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长辈对郑森未来人生道路选择的争论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5      字数:2393
  位于安平镇安平桥以北的郑芝龙府第,最近冷落了一些,郑芝龙崇祯十七年年初升任福建总兵后,就长期呆在福州,两个多月才回一次安平。

  崇祯十七年七月十日,郑芝龙继上次五月初回了一次安平后,再次回到安平,现在他的仪仗比萧谨第一次见到的仪仗威风多了,头衔也多了不少。

  前方一队骑兵在前面缓慢开道,前面两名骑兵举着两面“肃静”、“回避”的旗牌,后面是四名骑兵举着“南安伯”、“福建总兵官”、“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右柱国”的旗牌,跟在旗牌后面的是数百名身披扎甲,头戴铁盔的骑兵,骑兵群中间一群穿着白色锁子甲的武官簇拥着一名穿着金漆山文甲的将官。安平街上的民众看这阵势就知道是南安伯回安平了,赶紧往街道两侧闪避,然后齐齐跪下行礼。

  看着周围的民众行下跪礼,郑芝龙很是得意,自从接受朝廷招抚以来,他是步步高升,职务从一个守备一路升到福建总兵官,品级也从没有品级升到正一品的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勋级右柱国,还封了个伯爵。

  “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郑芝龙在心里洋洋自得地想到,他心想自己如果昔日不接受招抚,现在说不定他还在台湾当海盗呢。

  在众多骑兵的护卫下,郑芝龙率人浩浩荡荡地通过正门,回到郑府。

  郑芝龙的贸易大本营在安平,他回安平往往一回来就是十几天,这段时间,他要了解山五商金木水火土和海五商仁义礼智信十家商行的运行情况。

  回到郑府,郑芝龙马上换衣服换掉,脱下金漆山文甲,换上一身黑色的直身,跟亲信武官们吃了一点东西后,往泰运楼走去。

  管家看到郑芝龙往泰运楼走去,赶紧安排仆人泡好糕点和热茶,给泰运楼的一楼书房送去。

  郑芝龙走进泰运楼一楼的书房,看到放在书桌上的糕点和热茶,会心一笑,没说什么,直接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开始查看山五商行和海五商行发过来的文书了。

  “今年我往日本长崎运货的船只越发多了,日本所需的生丝、棉服、绸缎等货物大多朝我购买,红毛卖向日本的货物大幅度减少,红毛对我肯定很有意见。”郑芝龙看一下海五商行发过来的文书,在心里美滋滋地想到。

  能抢走他的贸易对象和竞争对手荷兰人在日本的生意,郑芝龙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对于荷兰人,郑芝龙并不惧怕,崇祯六年,料罗湾一战,他就曾率军大败荷兰人。

  郑芝龙低头看文书看得正入迷,突然听到嗤、嗤的脚步声,他抬起头一看,一名满头白发,一名松鬓扁髻,额头包着一条乌纱额帕的老妇女走进他的书房,他吓了一跳。

  来者竟是郑芝龙的母亲黄氏。

  “娘亲,您怎么来了!”郑芝龙惊讶得站起来,说道。

  “听说一官你从福州回来了,娘来看看你,顺便说点事情。”黄氏笑了笑,说道。

  郑芝龙走到黄氏旁边,扶着她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有些疑惑地问道:“娘亲想说什么事情啊?”

  “我找人给郑森算了一卦,卦象表示郑森未来贵不可言,比你现在的地位还要尊贵。”黄氏笑着说道,她收到郑森的信后,信里郑森表示他想回去从军,她就去找算命很准的神算子算了一卦,结果卦象大吉,她非常高兴,这才准备过来说服儿子尊重郑森的决定。

  “哦,那是好事啊!可是娘,您干嘛突然给郑森算命啊!郑森小时候不是找神算子算过一卦了嘛。”郑芝龙愣了一下,说道,他有些奇怪母亲好好的,干嘛突然去给郑森算命

  “郑森来信给我说要回安平从军,我不懂他这个决定是好是坏,就去找神算子算了一卦,可是这次很奇怪,神算子算出来的卦象比上一次算的卦象要好得多,是大吉之象。”黄氏笑着说道。

  “郑森想回来从军!他怎么没有跟我说过,他不想走科举进仕途的路了。”郑芝龙很是吃惊地说道。

  “郑森说他会参加下一届科考的,崇祯十六年才进行科举没多长时间,下一次科考还早着呢,让郑森回来从军,熟悉一下我们郑氏的军队又有什么问题?”黄氏不以为然地说道,她心里觉得郑森不走科举之路也没什么,像她面前这个儿子之前不就是乘船出海谋生,也没读过什么书啊,现在不也大富大贵了。

  听完母亲黄氏这一番话,郑芝龙吃惊得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他算搞明白了,母亲是来替孙子当说客的。

  “郑森那兔崽子还真聪明,知道找祖母来说服我。”郑芝龙在心里想到。

  “娘亲,您不知道,在咱大明,进士出身的文官,仕途是很顺的,地位也很高,不像孩儿当个武官,拼死拼活打海盗,都做到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兼福建总兵官了,见到福建巡抚、布政使之类的文官,还要行礼呢。我可不想郑森走跟孩儿一样的路。”郑芝龙神色一缓,瞪得很大的眼睛恢复如常后,说道。

  郑芝龙心想:“可怜天下父母心,他让郑森走科举之路是为了他好,没想到郑森竟然不领情,他的师父萧谨也真的,这么大的事情,劝不住郑森也就罢了,竟然也不来一封书信告知他。”

  “娘觉得还是尊重郑森的意愿较好,让他从军两年再去参加科考也行啊,从军并不妨碍他日后金榜题名。”黄氏想了一下,说道,他想起了神算子的话,顺其自然,日后自然会大富大贵,让孙子自己去折腾就好了。

  “既然郑森这么想从军,就让他去从军个两年吧,不过下一届的科考,他得去。”郑芝龙没好气地说道,他看到母亲黄氏站到郑森那边,知道拦不住郑森从军了,就让他去从军两年吧。

  “一官,娘虽然没有当过官,对官场的情景不是很了解,不过娘看大明这些年烽烟四起,战事连绵不断,这种大势之下,朝廷对武官的需求定然要比文官强得多,当个武官,前途未必比当文官差。”黄氏语重心长地说道。

  “恩,孩儿知道了,就让郑森从军试试吧。”郑芝龙点了点头,说道,他母亲这番话说得也挺有道理,看大明这情形,当个武官,前途似乎也未必比文官差,让郑森从军看看吧,他合不合适当一名武官,从军后才知道,说不定当几个月,吃不了苦就自己选择回国子监了。

  聊完郑森从军的事情,黄氏又跟郑芝龙聊了一些其它家事,才起身离开。