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双皇攻守战(2)
作者:安安      更新:2022-04-30 12:59      字数:6187
  有些人,有些缘份是上天早就注定的。奚桓留连于她,眼色柔如一池春水:“十年前,漕州之战时,我在雾烈兵刀下救了你。那时,你还很小很小,梳着羊角小辫,眼神却如蓝天般净澈……很庆幸,多年以后我找到你,娶了你。”

  虽是简单几句,胭脂听完已满面是泪:“桓,你怎么这么傻。”

  “我不是傻。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奚桓轻笑着,碰碰她的脸,很是不舍。离别在即……假如雾都失守,很可能这便是永别了。或者,有些事,是该都告诉她了。

  她有很多问题想问,却不能问。假如答案背道而驰,她该怎么面对呢?这是她深爱的桓,她不想打破两人间的美好。“不,我没有问题了。”

  “月儿,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不管你听到了什么,你一定要记得你是我的女人。”他知道她想问的,也了解她心中的困惑。

  “会的。”她允诺道。

  “去吧!”奚桓微笑着,目送她出殿,唤了临昭:“速让刺杀团成员准备,送两位娘娘及军师由西城门前往赤奴城。”

  “圣上,您也应该一同前往才是。”临昭道。

  “不,朕理当与雾都守军同生死,共存亡。”奚桓一口回绝,“天一黑,燕陌就会攻城,传令给所有将士,打起精神,背水一战。”

  “是。”临昭再次领命而去。

  一切事宜都交待妥当。奚桓绷着神经,想到雾烈皇陵大火。苍隐攻下雾都之后,也曾有将士上报要毁了雾烈皇陵,他坚决不同意,主要是怕引起雾烈国民反叛。可是如今……是谁烧了雾烈皇陵?真是燕陌所为吗?还是另有其人?但无论如何,这些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雾都人民暴动起事,以助燕陌攻城。

  “圣上,校卫营传话来,说庄元帅想见您。”近侍入内报道。

  “庄爱卿?”奚桓怔了怔。

  “说是特别紧急,人已经到殿外了,是校卫营抬过来的。”

  什么事情?竟不顾重伤,抬着就来了?奚桓心中诧异,只能道:“那……快请!”

  不一会,校卫营的士兵将庄杰抬进内殿,然后就见宫殿大门严密封锁了起来。直到临昭回来请命,殿门还紧闭着,只得等在门外。

  又过了一阵,门开了。校卫营士兵入内将庄杰抬了出来,临出门时与临昭打了个照面,相互点头致意,弄得临昭直纳闷儿,三两步跨进殿堂:“圣上,您这是?”

  “临昭,丽城之败你以为如何?”

  “圣上怎么忽然提到这个?”临昭知道庄杰一定对圣上说了些什么,否则圣上绝不会空口问这么一句话,虽觉得蹊跷却不明其意。

  奚桓轻轻一笑,极神秘地道:“雾烈皇陵失火,你怎么看?”

  “臣觉得这是燕陌所为,为了激起民愤。”

  “一开始,朕也这么想,可是事情有可能并非这么简单!”奚桓以手指敲了敲额头,慎重地道:“我军与雾烈军间有可能存在第三方势力!”

  “圣上的话,臣听着迷糊。”临昭的些莫名其妙,忽然想起回来的正事:“圣上,送娘娘及军师的人马行程都准备好了。您需要前往送一送吗?”

  “派谁去?”

  “凌峰及一部分下属。这里离赤奴城并不远,往返近,人一送到,就让他归队。”临昭道。

  “凌峰?糟!”奚桓突觉不妥,心没来由地感觉不安,招手道:“你过来!”随后冲临昭耳语一阵。

  等一听完,临昭面色大变,唯喏着十万火急地去了。

  反是奚桓心安不少。庄杰对他说,丽城失守前,城门本守得固若金汤,可是半夜之时,有人暗杀了守城军官,教唆部分被买通的军士开了城门,才导致战败。因为一直伤重说不了话,且这等内容也不宜多人知晓,庄杰只能忍耐,直到他可以亲自告诉圣上这一切为止。假如事实证明庄杰的话无误,那么两军间存在第三方势力的可能性就大大加强,如今皇陵失火分明是有人想助燕陌一臂之力,如此一来,这第三方势力的确存在。只是,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这些人制造争端是为了赢得什么利益?

  “凌峰……”奚桓反复念着这个名字。假如在这个人心怀叵测,情况局势会是怎么样呢?

