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三)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5      字数:2974
  “郑公子和萧公子在此等候一下,我先进去向大帅禀报一下。”李本深转头跟郑森和萧谨说道。

  “好的。”郑森说道。

  “恩。”萧谨轻声应了一下。

  听到两人的回答,李本深转回头,走进了大帐。

  没过多长时间,只见一名身材魁梧、长相俊朗,穿着一身淡红色的札甲,头戴凤翅盔的中年男子从大帐里走了出来,李本深和另一名穿着白色扎甲,长得虬髯粗面的青年将领跟在他身后,两人身后还跟着两名亲兵。

  “这位应该就是高杰了,长得还挺高大帅气的,难怪李自成的第二任妻子邢氏会跟一起逃跑。女人首要就是看男人的颜啊!这也从侧面说明李自成长得不是很好看,不是那么讨女人喜欢,不然两任妻子不会都出轨了。”萧谨在心里想到。

  “哈哈,这位就是南安伯的大公子吧,难得你父亲还让人给本帅送贺礼。”中年男子走到郑森前面,笑着说道。

  “郑森拜见兴平伯。”听语气,这位就是大帅高杰了,郑森赶紧跪下扣头触地,行顿首礼。

  萧谨、郑森的两名随从和两名操江军的武官也都跪下扣头触地,行顿首礼。

  “贤侄请起,诸位也请起。”高杰赶紧一边扶郑森起来,一边说道。

  萧谨等人看到郑森起来,才跟着起来。

  “我父亲得知大帅受封兴平伯,特意让我送来五百两黄金和一千两白银做贺礼。”郑森转头看向他两名随从提的箱子,笑着说道。

  这些钱是郑芝龙让郑森从郑氏在南京的店铺调用的,他对郑森有意前去祝贺高杰受封兴平伯十分高兴。

  郑森的两名随从赶紧提着箱子往前走,高杰转回头使了一个眼神,两名亲兵立马走上前接过箱子。

  “南安伯客气了,里面请,我让人备了一些酒菜,给贤侄接风洗尘。”高杰的头转回来,笑着跟郑森说道。

  “那贤侄我就不客气了。”郑森笑着说道。

  “贤侄介绍一下,这位是哪位?”高杰看向萧谨,问道。

  “大帅,这位是我的朋友萧谨,他听说大帅封伯爵了,特意跟我一起前来恭贺大帅。”郑森介绍萧谨道。

  “哦。”高杰有些意外地说道,在他的印象里,大明的文人都是看不起武人的,有文人特意来恭贺他封伯爵,十分难得。

  “昔日崇祯十三年,大帅率兵马在陕西盐井击败献贼,战力可谓不俗。现在大明剩下的这些军队里,大帅的人马绝对是战力最强的,江南的百姓还得仰仗大帅多加保护。”萧谨笑着说道。

  “萧公子客气了,来,里面请。”高杰笑着说道。

  “大帅,这位将军你不介绍一下。”郑森看着另一名白色扎甲的青年将军,笑着说道。

  “这位本部先锋胡茂祯。”高杰笑了笑,说道。

  “胡将军你好。”郑森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胡将军你好。”萧谨跟着拱了拱手,说道。

  “郑公子你好,萧公子你好。”胡茂祯拱手还礼,说道。

  各自介绍完,高杰领着郑森往大帐里走,萧谨、李本深和胡茂祯跟在身后。

  中军大帐的中间是大帅点将用的,中军大帐两边还有一些中等高度的帐子,高杰领着郑森往左边的帐子里走去,里面中间和两侧案桌上都放着一些水果和糕点,酒菜估计晚点才上。

  高杰首先在中间的主位坐下,郑森和萧谨坐左边,李本深和胡茂祯坐在右边。

  “大帅,在下很是不解,大帅不是有天子的御札吗?扬州民众无知,阻止大帅的兵马进城,扬州的官员们怎么也跟着胡闹。”萧谨坐下后,很是不解地说道。

  “本帅早就把天子的御札给扬州的官员们看了,但淮阳巡抚黄家瑞、守道马鸣騄都领兵阻止本帅的人马进城,他们说本帅人马军纪不严,四处抢掠,杀人盈野,不给进城。本帅承认,本帅的人马军纪是不严,在扬州城附近杀了一些人,抢了点东西,但扬州卫扬成的人马乘机大肆抢掠和杀人,杀的人比本帅人马杀的人还多呢,扬州城附近的杀掠可不能都算在本帅的身上。”高杰十分气愤地说道。

