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7)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04 18:24      字数:2929
  【十四】

  我听陈老头讲这个故事,断断续续好多个早晨了。

  这一天,我刚到公园找着了陈老头,天上就开始滴雨点,俩人只好挪到小亭子里。练了一会,我跑到公园管理处打了一杯热水泡了茶,接着等陈老头说下去。

  我先问:“刘玉平学拳后来学得怎么样啊?”

  陈老头看看我,笑着说:“那时我看他练拳架子,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别看他没你高,那时候还小你一两岁,你根本不够他打的。刚到的时候看他扶着师父跟那几个醉汉吵架,我还以为是小孩子说大话。其实要是我不出手,弄不好他还真能打伤一个两个。”

  我点点头:“难怪桂三爷愿意教他,不愿意教你。”

  陈老头撇我一眼,没和我计较,又说:“我开始只当桂三爷是看中了这小子的天赋。可谁也想不到,这小子也许真和桂三爷前世有缘啊。”

  刘玉平十四岁的那一年,曾经失踪了一段时间。刘老板、桂三爷都很着急,怎么着也找不到。最后刘老板都说,完了,估计叫拍花子带走了。桂三爷也很上火,犯着绞痛还猛喝酒。

  等过了三个多月,刘玉平像个泥猴似的自己又回来了。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个姑娘。

  小姑娘只有十一二岁,桂三爷一见就哭,小姑娘也哭了。陈五也很惊讶,这姑娘竟是桂三爷的闺女小凤!

  一家人正在纳闷,刘玉平恭恭敬敬地跪在了桂三爷的身前,说:“师父,玉平把您的姑娘娶回来了!”

  要说这刘玉平真是个孝顺的徒弟。平日里看见师父红着眼睛喝酒,和陈五念叨自己的闺女、儿子,知道师父当年觉得窝囊,没脸去追。这孩子也不吱声,暗暗地打听到了以前桂太太的娘家,就自己溜出家门。

  也不知他上人家那里编了通什么瞎话,还真就问出了桂太太的下落,原来她早已带着孩子嫁到了安徽。

  要是一般孩子到这也就放弃了,可刘玉平偏不。身上从家里带出来的钱已经不多,他扒着火车一路辗转到了安徽。等真找到了那户人家,他就扮成乞丐在附近守着。

  等了大半个月,没等到桂三爷的儿子,却终于有一天等着了小凤一个人出门放风筝玩。

  刘玉平从别人家的晾衣绳上摸了一套干净衣服换好,找上了小凤。这姑娘很单纯,一听说去见爸爸,跟着刘玉平就走了。

  刘玉平还多了个心眼,怕那家人找警察,没敢去火车站扒火车。一路找着别人过路的车船搭着走,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回来。

  小姑娘离开家也很害怕,刘玉平一路上都好言哄着她,哄着哄着没词了就说桂三爷已经把她许给自己当老婆,让他来接亲。小姑娘不懂事,看刘玉平待她也挺好居然就信了。

  这一下大家都惊了。等于说刘玉平不但没被拍花子带走,反倒出远门半哄半拽带回个大活人,自己做了一回拍花子。还得说是老天爷开眼,刘玉平带着小凤走了足足一千八百多里路,而这趟“千里接亲”两个孩子都没出什么事,还真是万幸。

  刘老板真生气了,一是这段时间急的;二是后怕自己的儿子居然不声不响跑了这么远的一趟;三是埋怨儿子不打招呼就给自己找了个小儿媳妇回来。本来也想埋怨埋怨桂三爷,看着桂三爷正又哭又笑的不好开口,就拿儿子撒气,罚刘玉平今天晚上在库房里闭门思过,不许吃饭。

  陈五经过了这件事,对刘玉平是刮目相看。想着这个半大的孩子折腾了一路,晚上还不给吃饭怪可怜的,就准备了些肉食米饭,想半夜给他送过去。到了夜里他刚翻上墙头,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再定神一看,小凤正踮脚趴在库房的小窗口上给刘玉平递饭呢,也不知道是桂三爷差来的还是她自己的主意。