  一炷香后,临昭带回凌峰,结果一进殿,就被杀手们拿了下来。

  “圣上,团座,属下犯了什么错?”被摁倒在地的凌峰大叫冤屈。

  “拖下去关起来!”奚桓也不多说,冷冷瞅了凌峰一眼。“临昭,他是你下属。你看着办。”

  “是!”临昭不敢不从。虽说是他一手调教凌峰近七年,也没见其有什么异状,听过帝王吩咐后他还是吃了一惊的。若帝王所说属实,凌峰将被刺杀团家法处置。

  “如果朕没记错,他是当初你从奴隶市场买回来的吧?小小年纪,已然如此嚣张。”奚桓很是愤怒。

  “既然你已察觉,士可杀不可辱!”那凌峰忽然拼死从地上跃起,攻向奚桓。

  说时迟那时快,奚桓一避身,临昭已挡在面前。只见拳掌一翻,凌峰身躯已弹退殿外,重重跌在地上,面色苍白。“你……”

  “叛徒,休想对圣上无礼!”临昭欺上前,运足十成功力,一脚踢中凌峰要害。

  骨骼轻响,凌峰头歪向一旁,已然断气,奇异的是连半滴血也不见流。“抬下去!谁若胆敢反叛,即如此下场!”临昭立威于殿前,众杀手们面色无变,依言行事。

  残局刚一收走,天已近黑,侍女们点亮里外宫灯,传膳官陆续将膳食传进殿来。奚桓落座,吩咐临昭坐在右手下席,面对丰盛的宴膳感慨良多:“你说说,他受何人指使?”

  那凌峰,于刺杀团中呆了整整七年,时至今日,方才被处死。这多年之间,他竟掩藏如此之深,究竟在为谁卖命?雾烈吗?还是朝中已出现反叛势力?又或者其他不明势力?

  “臣愚昧!竟然养虎为患。他既然卧底七年而不动声色,想必这背后之人一定手段阴毒无比。”临昭一想到身边存在这么个奸细,自己竟然毫无感应,纵使平素杀人如麻,也感觉背后阴森森的,像吹着嗖嗖冷风。

  奚桓亦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据庄杰所言,丽城大败一方面是因为军饷,一方面是因为有人趁乱杀了守城将士打开城门,雾烈军才得已攻入。当时庄杰率部朝雾都靠拢,途中有心腹军官向他密报,说是手下有士兵于城门之劫幸存未死,亲眼见过助雾烈攻入城门的人,并指认正是凌峰。不过,由于撤退途中,不断遭遇雾烈追兵,举报凌峰的军官与幸存士兵均遇难,而庄杰本人又受伤昏迷,固无人向上呈报凌峰罪行。那日,奚桓亲自前往军营看望庄杰,庄杰欲说却因哑说不出;幸而军营严于守护,才未被害。好在已将这祸首揪出,否则雾都极可能重蹈丽城命运。“今天起,你给朕好生查查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不把这人挖出来,朕心难安。”

  “报——圣上,燕陌亲自率部,从东、南、北城门三个方向我方发起猛烈攻击!”精甲在身的信务兵不等通报便冲了进来。

  临昭将手里举着的汤匙往桌‘啪’地一放,看向奚桓。

  奚桓一反常态,气定神闲地继续饮食,“还没等到天黑就攻上来了,这般心急!”

  “两位娘娘与军师刚离城不久,会不会遇上危险?”对于东、南、北个方向城门的防守,临昭有的是信心,只是……

  奚桓赌定地道:“不会。西城门是赤奴城方向,朕早已派人放出风声,称已调赤奴驻军前来雾都……所以,燕陌才会如此急于攻城。”攻守之间,守城的自是比攻城要占便宜,更何况两军人数相当,实力不相上下。

  “来人,下令关闭西城门!未经朕允许一律不得进出城门。”奚桓命令还未下完,又有一士兵冲进来报:“报——”

  使终未抬头的奚桓放下手中筷箸,问:“又有何事?”

  “娘娘……娘娘……打晕了侍女,原路返回了……”那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道。

  “什么?”奚桓突然感觉食物哽在了喉咙。景妃是没这胆量的,一定是胭脂。

  那士兵还未来得及解释,胭脂的身影已从殿外慢悠悠走了进来:“桓,雾都危急,我回来了。”

  “你……”奚桓又气又心疼。

  “刚才在殿外,我已经听人说燕陌攻城。”胭脂惶然地道,毕竟未曾亲历大型战事,虽然勇敢却还是性情不够沉稳,。

  奚桓以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小心安抚道:“敌军攻城是早晚的事。月儿不必紧张,过来一起用膳吧!”

