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郑森的决心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5      字数:2492
  五月三日,福王就任监国,为崇祯皇帝发丧,大明仍然控制的地区都要穿麻戴孝三天,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为了拉拢郑芝龙,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郑森身为郑芝龙的长子,面子有用了不少,五月十八日,郑森找统领长江操江军的诚意伯刘孔昭借了一艘船,他带上两名随从,跟萧谨一起骑马,跟着刘孔昭安排的两名武官,来到南京龙江关码头,准备在南京龙江关码头乘船顺长江而下,前往扬州城外观看情况。明朝的龙江关码头就是日后民国时大名鼎鼎的下关码头。

  明朝时的龙江关码头已经十分繁华,码头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众多帆船停泊在码头旁边上。两名武官很快找到其中一艘帆船,领着郑森一行人上了船。

  在船员们忙着拔锚升帆的时候,萧谨趁机打量了一下这艘帆船,船不是很大,跟郑家的船相比,估计小一半左右,船上的佛朗机也不多,就只有六门,而且船帆只有前桅和中桅,一看就知道不是正规的战船。

  “郑森,这战船感觉像是用运粮船改造的吧。”萧谨看了一下,转头轻声跟郑森说道。

  “我也看出来了,师父。大明的战船本来就不多,还大多在浙江和福建,我们要理解。”郑森轻声说道。

  “恩,理解。”萧谨点了点头,说道,他有些理解后来清军南下时,为什么这么容易渡过长江了,刘孔昭率领的这只操江军就是一个空架子,估计大多都是用运粮船改装的,战斗力相当有限。

  帆船很快拔锚升好帆,储足风力,船只慢慢驶到长江中间,顺着长江的江水,往下驶去。

  长江的景色,萧谨和郑森都看了很多了,两人看了一会,都不想再看,进船舱休息了。

  船舱里就一张大床,萧谨和郑森直接就躺上去了。

  “对了,郑森,大概多长时间,我们能抵达扬州城。”躺了一下,萧谨起身问郑森道。

  “扬州城离南京两百里左右,平时帆船靠船帆一个时辰能行驶六十里左右,我们坐的船现在是顺流而下,速度会更快一些,估计三个时辰左右,我们就能抵达扬州城了。”郑森估算了一下,转过身看向萧谨,说道。

  “哦,那估计傍晚这样,我们就能到达扬州城了。”萧谨说完这句想了一下,继续说道:“郑森,到扬州后,我们让船停在扬州城外面的长江上就好了,扬州城外面乱兵较多,我怕上岸靠近扬州城,会不安全。”

  “师父,不必这么谨慎,我们直接进高杰的军中去看就好了,我跟家父通信说过这件事了,他让我带上一些银子去恭贺高杰获封兴平伯。诚意伯刘孔昭也提前让人通知高杰了,到时高杰应该会派人来迎接我们。”郑森笑了笑,说道。

  “哦,原来郑森你都安排好啦。”萧谨恍然道。

  “对了,师父,我忘记告诉你一件事情了,诚意伯刘孔昭告诉我,建奴大军入关了,跟吴三桂的人马一起打败了李自成的大军,现在建奴大军已经占领北京了。”郑森脑海里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跟萧谨说道。

  “这不是预料中的事情嘛,之前师父就让你分析过未来的走向,你不是跟师父分析过建奴大军会趁此良机破长城而入的嘛,当时我们就分析过李自成大军跟建奴大军的实力对比,当时得出的结论就是李自成的人马打不过建奴的大军。”萧谨很是淡定地说道,他的脸上没有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

  “是啊!这件事情早就分析过了,可是当它真的发生之后,我还是感到很惊讶。”郑森感概道。

  “郑森,还记得几个月前,我跟你说过《天变邸抄》的事情吗?”萧谨想了一下,说道,他觉得有必要提醒郑森,华夏民族的劫难要来了。

  “记得,《天变邸抄》记载天启六年京城王恭厂发生大爆炸后,许多人的反应,当时师父还说我们华夏族的劫难将至。”郑森回想了一下,说道。

  “是的,我们华夏族劫难将至。《天变邸抄》里记载京城王恭厂发生大爆炸后,钦天监上奏五月初六日巳时地鸣,如霹雳之声从东北艮位来。地鸣者,天下起兵相攻,妇寺大乱。地中汹汹有声,是大凶之象,其地有殃,其邑必亡。妇寺大乱是魏忠贤干政,已经发生,建奴大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大军,占领北京,预言中从东北方向来的劫难现在开始降临了。”萧谨感概道,跟历史大势相比,一个人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他来到明末这么多年了,也没能改变什么,清军还是如期入关了。

  郑森沉默了,他没有马上接过萧谨的话,而是想了一下,说道:“建奴占领辽东后,下令所辖区域的民众一律剃发换衣,不懂现在占领北京后,会不会也施行这样的政策?如果真的施行的话,那真的是华夏民族的劫难!”

  萧谨听完大惊,没想到未来的事情竟然被郑森猜到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萧谨说道。

  “师父,从扬州回南京后,我要写一封信给父亲大人,告诉他我要回去从军学习统兵打仗之法,儒学的四书五经让人在南京替我上课就好了。”郑森用坚定的眼神看向萧谨,说道。

  “以我对郑将军的了解,他一定不会同意郑森你这个决定的。”萧谨摇了摇头,说道。

  “师父,你不是说过我父亲的想法是我父亲的想法,我的想法是我的想法。师父还说在史书上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路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循规蹈矩,听从父辈安排的人是没有太大的成就的。”郑森看向萧谨,笑了笑,说道。

  “师父还说过让你等建奴南下再回安平也不迟呢。”萧谨说道。

  “反正建奴也快南下了,我跟国子监请一年的病假,回安平养病就好了。”郑森笑着说道,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这个主意还行,不过郑森你回到安平后,可别跟将军说是我怂恿你回去的。还有,这么大一件事情,郑森你应该提前跟郑将军说一下。”萧谨想了一下,说道,对于郑森领前回去安平从军领兵,他心里是感到很高兴的,他终于改变了一点小小的历史。

  “放心吧,师父,从扬州回南京,我就修书一封,告知家父我的决定,家父即使反对,我也不会改变决定的。”郑森笑了笑,说道。

  “恩,好。聊完事情了,我们赶紧睡吧。”萧谨说完这句话重新躺下,闭上了眼睛,他还真的有点困了。

  “好的,师父。”郑森一边说,一边把身子转到另一边,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萧谨和郑森都有些困了,两人闭上眼睛没多长时间,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