾村统统都满足!

  市农业局那边可以帮忙嫁接,如果樟树湾村大力发展种植这种手剥橙的话,那边还可以帮忙购买到优良的果树苗。

  果树苗种下去,第二年就能挂果,可留少量,第三、四年可以留一半以上到了第五年,就进入丰产期了,见效还是非常快的。

  覃技术员真心实意的建议沈小霞:“我这里会把相关资料发给沈书记,沈书记跟村里人都说说,这个项目啊是真的很不错的!对你们村来说非常合适!这个品种的柑橘现在市面上还很少,很有前景的,价格也不低,能卖到十几二十块一斤呢!而且耐储藏,到时候如果产量太多,村里可以建造冷库储藏,错季销售,价格更加上去了。你们不是在搞乡村旅游吗?顺便还能卖橙子,说不定根本不用找销路,游客都给你们销了!这个橙子的味道是真的非常非常好的!”

  沈小霞听得心动,立刻上网下单买了点儿,招呼文主任等一块儿品尝。

  大家尝了也都说好,橙子的鲜香味十足,很诱人。饱满多汁,汁水特别多,果肉特别细嫩鲜甜,吃到最后嘴里基本上不会有渣。而且吃起来也很方便,手剥就行了。

  还耐储藏,也就意味着销售的时间可以很长,慢慢的卖,总能卖掉。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非常合适村里发展。

  “这真是个好东西!”

  “是啊是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橙子!还特别好看。”

  “别人家不管,我家一定要试试!”

  “我家也种一点!”

  村委几个人都十分兴奋。

  开会的时候,将情况都跟大家讲了。

  沈小霞那里还剩下七八个橙子,也发了下去,让大家剥开尝一口味道。

  这个橙子是真的好吃,有的人没吃着,但吃着的人都表示好,口味很正、很甜、汁水特别多!

  接下来,就是讨论谁家愿意承包村子后山那片柑橘林、谁家有意向整地种植了。

  大家一下子又犹豫起来。

  要说那片柑橘林,大家对它的感觉都不太好,觉得是一片不中看也不中吃的废物,掏钱把废物承包下来,都有些抵触。

  哪怕沈小霞说了,承包一亩能有400块补贴,这几年都会有,以后看政策调整,大家也都有些犹豫。

  最后还是老支书说道:“那地四十亩呢,哪一家承包都有点多了,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就分成几分吧。一份七八亩,一家人承包一份,这样风险也少一些。”

  这个主意让大家都点头叫好。

  这样风险可以摊开,有人作伴总归心里没那么慌。

  沈小霞、文主任等商量几句,也觉得这样可以。

  一共四十亩地,干脆分成五份,每一份八亩。

  众村民们说说笑笑议论着,你推我搡,却仍然是谁都不肯站出来冒这个头。

  哪怕是八亩,也不少啊,承包要出钱,嫁接、施肥等等也要出钱,而且,还有销路......

  说易行难,自来如此。

  口头上一人一句讨论得再热火朝天,真正到了落地的时刻,谁的心里都会被那点儿不确定的“万一”紧紧抓住,愣是没法说出口。

  老支书扫视了众人一眼,举起了手高声道:“你们都不乐意是吧?我来!沈书记啊,算我一个!”

  沈小霞松了口气,笑着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了老支书的名字,“好的老叔,等会儿五户人家都确定了,我们再仔仔细细的跟你们说这事儿咱们该怎么做起来,放心,我肯定会管到底的!”

  老支书:“好好,我信沈书记!”

  说毕还白了众人一眼,这些家伙,一个个也忒没用了!就这还想发财致富过上好日子?尽做美梦呢!

  这时文三叔也站起来举起了手:“我我,沈书记,把我也算上!我家算一份!”

  “好的文三叔!”

  众人“哄”的齐刷刷看向文三叔,有点儿傻眼。

  “三叔,你也来啊,你不是说不靠谱嘛!”

  “三叔鬼精鬼精的,哄咱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老支书和文三叔都干了,我看说不定真的可以哦......”

  “哎,要不要也试试呢......”

  文三叔被人逼问着,便瞪眼:“哎哎,你们不要乱讲话啊!我这不是响应老支书、支持沈书记嘛!八亩地而已,亏不亏的我都不怕!”

  众人瞬间没了声音。

  是啊,文三叔家底比旁人厚一些,亏不亏他好像还真不怕。顶多就是会心疼......

  老支书没好气一眼瞪过去:“文老三你可闭嘴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在这说什么风凉话呢!”

  文三叔嘿嘿的笑,没跟老支书争论。

  开小破公交车跑点儿运营的张小毛有些迟疑的也举手站了起来,有些底气不足的挠挠头,道:“呃,那个,沈书记、文主任,给我、给我也算一个吧......”

  张小毛想的也很简单,老支书一向来无私,他主动表态可以看做是支持沈书记文主任他们的工作,文三叔就不一样了。文三叔是个无利不早起的精明人,他既然也参与了,那说明还是蛮有希望的。

  当然,文三叔家里过的比较好,就算赔了他也不怕,自家也有点儿小钱,万一赔了,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过两年苦日子罢了。

  也不算什么。

  沈书记都这么说了,还是值得试一试的......

  沈小霞脸上的笑容也深了些,点点头记名字,笑眯眯说好!

  很快,一个叫张枫的村民也举手定下了。

  还剩下最后一个名额,陆广汉忙举手站起来:“我我我,沈书记,我算一个!”

  大家又“哄”的一下看过去七嘴八舌起来。

  “咦!老陆你凑什么热闹啊?你们家出得起这个钱嘛!”