  “哦,原来是有人混水摸鱼。”萧谨恍然大悟道,估计这个扬城带人杀了不少人,难怪扬州城的民众这么恐慌。

  “对,没错,就是这个扬成带人混水摸鱼。更可恨的是,扬州的这些官员偷偷率兵马出城袭击我的人马,还把我的人俘获后钉在城墙上。”高杰很是气愤地说道。

  萧谨和郑森听得目瞪口呆,什么仇什么怨啊!竟然把俘获的高杰所部士兵钉在城墙上。

  “过分了过分了。”萧谨说道,他终于明白第二年清军南下,高杰所部为什么宁愿投降清军,也不愿意驰援扬州了,这仇怨结得太深了。

  萧谨有些明白历史上清军南下时,为什么南明的军队绝大部分选择投降了,明末军人的待遇实在太差了,军饷不能及时拿就算了,社会地位还特别低,不但文官歧视武官,普通民众也歧视士兵,这么差的待遇,不想跳槽才怪了。

  “如果我是大帅,一定挥军攻下扬城,尽屠此城方才解恨。”郑森大怒道,他对扬州民众此举极为愤概,太不像话了,高杰所部军纪再不好,也是大明的军队,怎么能如同敌军一样对待。

  在场的人听了都吓了一跳,连萧谨都没想到郑森这么气愤。

  “郑公子这话可不能乱说,传出去可不好。”李本深赶紧劝阻道。

  “是啊!死的都是我们的同袍,我们极为愤慨,但也不敢这么对外宣称,影响很不好。”高杰说道。

  “我知道了,不会出去乱说的。”郑森到是十分淡定。

  众人聊了一会,美味的菜开始一道接着一道上到案桌上,一名侍女还给众人各自倒了一杯酒。

  “不说那些晦气的事情了,来来,两位吃菜。先吃点菜,我再跟两位痛饮一番。”高杰招呼道。

  “好,今天一定跟大帅痛饮一番。不瞒大帅,我仰慕武人久已,我在想如我大明的文人都像昔日汉唐时的文人一样,以佩剑尚武为荣,大明怎么会有今日京师沦陷于建奴之耻。

  高杰、李本深和胡茂祯还没遇到过文人仰慕武人的呢,听到郑森这么说,用诧异的眼神看向他。

  “就是,现在大明的文人,只会空谈。”李本深赞同道。

  “我辈武人,可不敢议论文人的是非。”高杰赶紧阻止两人继续在这个敏感的话题聊下去。

  “大帅,扬州这边的事情总不能一直耗下去,朝廷没有派人来调解吗?”萧谨赶紧转移话题。

  “说起调解,本帅更来气,前天扬州一名进士郑元勋前来我大营调解,本来本帅已经跟他达成协议,大军不进城,军属进城即可,但扬州暴民听到消息直接把郑元勋击杀了。”高杰很是愤愤不平地说道。

  萧谨和郑森听得目瞪口呆,扬州的民众竟然把调解人杀掉了,这个消息他们还真的没有听说。

  “连调解人都杀,看来扬州城的百姓是铁了心不让大帅的兵马进驻扬州城了。”萧谨愣了一下,感叹道。

  这次萧谨觉得扬州城的民众做得过分了,不懂得妥协的精髓。如果高杰大军的家属在扬州城里面安顿的话,第二年清军南下时,高杰大军十有九八会退守扬州城,而不是向清军投降的。多了高杰大军的四万人马,扬州肯定能守很长时间,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实际守城才守了一天就陷落了。

  “是啊!扬州城十有八九进不去了,我向朝廷再上奏看看能去哪驻扎吧。”高杰想了一下,认同的萧谨的看法,他心想既然扬州进不去,得另寻它处了。

  ………………………………

  萧谨两人和高杰三人边吃边聊,吃完又喝酒,这宴席一直到吃到戌时二刻才散,高杰三人发现郑森和萧谨跟大明其他文人不同,一点都不歧视武人,反而对武人神往,很喜欢跟他们聊打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