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政变之前
作者:庄潮生      更新:2022-04-30 18:27      字数:2465
  宫门前的战时号角声已传入曦禾殿来,我正为陈棠月封着绣袋。早前陈棠月因我为秦秋雁所缝补的绣袋而隐隐有些吃味,昨晚我见着他腰间的绣袋竟有些破损,便自告奋勇地要了过来为他缝补。只是待我真的拿起针线时,才隐隐觉着,这绣袋似乎是被人刻意撕裂的。彼时我怕尚觉着好笑,此时却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了。

  是我亲手为他披上的铁甲。他着一身青衣时,像沾了凡尘的谪仙人,他着王袍时,似乎天生带着君王霸气,让人不敢直视,他着银白铁甲时,又让人觉着,当真是要步入那修罗场的将军。

  他走时无言,却拥了我许久,直至毕安第三次到曦和殿来催促他,他这才拭去我脸颊上的泪痕,转身走了。

  出乎意料的,虞氏一族在陈棠月走后并未有所动作。朝堂诸事一部分被交由主相虞保恩处理,一部分仍旧由毕安呈至曦和殿。魏妤有时会在曦和殿里查看部分毕安交由她的文书。

  我则每日在曦和殿里优哉游哉,有时魏妤在书房里翻看文书,我便出殿去,在陈宫漫无目的地晃荡。

  有时会觉着,没有他在的日子实在是难挨,平日里我倒也只是每日陪他在书房里瞧文书罢了,却并不觉着有何无趣之处,更不会以“难挨”来形容这样的日子。

  前方捷报频频传来,吴修所带的十万兵马似乎根本就没有打算与陈军厮杀,三日之后,吴军亦退至十里之外,再无动作。

  我以为战事就快结束了,心下还雀跃着,盼望着他早些归来。

  一日我见魏妤来了,便如往常一样要避开,却听魏妤道:“姑娘留步,我有要事要与姑娘商议,还请姑娘移步书房。”

  我闻声一愣,担忧陈棠月出了事,便应声要随她入书房去。却听毕安在身后道:“魏大人叫错了,这位是皇贵妃娘娘。”

  魏妤闻声一顿,回头瞧了一眼毕安,又瞧了瞧我,眼神颇为复杂,默了默,躬身行礼,道:“臣有要事商议,还请皇贵妃娘娘随臣入书房。”

  我见此情景,瞧了瞧毕安,我不知毕安此举是为提醒魏妤注意身份,还是为压压魏妤的傲气,只是毕安出言提醒,也应是为我考虑。

  待殿门合上,书房中便只剩下我与魏妤二人,魏妤单刀直入,将一纸前线的急报递于我。我一瞧,心下大惊,急报上言吴修退兵至三十里,突然转而攻越,已从越国西南北上,短短半日就攻破越国国门。

  陈棠月急遣张英风带兵拖住吴军,又遣人去越国京都传报于林家与娄岐南,要他们派兵至前线与陈军共同攻吴。若是陈军联合林家与娄岐南,只带了十万兵马的吴修必败无疑,只是眼下林家与娄岐南闻报后竟都按兵不动。陈军驻军陈吴边境,一时之间难以到达越国追逐吴军,此时越军竟不予理会。

  “越军按兵不动,只怕是摄政王林甫与娄岐南皆不敢发兵,以防止对方趁势攻击。越国被陈国攻下,眼下越国不理会陈吴两国之战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对越国而言,能趁势将政权夺回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魏妤冷冷道。

  “如此,你唤我来时何事?”我问。我虽曾是越过承阳公主,眼下越国不论是摄政的林家还是娄岐南,都万万没有我说话的余地。

  “我想请…臣恳请皇贵妃让越王后出面,调派越国兵马。”魏妤道。

  让母亲出面?我笑出了声,道:“魏大人这想的是什么法子?若是让越王后出面,你安能知晓越王后是要遣兵助陈,还是要夺权复国呢?”

  “你这是何意?难道说,你早已与林家串通好,要谋权夺政?”魏妤大怒,反手将文书摔在我脸上,“好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我不怒反笑,理了理衣冠,扶了扶簪子,道:“好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魏妤闻声一顿,却不再有动作,我想她仍是忌惮陈棠月的。

  “不必让越王后出面,”我冷冷道,“我亲自回去。”

  “你回去又有何用?”魏妤冷哼一声,似乎十分不屑的模样。

  “如此,不知魏大人还有什么法子?”我微微一笑,问道。

  魏妤被我一噎,不知该说什么。

  “娄氏一族随越国先王征战,而后才稳定根基。你以为,越国先王会没有法子牵制坐拥燕云十六州的娄氏一族么?”我问道。

  魏妤一时之间无言以对,问道:“什么法子?”

  “我自有办法,魏大人做好该做的事情便是。”我冷冷道。魏妤在陈棠月跟前恭敬非常,对着旁人却傲气尽显,也许陈棠月不大在意,但若不加以压制其傲气,只怕往后会因着其目中无人而犯下大事。

  魏妤看着我,不知该如何反驳,默了默,才挤出几个字,道:“如此,便劳烦皇贵妃娘娘了。”

  我转身再不理会。陈棠月将急报传到央都,绝不是让魏妤想法子解决问题的,只不过是要让朝中东宫一党掌握当下形势,以便应对虞氏一族趁势而有所动作,危害东宫。

  身后魏妤冷冷道:“战事紧急,还请皇贵妃娘娘早日动身。”

  我回到内殿,正思度此事。毕安在跟前候着,道:“娘娘不必担心,王上能坐上这个位置,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什么苦也都挺过了,娘娘莫要坏了身子,让王上心疼才是。”

  “你不必忧心,我自有分寸,”我微微一笑,“往后我必然会守在他身边,公公不必再担忧了。”

  毕安闻声笑了笑,道:“如此,老奴也就放心了。”

  我命毕安将前线所传急报全数搬到曦和殿,连夜翻看,大致了解前线局势。魏妤所言不假,陈军眼下的确是腹背受敌,林家越娄岐南皆无动作,任由吴军闯入越国疆土。越国已被陈国攻占,吴军侵越等同于侵占陈国领土,陈军若任由吴军占去,恐会在周边各国中失去威望,令其中投靠陈国的小国倒戈;陈军若追逐陈军,一来所遣兵马不足,难以在长途跋涉以后与吴军对抗,二来唯恐吴军又有埋伏,若是此时再从陈国调遣兵马,恐难以及时到达。

  陈棠月眼下按兵不动,想来是想让吴军直攻京都之后,林家与娄岐南逼不得已自会反攻,届时待陈军兵马充盈再入越国,于越军一同夹攻吴国。只是自越国被攻陷之后,越国兵马已遣散大半,只怕等陈军来越时,越军已被屠杀殆尽。

  林家与娄岐南眼下没有动作,恐也是在等陈军与吴军相争。

  只是不论走哪一条路,陈军与越军必失一方,唯一的法子,便是让越军在吴军还未逼入京都之时便派兵对抗,陈军从后进攻,届时可保陈越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