  “依我看这战事必定要持续数日之久,我们……”胭脂很是不放心,站立着不肯就坐。

  临昭也一并望向面色还是很差的奚桓。

  “快过来,该用膳时就好生用膳。”奚桓再次招手,胭脂这才坐了过去。

  招呼完胭脂,奚桓又招呼临昭:“临昭,你也是,快些用膳,然后着手朕刚才吩咐你的事。”

  一顿晚膳,三人表现迥然不同。帝王面平无波,胭脂与临昭反而担心得够呛。这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旁观人。

  谁曾想,此时的雾都正陷于僵持的乩中。盛火夏夜里的三方主城门,均承受着非比寻常的攻击压力,烟火弥漫,驽张箭飞,撕杀之声方圆数里之内都能耳闻。掺杂着血海深仇、背负着家国命运的两个民族的血脉拼杀血腥而窒息。官、兵、民无一不是紧张万分、战战兢兢。

  一夜的撕杀由落暮之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破晓。城墙内外,两军将士尸体横阵,愤怒的箭簇射满了冲锋与防守的地界,遍布护城河两岸,有的甚至深深陷入坚固的城墙。热血染红了高壮的城墙,也染红了护城河两边的每一寸土地,顺着风散发着腥烈之气。河岸的杨柳依旧飘拂,却未见剩下一片叶子。

  没有人可以在这样一个撕杀之夜安然睡去,何况是奚桓!

  当城池撕杀之声彻底从耳边消失,拥着胭脂、一夜未合眼的奚桓感觉自己的心用力跳动了一下,轻缓地睁开眼。阳光已经涌入内殿,在精细的纱帘上印出曼妙的图案,前来报告战况的士兵就跪于帘外,隐约可见。负责司膳的近侍正奉着早膳候在一旁,一切看起来都与平日并无不同。

  应该高兴的!奚桓这么想着,一手掀帘,正要将胭脂安放于枕,不料她粉眸已张,正瞧着跪地的士兵。“月儿昨夜睡得可好?”

  胭脂嫣然一笑,宛如花朵绽放。他一夜未眠,以为她真不知道么?

  听见内殿响动,报信兵赶紧朗声道:“托圣上、娘娘之福……”

  报话未完,就只听奚桓笑声悦人之极:“朕已知晓,下去领赏!”

  报信兵赶紧千恩万谢一番,退了出去。

  帐内,胭脂笑得眉眼俱弯:“圣上这下可以安睡了么?”

  “先别得意,这才一夜而已。燕陌善战,绝非易予之辈。今晚、甚至明晚……只要此战一日未宣告终结,战争就会一直持续,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奚桓一语中的。

  “也就是说,一入夜就会有战争?”胭脂问。

  燕陌不是笨人。自从上次夜雨突袭失败后,他就明白雾都易守不易攻。不仅如此,他还知道若白天攻城,他的子弟兵只会成为苍隐军练箭的活靶子,夜晚攻城则不然,死伤会减少许多。所以雾都之战只能是夜战。对这一点,奚桓早就有心理准备,反正战争已打响,情势亦明朗化,无须再隐瞒,就回了句:“是!”

  “敌军之骁勇的确不在我军之下,可打这么一场长期消耗的战争,值得吗?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有否想过生活在这座城池的善良的人民?”胭脂不由得同情起百姓。自古以来,无论哪一场战争,无论主宰战争的是谁,最终遭受苦难的还是广大民众。

  “月儿可曾想过十年前的漕州之战?当时死难的除了你的父母,还有不少无辜苍隐国民。他们与雾烈人本是同属明珠王朝之后,雾烈人可曾将他们待如兄弟姐妹?苍隐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占领雾烈大半国土,不单是因为我的军队有多强悍,更多是因为天命,因为雾烈政权已经腐败堕落。它需要有人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需要有人来重新振兴这片土地,带领这里的人民过上像苍隐国民那样的幸福生活。”奚桓优雅地笑着说,从容不迫。

  如此一番肺腑之言,胭脂无话可说,因为她知道奚桓所说的确是事实。在他的统治下,苍隐每一位子民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战争是乱世之源,也是孕育新时代的必经之路。将来,你会明白的。”奚桓十指覆盖在她长发之上,心情复杂而奇妙。不是乱世,他与她怎会邂逅?不因战争,她怎会如此勇敢?

  她总感觉,他心底埋藏着许多事,许多她不曾碰触又不敢碰触的事。“桓,你怎么这么看着我?有话要说吗?”

