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卖山货(3)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4      字数:3751
  不知道是不是沈小霞的错觉,整个队伍排得都比之前更加规整了,原本好些人颇为急切,不停张望,试图插队,现在都本分了起来。

  等全都登记完,沈小霞又与文主任等开了会,明天她和刘姐去一趟县里,找一家快递门店谈谈邮费、弄些打包的盒子、袋子、胶带、快递单子回来。

  这事儿是临时起意的,就连麻大婶家的那些东西都还有包装发货,得明天弄了包装盒子回来才好办。

  文主任和唐会计留在村公所,将收购上来的东西整理好,看看还有人来登记的,检查东西,给人登记。

  沈小霞吃过晚饭回到房间,在窗前桌子上写了工作日志,将这卖山货的事儿梳理梳理,看看哪里有没有什么疏漏,又洗了澡,躺在床上,这才拿过手机,顺手打开微信。

  大家平时都很忙,同学群里平日里冒头的其实并不多,沈小霞随意看了看聊天内容,没有说话。

  明天事儿还有很多,她怕这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万一明早起不来可就惨了。

  还是等东西发出去了,再冒头吧。

  只是,有一个名字上标着十几条未读信息,让沈小霞有些意外。

  “郭衍?”

  她记得这个人,是大学同学,个子高高的,看起来斯斯文文带着几分儒雅,打起篮球来却很猛,听说他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深圳一家外企的财务部门,她没想到他会联系自己。

  沈小霞忙点开消息。

  “在吗?”

  “你当了村官啊?”

  “真是好巧,我现在也在A省,有空去你们村看看。”

  “你们村很好看。”

  “还有笋干和香菇干吗?我也想各要几斤。”

  “要是没有了,别的什么特产也行。”

  “......”

  沈小霞忍不住“扑哧”笑出声,以前接触不多,倒是不知道这人还是个话痨。

  沈小霞想了想,便回道:“我记得你毕业之后不是去了深圳吗?怎么到了A省呢?你在A省哪里?”

  “好呀,樟树湾村是真的很美丽,有空的话可以过来看看的!”

  “笋干和香菇都还有的,你各要几斤?”

  白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沈小霞说了樟树湾村和县里的名字,一查自然便能查到在哪个省。她没想到的是,郭衍居然会查了。

  这时候已经过十点半了,沈小霞以为郭衍恐怕要明天才会看到信息。

  没想到,她三条消息刚发出去,郭衍那边便回复了:“终于等到你回复了,我还以为你不记得我是谁了,所以懒得理我呢!”

  沈小霞忍不住又笑起来,回道:“怎么可能呢?我记性没有这么差的,就是今天太忙了,一直没有空看微信,抱歉啊。”

  那边消息几乎是在她的消息刚发过去的瞬间又过来了:“我在A省省会啊,在深圳待了半年就辞职过来了,跟两位师兄一起合伙开了个会计事务所,这几年还可以。你怎么样?当村官还可以吗?”

  “那这么说定了,有空去你们村看看!”

  “这么忙吗?你们基层的事务很多啊。”

  沈小霞看着一条条蹦出来的信息看得有点儿眼花,一条条的又回了起来。

  她是真的挺意外的,郭衍竟然也来了A省,她记得他在学校时成绩便十分优异,毕业的时候还是校优秀毕业生,唔,反正比自己强多了。

  自己的理科其实不算好,本科时候学的挺吃力的。好容易熬到毕业,一切顺利,简直大大松了口气!

  那会儿,大一的时候她就想着,她的专业知识不怎么样,学得吃力,毕业后投放市场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因此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就为跨专业考研做准备了。

  结果考研的时候超常发挥,面试也非常成功,考上了京城一流的一所名校研究生。当然,她本科的高校也是双一流名校。

  她很羡慕理科学得好的同学,郭衍就是她一直佩服的对象。但因为同系不同班,交集也不是太多。

  没想到郭衍会为了买山货主动跟她联系聊天,很是意外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不知不觉聊了许久。

  还是郭衍说了句:“十一点了,你快睡吧,明天再聊啊!”

  沈小霞一看时间,可不是。笑着回:“没想到这么晚了啊,好的,你也休息吧,再见!”

  “对了,笋干和香菇干你要多少啊?明天来不及了,后天给你发货。你把地址和电话号码也给我发一下啊。”

  郭衍那边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然后又消失,好一会发过来一个消息:“你们村还有多少存货啊?好卖吗?我两个师兄还有他们家里也都喜欢吃,要不你每样给我来个十几斤?我给他们分分。”

  沈小霞:“......”

  郭衍:“要不,每样二十来斤好了!”

  沈小霞又好笑又好气:“大哥,这可是干货!干货啊!你知道二十来斤是什么概念吗?装起来有一大麻袋!”

  每样二十斤就是每样一大麻袋,你是打算吃多久呢?

