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二)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5      字数:2236
  看着追四名百姓的那队士兵返回河边草地上给死亡的同袍收拾尸体,萧谨又看到一队官兵从军寨里走出来,其中为首的人穿着白色盔甲,穿着战裙。这支官兵队伍一直走到河边才散开,显然是等人的。

  “郑森,那些从高杰军队的军寨出来的官兵是来接你的吗?”萧谨拍了拍郑森的肩膀,把手指向河边那队官兵,问道。

  “不懂,我们下了瞭望台,坐小船划过去问问吧,不是也不要紧,我们直接走去高杰军队的军寨,让人通报就好了。”郑森往萧谨手指的方向看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他心想按道理,接人肯定要提前接,他们乘的船现在都到了扬州,他们才出来接人,也太晚了一点吧。

  萧谨和郑森相继从瞭望台下来,郑森让人放下两艘小船,他和萧谨跟四名船夫坐在第一艘小船往岸边划去,后面两名操江军的武官、郑森的两名随众带着一个盒子和四名船夫挤在另一艘小船。坐着小船上岸后,萧谨和郑森看到岸上领头的将领面孔十分年轻,他身上穿着一身白色的扎甲,一身甲胄十分普通,比普通士兵穿着的棉甲要强不少,不过跟清军将军打仗经常穿的锁子甲要差不少。

  “来人可是南安伯的大公子郑森?”领头的青年将领问道。

  “正是在下。”郑森笑着拱手,说道。

  “幸会幸会,末将李本深,奉高将军的命领,前往接郑公子。”青年将领笑着说道。

  “真是巧啊!我刚到扬州没多长时间,就看到李将军带人到长江边上了。”郑森笑着说道。

  “郑公子来得可真快,我刚收到叔叔的命令,说郑公子你今天或明天可能要来我们这里,让我带人出来接你,我刚带人到长江边,你就到了。”李本深感叹道。

  “昨天诚意伯就让人坐船通知高将军了,你才刚刚收到命令啊!”郑森十分惊讶地说道,他心想这行政效率真是够低的。

  “郑公子,大明官员的效率就是这么低的,我们都习惯了。”李本深苦笑了一下,说道。

  郑森听完沉默了,不再出声。

  “这位怎么称呼?”李本深看到一位青年男子跟郑森并肩一起走,笑着问道。

  “鄙人萧谨,是郑公子的朋友。”萧谨连忙笑着自我介绍道。

  “哦。”李本深应了一句后,一边转身,一边说道:“两位公子请跟我来。”

  萧谨和郑森跟在李本深后面,往不远处的军寨走去。

  “李将军,刚才我们在船上看到有人在长江岸边的草丛里埋伏,袭击贵军去河边打水的士兵。”萧谨跟李本深说道。

  “让两位见笑了,这种事情发生很多次了,经常有扬州的民众晚上潜藏岸边的草丛里,等待第二天袭击我们的士兵。我们让士兵反复搜索了江边的草丛,可还是没办法杜绝这种袭击。”李本深转回头,用有些无奈地口气,说道。

  “李将军,扬州的市民似乎对贵军的恨意很深啊!”萧谨说道。

  “当今天子许诺我军进驻扬州,而扬州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当兵的丘八,根本不让我军进驻,我军怒而围城,攻城也好几次了,跟扬州城的人互有死伤,扬州城的人恨我们很正常。”李本深神色如常地说道。

  萧谨看得出来李本深也十分恨扬州城的人,有机会屠戮此城,他绝对会觉得很爽,只是他现在毕竟是大明的官军的身份,他心里的恨意不方便表露出来。

  “是啊!江南的民众确实挺看不起武人的。”萧谨感叹道,他想到了他们后来为此付出的代价,他想到了日后扬州十日里有高杰所部参与、嘉定三屠是高杰下属的李成栋部所为,当大明的官军不方便大规模干屠杀民众的事情,换个鞑子的身份,动起手来就方便多了。

  郑森沉默不言语,他心中叹了一口气,心想大明兵民关系如此差,武人地位如此低,能打胜仗才怪,他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走进军寨,看着里面妇女、小孩和老人到处走动,到处晾着妇孺的衣服,萧谨和郑森均大吃一惊,这哪里像是军营,到像是安置难民的营地。

  “李将军,这些都是军人的家眷吧?”萧谨询问道。

  “是的,都是家眷,很多都是从陕西、山西跟着一起来到这里的。”李本深点了点头,说道。

  “家眷跟着军队一起行动,很不方便的,为什么不把这些家眷安置在大明长江以南的后方呢?”萧谨问道,按照正常的想法,军人的家眷都是安置在后方才安全的.

  “我们也想啊!可是大帅跟天子奏请,天子不许,只让我们把家眷安置在长江以北地区。本来扬州城不让我军进驻就算了,我们想安置家眷在扬州城里也不错,结果扬州的民众还是不同意。”李本深很是气愤地说道,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感概道:“唉,朝廷和民众都没把我们这些丘八当人看。”

  萧谨和郑森听完都震惊了,这也太过份了吧,将士的家眷都不让安置在后方,岂能不寒将士们的心,怎么让将士为朝廷卖命。

  即使穿越回到明朝末年这么多年了,萧谨还是不理解,军队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支柱,为什么明末的人,从文官到民众,竟然这么鄙视武人。萧谨想到了吴桥兵变,孔有德带领的军队在河北吴桥县被逼造反的情景。当时孔有德率军奉命从陆路驰援辽东,由于军纪不好,沿途山东百姓纷纷关门闭市,粮食买不到,饥寒交迫之下在吴桥县抢东西吃,由于一名士兵被抢了士绅之家的一只鸡来吃,被贯耳游行,士兵们气愤之下,直接挟持主帅孔有德造反了。

  “后勤不行使得明末军队普遍军纪不好是个大问题,不过主要还是观念问题,鄙视武人的观念太深了,从文官到民众都不体谅士兵经常缺饷的难处。”萧谨在心里想到。

  高杰军营的军寨挺大的,李本深领着萧谨一行人走了将近一刻钟,走到一座大帐里面前面,才停下来。

  “这里应该就是中军大帐了。”萧谨在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