  许多日子以来,他霸占着她独有的温柔,强行抹去了她的一切记忆,隐藏了关于她的一切。他看得出来,从雾烈大营逃出后,她脑袋里装着许多疑问,不再如在苍都时那般单纯。她知道了一些并正在怀疑某些事情!只是,他真的应该告诉她吗?那些关于她的经历?那些关于她的生世?那些甚至连雾烈人都未曾发现的关于她的信息?

  爱她,怜她,宠她,只因他的肩膀背负了太多家国希望,也因她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净土。他不愿意看她以瘦弱的肩膀去背肩家国责任,不愿意看她再次抛却一切情感,以冷静睿智的一面独挡一面。他只想成为她永远的避风港湾,只想用自己的信念驱散围绕在她生命四周的不快与惆怅,即使这需要让他背负得更多、更重。

  “桓?”小手一连晃了数次,依然只见他盯着自己出神。“你从来没有这么看过我,好怪哦!”撒娇的语气!

  奚桓醒神,听见她肚子里传出不雅的怪叫声,顺手捏捏她的鼻子:“太阳晒屁股啦,该用早膳咯!”

  胭脂削尖的脸登时一热,红嘟嘟的,煞是可爱!“嗯,是饿啦!”

  在侍女帮助下,两人起榻整装,梳洗妥贴,于外殿同进早膳,以欢乐姿态迎来新的一天。

  盛夏夜战,旷日持久。雾都笼罩于血色迷雾之中,人心惶惶。

  一入夜,火把就将城门照得十分亮堂。刀剑铮鸣之声、响矢飞驰之声、装士怒吼嚎叫之声交织一片,直入云宵。云梯、滚石、冷兵、铜器、木棒等等各式各样可以攻城或御敌的工具都派上了用场。冲、站在前的士兵牺牲了,后面的士兵接着涌上;右手受伤了,就换左手上;腿受伤不能跑动了,就用手爬上战场。

  为夺城,雾烈军用船泊搭浮桥,以运兵过岸攻城。大船被烧沉了,就改小船;军船被毁了,就用征集来的商船,最后连小渔船都驶上了水面战场,志在必得。

  为守城,苍隐军派出无数敢死队,与涉河而过的雾烈士兵殊死搏斗,短兵相接,即使血溅三尺,亦不让雾烈军接近城门一步,决心不移。

  酷热的天,混战一夜一夜又一夜,每一夜都石破天惊,每一夜都死伤无数。每一个黎明,护城河的水都泛着红色。血腥、暴力、无畏、恐惧散发在雾都东、南、北大大小小九座城门内外。死一样的僵持夜夜延续,却无人退出,无人胆敢躲避。不论家国仇恨、个人荣誉都通过这场战争书写在四国历史上。

  当雾都之战开战第二十三个黎明到来,双方军队都接到了来自墨绚国、褚旭国使者送来的劝战信,然而,杀红眼的双方根本就不可能停止。胜与负的最后契机,在耗时二十三天后,终于到来。

  那个来自异域的银发男子无比风雅地站在雾都北面山峦之上,从尽毁的雾烈皇陵移目至偌大的雾都,一抹痛色浮过脸庞。好好的一座城,就这样污于战争血色!

  使者带来了她的口信:雾都的战争应该结束了。于是,他准时地出现在这里,只为达到她想要达到的目的:让燕陌取胜。

  夺取天下本是男儿之事,何以她要以女子之躯事事争强?还是她想要向谁证明她自己?即使他绝顶聪明,也猜不透她的心,只得甘作陪衬,甘当她的走卒。嫣儿,你可知,我用双手为你改变了历史!

  第二十四夜,战争终于宣告结束。众多雾烈平民突发性地涌到南城门,他们赤手空拳地与守城苍隐军混战,雾烈军终于得以攻入城门,情势骤然转而对雾烈军有利。

  突然之势令苍隐统战方措手不及,奚桓只能携着胭脂在刺杀团的保卫下,由西城门转向赤奴城。祝融率余部紧随其后,原先四万余人只剩下一万左右,惨不忍睹。而作为攻城一方,燕陌虽率部夺得雾都,实际伤亡比苍隐军还大。至此,双方都进入了暂时的休整。

  可是,无论燕陌、或是奚桓都未曾察觉是谁让这场战争画上了临时句号。

  多年之后,《四国志》末本对这场战争这样评述:雾都之战,双方主力消耗殆尽。烈军虽得以收复都城,伤亡较之苍隐有过之而无不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哀哉!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