  郭衍滞了滞,也不禁笑了,便回道:“这样啊,那......多少合适?”

  沈小霞便道:“要不笋干六斤、香菇干三斤好了,你和你两位师兄分。这已经够吃很久了,你们吃完以后如果觉得味道不错,明年再买就是。”

  郭衍:“行!不早了,那......晚安!”

  沈小霞:“嗯,晚安!”

  沈小霞的心情是愉悦的,没想到大晚上的还卖出去了几份山货。没想到郭衍人也挺好、挺爱说话的,以前接触的不多,竟一点儿也不了解。

  到底是老同学,这么多的同学都肯帮自己,同学情谊可贵呀......

  看来真的要快点儿申请个淘宝店了,将店铺网址发给同学们,朋友圈上再发一发、求扩散,以后村里有什么土特产山货,都可以卖一卖。但是质量方面一定要有保证,老支书年纪大了,这几年还能帮忙把把关,但还是得搭配两个年轻人才行,得跟文主任他们商量商量,是不是从村里挑选两个人品好、又细心负责的,请老支书教教怎么辨别各种山货,以后专门负责电商这块......

  是了!沈小霞猛的回过神来,之前太狭隘了,怎么光知道卖笋干和香菇干呢?如果村民们家里有什么其他的山货土特产也可以卖的啊!

  沈小霞这一激动,忍不住又想了半天,老半响实在困得忍不住了,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沈小霞和刘姐去了一趟县城,找好了以后邮寄的快递店,谈下了一个相当优惠的价格。买了许多打包的东西,中午的时候就回到了村里。

  大家一起动手,将所有的单子都打包装,次日好雇车送去县城快递点。

  沈小霞又请文书记用大喇叭广播了一次,让大家有什么其他土特产的都可以来村委问问,如果合适的话,都可以卖。

  村里人高兴极了,邻居们叽叽喳喳的议论讨论着,三五个一块儿相约着往村公所来。

  “沈书记,我做了不少豆角干,绝对好东西,好吃呢!可不可以卖点啊?不多,能卖个三四斤那样。”

  “豆角干我家也有!”

  “我家没豆角干,但是有萝卜干啊!都是自家地里的白萝卜晒的,那啥,叫质量是吧?肯定没有问题!咱是老实人,不干那骗人的事儿!”

  “我家十来棵板栗树今年结了特别多的板栗,我家有板栗干!板栗炖鸡,好吃咧!”

  “我家有红薯粉,上个月才做的。看起来有点黑,不是太好看,但是正宗啊,一点别的东西没有添加过,肯定比市场上买的那种要好。能不能卖呢?我家还有好多红薯呢,要是好卖的话,我还能再做点......”

  “我家的芋头好吃,槟榔芋呢。那么大一个,蒸、煮味道都好,这个东西经得放,放一两个月都不会坏。”

  “土鸡蛋!沈书记,土鸡蛋行不行啊?包装好一点,想必也不会碰坏磕坏的吧?我本来还打算过几天上镇上去卖呢!要是能够在沈书记这里卖掉,那更好了!”

  “哎哟对哦,还有土鸡土鸭,也都是好东西嘛!”

  “去去去,你这就乱来了,活的东西那能邮寄吗?憋都给憋死了!”

  “哈哈哈!”

  “......”

  大家围拢上来,热情洋溢,七嘴八舌,越说越带劲儿,脸上是满满的笑容,一双双眼睛在发亮。

  沈小霞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我先把情况登记下来,明天上县城里去发货,顺便去找一找周副县长,跟周副县长说说电商的事儿,淘宝店我也会尽快申请开办起来,到时候咱们的东西都能放上去卖。”

  “大家先回去吧,再给我们村委一点时间,一定会尽快给大家答复!”

  村民们也知道这事儿急不来,毕竟有东西在手还得有人买啊,这找买主从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儿。沈书记让大家等等,那就先等等好了。

  “行行行,辛苦沈书记了!”

  “谢谢沈书记!”

  好几个动作麻利的大婶大嫂们一块儿帮忙打包,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想要包装、封口好看,就得慢慢摸索着来,动作很慢,小半天才终于忙完。

  沈小霞等向大婶大嫂们道了辛苦,看她们离开村公所。沈小霞便向文主任等笑道:“咱们先吃午饭,下午三点钟再开个会吧,商量商量电商这块的事儿。”

  文主任、唐会计、刘姐都笑着说好,大家跟村民们一样兴奋,尝到了赚钱的甜头。

  “还是沈书记有办法!咱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呀!”

  “是啊是啊!”

  “这事儿啊,咱们是提前做了罢了,其实等乡村旅游正式做起来了,电商这块肯定要跟进的,那么多的手剥橙也要卖呀!”

  “对呀,将来橙子也能这么卖!”

  大家更高兴了,多了一条销售的路子,也安心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