  刘玉平作出一副饿死鬼的模样,接过饭来就猛吃,逗得小姑娘嘿嘿直笑。

  一旁的陈五顿觉自己这个好人做得无味,扭头就回了住处,给自己加了顿夜食。

  【十五】

  刘玉平的聪明时有时无,可以说他是“精中傻”,陈五就是这么说的。一方面说他精,聪明又知道疼人。桂三爷在他刚从安徽回来的时候问过他一件事,就是桂三爷的儿子现在姓什么。

  当初桂太太出走留的书信上说让桂三爷放心,虽然不和他过了,但他的儿子会一直让他姓桂。桂三爷想知道那个女人后来兑现了没有。当时刘玉平答得很痛快,没错,就是姓桂。陈五和桂三爷都没看出什么不对,深信不疑。直到多年之后陈五才知道刘玉平撒谎了,怕他师父难受。这就是他精的一面。

  而另一方面说他傻,意思是说他练武肯下笨功夫。这个很重要,练武有时候越是聪明越坏事。聪明人总能想出省事的方法,说不定自己还觉得这么练更出功夫,搞不好最后就练岔了。但刘玉平从不这样,桂三爷说怎么练就怎么练。

  桂三爷自己对这个徒弟也很满意,特别是在他带回了小凤后,更是几乎把他当儿子看待。他渐渐地也不再提起自己的老婆、儿子。绞痛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也许是多了刘玉平、小凤和陈五的陪伴,平日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陈老头的眼里满是回忆,对我说:“桂三爷自从家里祖宅被烧之后,颠沛流离到了北京,又被仇家所迫隐姓埋名,继而妻离子散生活窘迫,也许那几年就是他过的最舒心的日子了。”

  我问:“那你最舒心的日子又是什么时候呢?”

  陈老头想了想:“自然是刚刚离开码头,到饭馆帮工的那一段了。那段时间,什么都不用多想。吃得也饱,穿得也暖,每日里只管自己干活、练拳就可以了。”

  借着陈老头的话头,我问出了一个早就想问的问题:“你和桂三爷的武艺相比,到底怎么样?”

  陈五确实和桂三爷切磋过。

  那是在他重回小城之后,和桂三爷师徒一起练拳时发生的事。经过小凤的事情,陈五对刘玉平也很喜欢。他是上过战场的人,对于打法一途有些心得,也会拿出来跟刘玉平练练。

  那天桂三爷心情不错要和陈五过过手,陈五想想机会难得就上了。本想着没见过桂三爷亮过腿功,就专起低脚,使刮地风踢桂三爷的膝盖。桂三爷一提腿,躲开了他的刮地风,紧接着脚一落朝他的脚面踩去。陈五一激灵赶紧撤了回来,再叫他切磋就不干了。

  刘玉平在一边还想看他俩比武,就笑着撺掇陈五:“五叔,您再来一回呗,使您那个虎抱头给我开开眼。再说刚才我看您还占着上风呢。”

  陈五一打他后脑勺:“不懂别瞎说,没看见你师父那一跺脚吗?嫌你五叔命长啊?”

  刘玉平确实没看明白,缠着师父给他再来一回。

  桂三爷站起来走到院墙边上,像刚才那样又跺了一脚。刘玉平还是没看出什么来,陈五冲不远处的水缸一努嘴。他这才看到,原本水缸里平静的水面居然止不住地晃荡,还有不少水已经从缸口溢了出来。

  陈老头说:“这个叫震脚,巴子拳必练的功夫。后来我再没和桂三爷这么打过。因为我知道,我和他的武艺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我说:“那你也教我练练震脚吧。”

  陈老头又说:“这个我也不会。他们那个震脚不好乱练,练得不好伤腿,还要震坏脑子。所以过去经常有些拳师上了岁数以后身体不好,还有疯傻了的。外人说练巴子拳容易招邪,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都是自己练坏了的。”

  学不了这个我觉得很可惜,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你们就打了一次?后来你们应该在一起很多年吧,练武不交手多可惜啊。”

  陈老头摇头:“很多年?我回小城之后只呆了两年的时间就走了。”

  “为什么呢?”

  “因为兵祸。”陈老头一字一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