  “就是,阿琴还在上学呢,你们家赚几个钱不容易,可别乱来啊!”

  “要万一赔了,你们家那日子还过得下去吗!”

  “......”

  陆广汉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眉,闻言只是憨厚笑笑,没有反驳大家的话,更没有改变主意,只说道:“我家里没钱,沈书记说了可以贷款的嘛。”

  这是闺女陆琴的意思,闺女说了,单看村里这么大的变化就知道,沈书记是个靠谱的人,而且国家的确有脱贫致富、扶持乡村发展的政策,看看,这不是市里农业局的专家都来了吗?

  还有现在村里入选了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县里肯定有扶持......

  所以,听沈书记的肯定没错!

  陆广汉早就被闺女给说动了,沈小霞这一说承包柑橘林的事儿,他就有点心动。但四十亩太多,他也有些不敢。

  现在好了,八亩,那就试试吧。

  闺女说得对,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呀,而且,哪怕是亏,也不可能百分百亏,这样的后果,自家也是撑得起的。大不了辛苦几年罢了。

  陆广汉听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当出头鸟,正犹豫着,看到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便连忙举手抢占了。

  沈小霞听着陆广汉的话,当下承诺:“陆大叔放心,无息贷款肯定能办下来的!加上每一亩补贴四百块,咱们市里的专家老师、县里的技术员都是免费给咱们指导的,地里的活儿咱们可以自己干,主要就是出个肥料钱,这事做得来的!”

  陆广汉眉头不由得舒展开来,笑呵呵的点头:“好的好的,谢谢沈书记!”

  沈小霞这么一说,好多村民忍不住又后悔不甘心起来。

  “听起来还真不错哦,早知道我也举手好了!可惜了......”

  “哎,沈书记啊,这名额是不是有点太少了?要不一家就五亩呗,多分几个名额嘛,我们家也想承包呢!”

  “就是就是,还有我们家,也想试试看!”

  “我也觉得五亩不错,少一点风险也小嘛!”

  “沈书记,你不能光管这五家,不管我们了呀。他们承包了橘子林,那我们干什么呢?有没有什么适合我们做的?”

  “对啊,咱都一个村的,要致富肯定要一起来才对嘛!”

  “......”

  文主任一肚子火。

  文主任黑着脸“哐哐哐”使劲儿拍了几下桌子:“安静安静!这都瞎乱嚷嚷什么呢?这个事儿一开始沈书记就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家户户每个人都有机会,是你们自己没把握住,没选。现在人家选完了,又想起来觉得后悔、开始胡说八道了!怎么的?欺负沈书记年轻好说话是吧?都一把岁数的人了,也要讲点道理好不好!”

  有人笑嘻嘻道:“文主任你别发火呀,这不是,刚考虑考虑清楚、正想选的时候就没名额了嘛!咱总得多想想是吧......而且,致富也不能丢下咱这些选不上的啊!”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嘛!”

  “嗯,我也是这么想呢!”

  “你可闭嘴吧,”文主任没好气道:“柑橘林要搞承包的事儿前两天都说了吧?都知道了吧?这两天都在干什么呢?还没考虑清楚?五个名额的事儿是当众说的,先到先得,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有什么意见刚不说,现在事情都定下来了倒话多!就是搅合、就是看见别人选了又觉得不甘心,是吧?”

  许多人讪讪,心虚的别开目光,不敢跟文主任对视。

  没人要的时候谁都犹豫,没有勇气迈出去这第一步,可别人都抢光了,又忽然后悔起来,觉得自己吃了亏......许多人心里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沈小霞心里淡定无波,这种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老支书、文主任、还有刘姐,他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对她很好,跟她讲了许许多多相关的事情,她心里有底。

  尤其老支书,更是教会了她许多道理。

  其中一条,她记得很清楚,用老支书的话讲,“大家都穷,对钱看得重,也都没啥文化,没啥素质,说话有的时候不好听,但他们的心不是坏的。他们其实知道谁是好人、谁对他们好。他们或许有点儿小心思,但都不坏!都是让穷给搞怕了......”

  沈小霞便微笑道:“大家听我说几句。我们村委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机会还有呢!咱们回去看看自家的地,买了这手剥橙的树苗,明春一开春就种下,两亩三亩、十亩八亩都可以,这个也是有补贴的,这个补贴比承包的要高一些,一亩五百块。我们买的是优质果苗,好好护理果苗,后年就能开始挂果了。过不了两三年,本钱就能回来了!谁家想要种的,在我这儿登记一下,我们村委呢,再跟市里的专家老师们联系,尽量用最优的价格拿下最好的果苗!”

  “这个事也不着急,还有一两个月呢,大家伙儿可以回去好好的想想!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果树苗成长是需要时间的,错过了这一次,就要多等一年了。”

  文主任:“都听明白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上村公所问,我们随时给大家解答!这是个好事,我先说了,我家肯定会种的。要不是要把承包的名额优先给你们选,我们肯定会选!”

  刘姐、唐会计也都笑着说是。

  “这么好的事儿谁不干呀!”

  “这手剥橙我们几家都会种!”

  村民们听了这话,心里的不甘和懊悔总算消退了七七八八,又有些过意不去起来。

  闹闹哄哄的下头呱啦一片,有给沈书记道歉,让沈书记别往心里去的、也有讨论自家要不要种的车轱辘话说的没完。

  沈小霞细听了几句,也有些哭笑不得。

  得了,这种与不种,又开始闹哄哄的博弈打架了。

  村委的工作,还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